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皖西当代职业中专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安徽 高一 期中 2024-07-22 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古诗文阅读、默写名篇名句、语言文字基础、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思想界最占势力的是道家与儒家。道家思想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极端的自然主义,一是极端的个人主义。惟其偏重自然主义,所以蔑视制度文为。一切都应任其自然,无为而治。惟其侧重个人主义,所以蔑视社会。老子所谓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实并非有所作为,不过人人各安其所,把文化与生活需要降到极低限度,互不侵犯,共存共荣而已。儒家虽不倡个人主义,而论道德,说仁义,却全从个人本位出发。季康子问政,孔子回答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己立立人,己达达人;达固可兼善天下,穷仍可独善其身。儒家所提倡的美德大半含有社会性,但是他们所着重的却不在它的社会性而在它对于个人修养的重要。

西方思想界最占势力的是希腊人所传下来的哲学系统和从希伯来所吸收过来的基督教。哲学支流虽多,最显著的是柏拉图和黑格尔,他们都以为国家高于一切,个人幸福应以社会幸福为本。卢梭本是菲薄社会者,也说民约既成,个人意志即须受制于公众意志。近代西方人所提倡的自由似稍替个人主义助声势,但是他们的理想的自由,如穆勒所标榜的,是最多数人的最大量的幸福,仍不脱社会本位的看法。

这两种不同的看法形成中西文化思想的两种不同的类型,中国人侧重个人本位,所以道德的观念特别浓厚,政治法律思想多从伦理思想出发。西方人侧重社会本位,所以法的观念特别浓厚,伦理思想常为政治法律思想所左右。中国人的伦理观是离心的,由内而外的;西方人的伦理观是向心的,由外而内的。

依中国传统的看法,在一个坏的社会中,如果有少数个人敦品励行,标出一个好榜样,使多数人逐渐受感化,造成一个新风气,然后那个社会自然会变好。依一部分西方学者的看法,社会自身本其固有的力量逐渐转变,它所潜藏的弱点就是它向另一方向转变的萌芽。比如封建社会到走不通时,自然会转变到近代国家社会;农业社会到走不通时,自然会转变到工业社会;私产社会走不通时,自然会转变到企业公营社会。总之,社会转变不出两种方式,或由自变,或由人变。我们承认社会本身有一个常趋转变的大势,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少数人的努力也往往可以促成、延滞,或移转这个大势。

要复兴中国民族,我们必须在青年心理中养成对于个人努力的信任。我们必须尊敬而且维护社会上一切环境困难而能挺身奋斗者,必须鄙弃而且消灭社会上一切侥幸苟安者、夤缘幸进者和颓废因循者。无功受禄者与不才而在高位者都是社会的寄生虫,他们日蛀蚀,夜蛀蚀,终久会将社会蛀蚀成枯壳。关于这一点,我觉得政教当局须特别注意,为着自树声势而多引用或扶助一个无品学的青年,便是多奖励一分苟且侥幸的心理,多打消一分艰苦奋斗的精神。这种办法可危及国家命脉,我们当知警惕。

要把中国社会变好,第一须先把人的质料变好。我并不敢菲薄现代青年,我总觉得现代青年大半仍在鼓里过日子,没有明白自己的责任,更不肯出死力去尽自己的责任,多数人徒以学校为进身干禄之阶,品格固不砥砺,学问也止于浅尝肤受。这种风气必须改变过,中国才真正有希望。改变风气是教育的事,但是教育却不仅是学校的事。

(摘编自朱光潜《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伦理观》)

材料二:

我常走在前门一带通衢,觉得那样狭隘的一条道路,其间竟能容纳数多时代的器物:也有骆驼轿,也有上贴借光二哥的一轮车,也有骡车、马车、人力车、自转车、汽车等,把二十世纪的东西同十五世纪以前的汇在一处。轮蹄轧轧,汽笛呜呜,复杂万状,稍不加意,即遭冲轧。推一轮车的讨厌人力车、马车、汽车,拉人力车的讨厌马车、汽车,赶马车的又讨厌汽车。反说回来,也是一样。新的嫌旧的妨阻,旧的嫌新的危险。仔细想来,全是我们创造的能力缺乏的原故。若能在北京创造一条四通八达的电车轧路,我想那时乘坐驼轿、骡车、人力车等等的人,必都舍却这些笨拙迂腐的器具,来坐迅速捷便的电车,马路上自然绰有余裕,不像那样拥挤了。因此我很盼望我们新青年打起精神,于政治、社会、文学、思想种种方面开辟一条新径路,创造一种新生活,以包容覆载那些残废颓败的老人,不但使他们不妨害文明的进步,且使他们也享享新文明的幸福,尝尝新生活的趣味,就像在北京建造电车轧道,输运从前那些乘驼轿、骡车、人力车的人一般。

(摘编自李大钊《新的!旧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儒家讲求兼济天下,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虽提倡符合社会需求的美德,但其本质仍属个人本位的伦理观。
B.西方哲学支流众多,但侧重社会本位,即使是菲薄社会的卢梭以及标榜自由的穆勒,也仍不脱社会本位的看法。
C.中国传统观念认为少数人的努力往往可以促成社会变化,西方有些学者认为社会本身有一个常趋转变的大势。
D.如果我们的青年创造出符合各个阶层需要的新生活,那么,人与人之间就将不再互相憎厌,而且能够和谐共助。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材料一的第一段老子的话可知,道家偏重自然主义和个人主义,一切任其自然,无为而治。
B.材料一第二段综述了多位西方学者的观点,其目的是证明西方的伦理观是否定个人本位的。
C.曹雪芹的《红楼梦》中的“夤缘复旧职”的贾雨村是朱光潜认为必须鄙弃且不该重用的一类人。
D.20世纪初,旧中国新旧杂陈、矛盾丛生,朱光潜、李大钊从各自角度发出吁求,提出解决的思路。
3.下列选项,不符合中国“由内而外”的伦理观的一项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B.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之道》)
C.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4.要复兴中国民族,我们必须在青年心理中养成对于个人努力的信任,下列对其原因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侧重个人本位。
B.中国人的伦理观是“离心的”,由内而外的,这种伦理观看重个人努力的作用。
C.依中国传统看法,认为少数个人的努力可以促进社会向更好的方向转变。
D.社会本身有一个常趋转变的大势,青年的努力必然能促进这个大势。
5.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新青年”想成为“最勇敢的人”,应具备怎样的品质及能力?请根据两则材料概括说明。
2024-06-18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皖西当代职业中专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稻草爷

宗晴

稻草爷种了两亩稻田。秋收时,有外地的收割机开进村,稻草爷却肩扛搭斗到田间,采取原始的手工方式打谷。

村民们不解。两亩田,收割机来回溜几圈就完事,只需把一袋一袋的稻谷运回院坝晾晒就行了,多快呀。

有人替稻草爷算了笔细账:若请人打谷,除去人工费、伙食费、烟酒钱,还有稻草爷种地的活路钱、肥料款,那粮食跟直接掏钱买还有啥区别?

谁知稻草爷打谷不请人,他自己割自己打。人们懂了,稻草爷是算过细账来的,不会轻易把钱拿出去。

庄稼人秋收抢时间,以前还没收割机的时候,天不亮就出门割谷了。稻草爷打谷,与众不同。他要等到太阳出来,把露水照干了,才挑着箩筐慢悠悠地来到田间,抽出镰刀,弯腰刷刷地割一气谷,见密匝匝地摆了一大片了,把镰刀往泥土上一插,捧起稻把子来到搭斗边,双手向上高高一扬,使劲甩下,随着咚的一声闷响,稻穗碰在打谷架上,谷粒脱落,簌簌地掉进搭斗。

稻草爷将稻草竖靠在搭斗耳朵边,凑齐五把,用几根稻草捆绑,绾一个套,轻轻一拉,噗地抛出去,一个稻草人便直挺挺地站在稻田里了。

秋阳高照,天空像一只倒扣着的铁锅,烧得发烫。田间暑气弥漫,稻草爷如置身蒸笼中,挥汗如雨。搭斗渐渐有些沉了,稻草爷拉起来吃力,用撮箕将稻谷装入箩筐,接着又躬身割谷。如此停停歇歇,一天下来,稻草爷的稻田只露出一个小小的窟窿。

村里人都知道,稻草爷不缺吃穿,儿女们有出息,把他接到城里一住就是好多年,村民们都快把他忘掉了。

但不知何故,今年开春后,稻草爷独自一人留在了老家,还种了两亩稻田。稻草爷说,叶落归根,乡下空气好,自己种点绿色食物不施药,吃着放心。

短短几天,一望无际的稻田里留下稻茬,收割机绞碎的稻草乱七八糟地躺在稻田里,烈日一照,显得干燥枯黄。村民们打燃打火机,秋风中,随着咝咝的声响,火势蔓延,稻草顷刻化为灰烬。

稻草爷望着被烧掉的稻草,叹了一口气。

秋收的脚步渐行渐远。五天后,稻草爷的稻谷终于收完了,两排稻草整整齐齐。像是列着队,等他检阅。趁天气晴好,稻草爷忙着翻晒稻草。一个一个的稻草人被他提起头,另一只手掌一摊,稻草撒开,以四平八稳的姿势站稳,然后就交给太阳去验收了。

村民们更加迷惑。哼哼,你说稻草有啥用?你说现在稻草还有啥用!

有人屈指数来——

其一,以前稻草可以喂牛,是牛冬天的上好草料。现在家家户户都配备了犁田机,耕牛基本上过时了,你看哪里还有一头牛?收起稻草干啥?

其二,以前稻草可以做柴火,用来煮饭。如今烧天然气,既方便又实惠还环保。还要这稻草干啥?

其三,……

稻草爷不与人理论,扛了根竹竿去挑稻草。稻草爷体力不比当年了,每次只挑十二个,晃悠悠地挑回院坝边堆着。稻草爷挑稻草也要等到太阳出来的时候,说没露水的稻草才不会霉烂。

稻草爷把稻草全部挑回来后,就开始码草垛,请人递草,他亲自码。稻草爷用一些稻草捆铺一个圆盘,他站在中间,稻草从四面八方递上去,一层一层地铺,每个稻草都有一束被反剪转来,交叉压在稻草爷脚下。稻草爷一边铺一边踩,尽量把稻草踩得服服帖帖。稻草干酥酥的,光滑无比,草垛像装了弹簧,不停地晃动,稍不注意就会倾斜或者翻倒。稻草爷的身子跟着晃动……但稻草爷毕竟是这方面的老把式,稻草垛渐渐向四周扩充,最后形成坛子状。

尽管稻草爷穿了长衣长裤,他的身上还是被稻草刺出了一条条的红血印,奇痒无比,被抠破皮后溃烂,起了一块块的瘢痕,比癞蛤蟆还难看。稻草爷不恼,稻草爷看着草垛笑。

入冬时,该收黄豆了,村民们正愁找不到绳子捆,看见稻草爷的草垛,猛然想起稻草这毫不起眼的东西,是捆黄豆梗的最佳材料。他们说,稻草爷,把你家的稻草扯几根,我们的全被收割机轧坏了。

稻草爷乐呵呵地点头,说,没事,你们用得着,尽管扯去。

有人拔了菜苗,挑到小街上去卖,扯稻草爷的稻草捆绑。稻草爷挥挥手,扯吧,扯吧,自己动手。

小街上有几家开饭馆的老板闻讯赶来,要买稻草爷的稻草。他们说,跑了许多地方都不见这玩意儿了,发煤炭灶没它还真不行。稻草爷说,送几捆可以,给钱往别处去。

数九天,村民们普遍宰杀年猪,用稻草爷的稻草搓草绳,他们说稻草爷的稻草黄灿灿的,很柔韧,捆猪下水最好。附近有几个女人捂臭豆腐,也选稻草爷的稻草遮盖……曾经被人遗忘的稻草,居然有了诸多用处。

草垛像一个年迈的老头,慢慢枯瘦下去,稻草爷却眯着眼笑。仿佛,他又看见去年那个比他年龄还大的老哥子,站在他家门前买稻草的情景,说睡不惯床垫,木板床下面铺稻草睡觉最热乎。当他无可奈何地转身离去时,稻草爷记下了他那失望的眼神。

稻草爷天天守在门前,向很远的地方望去,他焦急地期待着那个老哥子再次出现。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慢悠悠”“刷刷地”“密匝匝”等叠词的运用,既具音韵之美,也表现了稻草爷劳作从容与娴熟。
B.稻草爷打谷不请人,自己割、自己打、自己挑和码草垛,表明了他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坚守。
C.作者两次提到稻草爷劳作要“等到太阳出来”,说明稻草爷尊重自然规律,有丰富的农作经验。
D.“就交给太阳去验收了”“草垛像一个年迈的老头”等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耐人寻味。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用先进的现代生产方式收割的稻草“乱七八糟”,而稻草爷收割的却“整整齐齐”,二者形成了对比。
B.小说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细节等的描写,塑造了稻草爷吃苦耐劳、热心精明、未卜先知的形象。
C.村民们认定“稻草无用”,但“无用”的稻草后被证明有“大用”,作者以此来揭示村民们的无知浅薄。
D.小说以小见大,通过稻草爷的作为展现乡村农业生产方式发生的变化,文笔犀利,语言诙谐幽默。
8.场景是小说的最小构成因素,往往有助于实现创作意图。试分析本文稻草爷“割稻草”“码草垛”等劳动场景的功能。
9.小说结尾写稻草爷期待老哥子的出现,请分析这样结尾的妙处。
2024-06-18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皖西当代职业中专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燕王哙既立,苏秦死于齐。苏秦之在燕也,与其相子之为婚,而苏代与子之交。及苏秦死,而齐宣王复用苏代。燕哙三年,与楚、三晋攻秦,不胜而还。子之相燕,贵重主断。苏代为齐使于燕,燕王问之曰:齐宣王何如?对曰:必不霸。燕王曰:何也?对曰:不信其臣。苏代欲以激燕王以厚任子之也。于是燕王大信子之。子之因苏代百金,听其所使。鹿毛寿谓燕王曰:不如以国子之。人谓尧贤者,以其让天下于许由,由必不受,有让天下之名,实不失天下。今王以国让相子之,子之必不敢受,是王与尧同行也。燕王因举国属子之,子之大重。或曰:禹授益而以启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今王言属国子之,而吏无非太子人者,是名属子之,而太子用事。王因收印自三百石吏而效之子之。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哙老不听政顾为臣国事皆决子之。子之三年,燕国大乱,百姓恫怨。将军市被、太子平谋,将攻子之。储子③谓齐宣王:因而仆之,破燕必矣。王因令人谓太子平曰:寡人闻太子之义,将废私而立公,饬君臣之义,正父子之位。寡人之国小,不足先后。虽然,则唯太子所以令之。太子因数党聚众。将军市被围公宫,攻子之,不克。将军市被及百姓乃反攻太子平,将军市被死,以殉。国构难数月,死者数万众,燕人恫怨,百姓离意。孟轲谓齐宣王曰:今伐燕,此文、武之时,不可失也。王因令章子将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众以伐燕。士卒不战,城门不闭,燕王哙死。齐大胜燕,子之亡。二年,燕人立公子职,是为燕昭王。

(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一》)

[注]①苏代:苏秦的族弟,也是当时的纵横家。②鹿毛寿:一说即潘寿,战国时期燕国隐王,受燕相子之的指使,鼓动燕王哙让位于子之。③储子:战国时齐宣王的相国。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子之南面A行王事B而哙C老D不听政E顾F为臣G国事H皆决I子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其相子之为婚”的“为婚”指结为儿女亲家,与《鸿门宴》中“约为婚姻”意思相同。
B.“子之因遗苏代百金”的“遗”意为赠送,与《师说》中“小学而大遗”的“遗”意思不同。
C.“以国让子之”的“让”意为让给,与《谏逐客书》中“太山不让土壤”的“让”意思不同。
D.“不足任天下”的“任”意为统治,与《谏太宗十思疏》中“简能而任之”的“任”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代出使燕国时故意说齐宣王不信任自己的大臣因而不能称霸,是想以此来刺激燕王哙,让燕王哙重用子之。
B.苏代、鹿毛寿等人都先后劝说燕王哙把国家的权柄交给燕国的相国子之,其实都是子之精心策划的篡权计谋。
C.燕王哙沽名钓誉,听信其他人的蛊惑,把国家的大权完全交给相国子之,最终导致众叛亲离,自己也死于非命。
D.齐宣王在将军市被、太子平谋划攻打子之时,主动向太子平示好;在燕国内乱、民心涣散时,又派军队攻打燕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寡人闻太子之义,将废私而立公,饬君臣之义,正父子之位。
(2)国构难数月,死者数万众,燕人恫怨,百姓离意。
14.《韩非子·说疑》:“子哙之苦身以忧民如此其甚也,虽古之所谓圣王明君者,其勤身而忧世不甚于此矣。然而子哙身死国亡,夺于子之,而天下笑之,此其何故也?不明乎所以任臣也。”韩非表达了哪些意思?请简要概括。
2024-06-18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皖西当代职业中专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词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思王逢原三首(其二)

王安石

蓬蒿今日想纷披,冢上秋风又一吹。

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唯有故人知。

庐山南堕当书案,湓水东来入酒危。

陈迹可怜随手尽,欲欢无复似当时。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运用了想象,描绘了秋风吹寒、荒草纷乱的墓地的凄凉的场面。
B.王逢原资质聪慧不凡,然而性格内向,有心里话也只悄悄地跟老朋友讲。
C.庐山当书案,湓水为佳酿,诗人写出了当年与友人读书饮酒的豪迈气概。
D.这首诗仅八句,熔写景、议论、回忆和感慨于一炉,意蕴丰富,真挚感人。
16.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024-06-18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皖西当代职业中专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