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4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她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这是在山村里所未曾知道的。

我想,你不如及早抵当。你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作你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

她当时并不回答什么话,但大约非常苦闷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早饭之后,她便到镇的西头的土地庙里去求捐门槛,庙祝起初执意不允许,直到她急得流泪,才勉强答应了。价目是大钱十二千。她久已不和人们交口,因为阿毛的故事是早被大家厌弃了的;但自从和柳妈谈了天,似乎又即传扬开去,许多人都发生了新趣味,又来逗她说话了。至于题目,那自然是换了一个新样,专在她额上的伤疤。

祥林嫂,我问你:你那时怎么竟肯了?一个说。

唉,可惜,白撞了这一下。一个看着她的疤,应和道。

她大约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也知道是在嘲笑她,所以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她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默默的跑街,扫地,洗菜,淘米。快够一年,她才从四婶手里支取了历来积存的工钱,换算了十二元鹰洋,请假到镇的西头去。但不到一顿饭时候,她便回来,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

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

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淘米。

祥林嫂怎么这样了?倒不如那时不留她。四婶有时当面就这样说,似乎是警告她。

然而她总如此,全不见有伶俐起来的希望。他们于是想打发她走了,教她回到卫老婆子那里去。但当我还在鲁镇的时候,不过单是这样说;看现在的情状,可见后来终于实行了。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那我可不知道。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选自鲁迅《祝福》)

1.语段中划线句出自谁之口? (     
A.四婶B.柳妈C.鲁四老爷D.“我”
2.“她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听说死后有魂灵。B.听说不允许她参加祭祀。
C.听说死后要锯成两半。D.听说要捐很贵的门槛。
3.对“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希望鲁镇的人们能得到天地圣众的祝福与保佑,再也不要发生类似祥林嫂的悲剧了。
B.鲁镇人民的祝福礼非常隆重,天地圣众也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C.这是作者的反语,他对鲁镇人的封建迷信很不满意。
D.揭示出沉重的封建礼教与封建迷信氛围扼杀了死者又麻痹着生者的社会现实。
4.“你放着吧,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四婶这句大喊在文中的作用是(     
A.表现了封建统治阶级对祥林嫂的歧视和摧残。
B.表现了地主阶级的迷信与自私。
C.使祥林嫂用替身赎罪的幻想破灭了,造成她在封建神权压力下精神崩溃。
D.表现了地主阶级的凶恶本质,说明祥林嫂死于封建政权的迫害。
5.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表达作者写完本文后的轻松与愉悦。
B.《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它得名于宋朝的朱熹。
C.“牲”原指祭祀用的牛、羊、猪三牲,后来也泛指祭祀用的肉类。
D.鲁迅的小说集有《彷徨》《呐喊》《故事新编》,《祝福》选自《彷徨》。
2024-08-10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职业学校对口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陆地上的船长

谢志强

①早晨,太阳刚刚升起,他便站在晒谷场上,一只手叉在腰间,一只手一挥,像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他喊:起锚,出航!

②爹叹了一口气说:疯子的船又出海了。

③我好奇地望着他。我没见过海,没见过航船。他迎着照进山坳里的阳光,穿着整齐的制服,很威武,很气派。阳光勾勒出他的剪影。

④晒谷场周围是一块块水田,绿茵菌地连向山岭。接着,他开始踱步。我观察了好些天,他从晒谷场的东头慢慢地走向西头,沉思的样子。晒谷场铺着水泥。

⑤我发现,他绝不多走一步,接近晒谷场的边缘,他又折回身,继续走。他的皮肤黝黑,不是山民那种黑。是海风吹出的黑。父亲告诉我。我想象大海无遮无拦的阳光。

⑥他走得那么准确。爹说他那条船跟晒谷场差不多大。那么大一条船,我想,一个移动的晒谷场,周围的绿田不是像平静的海水吗?

⑦爹说:别去打扰他,可怜的船长。一个失去了船的船长。我对他生出敬意,他的身材魁伟,把那一身制服撑得板板直直,好像挂在衣架上边那样。

⑧太阳在不知不觉升起,有一竿子高了,他仍重复着踱步——那是他在甲板上散步。我希望他脚下的晒谷场能够航行。他踱步的时候,晒谷场仿佛在飘移。他的制服衣襟在山风里猎猎抖动。

⑨可是,天阴下来了,不知哪里钻出来了乌云,发酵似的膨胀,遮住了太阳。他停下脚步,四处张望,甚至,双手圈成两个圈,罩在眼眉前。父亲说那是他的望远镜。

⑩爹示意我们——村里的几个小伙伴都来了,他们想嚷嚷——不要出声。其实,我真想赶过去,登上他的船。

⑪他举起双臂,说:全体注意,风暴来啦,各就各位,保持航速!

⑫我们乐了。他焦虑不安地跑起来,跑到船头——晒谷场的东头,用脚踢踢摊在地上的稻谷,说:赶快采取措施,海水漫进舱里了。

⑬他开始寻找什么,大概是桶之类的东西,舀海水。他忙乎着踢稻谷,金色的稻谷飞起。我娘撩起围裙揉在手里,对我爹说:你去劝劝他,这样糟蹋粮食。

⑭他喊:快,水泵,都躲起来干嘛!他四顾着,像是寻找想象中的船员。我们沉不住气了,真想赶过去帮他一把。

⑮他冲着我们喊:胆小鬼,你们丢下船逃走呀!你们过来,我命令你们过来。大海可饶不了你们!

⑯我瞧了一眼爹。爹低声说:别过去,他疯病发了,发过一阵就会好转呢。

⑰我真想过去支援他,他需要帮手。我见他像热锅上的蚂蚁那样,在晒谷场上疯狂地奔跑。我真不忍他那么孤独,可能我们过去,能够安慰他——他是我们家族中唯一见过大世面的人物了,我曾替我这个二叔自豪,可是,他回来的时候,人家指着脑袋说他受了刺激。

⑱他终于停下来,哭腔哭调地说:沉了,沉了,我们的航船,沉了,你们都逃吧,鲨鱼不会放过你们。

⑲据爹说,他那条船,在一场海上风暴里航行了一天一夜,最后,接近了一个无名小岛,触了礁。

⑳太阳钻出乌云。他的声音低下来,说:沉了,沉了。似乎在念咒语。我看着环绕着小山村的山岭,好似晒谷场在下沉、下沉。

㉑他走出晒谷场,朝我们走来——登上小岛。他的神色又恢复了正常,像经历了一场海上风暴,现在,他的表情呆滞、淡漠。他根本没看我们一眼,似乎我们不存在,他穿过我们,径直地走进他的屋子。

㉒我们踏上了他的航船——晒谷场,整平了被踢乱的稻谷。我学着他的样子,在场上走,想体验当船长的感受。还是我出生以来看惯了的小山村——晒谷场,可是,刚才(每天他都要演绎一场出航的仪式,只是今天意外,出现了阴天)那场沉船的风暴就发生在这儿。大海无情,我想着遥远的大海,我长大了一定要去见识大海!

(选自《中国最好的小小说》,有删改)

1.概括小说标题“陆地上的船长”的好处。
2.小说的主人公疯子船长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我”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4.概括小说中运用的两组对比,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5.对于这篇小说的创作意图,有人认为应该从悲剧的意义上去认识,有人认为应该从“我长大了一定要去见识大海”上去认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这篇小说以“我”这样一个山村孩子的视角写疯子船长发疯的故事,使故事更具真实性。
B.“他绝不多走一步,接近晒谷场的边缘,他又折回身,继续走”,是通过“我”的发现来表现疯子船长的执着并预示疯子船长即将发病。
C.起先“我”并不十分了解二叔这个疯子船长,爹在“我”与疯子船长之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是“我”了解疯子船长这一人物的关键。
D.“晒谷场周围是一块块水田,绿茵茵地连向山岭”“周围的绿田”“像平静的海水”,这些环境描写有展现美丽的山村田园风光的作用。
E.这篇小说不仅以它所叙述的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吸引人,而且以它所描述的因一次海上风暴而遭受沉船打击致疯的船长的疯癫表现发人深思。
2024-08-10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职业学校对口升学联盟2023-2024学年第四次全省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最后一匹马

张淑清

①贵子四点多就起来了,抱来几捆苞米棵儿,抬起铡刀,那匹枣红马咴咴叫了两声。

②这是村庄最后的一匹马。

贵子的心像被长腿蜂蜇了,生疼生疼。他颓废地放下铡刀,瞟了眼粮仓旁泊着的木板马车,挪到厩内,伸出手摸着马的脑袋:老伙计,对不起,你跟了我整整七年了,风里雨里的陪伴我,可……”

④去年,屯子修了柏油路,平坦的路面直通县城。先是吴三在一天上午突突突地开回一台手扶拖拉机,这铁家伙扎进地里深耕翻弄不说,还灵巧,经过它旋耕的地块,土质松软,不留渣滓。

⑤接着,像和吴三比赛似的,村长的二儿子锁成开回来一辆四轮车,平时赶集卖烟酒调味品,秋后,趁空赚父老乡亲的票子,一个电话,车子立即到位,苞米穗子鲤鱼跳龙门进了车斗,不多时,拉回院子。省时省力,机械化农业发展进了村屯。

⑥牛马失去了耕耘的市场。

⑦太阳慢悠悠地升了三竿子高,老婆喊了一嗓子:鸡蛋烙水好了,趁热喝。

⑧贵子没动弹,一会儿,那个买马的人就来了。

⑨昨天,贵子在集市牲口市场转了一天,才碰上一个五十来岁的汉子,蓝色裤脚还沾着星星点点的泥巴,手里捏着一根竹鞭子,在卖牛马的主子跟前转悠,摸摸牲口的皮毛,数数牲口的牙齿,数落主人没饲养好牲口。贵子注意到这个人,上前搭讪,从怀里摸出红塔山香烟,递过去一支,两个人蹲在市场一角,谈论起牛马,还有马车。

⑩了解到对方住在山里,屯子几十户人家的土地都靠牛马翻耕播种,机器种不了,基本是偏坡梯田,只有牲口能上去。

⑪贵子心里稳妥了些,枣红马如果去了他家也算有个活下去的理由。

马是咱家里的一口人,千万不能糟践它!汉子吸着烟,眯着眼盯着一匹瘦骨嶙峋的黑马说。

⑬贵子站起身,扔了烟蒂,用脚碾灭,仰脖儿看看日头,下了重大决心似的:那明早来我家牵走吧。

⑭汉子开一辆三轮车来的时候,枣红马在厩里不安地用前蹄刨地,一下一下,把地面刨出很深的坑,咴咴嚎着,好像知道自己即将离开主人,那份不舍与疼痛,让贵子刀割了心,疼。

⑮汉子没有兑现承诺,那天说好的牵着马回去。

⑯这个还不算,停在门口的三轮车里又下来两名膀大腰圆的汉子,贵子已经嗅到他们眼里的杀气。

就这匹马啊,痩巴巴的带回去也得好多肥料喂着,才能长膘。汉子拍了拍枣红马后背说。

⑱跟进来的一个高个男人朝地上砸了口浓痰:剔扒不出多少肉,净骨头架子。

啥?你……你们不是买回家种地拉车的吗?贵子气愤地质问那汉子。

哦,你误会了,他是我表弟,我请他俩帮忙将马拉回去的。汉子闪烁其词。

㉑枣红马扬起脖子,咴咴叫了几声,烦躁不安地在地上窜动。

㉒高个男人不知什么时候拿出一根皮带照着马身上就是一下子。

你给我住手!你也太没人性了,贵子,这马咱不卖了,多少钱也不卖了!它给咱家贡献了那么多年,咱就这么卖了它,良心过不去啊!贵子的老婆扑上来紧紧抱着枣红马不撒手。

对,俺不卖了,你们走吧!贵子下了逐客令。

㉕几个人骂骂咧咧地走了。

㉖光影里,夫妻俩抱着枣红马很久很久不松开。

㉗枣红马大颗的泪珠落在贵子身上。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23期)

1.结合全文,简要概括贵子卖马的原因。
2.赏析文中划线句子。

贵子的心像被长腿蜂蜇了,生疼生疼。他颓废地放下铡刀,瞟了眼粮仓旁泊着的木板马车,挪到厩内,伸出手摸着马的脑袋:老伙计,对不起,你跟了我整整七年了,风里雨里的陪伴我,可……”

3.标题“最后一匹马”有什么用意?试简要分析。
4.贵子一家最后为什么决定不卖马了?请结合文意加以探究。
5.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A.小说视角集中,聚焦贵子一家卖马这一事件,结构清晰,情节完整,情感质朴动人。
B.小说叙述手法多样,⑨—⑬段是插叙,表现贵子卖马的心理斗争过程,直接写出贵子卖马的残忍。
C.小说描写生动,第⑭段中对枣红马动作等细节描写,突出了马的不安以及对主人的留恋。
D.小说用朴素的乡土语言,从侧面反映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农村的改变,引发读者的深刻思考。
2024-08-10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中等职业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4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是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淘米。

(选自鲁迅《祝福》)

1.下列不属于选文所使用的描写手法的是(     
A.心理描写B.肖像描写C.神态描写D.动作描写
2.下列不属于选文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的是(     
A.夸张B.比喻C.对比D.拟人
3.下列对选文分析不正确的是(     
A.写出了祥林嫂虽穷困,但还有活力,对生活抱有希望。
B.写出了祥林嫂已经走投无路,对生活渐渐麻木。
C.写出了祥林嫂对现实的困惑与不解,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认命。
D.写出了祥林嫂的绝望,“烛台”事件,犹如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压垮了她。
4.结合全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祥林嫂是《祝福》悲剧的核心人物,其悲剧的根源是封建政权、族权、夫权、神权这四条索对她的束缚。
B.祥林嫂的悲剧命运除了社会大环境,还有她自身愚昧、麻木和迷信的原因。
C.鲁镇的其他人也是祥林嫂悲剧人物的助推力量。他们麻木、冷漠,受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毒害很深,正是他们的歧视和厌弃所形成的社会氛围,使得祥林嫂走投无路。
D.小说中的“我”是一个现代小知识分子,对祥林嫂的悲剧根源有着清醒的认识,并且给予了毫不留情的批判。
2024-08-09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职业学校就业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平凡的世界(节选)

路遥

八十年代的第一个春天,中国社会生活开始大面积地解冻了。广大的国土之上,到处都能听见冰层的断裂声。冬天总不会是永远的。严寒一旦开始消退,万物就会破土而出。

好啊,春天来了!大地将再一次焕发出活力和生机。但是前行的人们还需留心;要知道,春天的道路依然充满了泥泞……

在村里和家里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候,孙少平却陷入了极大的苦恼之中。

三年的教师生涯结束了,他不得不回家当了农民。他倒不仅仅是为此而苦恼。迄今为止,他还不敢想象改变自己的农民身份。这些苦恼首先发自一个青年自立意识的巨大觉醒。

他一个人在山里劳动歇息的时候,头枕手掌仰面躺在黄土地上,长久地望着高远的蓝天和悠悠飘飞的白云,眼里便会莫名地盈满了泪水,山里寂静无声,甚至能听见自己鬓角的血管在哏哏地跳动。这样的时候,他记忆的风帆会反复驶进往日的岁月。石圪节中学,原西县高中……尽管那时饥肠辘辘,有无数的愁苦,但现在想起来,那倒是他一生中度过的最美妙的时光。他也不时地想起高中时班上的同学们:金波、顾养民、郝红梅、田晓霞、侯玉英……眼下这些人都各走了各的路……

外面等待他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他难以想象。当然,有一点是肯定的——一切都将无比艰难;他赤手空拳,无异于一丛飘蓬。

唉!有时他又动摇了,还是顺从命运的安排吧!生活在家里虽说精神不痛快,但一日三餐总不要自己操心;再说,有个头疼脑热,也有亲人的关怀和照料。倘若流落在他乡异地,生活中的一切都将失去保障,得靠自己一个人去对付冷酷而严峻的现实了……

可是,到外面去闯荡世界的想法,还是一直不能从他心灵中勾销。随着他在双水村的苦闷不断加深,他的这种愿望却越来越强烈了。他内心为此而炽热地燃烧,有时激动得像打摆子似的颤抖。他意识到,要走就得赶快走!要不,他就可能丧失时机和勇气,那个梦想就将永远成为梦想。现在正当年轻气盛,他为什么不去实现他的梦想呢?哪怕他闯荡一回,碰得头破血流再回到双水村来,他也可以对自己的人生聊以自慰了;如果再过几年,迫不得已成了家,那他的手脚就会永远被束缚在这个高加索山了!

经过不断的内心斗争,孙少平已经下决心离开双水村,到外面去闯荡世界。少平已经暗暗把自己外出的目的地选在黄原城。到黄原去干什么?他将在那里怎样生活?

别无选择。他只能像大部分流落异地的农民一样去揽工——在包工头承包的各种建筑工地上去做小工,扛石头,提泥包,钻炮眼……

不管怎样,他是非去不可了。

孙少平把他外出谋生的一切方面都想好以后,决定先和父亲谈这件事。

这天吃过午饭,父子俩到山上一块坡地种玉米。父亲在前面拿镢头掏土坑,少平手里端个升子点籽种。两个人都赤脚片,一前一后,来来回回,也顾不得说话。

父亲挖坑就像母亲纳鞋底,行行道道,疏密有致,远看如同工艺美术家精心设计的图案。少平耐着性子,尽量把籽种不偏不露点在土坑中间,再补一个不轻不重的脚印。终于休息了。父亲蹲在地上抽烟,   少平就凑到他跟前,也学着他哥的样,卷了一支旱烟棒。

他用父亲的打火机点着烟抽了几口,然后才鼓起勇气,和父亲谈起了他走黄原的打算。

孙玉厚老汉惊得目瞪口呆。

吱吱地用劲吸着烟锅。思谋了好一阵,才说:你还小哩!出那么远的门,人生地不熟,我和你妈怎能放心?你怎猛然想起要出门哩?

少平一时难以给父亲说清楚自己的心思。

我呆在家里不痛快,想出去跑一跑……”

父亲低倾下头,手指头抠着脚指头,说:我能想来哩。你从学校回来劳了动,心里难过。没办法啊!世事就是这样。爸爸看见你一天灰土满面的,心里也难过……不过,而今政策宽了,劳动虽说熬苦一些,但吃饭不要再受熬煎。你刚开始出山,爸爸晓得你不习惯。过上一两年,也就习惯了。外面的世界不是咱们的,你出去,还不是要受苦?再说,有个什么事,也没有人帮扶你……”

爸爸,这你不要操心。我二十几的人了。自个儿能管得了自个儿,你就让我出上几天门!你年轻时不是也吆牲灵跑过山西吗。我不到外面闯荡一回,一辈子心里平不下来,你就让我走吧!咱们家现在有你和我哥,这点土地你们能耕务过来。我出去,也不是去瞎逛!我也长两只手,兴许还能给家里赚几个活钱,爸爸,你放心……”

孙少平几乎要哭了。

父亲看出儿子为他的行动经过了长时间的准备,显然很难再说服他放弃这种冒险念头,他只好犹豫地说:那这事你要和你哥商量哩!唉,我老了,世事要看你们闹。不过,爸爸生怕你们有个闪失……”

少平严肃而感动地对父亲点了点头。

等父亲嫂子先后走了以后,少平却磨蹭着没有急忙回家。他一边在和哥哥添炭,一边吞吞吐吐对哥哥说出了他的心事。

少安惊讶得都有点反应不过来了。他生气地对弟弟说:你胡想啥哩!家里现在这么忙,人手缺得要命,你怎么能跑到外面逛去呢?

这个字刺伤了少平的心。他也有点生硬地对哥哥说:我不是去逛!我是要出去干点事!

干什么事?无非是去揽工!你又不是匠人,当个小工,一天挣一两块钱,连自己的嘴都糊不住!你何必要之受这罪呢?你在家里,咱们父子三人,加上你嫂,一边种地,一边经营咱们的烧砖窑,这不好好的嘛!

我已经二十几的人了,我自己也可以干点什么事!

少安一时不能理解弟弟是什么意思,难道你现在没事可干吗?

但少安猛然感到,弟弟已经长大成人了!他已经不能再像过去一样在他面前以老大自居了!是啊,弟弟大了……本来他应该为此而高兴,可是此刻心里却有一丝说不出的伤感。

他早已看出来,弟弟是一个和他想法不太一样的人……现在,少安已经明白,尽管他不情愿弟弟出走,但看来已经很难劝阻他了。

(选自路遥《平凡的世界》有删改)

1.理解下列句子加点部分的含义。
(1)父亲蹲在地上抽烟,少平就凑到他跟前,也学着他哥的样,卷了一支旱烟棒
(2)这个“逛”字刺伤了少平的心。
2.从语言角度赏析画横线段落的写景特点。
3.文中的孙玉厚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认为这一形象对儿子有什么影响?
4.有人说,如果给这部分节选的文本拟个标题,“争”比较恰当。请简析理由。
2024-08-09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中等职业学校普职融通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石枕

喊雷

小映九岁那年,在河边的乱石滩上跌伤了腿。

幸好小映的爷爷就是有名的游方郎中,他的腿伤才及时得到了治疗。无奈伤势不轻,拨筋接骨之后,只愈了外伤,关节、肌肉依旧疼痛难忍,即使扶了双拐,也难以行走,不得不卧床度日。

一天,小映看见爷爷在床前叹息落泪,便问:爷爷,你怎么哭了?

你的腿已经废了。

小映听罢,哇的一声哭了,当即跪在床上说:爷爷,你是医生,你救救我吧。我不能没有走路的腿呀!

爷爷思忖良久,说:要根治腿伤,除非你能在三年之内找到碰伤你腿的那块条石。找到之后,把条石凿磨成石枕,用以醒脑镇痛、散血化瘀、舒筋活络。如此,腿伤可不治而愈。倘若在这三年内你找不回那块条石,你爷爷就无能为力了。小映满怀信心地说:碰伤我腿的是一块黑色条石,我认得它。我一定能找到它!

自此,小映无论风雨寒暑,每天一大早就拄着双拐,连走带爬地到乱石滩寻找那块条石。

一年过去了,小映没有找到那块条石。

两年过去了,小映还没有找到那块条石。

爷爷说:河滩上的石头不会总留在原处,水涨水落会被冲往下游的。你到下游去找吧。

于是小映到下游的河滩上去找。然而总是找不到那块条石。

三年的最后一天,小映绝望地对爷爷说:那块石头,我没有找到。

爷爷说:实在找不到,就不要找了。

为什么?

你的腿不是已经能走了么?还要那块条石干吗?

可我怎么也想不通:那么大的一块条石,怎么会被水冲得不见了呢?

三年前我就把它扔到了河心深处。你在河滩上怎么能找到?

1.第②段的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2.三年里,小映风雨无阻,拄着拐杖连走带爬地寻找条石,反映了什么样的精神品质?他为什么能有这种品质?
3.“石枕”有象征意义,选出正确的一项是(     
A.“石枕”象征爷爷治内伤的秘方。
B.“石枕”象征小映的希望。
C.“石枕”象征爷爷哄骗小映锻炼的方法。
D.“石枕”象征小映的意志、毅力和精神。
7 . 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托尔斯泰传》一文中托尔斯泰的忏悔,是对自我的确认,坚信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的恶习是由于社会本身存在的弊病造成的。
B.《茶馆》在结构上突破创新,整部剧既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故事情节,也没有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
C.《采石工》一诗境界阔大,通过对采石工劳动环境和劳动场面的描写,赞扬了采石工与寂寞、困难苦斗,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硬汉精神。
D.《拿来主义》是鲁迅1934年写的一篇杂文,主要是针对当时对待外来文化的某些错误态度而写的,鲁迅主张“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2024-08-09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中等职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8 . 下列各项中,关于课文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贵在一个“新”字》从主标题看应该谈创新,而文章却谈独立思考。这是因为作者认为独立思考是创新的必要条件。
B.《亡人逸事》写亡妻,不编故事,不造情节,只选取生活中非常细小的几个片段,却把人物形象点染的栩栩如生,淡淡的文字下面,感情浓得如酒,化也化不开。
C.《寻梦者》感情真挚深沉,唱出了诗人戴望舒和他那一代知识分子寻求理想、憧憬光明、历经磨难而上下求索的心路历程。
D.《山居秋暝》通过写山居所见秋山雨后黄昏的迷人景色和怡然自得的心境,反衬诗人政治失意、渴望归隐山林的失意情怀。
2024-08-09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中等职业学校2023-2024学年职教高考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9 . 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荷花淀》以战争为题材,却没有渲染战火纷飞、枪林弹雨的典型战争场景,而是以诗意的笔触写了白洋淀如画的景色和冀中人民的日常生活。
B.《我愿意是急流》这首诗中有大量意象,其中急流、小河、荒林、废墟、云朵、夕阳等是诗人自喻。
C.《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篇人物通讯以记叙为主,适当穿插抒情、描写和议论。
D.《反对党八股》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深刻地揭露了党八股的罪状及其危害。
2024-08-08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10 . 阅读《子夜》(节选),完成各题

汽车发疯似的向前飞跑。吴老太爷向前看。天哪!几百个亮着灯光的窗洞像几百只怪眼睛,高耸碧霄的摩天建筑,排山倒海般地扑到吴老太爷眼前,忽地又没有了;光秃秃的平地拔立的路灯杆,无穷无尽地,一杆接一杆地,向吴老太爷脸前打来,忽地又没有了;长蛇阵似的一串黑怪物,头上都有一对大眼睛放射出叫人目眩的强光,啵——啵——地吼着,闪电似的冲将过来,准对着吴老太爷坐的小箱子冲将过来!近了!近了!吴老太爷闭了眼睛,全身都抖了。他觉得他的头颅仿佛是在颈脖子上旋转;他眼前是红的,黄的,绿的,黑的,发光的,立方体的,圆锥形的,——混杂的一团,在那里跳,在那里转;他耳朵里灌满了轰,轰,轰!轧,轧,轧!啵,啵,啵!猛烈嘈杂的声浪会叫人心跳出腔子似的。

1.“发疯似的汽车”“几百个亮着灯的窗洞”“摩天建筑”等说明了什么?
2.“长蛇阵似的一串黑怪物,头上都有一对大眼睛放射出叫人目眩的强光,啵——啵——地吼着,闪电似的冲将过来”,运用了哪些修辞?描写的是一种什么现象?
3.繁华、热闹的都市极大地刺激了吴老太爷这一“封建僵尸”的神经,这说明吴老太爷是个怎样的人?
4.概括本段文字所写的内容。
2024-08-08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民族职业中专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