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3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1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漫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

她这才想到把它举起来仔细端详。她想,为什么坐了一路火车,竟没有拿出来好好看看?现在,在皎洁的月光下,它才看清了它是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她小心地把它打开,又学着同桌的样子轻轻一拍盒盖,的一声,它便合得严严实实。她又打开盒盖,觉得应该立刻装点东西进去。她丛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脸油的小盒放进去,又合上了盖子。只有这时,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它又想到了明天,明天上学时,她多么盼望她们会再三盘问她啊!

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她不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前走去。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长大成人的山谷。台儿沟呢?不知怎么的,她加快了脚步。她急着见到它,就像从来没有见过它那样觉得新奇。台儿沟一定会是这样的:那时台儿沟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盘问。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也许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它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要是再碰上今晚这种情况,谁都能从从容容地下车。

今晚台儿沟发生了什么事?对了,火车拉走了香雪,为什么现在她像闹着玩儿似的去回忆呢?四十个鸡蛋没有了,娘会怎么说呢?爹不是盼望每天都有人家娶媳妇、聘闺女吗?那时他才有干不完的活儿,他才能光着红铜似的脊梁,……她要告诉娘,这是一个宝盒子,谁用上它,就能一切顺心如意,就能上大学、坐上火车到处跑,就能要什么有什么,就再也不会被人盘问她们每天吃几顿饭了。娘会相信的,因为香雪从来不骗人。

……

香雪想快点跑过去,但腿为什么变得异常沉重?她站在枕木上,回头望着笔直的铁轨,铁轨在月亮的照耀下泛着清淡的光,它冷静地记载着香雪的路程。她忽然觉得心头一紧,不知怎么的就哭了起来,那是欢乐的泪水,满足的泪水。面对严峻而又温厚的大山,她心中升起一种从未有过的骄傲。她用手帕抹净眼泪,拿下插在辫子里的那根草棍儿,然后举起铅笔盒,迎着对面的人群跑去。

山谷里突然爆发了姑娘们欢乐的呐喊,她们叫着香雪的名字,声音是那样奔放、热烈;她们笑着,笑得是那样不加掩饰,无所顾忌。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战栗了,它发出洪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哦,香雪!香雪!

1.以上文段作者是_______,这篇文章的体裁是_________
2.加点字注音
                              闺女            
3.文中铅笔盒和火车有何象征意义?
4.分析文中划线的句子表达了香雪怎样的心理?
(1)只有这时,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它又想到了明天,明天上学时,她多么盼望她们会再三盘问她啊!
(2)四十个鸡蛋没有了,娘会怎么说呢?
2024-06-19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第三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白雪猪头

苏童

那天夜里我母亲带了一只崭新的假领子到小兵家去了。小兵的母亲是个聪明的女人,她说,张云兰也有四个孩子呢,你给她家的孩子做几条裤子嘛!为了孩子的肚子,你就别管你的面子了,你做好了裤子我给送去,保证你有好处,马上要过年了,这么和她僵下去,你还指望有什么好东西端给孩子们吃呀,张云兰那把刀是长眼睛的,你吃了她的亏都没地方去告她的状。女邻居把我母亲说动了心。母亲说,你替我捎个口信给张云兰,让她把料子拿来,以后她儿女的衣服我来做好了。

凡事都是趁热打铁的好,尤其在春节即将临近的时候。小兵的母亲第二天回家的时候带了一捆藏青色的布到我家来。此后的一个星期也许是我母亲一生中最忙碌的日子。张云兰提供的一捆布要求做五条长裤子,都是男裤,长短不一。时间紧迫,只好挑灯夜战,我们在睡梦中听见缝纫机应和着窗外的北风在歌唱,声音有时流畅,有时迟疑,有时热情奔放,有时哀怨不已。

我母亲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张云兰家的五条裤子。整个事情的结局却出乎意料,张云兰从肉铺调到东风卤菜店去了!早不调晚不调,她偏偏在我母亲做好了那五条裤子以后调走了!

我们对于春节菜肴所有美好的想象,最终像个肥皂泡似的破灭了。

除夕前那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雪。天色还早,其他人都没起床,我和我三哥计划在家门前堆雪人。我们在拉门栓的时候感觉到外面什么东西在轻轻撞着门,门打开了,有个裹红围巾穿男式工作棉袄的女人正站在我们家门前,女人的手里提着两只猪头,左手一只,右手一只,都是我们从来没见过的大猪头,更加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女人的围巾和棉袄上落满了一层白色的雪花,两只大猪头的耳朵和脑袋上也覆盖着白雪,看上去风尘仆仆。

她一身寒气地挤进门来,把两只猪头放在了地上,说,你妈妈等会儿起来,告诉她张云兰来过了。你们记不住我的名字也没有关系,她看见猪头就会知道,我来过了。

听我母亲说,张云兰家后来也搬走了,她不在肉铺工作,大家自然便慢慢地淡忘了她。我母亲和张云兰后来没有交成朋友,但她有一次在红星路的杂品店遇见了张云兰,她们都看中了一把芦花扫帚,两个人的手差点撞起来,后来又都退让,谁也不去拿。我母亲说她和张云兰在杂品店里见了面都很客气,两个人只顾说话,忘了扫帚的事情,结果那把质量上乘的芦花扫帚让别人捞去了。

(有删改)

(1)概括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
(2)联系上下文内容,赏析文中的划线句子。
我们在睡梦中听见缝纫机应和着窗外的北风在歌唱,声音有时流畅,有时迟疑,有时热情奔放,有时哀怨不已。
(3)“我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4)请说说本文为什么以“白雪猪头”为标题?
(5)有人认为把最后一段杂品店相遇的情节去掉更好,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由。
(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开头就写了母亲的尴尬处境,并且故意交代并不是没有猪头肉可买,这为下文她和张云兰起争执做了铺垫,也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母亲和张云兰争执时,周围绝大多数人不让母亲进入店铺检查张云兰是否自己私藏了猪头,都觉得母亲是无理取闹,选择站在张云兰一边。
C.母亲“用不着问小兵就知道个究竟了”,是因为她认出了那就是早上肉铺消失的猪头,这体现了作者在字里行间对母亲的聪明能干的赞美。
D.张云兰是个自私自利的人,可以看出她经常利用职务之便谋取利益。得知要调走了,就让“我母亲”为她赶制裤子。
E.小说表现了人们在物质极度匮乏的时期,因迫于生计,为人处世显得有些势利,但依然保有着人性的温暖。
2024-06-19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工程职业技术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3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致命绝杀

梁闲泉

劫掠

金的故乡在悬崖峭壁上。那山很高,快插入蓝天了,终日白云缭绕。

金出生后,只在家里生活了一个来月,就被人抱走了。

抱金的人必定是身手敏捷,不然何以攀上那么险峻的悬崖。金的眼睛被蒙着,一双有力的大手把金抱到一个气味完全陌生的地方。怎么说呢,暂且叫新家吧。

金后来才知道,这是在一个蒙古包里。

金那时太小,不知道怎么样才能逃走。再说,眼睛一直被蒙着,又被缚在柱子上,大人也难逃脱。

在金的记忆里,这家人对金还不错。金有固定的住处,一个双手力气很大的男人天天和它接触,给它牛肉吃,和它说话。话虽听不懂,但它能从男人的脸色和声调判断出个大概意思来。他还经常抱金出外散心。金渐渐认他做好朋友了。不,他应该是金严厉的父亲、老师、主人?对,还是叫主人吧,贴切些。

主人喂牛肉给金,但从来不喂饱。主人是让金保持饥饿感,以免丧失捕猎的本能。金表示理解,不理解又能怎样呢?金的眼神犀利而又顺从。金想忘掉幼时被劫的不快记忆。

金雕

对,我就是驯雕人喜欢的那种雕,体形大,力量大,双爪和眼神都很犀利。能为人类猎捕,兔子就不用说了,我能为主人猎捕狐狸甚至野狼。狼是值得尊敬的对手,一般情况下,要两只金雕合力才有把握战胜它。

训练了一整个白天,现在是晚上了,却睡不着。蒙古包里全是熟悉的气味和习惯的呼噜声。这里我用了习惯两个字,不习惯也不行啊。我一个月大,就被人类劫持到这里。那时的襁褓多么舒适呀,那时的夜多么宁静呀。爸爸妈妈的怀抱多么温暖啊。哎,不知他们现在怎样了。

如果我不被抱走,如果我仍然住在悬崖的巢里,如果⋯⋯人生没有如果,只能面对现实。不过,我还是有一个奢望:等我为主人捕了好多好多猎物之后,主人能放我回到悬崖上去。主人比较体贴,兴许能够放行。

还是失眠,真想给父母写一封信,就说:放心吧爸爸妈妈,儿挺好的,这个主人对我还行。

说来可笑,一开始,我天天失眠,主人还放过金雕的录音来哄我睡觉呢,我一听就听出来不是真的。

明天得打猎了,保存体力要紧,睡了。

绝杀

大雪终于停了。金站在主人肩上,马蹄在坚硬的冰雪上嗒嗒地响。他们到了一个地方,主人将金的眼罩取了,金振翅晴空。纵身而下,一片黑影竟把那些小东西吓呆了。

收获不错,五六只兔子。可主人的脸色不太好看。第二天一早,主人拿了狐狸皮、狼皮放在金的鼻子下让它闻。

今天收获大,除了五六只兔子,还捉了一只狐狸,火红的,个头不小但主人的脸色还是不太好。回家,主人将一张狼皮使劲儿扔到金的身上。

金明白了。但它知道,自己对付一只狼是十分困难的,那就挑小一点的吧。金在高空巡视,一圈又一圈,终于发现了狼的行踪。

寻踪而去,金对狼心怀敬畏,但想起主人就顾不得什么了。是呵,主人该有一顶用新鲜的狼皮做的帽子了。金收束翅膀,箭一般射在一匹灰褐色的野狼颈上。狼大惊,没料到单只雕就敢和它决斗。刹那间,两个令人敬畏的物种展开了一场绝命搏杀。雪雾弥漫,血光寒影,一直杀到夕阳血红。

金被狼拼死拖出了很远。但它至死将双爪深嵌在狼的脖颈上。待主人循着雪上的血迹赶到时,金雕与狼双双气绝,四目圆瞪。

(《天池小小说》2016年第11期)

1.下列对这篇小说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通过三个小标题,描述了一只金雕从小到大,从生到死的一个生命历程,层层递进,一环扣一环。
B.金的主人是一个力气很大的男人,他把金从悬崖峭壁带到蒙古包,不仅训练金,而且对金一直就是非常冷酷无情。
C.“雪雾弥漫,血光寒影,一直杀到夕阳血红”,通过环境描写展现了金狼之战打得昏天黑地,慷慨激昂,振奋人心。
D.金对狼心怀敬畏,而金的主人对狼没有敬畏之心,在没有把握战胜狼的情况下,还要金去奋力搏击。
E.小说第二部分以金为叙述视角,金不仅可以参与事件过程和抒发情感,又可以离开作品环境而向读者进行描述和评价,能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
2.小说中的金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动物形象,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一下。
3.第一次和第二次打猎后,主人对金的反应说明什么?
第一次: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
4.小说以“致命绝杀”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5.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构思巧妙的作品。请结合文本,从小说写作技巧和对人与自然的认识两个方面,谈谈你的见解。
2024-06-18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中等专业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稻草爷

宗晴

稻草爷种了两亩稻田。秋收时,有外地的收割机开进村,稻草爷却肩扛搭斗到田间,采取原始的手工方式打谷。

村民们不解。两亩田,收割机来回溜几圈就完事,只需把一袋一袋的稻谷运回院坝晾晒就行了,多快呀。

有人替稻草爷算了笔细账:若请人打谷,除去人工费、伙食费、烟酒钱,还有稻草爷种地的活路钱、肥料款,那粮食跟直接掏钱买还有啥区别?

谁知稻草爷打谷不请人,他自己割自己打。人们懂了,稻草爷是算过细账来的,不会轻易把钱拿出去。

庄稼人秋收抢时间,以前还没收割机的时候,天不亮就出门割谷了。稻草爷打谷,与众不同。他要等到太阳出来,把露水照干了,才挑着箩筐慢悠悠地来到田间,抽出镰刀,弯腰刷刷地割一气谷,见密匝匝地摆了一大片了,把镰刀往泥土上一插,捧起稻把子来到搭斗边,双手向上高高一扬,使劲甩下,随着咚的一声闷响,稻穗碰在打谷架上,谷粒脱落,簌簌地掉进搭斗。

稻草爷将稻草竖靠在搭斗耳朵边,凑齐五把,用几根稻草捆绑,绾一个套,轻轻一拉,噗地抛出去,一个稻草人便直挺挺地站在稻田里了。

秋阳高照,天空像一只倒扣着的铁锅,烧得发烫。田间暑气弥漫,稻草爷如置身蒸笼中,挥汗如雨。搭斗渐渐有些沉了,稻草爷拉起来吃力,用撮箕将稻谷装入箩筐,接着又躬身割谷。如此停停歇歇,一天下来,稻草爷的稻田只露出一个小小的窟窿。

村里人都知道,稻草爷不缺吃穿,儿女们有出息,把他接到城里一住就是好多年,村民们都快把他忘掉了。

但不知何故,今年开春后,稻草爷独自一人留在了老家,还种了两亩稻田。稻草爷说,叶落归根,乡下空气好,自己种点绿色食物不施药,吃着放心。

短短几天,一望无际的稻田里留下稻茬,收割机绞碎的稻草乱七八糟地躺在稻田里,烈日一照,显得干燥枯黄。村民们打燃打火机,秋风中,随着咝咝的声响,火势蔓延,稻草顷刻化为灰烬。

稻草爷望着被烧掉的稻草,叹了一口气。

秋收的脚步渐行渐远。五天后,稻草爷的稻谷终于收完了,两排稻草整整齐齐。像是列着队,等他检阅。趁天气晴好,稻草爷忙着翻晒稻草。一个一个的稻草人被他提起头,另一只手掌一摊,稻草撒开,以四平八稳的姿势站稳,然后就交给太阳去验收了。

村民们更加迷惑。哼哼,你说稻草有啥用?你说现在稻草还有啥用!

有人屈指数来——

其一,以前稻草可以喂牛,是牛冬天的上好草料。现在家家户户都配备了犁田机,耕牛基本上过时了,你看哪里还有一头牛?收起稻草干啥?

其二,以前稻草可以做柴火,用来煮饭。如今烧天然气,既方便又实惠还环保。还要这稻草干啥?

其三,……

稻草爷不与人理论,扛了根竹竿去挑稻草。稻草爷体力不比当年了,每次只挑十二个,晃悠悠地挑回院坝边堆着。稻草爷挑稻草也要等到太阳出来的时候,说没露水的稻草才不会霉烂。

稻草爷把稻草全部挑回来后,就开始码草垛,请人递草,他亲自码。稻草爷用一些稻草捆铺一个圆盘,他站在中间,稻草从四面八方递上去,一层一层地铺,每个稻草都有一束被反剪转来,交叉压在稻草爷脚下。稻草爷一边铺一边踩,尽量把稻草踩得服服帖帖。稻草干酥酥的,光滑无比,草垛像装了弹簧,不停地晃动,稍不注意就会倾斜或者翻倒。稻草爷的身子跟着晃动……但稻草爷毕竟是这方面的老把式,稻草垛渐渐向四周扩充,最后形成坛子状。

尽管稻草爷穿了长衣长裤,他的身上还是被稻草刺出了一条条的红血印,奇痒无比,被抠破皮后溃烂,起了一块块的瘢痕,比癞蛤蟆还难看。稻草爷不恼,稻草爷看着草垛笑。

入冬时,该收黄豆了,村民们正愁找不到绳子捆,看见稻草爷的草垛,猛然想起稻草这毫不起眼的东西,是捆黄豆梗的最佳材料。他们说,稻草爷,把你家的稻草扯几根,我们的全被收割机轧坏了。

稻草爷乐呵呵地点头,说,没事,你们用得着,尽管扯去。

有人拔了菜苗,挑到小街上去卖,扯稻草爷的稻草捆绑。稻草爷挥挥手,扯吧,扯吧,自己动手。

小街上有几家开饭馆的老板闻讯赶来,要买稻草爷的稻草。他们说,跑了许多地方都不见这玩意儿了,发煤炭灶没它还真不行。稻草爷说,送几捆可以,给钱往别处去。

数九天,村民们普遍宰杀年猪,用稻草爷的稻草搓草绳,他们说稻草爷的稻草黄灿灿的,很柔韧,捆猪下水最好。附近有几个女人捂臭豆腐,也选稻草爷的稻草遮盖……曾经被人遗忘的稻草,居然有了诸多用处。

草垛像一个年迈的老头,慢慢枯瘦下去,稻草爷却眯着眼笑。仿佛,他又看见去年那个比他年龄还大的老哥子,站在他家门前买稻草的情景,说睡不惯床垫,木板床下面铺稻草睡觉最热乎。当他无可奈何地转身离去时,稻草爷记下了他那失望的眼神。

稻草爷天天守在门前,向很远的地方望去,他焦急地期待着那个老哥子再次出现。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慢悠悠”“刷刷地”“密匝匝”等叠词的运用,既具音韵之美,也表现了稻草爷劳作从容与娴熟。
B.稻草爷打谷不请人,自己割、自己打、自己挑和码草垛,表明了他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坚守。
C.作者两次提到稻草爷劳作要“等到太阳出来”,说明稻草爷尊重自然规律,有丰富的农作经验。
D.“就交给太阳去验收了”“草垛像一个年迈的老头”等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耐人寻味。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用先进的现代生产方式收割的稻草“乱七八糟”,而稻草爷收割的却“整整齐齐”,二者形成了对比。
B.小说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细节等的描写,塑造了稻草爷吃苦耐劳、热心精明、未卜先知的形象。
C.村民们认定“稻草无用”,但“无用”的稻草后被证明有“大用”,作者以此来揭示村民们的无知浅薄。
D.小说以小见大,通过稻草爷的作为展现乡村农业生产方式发生的变化,文笔犀利,语言诙谐幽默。
3.场景是小说的最小构成因素,往往有助于实现创作意图。试分析本文稻草爷“割稻草”“码草垛”等劳动场景的功能。
4.小说结尾写稻草爷期待老哥子的出现,请分析这样结尾的妙处。
2024-06-18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皖西当代职业中专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5 .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病人

每天下午,她都要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那是一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那双大眼睛,平静而清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身,但并不能掩盖住她的典雅的气质。

她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问事的时候,她表现得非常耐心。我想,她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

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书,又整整齐齐把那张报纸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

楼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电梯马上有了反应,发出受不了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

下一趟的人照样很多,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7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她发现后,急忙说: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大伯仍然没有明白什么是双层停。说话间已经到了8层。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肯下。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她让大伯从8层走到7层。其实楼梯离电梯也就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当然,肯定有人心里想:这人真多事。

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篮的小伙子自言自语: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层呢?她主动接过来说,是的,往左拐。

电梯到了14层,一位急忙下电梯的姑娘不小心丢下了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塑料袋里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这时电梯门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钮并捡起那枝玫瑰,还没有说完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一定想把这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对于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温馨的玫瑰,可以疗伤的玫瑰。

但她没有想到,她的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眼镜的女士的一下就把电梯给关上了,并且触动了上行按钮。神经病!女士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没有发泄干净,继续说,真的,这个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

噢,我觉得她的行为不太正常。另一个人接着说。

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

1.下面不属于划线句的作用的是(     
A.烘托她典雅的气质。
B.暗示她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C.衬托她对生命的热爱。
D.烘托她心灵的美好。
2.下列对于这篇小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在第(二)段中,“她有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这一句话,点明了她的职业。
B.开篇“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等环境描写,主要起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
C.小说题为“病人”,意在讽刺文中的“她”的行为不太正常。
D.“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与“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前后呼应,意在突出“大家”对“她”共同的不屑与奚落。
E.结尾处“大家觉得甩掉她真是太正常了”照应“她的行为不太正常”的评价,把作为病人的“她”与作为健康人的“大家”放在鲜明的对比中,暗示并深化了主题。
3.这篇小小说主要使用了什么手法?想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2024-06-18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情

王春迪

在老街上吃过早饭的人,都说老街上的早饭特别有味儿。其实老街上的早饭和别的地方没有什么不同,吃来吃去也就那几样,不过就是豆腐脑豆腐卷,薄粉黄粉,煎饼油条酥烧。后来街上也有卖类似汉堡烧卖手抓饼灌汤包的,但说不上是因为不实惠,还是因为不填肚子,除了那些上学的孩子外,吃的人并不多。

寥寥几样东西,老街人却有自己的搭配方法,若吃豆腐脑,老街人习惯就着煎饼,卷着黄粉(黄豆做成的粉)和油条吃,煎饼里还要抹一道由辣椒粉、韭菜花、酱油和成的调料。若吃薄粉(绿豆做成的热糊糊),他们喜欢把辣椒粉韭菜花搅拌在薄粉里,就着豆腐卷或者酥烧(用面裹着葱白炸成的团子)吃。

老街有几家卖早饭的,都扎在街西那当口,门面很小。里头仅够支几口锅,来客就坐外头。夏天,用几张一臂高的小桌子拼成一排,两边放满了小马扎,无论男女,管你是西装革履还是穿红戴绿浓妆艳抹,见空就坐吧,别等人伺候,自个儿端碗儿,自个儿擦桌。冬天,就围着桌子搭一个简易棚子挡风,用那种红白蓝三色相间的防水布,有风吹过,哗哗作响。

和别的地方不同,老街这儿卖豆腐脑,摊子上就只有豆腐脑,还有几摞煎饼。你要吃油条酥烧,就去炸油条的摊子上;你要吃黄粉,几步远的地方就有黄粉摊,自己切去。有几个老街坊还有喝早酒的习惯,卖薄粉的万大娘屋里有桶装的散装玉米酒,她男人从酒厂打来自己喝的。你若馋,自己找碗倒。南面的牌坊街,卖薄粉的摊子上,也卖酥烧、豆腐卷、油条、茶叶蛋,省时省力,很方便,但大伙儿还是不厌其烦地到老街上吃,几个摊子转转,现吃现买,香。

匡婶多年来一直在老街卖水煎豆腐卷,一口锅,一块儿面板,从一毛钱能买一个的年月,卖到今天两块钱三个。匡婶的水煎豆腐卷儿,不用调和油,而用花生油,皮薄得能清晰地看出里面五颜六色的馅儿,她的馅儿三天两头地变,韭菜黄瓜豆芽胡萝卜,土豆白菜萝卜洋葱荠菜。大清早,摊前就有长长的队伍,排队等锅开。

匡婶一直是笑呵呵的,其实匡婶很多时候并没笑,她长着一张笑脸。匡婶圆脸,腿上肉多,嘴巴微张,眼睛有点眯,慈眉善目的。熟悉匡婶的人,知道她命苦。匡婶男人年轻时下矿,手脚生了病,人到中年就不能干重活儿。匡婶凭着一口煎锅,拉扯大了一个闺女一个儿子。闺女在本地中医院当护士,儿子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在南方找了个体面的工作,还谈了个女朋友,眼瞅着要谈婚论嫁了,儿子却遇上了车祸,说走就走了。这些年,匡婶常会盯着留着平头的圆脸青年愣神儿。她的儿子生前就是平头、圆脸。

匡婶的男人身体不好,却很勤快,早上给匡婶打下手,中午收摊后,匡婶眯一会儿午觉,男人便骑着机动三轮车买菜买面拉货。技校门口,每逢周末就有很多等车回家的学生,他便在三轮车后面装上一个篷子,拉几个短途的学生,挣多挣少,反正不闲着。

哪想有一回,匡婶男人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一辆正拐弯儿的大货车,他正处于大货车视线盲区,俗称月亮弯,被卷进了货车里头。

那些天,卖薄粉的万大娘和几个老姐妹,轮着到匡婶家给她送水送饭。大家也不知道怎么劝她,儿子丈夫一种死法,都走在她前头。这种塌天的事儿,怎么劝?说什么好?匡婶愿意说话,就陪她说话,不愿意说话,就帮她拾掇拾掇。

没有了匡婶的豆腐卷,街坊们便去吃油条黄粉,但口味儿终究单一了些,老街的吃客少了许多。

某天,临近晌午,万大娘正收摊,来了一个人,提了一袋子豆腐卷儿,放在桌子上。老板娘,你尝尝这个豆腐卷儿,说得过去,赶明儿我就送点儿过来。放在你摊子上,你挣点,我也挣点儿。

万大娘说:你搁这儿吧,我正忙,晚些时再说。那人一走,万大娘就去了匡婶家。让匡婶尝尝这豆腐卷。匡婶咬了一口。

咋样?万大娘问。

皮厚了,菜也老,还放味精。

这人要在我摊子上卖这个。

那你就卖呗,多挣些。

万大娘说:我不卖。你以为人这辈子就只为挣钱?这些日子,街坊们的肚子都给你留着空儿呢。我们这帮老姐妹都盼你走出来,就怕你闷在家里胡思乱想。

几天后,匡婶的锅又在老街上支起来了。万大娘特地让人在老街口放了一挂小红鞭……女儿知道母亲又出来卖早饭,很不乐意,她不想让母亲太辛苦。可匡婶却说:你不懂的。回头又补了一句:这条街上单单摆个摊儿,欠的人情,一辈子都还不完。

(有删改)

1.小说开头第一、二自然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老街的人情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语言特色以及在文中的作用。
4.小说以“人情”为题,请说说它的妙处。
5.在你的生活中,有这样的老街小店吗?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一样特色小吃。(50~80字)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匡婶卖水煎豆腐卷多年,街坊们喜欢她做的豆腐卷,照顾她的生意,只是因为她厨艺精湛,食材讲究,做得好吃。
B.小说中描写匡婶的“笑脸”,突出她慈眉善目的形象,与她丧夫失子的苦命形成对比,引发人们对她命运的同情。
C.万大娘让匡婶尝要代卖的豆腐卷,盼望匡婶能重新支起摊子,这不仅推动了情节发展,还巧妙地揭示了小说主题。
D.小说语言自然而简练,形象而生动,同时兼有口语化特点,符合人物的身份,如“赶明儿我就送点儿过来”。
E.“那些天,卖薄粉的万大娘和几个老姐妹,轮着到匡婶家给她送水送饭⋯⋯匡婶愿意说话,就陪她说话,不愿意说话,就帮她拾掇拾掇。”这说明老姐妹们语言贫乏,想安慰匡婶却不会说暖心的话。
2024-06-15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四川省对口升学考试研究联合体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人生的考题

李建

若干年前,我所在的公司招聘事务员,要求是法律专业毕业,负责公司内部法律文书的起草以及处理公司对外的各种经济纠纷。招聘启事通过人才市场发布后,收到了很多应聘人员的简历。

一天下午,天气很热,一位年轻小伙子大汗淋漓地赶到公司面试。老板看过他的简历后很满意,因为他要的薪水很低,而且又是法律专业一本毕业的高材生。

小伙子说,他家里很穷,上大学已经把家底掏空了,还借了不少债。所以他急需要一份工作,赚钱来帮家里还债。他恳求老板聘用他,他一定会努力做得很好。

老板问了他几个问题之后,就拿出了试用期合同,打算聘用这个朴实的小伙子。

可就在这时,办公室里闯进来一个人大吵大闹起来。原来,公司试用期合同上有一个条款,新招聘进来的员工,有两个星期的无薪试用期,如果在这两个星期内的表现没有令老板满意,随时都可以辞退,公司不用支付一分钱薪水。这个人就刚干了一个星期被老板辞退的员工,她来找老板要那一个星期的薪水,可老板以合同条款为由拒绝支付,所以吵闹起来。

老板非常生气,对正在面试的小伙子说:小刘,你是学法律的,你说说看,我该不该支付她这一个星期的薪水?

小刘以为这是一道面试题,便诚惶诚恐地说:按照法律规定,你只要聘用了她,就该支付她的薪水,否则就触犯法律了。

这时,还有一个客户在办公室里和老板谈生意,也连连点头称是,说老板违反了劳动法,试用期也应该支付薪水。

老板听到,脸色突然变了,叫来会计结算她的薪水。等客户走了之后,老板一把就将给小伙子的试用期合同扯过来,撕得粉碎。

老板冷着脸说:我招你来,是叫你为我说话的,而不是让你和外人一起说我的不是!如果你现在是律师,就算我是一个杀人犯,你也要为我辩护,你知道吗?

小伙子血气方刚,认为自己没错,辩解道:我学法律,就是为了维护公平与正义!

老板哈哈大笑:那就请你到别处去维护公平正义吧,我这里不需要救世主。

小伙子一听老板说不聘用他了,顿时沉了,这才明白这并不是一道面试题。自己现在的身份只是一个到城市里来找工作的打工仔,他必须要找一份工作来糊口,帮家里还债。

可不管他再怎么苦苦哀求,赔不是,老板就是不愿再聘用他了。小伙子只好垂头丧气地离开办公室,在他走出房门的那一刻,老板说:小伙子,你别怪我铁石心肠,社会就是如此现实和残酷,等你踏上社会后,就会明白了。

小伙子听后什么话也没说,一副马上就要哭出来的样子。

小伙子走后,这件事情成了老板教育我们的典型案例。我和同事也都明白老板经常讲这个故事的用意。每次我听到老板讲这个故事,就会想起那个姓刘的小伙子,他离开公司后,会去哪里?会选择一条怎样的人生之路?在这个充满各种诱惑和美丽陷阱的世界里,他还会坚持他的人生原则吗?他还会和刚出大学校园时一样是非分明,坚持正义吗?

十多年后,老板因为窃取同行公司的商业机密,被对手告上法庭。律师对老板说,这个案子多半会输掉。老板不信,他要通过非正常渠道来赢得这场官司,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

在法庭上,桀骜不驯的老板一直趾高气扬,他坚信这场官司不会输,因为他已经暗地里委托律师给主审法官送了一个厚厚的红包。

可当他看到法庭上那个严肃的法官时,他愣住了。这个他似曾相识,想了好久,老板终于想起这位法官竟然就是他在故事里经常讲到的那个小伙子。老板一阵眩晕,他已经感觉到这场官司要输掉了,而且还会再多一条行贿的罪名。

后来,老板果然输了这场官司,受到了法律应用的惩罚。此后,我们也再没有听到老板洋洋自得地讲起这个老套的故事。

(选自《2016中国年度微型小说》,有删改)

1.小说中的“我”有什么作用?
2.小说题目为“人生的考题”,你认为作者通过这篇小说想告诉读者哪些“人生”的道理?
3.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第二、三段对小伙子的简历和家境的介绍并非闲笔,而是暗示了他的善良和责任感,这是他后来成长为正直法官不可或缺的品质。
B.“老板经常讲这个故事的用意”文中没有明说,但是从上下方可以推断,老板是要员工无条件地服从于他,为公司利益着想。
C.小说中的老板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文中综合运用了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突出了他唯利是图、目无法纪的丑恶嘴脸。
D.小说故事情节曲折,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也非常复杂,大学生就业艰难、法律制度不健全等内容都是小说主题的有机组成部分。
2024-06-15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中等职业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迷路

(刘国芳)

我小时候迷过一次路。

那天我一个人在外面玩。我走了很远,来到了一条河堤上。但再远,我也认识回家的路,因为这地方我来过,大人带我来过几次,我知道回家的路:沿堤往回走,过一座桥后往左拐,就能走到我住的新大街。

这样熟的地方我当然不担心迷路。

在河堤上我没再走,就在河堤上玩。差不多是夏天了,美丽的蝴蝶从很远的地方飞来又飞往很美的地方,也有的蝴蝶不再飞往远处了,停下来。蝴蝶停下来的地方更美——那是美丽的花丛。与蝴蝶一起飞来的还有蜻蜓,它们飞在很高的天空,把天空装点得多彩多姿。这是一个很美的夏天,花红草绿,蝴蝶起舞,蜻蜓翩跹。

一个老人,在我玩着时走了来。近了,老人说:你知道新大街怎么走吗?

我看着老人,点点头,说:知道,往这边走,过了一座桥后往……”我应该告诉老人往左拐,但话要说出口时,我忽然想骗骗老人——我小时候是个很调皮的孩子,往人水缸里撒过尿,塞过人家的烟囱——这次,我骗起老人来,说:过了一座桥后往右拐。老人丝毫没有怀疑,老人谢过我,蹒跚着走去。

我在老人走远后笑起来,老人按我指点的方向走,一定会迷路。我在堤上玩了一阵,也要回家了。回家的路我认得:沿堤往回走,过一座桥后往左拐,就能回到家里。

我按上面的想法往回走。

很快我走到桥边了,又很快,我过了桥。桥那边两条路,往左拐就是回家的路,很快,我走上了这条路。但在这条路上走了一阵,我居然看见了老人,她慢慢吞吞地走在我的前面。见到老人,我立刻明白我走错了,我告诉过老人让她过了桥往右拐,这是骗她的,现在,我看见了老人,说明我跟老人走在同一个方向。

我不能跟着老人走。我转身往回走,走回到桥边时,我拐进了另一条路。

但在这条路上走了很久很久,我也没走到我住的新大街,而且越走越陌生,我不知道我走到哪里了,也不知道新大街在哪里。

我迷路了。

我后来嘤嘤地哭起来,我要回家,但不知道家在哪里。一个大人,过来问我哭什么,我告诉大人,我迷路了。大人让我别哭,然后慢慢诱导我,问我住在哪里。我还记得我住在新大街,我告诉了大人。大人听了,笑起来,大人说你走反了方向。说着大人牵着我,带我回家。

我回到家后又看见那个老人了,妈妈说那是我外婆。外婆也认出了我,她说你指给我的路是错的,你不认识路,你怎么能不迷路呢?我说外婆你怎么知道我指错了路。外婆说我过了桥又问了别人,人家告诉我往左边走。

我明白我为什么会迷路了。

1.读完小说,请补充完整情节的概括,每项不超过10字。
开端:“我”在河堤上玩
发展:______
高潮:______
结局:外婆说明原因,“我”明白自己为什么迷路。
2.文题“迷路”言简意深,一语双关,请你把它的两层意思告诉大家。
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通过“我”小时候的一个小故事,以小见大,揭示了出于自私和玩弄等不够阳光、健康的欲念害人,最终也会害己的道理。
B.本文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开头写“我”坚信自己认识回家的路,与后来“我”却迷了路形成对比等,使原本简单的故事情节显得起伏跌宕。
C.文中划线句子中“笑”,反映了“我”自私自利,品质败坏。
D.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手法来叙述,语言朴实无华,不事雕琢,读来真实可信,亲切自然。
2024-06-15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中等职业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吴医生治病

红松

①吴医生正给第45号病人号脉时,进来一个熟悉的面孔,是李乡长。他看了李乡长一眼,算是打招呼。李乡长见他正忙着,自己找个沙发空位挤下去候着,没说话。

②吴医生早年曾离家到安徽浙江等地闯荡,但日子不比在家里好过。至于苦到何种程度,只有他自己知道。后来,遇见一高人,高人收留他,还教他学《易经》,学望闻问切。十多年后,吴医生回乡,在家里坐诊,看起了病。吴医生从不出诊,看病讲究先来后到。他每天只放五十个号,不多也不少。两层楼的房子,楼上看病,楼下取药。座外没有招牌,屋里也只挂了一面广东患者送来的锦旗,上面有悬壶济世,治病除疴八个字。尽管这样,从外地慕名而来的病人还是络绎不绝。吴医生给家里人定了两条规矩:不招呼来人吃饭,不留来人住宿。

③时间长了,一传十,十传百,凡是到吴医生这里看病,当天来没得到号的,就在杏林村找一户农家住下,等第二天早起去排队拿号。

④前几年,有个广东来的病人,肝腹水晚期,家里人也不知道从哪里打听来的信息把病人千里迢迢送到杏林村,来找吴医生做最后的挣扎。病人在杏林村一住就住了四十多天,居然出现了奇迹:来时,是躺在担架上来的;走的时候,人扶着就能上车了。从此以后,吴医生声名大振。

⑤轮到李乡长时,是最后一个号了。李乡长因为忙,他的号是头一天专门请人来取的,不要前面,只要最后一个号。吴医生问了来人一些情况,为他要的最后一个号想了一晚上。

吴医生,你帮我看看,到底是哪样毛病。最近看哪样都不顺眼,脑壳像塞满糨糊。老婆说我晚上说梦话都在吼人。我感觉这肋部和胸部胀痛。是不是有什么严重情况?李乡长一脸忧心。自从李乡长进屋后,吴医生虽然没和他说话,却一直关注着他。吴医生发现,李乡长双眉不展,面貌忧郁,全然没有了以往意气风发的神态。再听李乡长的声音,中气不足,气虚不畅。

乡长不要忙着下结论。吴医生说,这半年来,得过哪些病,看过医生没?最近有哪样让你焦心的事情?比如说,家里有没有……”李乡长说:没有,家里人都好好的啊!

多久开始有这种症状的?

自从三个月前,去县里开了脱贫攻坚大会回来,具体哪一天,记不起。

⑩吴医生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一起搭在李乡长的手腕上,号脉。一时间,屋里非常安静,静得能听见李乡长的脉搏,擂鼓一样,咚咚、咚。几分钟后,吴医生把手收回来:不要着急,没哪样大毛病。就是注意,不要在办公室坐久了,要增加室外运动量。多吃一些黄花菜、海带,山楂泡水喝,热些粳米橘皮粥吃,有好处。李乡长有些不相信:就这样简单,不开药?吴医生说:当然不是。你是最后一个号,走,出去看看。我坐了一天,早就想出去活动活动了,我想,你更需要另一个方子!吴医生站起身来,走出屋子。李乡长不明就里,懵懵懂懂地跟在后面,院坝里一些没离开的人,见他俩走了,也各自散去。

⑪杏林村不大,是全乡唯一在市里挂号的极贫村。狭长的山沟里,一条小河把村子一分为二,两百多户人家散居在河两边的坡上坎下。去年,水泥路通到了村里。路边停好些外地牌照的小车,基本上都是来看病的。

⑫不到一个小时,吴医生和李乡长就在村里走了一圈。吴医生停下来说:路通到家门口的时候,我家里人就说,修一栋房子,把吃饭、住宿搞起来,再建个停车场,一条龙服务。我不同意,一家人还和我怄气,说我不会赚钱,死脑筋。我跟他们说,钱是赚不完的。好多不差钱的人,不也要大老远地跑来看病?他们在村里吃饭、住宿、停车,村里人再种些药材给我回收,不就多了一条脱贫的路子?我想,乡长的病,是不是更需要这个方子?

⑬李乡长听着听着,顿时神清气爽,瞬间像变了个人,激动地握住吴医生的手说:吴医生真是神医。太感谢了,谢谢!谢谢!

(有删改)

1.结合文章内容,下面选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小说第①段写李乡长见吴医生正忙着,便自己找个沙发空位等待就诊,体现了李乡长不利用职权搞特殊的品行。
B.小说第④段运用插叙,插入几年前广东病人来找吴医生看病的内容,突出吴医生医术高超,使小说故事情节更加完整和自然。
C.整篇小说综合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D.小说中吴医生为李乡长诊断病情,全面运用了中医望闻问切的诊断方式,并最终找准了李乡长的病因。
2.小说中的吴医生有什么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小说以李乡长被吴医生开出的“另类”药方治愈结尾,这一结局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4-06-15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中等职业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钓鱼的医生

汪曾祺

这个医生几乎每天钓鱼。

你大概没有见过这样钓鱼的。

他搬了一把小竹椅,坐着。随身带着一个白泥小灰炉子,一口小锅,提盒里葱姜作料俱全,还有一瓶酒。钓竿很短,鱼线也不长,而且不用漂子,就这样把钓线甩在水里,看到线头动了,提起来就是一条。都是三四寸长的鲫鱼。——这条河里的鱼以白条子和鲫鱼为多。白条子他是不钓的,他这种钓法,是钓鲫鱼的。钓上来一条,刮刮鳞洗净了,就手就放到锅里。不大一会,鱼就熟了。他就一边吃鱼,一边喝酒,一边甩钩再钓。这种出水就烹制的鱼味美无比,叫做起水鲜。到听见女儿在门口喊:爸—— !知道是有人来看病了,就把火盖上,把鱼竿插在岸边湿泥里,起身往家里走。不一会,就有一只钢蓝色的蜻蜓落在他的鱼竿上了。

这位老兄姓王,字淡人。他是阴历九月生的,大名里还带一个菊字。古人的一句人淡如菊的诗,造就了一个好名字。

王淡人的家很好认。大门总是开着的,通道里挂了好几块大匾。匾上写的是功同良相”“济世救人”“仁心仁术”“术绍歧黄”“杏林春暖”“橘井流芳”“妙手回春”……医生家的匾都是这一套。这是亲友或病家送给王淡人的祖父和父亲的。匾都有年头了,匾上的金字都已经发暗。到王淡人的时候,就不大兴送匾了。送给王谈人的只有一块,匾很新,漆地乌亮,匾字发光,是去年才送的。这块匾与医术无关,或关系不大,匾上写的是急公好义,字是颜体。

进了过道,是一个小院子。院里种着鸡冠、秋葵、凤仙一类既不花钱,又不费事的草花。有一架扁豆,还有一畦瓢菜。这地方不吃瓢菜,也没有人种。这一畦瓢菜是王淡人从外地找了种子,特为种来和扁豆配对的。王淡人的医室里挂着一副郑板桥写的(木板刻印的)对子: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他很喜欢这副对子。自从他种了瓢茱,他的一些穷朋友在来喝酒的时候,除了吃王淡人自己钓的鱼,就还能尝到这种清苦的菜蔬了。

他这个医生是男妇内外大小方脉,就是说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什么病都看。王家三代都是如此。外科用的药,大都是——药面子。神仙难识丸散,虽然每一家药铺都挂着一块小匾修合存心,但是王淡人还是不相信。外科散药里有许多贵重药:麝香、珍珠、冰片……哪家的药铺能用足?因此,他自己炮制。他的老婆、儿女,都是他的助手,经常看到他们抱着一个乳钵,握着乳锤,一圈一圈慢慢地磨研。

城里外科医生不多,——不知道为什么,大家对外科医生都不大看得起,因此,王淡人看外科的时间比较多。一年也看不了几起痈疽重症,多半是生疮长疖子。这些生疮长疖子的小病症,是不好意思多收钱的,而且本地规矩,熟人看病,很少当下交款,都得要等三节算账,——端午、中秋、过年。忘倒不会忘的,多少可就各凭良心了。有的送来一些华而不实的礼物:枇杷、扇子、月饼、莲蓬、天竺果子、腊梅花。乡下来人看病,一般倒是当时付酬,但常常不是现钞,或是二十个鸡蛋、或一升芝麻、或一只鸡、或半布袋鹌鹑。遇有实在困难,什么也拿不出来的,就由病人的儿女趴下来磕一个头。王淡人看看病人身上盖着的破被,鼻子一酸,就不但诊费免收,连药钱也白送了。

有人说:王淡人很傻。

王淡人是有点傻。去年、今年,就办了两件傻事。

去年闹大水。连天暴雨,一夜西风,运河决了口,浊黄色的洪水倒灌下来,平地水深丈二,大街上成了大河。大河里流着箱子、柜子、死牛、死人。大水十多天未退,有很多人困在房顶、树顶和像孤岛一样的高岗子上挨饿;还有许多人生病,上吐下泻,痢疾伤寒。王淡人就用了一根结结实实的撑船用的长竹篙拄着,在齐胸的大水里来往奔波,为人治病。他会水,在水特深的地方,就横执着这根竹篙,泅水过去。他听说泰山庙北边有一个被大水围着的孤村子,一村子人都病倒了。但是泰山庙那里正是洪水的出口,水流很急,不能容舟,过不去!他和四个水性极好的专在救生船上救人的水手商量,弄了一只船,在他的腰上系了四根铁链,每一根又分在一个水手的腰里,这样,即使是船翻了, 他们之中也可能有一个人把他救起来。船开了,看着的人的眼睛里都蒙了一层眼泪。眼看这只船在惊涛骇浪里颠簸出没,终于靠到了那个孤村,大家发出了雷鸣一样的欢呼。这真是玩儿命的事!

水退之后,那个村里的人合送了他一块匾,就是那块急公好义

拿一条命换一块匾,这是一件傻事。

另一件傻事是给汪炳治搭背,今年。

汪炳是和他小时候一块掏蛐蛐,放风筝的朋友。这人原先很阔,后来吃喝嫖赌抽大烟,把家业败得精光,连一片瓦都没有,最后只好在几家亲戚家寄食。就这样,他还抽鸦片!他一天夜里觉得背上疼痛,浑身发烧,早上歪歪倒倒地来找王淡人。

王淡人一看,这是有名有姓的外症:搭背。说:你不用走了!

王淡人把汪炳留在家里住,管吃、管喝,还管他抽鸦片,——他把王淡人留着配药的一块云土抽去了一半。王淡人祖上传下来的麝香、冰片也为他用去了三分之一。一个多月以后,汪炳的搭背收口生肌,好了。

有人问王淡人:你干吗为他治病?王淡人倒对这话有点不解,说:我不给他治,他会死的呀。

王淡人的老婆是很贤惠的,但是她忍不住要问问淡人:你给汪炳用掉的麝香、冰片,值多少钱?王淡人笑一笑,说没有多少钱。——我还有。

王淡人就是这样,给人看病,看男女内外大小方脉,做傻事,每天钓鱼。一庭春雨,满架秋风。

(选自汪曾祺小说《故乡人》,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描写了王淡人钓鱼工具、钓鱼方式的独特之处,最主要是为了表现他钓鱼技术的高超。此处文笔自然朴实、简练传神。
B.“神仙难识丸散’的意思是中药中的丸药和粉剂,没有标记,不能分辨。文中王淡人也因为不相信药铺能讲诚信用足药面子,自己炮制。
C.“有人说:‘王淡人很傻’。”该句明贬实褒,起到了赞美王淡人的效果;结构上承上启下,顺理成章地引出了下文。
D.结尾处“一庭春雨 ,满架秋风”,以景作结,含蓄地表现出了王淡人的志趣,产生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2.请结合文本分析画横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3.主人公王淡人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4-06-15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中等职业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