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56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1 . 下列各句与“垣墙周庭”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B.妪,先大母婢也
C.其制稍异于前D.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7日内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精品课堂】【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项脊轩志》同步练习(基础模块下册)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整体分析:归有光的散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家庭生活的琐事和细节,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情厚谊。文章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家庭的热爱和对逝去亲人的怀念。文中情感基调既有喜悦也有悲伤,体现了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结尾处提到的枇杷树,象征着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使文章情感更加深沉。整体来看,文章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 . 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②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珊珊可爱。
③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2.本文感情细腻、丰富。从全文看,感情基调是什么?“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句在文中起的作用。
3.为什么文末还要写“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4.归有光散文的善于用过家庭生活琐事与细节描写的叙写表达对亲人的深情。请从文中找出一两句生活琐事或“细节”描写的例子,并做赏析。
7日内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精品课堂】【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项脊轩志》同步练习(基础模块下册)
语言文字运用-填空题 | 适中(0.65) |
3 . 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1)稍为修(         )       (2)室始洞然(           )
(3)亦遂增(         )       (4)珊珊可爱(           )
(5)诸父异爨(     )       (6)再变矣(           )
(7)先妣之甚厚(     )   (8)而母立于(         )
(9)何竟日默默在此(     )(10)以手(         )
(11)瞻顾遗迹(          )     (12)令人长不自禁(     )
7日内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精品课堂】【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项脊轩志》同步练习(基础模块下册)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4 . 下列各组文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谓余曰
B.日影反照,室洞然               庭中为篱,已为墙
C.垣墙周庭,当南日               执此
D.每移案,视无可置者            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7日内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精品课堂】【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项脊轩志》同步练习(基础模块下册)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5 . 下列加点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室仅方丈(一丈见方)B.余久卧病无聊(精神空虚)
C.往往而是(到处)D.大类女郎也(太像)
7日内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精品课堂】【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项脊轩志》同步练习(基础模块下册)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整体分析:《赤壁赋》是苏轼的名篇,通过描写赤壁之游,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文章以水与月为喻,阐述了变与不变的哲理,体现了苏轼旷达的胸襟和超然的态度。文中引用曹操的典故,既表现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也借此抒发了自己被贬的心境。全篇语言优美,情景交融,既有哲理的深思,又有诗意的描绘,展现了苏轼独特的文学风格和人生观。

6 . 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②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③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④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2.苏子用水与月作比喻,阐明了什么道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
B.阐明物各有主的道理。
C.阐明无欲即无私的道理。
D.阐明物质不灭的道理。
3.作者用曹操的典故,其用意是(     
A.赞颂曹操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
B.同情曹操不遇于时。
C.慨叹人生无常。
D.借曹操自比,表明自己被贬的心志。
4.以下对文意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方其”以下的八句,是想象,是推测,却全力以赴,大肆渲染,此即所谓“赋”。
B.赤壁古战场并不在黄冈,苏轼不过是以此寄托遐想,抒发感慨,并非对历史无知。
C.“哀吾生之须臾”以下几句回到眼前所见的长江、月亮,推广开去,把人生与宇宙加以对照。
D.“酾酒临江,横塑赋诗”八字勾画出周郎的形象,显得格外饱满,有立体感。
5.苏子是怎样开导“客人”的?体现了怎样的人生情怀?
7日内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精品课堂】【中职专用】高一语文《赤壁赋》同步练习(基础模块下册)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题 | 适中(0.65) |
7 . 烛之武是怎么说服秦穆公退兵的?
7日内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精品课堂】【中职专用】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基础模块下册)
语言文字运用-填空题 | 适中(0.65) |
8 . 词语解释题:
(1)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乍:__________ 将息:__________
(2)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损:__________ 堪:__________
(3)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次第:__________ 了得: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精品课堂】【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声声慢》同步练习(基础模块下册)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9 .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休息,调养
B.怎他、晚来风急:对抗,抵挡
C.如今有谁摘:可以,能够
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依次产生的情况
7日内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精品课堂】【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声声慢》同步练习(基础模块下册)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整体分析:这篇文章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通过讲述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展现了两位历史人物的智慧、勇气和忠诚。蔺相如以智谋和勇气成功保全和氏璧,维护了赵国的尊严;廉颇则以战功和忠诚捍卫国家。文章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对话,刻画了两人从矛盾到和解、最终成为刎颈之交的过程,突显了他们的高尚品德和爱国情怀。文章结构紧凑,情节跌宕起伏,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10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据,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王日,舍相如广成传舍。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决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1.加点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句:“慕君之高义”
A.以吾两人在也B.见欺
C.郯子之,其贤不及孔子D.班白者多
2.对“所以”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②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③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④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⑤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⑥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
A.①②④∕③⑤⑥B.①③⑤∕②④⑥
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③④∕②⑤⑥
3.对“之”和“而”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③而相如廷叱之
②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④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4.翻译下列语句
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③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④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⑤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⑥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5.本文详写蔺相如,略写廉颇,这是为什么?
6.本文是怎样表现人物形象的?
7.本文是从哪些侧面来表现蔺相如的性格的?
8.结合上文,说说蔺相如和廉颇分别有什么品质。
7日内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精品课堂】【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步练习(基础模块下册)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