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63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上述文段出自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_____》。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夫子之。
2)舍瑟而
3)异乎三子者之
4)吾点也。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2)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3)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文章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③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④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道:从师的道理。
B.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句读:句子的朗读。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百工:各种工匠。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经传:经书和传记。
2.下列画线字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师道之不也久矣           六艺经皆通习之
B.道之所存,之所存也            圣人无常
C.吾而师之              乃大惊,问所
D.其闻也亦先乎吾            余嘉其能行古
3.下列画横线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⑤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⑥年十七,好古文。
A.全不相同B.②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C.全都相同D.①③⑥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4.下面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
B.作者韩愈,字退之,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C.唐宋散文八大家指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D.《师说》用了六个字“传其道解其惑”,就把老师的职能作用给概括出来了。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不拘于时,学于余。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024-08-31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高等职业院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3 . 下列各句,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通过记述孔子和弟子言志的一次谈话,反映了儒家“先富后教”“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和孔子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B.《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通过怀古,表现了词人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壮志难酬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善用人才的愤懑。
C.《静女》以男青年的口吻写了一对恋人相后相见相赠相悦的场面,运用“赋”法,简洁明快,突出细节描写。
D.《六国论》立论鲜明,论证严密,脉络清晰,结构严谨;借古讽今,“赂”字立骨,切中时弊。
2024-08-30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职业学校职教高考联盟高三年级第二轮复习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4 . 下列各句中“因”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A.因击沛公于坐B.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相如因持璧却立D.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2024-08-30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职业学校职教高考联盟高三年级第二轮复习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5 . 判断题(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
(1)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与苏轼并称“苏辛”。(     )
(2)小说的三要素有人物、时间和环境。(     )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古亭怀古》上片分别描写了孙权、刘裕两个英雄人物,表达作者对英雄的景仰和抗金救国的决心,同时也讽刺了南宋当权者的昏庸无能。(     )
(4)鲁迅在短篇小说《药》中对华老栓的行动描写“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地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刻画出胆小、紧张、害怕的人物形象。(     )
(5)《红楼梦》《水浒传》《论语》《西游记》合称为我国的“四大名著”。 (     )
2024-08-30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23-2024年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
6 .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对上述诗句中运用的典故,理解比较正确的一项是(     
A.写出异族侵略者在佛狸祠下举行祭祀,不可一世,表明这是历史上的耻辱。
B.写出异族侵略者在佛狸祠下寻欢作乐,气焰骄横,表明陷于异族统治之下的当地百姓,处境凄惨。
C.写出宋朝百姓在狒狸祠下迎神致祭,慨叹人们竟忘却了历史上的耻辱。
D.以“元嘉草草”造成侵略者竟在侵占地区建宫设庙、迎神致祭的惨痛后果,警告韩伲胄切勿草率出兵。
2024-08-30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中等职技术学校2023-2024年第一学期(《语文》基础模块)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
7 .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北顾”,对这几句诗中运用的典故理解比较正确的一项是(     
A.批判刘义隆草率出兵,遭到惨败,慨叹刘裕竟有这样不肖的儿子。
B.批判刘义隆草率出兵,遭到惨败,慨叹南宋近期张浚北伐亦曾重蹈覆辙。
C.以刘义隆草率出兵、遭到惨败的历史教训,借古讽今,警告韩诧胄切勿草率出兵。
D.以刘义隆草率出兵遭到惨败,类比南宋近期张浚北伐遭到大败,慨叹南宋遭到挫败。
2024-08-30更新 | 0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中等职技术学校2023-2024年第一学期(《语文》基础模块)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
8 .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最后用了一个典故,写道:“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样写法的作用是什么?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作者以廉颇自比,表明自己虽老,但不忘为国效力。
B.作者借廉颇虽老还有人想起用的故事,表达自己得不到朝廷重用的愤懑心情。
C.表示今天再也找不到像廉颇这样的大将的痛惜心情。
D.将自己与廉颇对比,吊古伤今,抒发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慨之情。
2024-08-30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23-2024年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9 . 下列句子中“其”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一致的一项是(     
A.向使三国各爱地。
B.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用武而不终也。
C.以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D.皆出于此乎?
2024-08-30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高等职业院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10 . 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为击破沛公军B.童子六七人
C.毋吾以也D.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2024-08-30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职业学校职教高考联盟高三年级第二轮复习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