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整体分析:这段文字选自曹禺的经典话剧《雷雨》,通过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对话,揭示了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矛盾。周朴园的惊愕、严厉和冷漠,表现出他对过去的逃避和对现实的控制欲。而鲁侍萍的悲愤和愤怨,则反映了她对命运的不公和对往事的无奈。两人的对话不仅揭示了个人情感的纠葛,也反映了社会阶级的对立和命运的无常。通过细腻的语言和心理描写,作者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残酷。

1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周:(惊愕)梅花?

鲁:还有一件绸衬衣,左袖襟也绣着一朵梅花,旁边还绣着一个萍字。还有一件,——

周:(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①

鲁: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

周:哦,侍萍!(低声)是你?②

鲁: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你——侍萍?(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望侍萍,半晌。)

周:(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③

鲁:不是我要来的。

周:谁指使你来的?④

鲁:(悲愤)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⑦

周:(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⑧

鲁:(愤怨)⑥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周:你可冷静点。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如果你觉得心里有委屈,这么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

1.②处表现周朴园的什么心理?
2.③“你来干什么?”该如何理解?
3.④处周朴园为什么要问“谁指使你来的?”
4.对⑤⑥两句舞台说明该怎样理解?
5.⑦鲁侍萍关于“命运”的说法,如何理解。
6.⑧“三十年功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潜台词是什么?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师范学校幼儿保育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
2 . 《雷雨》中周朴园见到鲁侍萍后,感到吃惊,连接追问,下面是从中摘出的五个问句,根据剧情的发展排列最合理的一项是(     
①(忽然起立)你是谁?               ②哦,侍萍?(低声)是你?            ③你——你贵姓?
④谁指使你来的?                         ⑤(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A.③①②⑤④B.①③⑤②④C.③②⑤④①D.⑤④①②③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师范学校幼儿保育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
3 . 下面是《雷雨》节选开头的一段“舞台说明”,对它所起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

A.加强了戏剧的真实感。
B.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环境,增加了人物出场前的舞台气氛,并为人物刻画和剧情的发展做了铺垫。
C.表现周朴园的心情,同时也间接表现了他阴险、冷酷的性格特点。
D.表现了鲁侍萍的心情,同时也间接反映了她郁闷、悲苦、辛酸的遭遇和处境。
7日内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职业中学校(就业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整体分析:这段对话节选自曹禺的经典话剧《雷雨》,通过鲁大海与周朴园的对话,揭示了阶级矛盾和人物性格。鲁大海作为工人代表,直言不讳,表现出对资本家的不满和质问,反映了工人阶级的觉醒和抗争。周朴园则表现出冷漠和权威,试图通过威严和不屑来压制对方,体现了资本家的傲慢和狡诈。对话紧张而富有戏剧性,揭示了深刻的社会问题和人性冲突。

4 . 阅读下面的对话,回答问题。

仆人领大海进。大海站在左边,三四个仆人立一旁。

鲁大海(见侍萍)妈,您还在这儿?

周朴园(打量大海)你叫什么名字?

鲁大海(大笑)董事长,您不要同我摆架子,您难道不知道我是谁吗?

周朴园 你?我只知道你是罢工闹得最凶的工人代表。

鲁大海 对了,一点儿也不错,所以才来拜望拜望您。

周朴园 你有什么事吧?

鲁大海 董事长当然知道我是为什么来的。

周朴园(摇头)我不知道。

鲁大海 我们老远从矿上来,今天我又在您府上大门房里从早上六点钟一直等到现在,我就是要问问董事长,对于我们工人的条件,究竟是答应不答应?

周朴园 哦,——那么,那三个代表呢?

鲁大海 我跟你说吧,他们现在正在联络旁的工会呢。

周朴园 哦,——他们没有告诉你旁的事情吗?

鲁大海 告诉不告诉于你没有关系。——我问你,你的意思,忽而软忽而硬,究竟是怎么回事?

1.“我只知道你是罢工闹得最凶的工人代表”,周朴园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什么?
2.鲁大海说“拜望拜望您”,这说明他对董事长非常尊敬吗?其实表明了他什么样的态度?
3.“忽而软,忽而硬”反映出周朴园什么样的品性?
7日内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专用】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期中模拟试题(06)(高教2023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整体分析:《雷雨》是曹禺的经典之作。它以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为背景,围绕周、鲁两个家庭,展现了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激烈的矛盾冲突。周朴园的伪善、专制,鲁侍萍的坚韧、善良,以及阶级矛盾等交织,深刻揭示了封建家庭的腐朽和社会的黑暗。
5 . 请根据课文《雷雨》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选项中,对周朴园认出鲁侍萍前后的情感变化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从“怀念、痛悔”到“怒斥、感化、补偿”。
B.从“伪善、掩饰”到“威胁、欺骗、收买”。
C.从“怀念、惊恐”到“认错、后悔、安抚”。
D.从“仁慈、惊恐”到“怒斥、欺骗、后悔”。
2.下列选项中,对《雷雨》中从周朴园“(惊愕)梅花?”到鲁侍萍“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三十年!……又做我以前在你们家里做过的事。”这段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段对话把周朴园和鲁侍萍之间的矛盾公开明朗化了。
B.侍萍的突然出现,使周朴园很快意识到,这将危及他的名誉地位,于是他陡然间变得冷酷无情起来。
C.鲁侍萍的话表现出她的刚毅,但她无法清晰认识到自己为什么三十年来受了那么多苦,自认为是“不公平”的命造成的。
D.周朴园说:“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其意是:三十年了,你还在思念着我,现在你终于见到我了。
3.请分析作者是如何将周朴园、鲁侍萍和周大海这三个人物集中在一起的?
4.根据课文内容,分析鲁侍萍的人物形象。
5.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主题。
7日内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精品课堂】【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雷雨(节选)》同步练习(基础模块下册)
6 . 下列关于课文相关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反对党八股》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为党八股画像,态度鲜明,语言诙谐幽默。
B.《拿来主义》一文通过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的比喻来阐明抽象的道理,是本文写作上突出的特点。比如将文化遗产中的糟粕比作“鸦片”,告诫国民应销毁,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C.《师说》作者从古学师道中提出观点,接着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再以孔圣崇道的事例进一步论证了“圣人”无常师。
D.《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一句,荀子用“蓝”比喻学习前的人,用“取”来比喻“学习”,用“青”比喻学习后的人,从而论证了学习对于人的重要作用。
7日内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精品课堂】【中职专用】高一语文第七单元语文测试卷(基础模块上册)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整体分析:这段选自曹禺的经典话剧《雷雨》,通过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对话,揭示了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矛盾。周朴园表面上怀念旧情,实则掩盖罪行,表现出虚伪和冷酷;鲁侍萍则在命运的捉弄下,展现出对不公平命运的控诉与抗争。对话层层推进,情感张力十足,深刻揭示了封建家庭的黑暗与人性的扭曲。舞台说明细腻,增强了戏剧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7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各题。

周朴园   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么?

鲁侍萍   不敢说。

周朴园   哦①

鲁侍萍   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

周朴园   哦②你说说看。

鲁侍萍   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周朴园   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

鲁侍萍   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

周朴园   (苦痛)哦③

鲁侍萍   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她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

周朴园   (汗涔涔地)哦。

鲁侍萍   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周朴园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鲁侍萍   我姓鲁,老爷。

周朴园   (喘出一口气,沉思地)侍萍,侍萍,对了。这个女孩子的尸首,说是有一个穷人见着埋了。你可以打听到她的坟在哪儿么?

鲁侍萍   老爷问这些闲事干什么?

周朴园   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

鲁侍萍   亲戚?

周朴园   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鲁侍萍   哦④——那用不着了。

周朴园   怎么?

鲁侍萍   这个人现在还活着。

周朴园   (惊愕)什么?

……

周朴园 哦,侍萍!(低声)是你?

鲁侍萍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 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望侍萍。半晌。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侍萍 (悲愤)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1.周朴园向人打听鲁侍萍的下落,对这种怀念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是人之常情,因为他对鲁侍萍自始至终是很有感情的。
B.是做给他人看的,目的是借以维护他在家庭及社会上的地位、声望。
C.有真实的一面,因为他与昔日的侍萍确实有过一段美好的日子,而现在的家庭很不如意。
D.有虚伪的一面,因为他确信侍萍已经死去三十年了,不会对自己造成任何威胁。
2.最能说明周朴园把昔日的侍萍说成是“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的目的的一项是(     
A.赞扬侍萍,显示当初与他一起生活是正确的。
B.名为赞扬,实则为掩盖自己的罪行。
C.为了表达自己的眷恋之情。
D.开脱自己,表达愧疚自责的心情。
3.下面对画线句子潜台词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三十年了,你还是念念不忘我。
B.三十年了,你终于还是找到我了,我还是没躲过你的追寻。
C.已经三十年了,你到我这里来,还有什么用呢?
D.你没有死,这将对我的名誉地位构成严重的威胁。
4.选文中,鲁侍萍一再提到命运,比如“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比如“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对鲁侍萍命运观的分析,最符合人物性格的一项是(     
A.侍萍不能解释自己三十年来为什么受那么多苦,不得不自认是“不公平的命”使然。
B.鲁侍萍在苦难中挣扎,悲叹自己的“命苦”,她相信命运,但也表现出对世道不公的愤懑与不平。
C.她虽然一再说“命运”如何,但并无深意,只是客观反映了她对自己苦难一生的悲叹。
D.三十年的苦和恨,使被侮辱与被损害的鲁侍萍觉醒了,她所说的“命”,从根本上看是对不公平世道的控诉与抗争。
5.下列在文段中①②③④填写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
6.下列选项中对文段中横线上的舞台说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表现了周朴园“惊恐——生疑——释然”的心理变化。
B.表现了周朴园“惊讶——欣然——放心”的心理变化。
C.表现了周朴园“痛苦——惊奇——警觉”的心理变化。
D.表现了周朴园“自责——畏惧——焦虑”的心理变化。
7.下列对选文中这段人物对话的主要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突出鲁侍萍的诚实与刚强。B.表现鲁侍萍的善良与软弱。
C.控诉周朴园的多情与痛苦。D.揭露周朴园的冷酷与虚伪。
7日内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考点大串讲】【中职专用】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现代文阅读过关训练(基础模块下册)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8 . 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茶馆》揭示了近半个世纪中国社会黑暗腐败、光怪陆离的现状。
B.《雷雨》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不仅对受压迫者给予了深切的同情,也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一场社会的大雷雨也即将到来。
C.《茶馆》中常四爷和松二爷都是清朝时能吃官家钱粮的旗人,这两个形象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和没落。
D.《雷雨》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剧本以两个家庭、八个人物、三十年的恩怨为主线,写了周、鲁两家由于血缘纠葛和命运巧合而造成的矛盾冲突。
2024-09-10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文分析题型专练-【中职专用】备战2025年职教高考语文文化统考卷题型专练(江苏专用)
9 . 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茶馆》在结构上突破创新。纵观整部剧,既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故事情节,也没有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采用“人像展览式”的形式
B.《动物身上会进化出轮子来吗?》从科学的角度说明了动物身上不能进化出轮子的原因,体现了科普说明文的科学性和严密性,文中最突出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和作比较。
C.《化装舞会》以一个成年人的视角来观察某个晚上化装舞会的热闹与奇幻,折射出当时上流社会的奢靡与颓废,间接表达出这件童年往事对自己的深远影响
D.《咬文嚼字》的作者认为咬文嚼字表面上像是在斟酌文字的分量,实际上就是在调整文章的思想情感。
2024-09-10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文分析题型专练-【中职专用】备战2025年职教高考语文文化统考卷题型专练(江苏专用)
10 . 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伦·凯勒在她的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用朴素甚至接近于家常的话语,表露出对世界万物强烈的爱和热切的希望。
B.《茶馆》沿用“一人一事”为情节发展主线的传统戏剧结构法,巧妙地借助茶馆这个平台,反映社会的变迁。
C.郑敏的《金黄的稻束》写于20世纪40年代,诗歌由眼前的现实情景展开联想,由物质的画面走向精神的沉淀,既简单,又复杂。
D.《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扣住作为基础学科的天文、地学、生物、化学四门学科和“最基础的”物理、数学的关系加以说明,反映现代自然科学严密、综合的特点。
2024-09-10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文分析题型专练-【中职专用】备战2025年职教高考语文文化统考卷题型专练(江苏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