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9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整体分析:这篇文章通过对比古人与现代人对待读书和月光的态度,揭示了现代人因物质追求而忽视精神滋养的现象。作者借用钱锺书的观点,强调窗子象征着心灵的眺望和享受,呼吁人们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保持一份闲情逸致,重拾读书的乐趣和心灵的宁静。文章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古人读书情景的描绘,唤起读者对精神生活的向往和反思。

1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书窗上的那轮明月

王清铭

假如能透过书窗窥见古人窗前的那轮明月,精明的现代人才算拥有完整意义上的聪明。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有什么比滋养心智更需要的?

现代城市里的楼房越高,离月亮的距离越远。都市的灯光早已把明月挤压为昏黄的一片,明月照样从海上升起,但共此时的都市蜗居里,投射过来的只是高楼斑驳的影子。如果有几片月光挤进霓虹灯光、白炽灯光留出的缝隙,也如受污染的水;汽车笛声、影视音响、电话铃声,将月光搅得更加浑浊,不留下一小片安静,来安放一张书桌。偌大的城市,月光和书很难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

门是生活的进出口,窗可以说是天的进出口,都市的天空被高楼割裂了,明月也难以进出喧嚣都市人动荡的心灵。即使是在闭门索居的日子,有几个人端坐书窗前,让月光布满内心空间?何况天上的那轮明月,只徘徊在都市边缘,在城里办理不到一份暂住证

钱锺书先生说: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现代都市人进出更多的是各种各样的门,却极少去拥有一框用以心灵眺望的窗子,更无闲人闲读书的闲情去掬一把透过书窗的月光,洗涤心灵的尘垢。

偶然记下宋代刘子翚(huī)的两句诗: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明月不知读书人已去,淹没在都市的红尘中;明月夜深来照的,也不是书声琅琅的书窗了,有的只有装潢和功利。都市也有读书人,但读书时想的是文凭、职称、职位,急功近利的他们懂得用描谱仪鉴定金钱的金黄色的纯度,却无暇顾及书窗上的那轮明月的皎洁银白。临月漫披卷,凭栏且数星,看不见月和星的都市人咀嚼书中文字为腹内经纶,想到的只是经世致用,读书蜕变为苦事。月窗搀烛影,风叶乱琴声,聒耳的大概是名利裹挟着的喧嚣吧。

月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开了窗邀约清风明月进来占领,其实是拥有一轮属于自己的明月。钱锺书先生还说,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我以为书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书窗的退化乃至消失是现代人沦落的一种方式,让高楼大厦侵占了心灵的家园。

读书本是一件赏心乐事。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写到书窗玩月的情景: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我想,还有半墙的明月大概都筛落他飘逸的心头吧。闲读书、读闲书、读书闲,注重的是读书时的闲逸、闲散,把读书当休闲,忘却虚名浮利,获得一种周国平先生所说的丰富的安静。并不是休闲时才读书,而是读书时读出闲情逸致,把知识化为脑中的智慧,滋养心灵。淡去功名之心,以休闲的心态去读书,让书窗上的那轮明月将思绪漂白、沉淀。

书窗上的那轮明月,照古人,亦照今人。灯红酒绿的繁华并不完全拒绝栖居的诗意,倚南窗以寄傲,也寄托闲情。明月多情,随人处处行。

1.请分析“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有什么比滋养心智更需要的?”在全文中的作用。
2.作者为什么说“现代城市里的楼房越高,离月亮的距离越远”?
3.“精明的现代人”在读书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7日内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复习大串讲】【中职专用】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期末综合测试题(二)(职业模块)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整体分析:《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经典散文,描绘了月夜荷塘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惆怅。文章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修辞手法,将荷塘的月色描绘得如诗如画,展现了自然的静谧与美丽。作者在独处中享受自由,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文中对江南采莲的联想,既丰富了内容,又寄托了对古代风俗的怀念,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2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②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③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④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⑤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⑥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⑦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⑧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⑨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⑩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1.点明本文“文眼”的一项是(     
A.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B.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C.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D.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的“泻”字紧扣“月光如流水”这个比喻,增强了月光的流动感。
B.“斑驳”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表明黑影中还透出绿色与银白色。
C.“画”字突出了杨柳影子之美,流露出作者对于月下美景的喜爱之情。
D.作者在文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地展现了月光下荷塘的宁静和美丽。
3.对《荷塘月色》中有关联想江南采莲风俗的文字,理解最贴切、最准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夜晚闲居无事,沿着荷塘漫步而浮想联翩,这一段文字没有太大的意义,可以删去。
B.作者触景生情,表达了他对祖国美好河山的无限热爱,由眼前的荷塘联想到故乡的荷塘,流露出热爱家乡的情感。
C.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对故乡的惦念,是想把自己从“颇不宁静”的心情中解脱出来。
D.为了充实作品内容而附加的,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4.下列对《荷塘月色》作者感情变化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全篇的文眼,微露主题思想的内涵。原来作者深夜去荷塘欣赏月色,是要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来平息心里的不宁静。
B.中间部分以漫步为线索先写月下的荷塘,再写荷塘上的月色,曲折而细腻地用景色的优美宁静来表现自己心情的宁静,从而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C.课文第三部分着重写作者对江南采莲的乐事的惦念。眼前死一般的寂寞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句话是写感慨的,又回到篇首“心里颇不宁静”的文眼上来了。
D.全文反映作者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5.“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精品课堂】【中职专用】高一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基础模块上册)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整体分析:这篇散文通过描写作者及其父母在生活中哼唱调子的情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态度。文章以“调子”作为线索,贯穿始终,展现了在繁重的生活压力下,通过哼唱调子来舒缓心情、创造自信的过程。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强调了给生命配乐的重要性,使生活充满色彩和旋律。文章结尾的问句引人深思,深化了主题。

3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给生命配乐

侯建臣

有时候走在街上,总想哼一种调子。不管是什么调子,也不管跑调不跑调,就是很随便地哼,很投入地哼,哼着哼着,就发现原来那调子一直是和自己的脚步合拍的。哼着哼着,也就发现那调子原来也和自己的心跳声是合着拍的。

其实慢慢地发现,我们有时在干活的时候,有时在沉思的时候,有时在痛苦的时候,有时在快活的时候,总会有意无意地哼一哼。哼一种老调或者哼一种新调或者就顺着我们的心跳哼一种不是调的调。那调要是让别人听了实在难听极了,而我们那时觉得是那么动听。那是真的动听,是全身感到舒畅的动听。

那一刻就觉得天底下没有什么比那种调子更让人觉得动听的了。

而且我还发现一个人不管是烦恼的时候也好痛苦的时候也好,只要一哼起一种属于自己的调子,就会慢慢地变得开朗,眼前的路也就开阔起来。

我曾经好多次见过父亲一个人一边干着活,一边随意地哼着,父亲是一个木工,他一般戴着一顶很破的帽子,帽沿儿朝一边歪着,在帽子下面插着一支铅笔,他一边挥动凿子凿着木头,一边哼着调子。他在阳光下的影子显得十分生动。父亲的调子是那种很粗放的调子。我也曾经多次见过母亲一边收拾着家一边哼着,母亲哼得很细很细,被人听到了她就会不自然地笑笑。等人走了她就又开始哼了。其实那时我们的家是很困难的。父亲和母亲身上的担子也很重,可他们却会不时地哼出他们心底的旋律来,父亲和母亲都是这个世界上很一般的人,但在他们一边干活一边哼歌的时候,我觉得他们很美很美,他们是在从心底灿烂他们的人生,他们是在用心歌唱他们所正在过着的生活。

很多年后我一想到小时候见到的父亲和母亲一边哼着歌一边干活的情景就忍不住在心中感动不已。

很难想象一个能够很随意地从心底哼出歌的人会不热爱生活,会厌倦人世。

记得很小的时候,一个人天黑的时候要从一个很远的地方回家,因为路远,而且还要经过一片坟地,所以就很害怕。总感觉有什么东西就跟在自己的后面。于是在心里一遍一遍地说我是大人,好像是要告诉谁似的。但这一招并不起作用,因为自己的心里很清楚并不是一个大人。就哼起了歌,哼得很响,在黑夜的旷野里就只能听到自己的歌了。那一刻似乎自己真的大了,那段路也在不知不觉中就走完了。

在走那段路的时候,哼歌让我给自己创造了自信,使我从容地走过了一段本来就应该是很艰难的路。我就想父亲和母亲在哼歌的时候是不是也在为自己创造自信呢?在繁杂的生活面前他们肯定也会感到压力和沉重。但哼着哼着,那些东西就显得很轻很轻了。我曾经问过他们,母亲没说话只是笑着,而父亲则是在沉思什么的样子,他们要回答的一切就在他们的笑容里和沉思着的眸子里了。

生活就是这样,父亲和母亲用他们心中的旋律使沉重的生活变得轻松起来了,倘若他们整日愁眉苦脸,很难想象我们当时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生活有时是一场大型交响乐,但生活有时又是很单纯的二胡独奏;生活有时是激越的,但大多数时间则是小河一样静静地流着。谁想让生活永远澎湃着激情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而流动着的生活更能让人品出生活的真味,也更能让人陶醉其中。

乐于给自己的生命配乐,起码说明我们还是很看重我们的生命,说明我们的生命还有值得我们为此而干下去的东西。我们也就会活得有滋有味。

而给自己的生命配了乐,我们的生命本身也就有了色彩,有了旋律,有了让我们走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人需要的又是什么呢?

(选自《散文选刊》2001年第四期 )

1.文中的“调子”与“给生命配乐”中的“乐”意思相同吗?“乐”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2.作者在文中说“生活就是这样”,请根据文章内容写出这句话的具体含义。
3.末尾以问句“人需要的又是什么呢”收束,而实际上在文中已经有了答案,请将其概括出来。
7日内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复习大串讲】【中职专用】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题(三)(职业模块)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整体分析:《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经典散文,描绘了月夜荷塘的美丽景色。文章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荷塘在月光下的静谧与朦胧。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荷叶、荷花、月光等自然景物描绘得栩栩如生,充满诗意。文章不仅表现了自然之美,还寄托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体风格清新淡雅,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

4 . 阅读下面《荷塘月色》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②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________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________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________过一样;又像________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填入文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泻               B.照               
C.流               D.泻               
2.对下列句子或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田的叶子”“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这些语句用叠词法描绘景物,音韵和谐,突出月下荷塘景物的朦胧。
B.“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原指用眼神或行动表情达意的样子,这里既写流水无声,又用拟人手法赋予人的情意。
C.“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用博喻的手法写出荷花的动人之处。
D.“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用比喻的手法,侧面描写荷风的轻柔。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4.“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中的“这”指代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2024-09-13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考点大串讲】【中职专用】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题(三) (基础模块上册)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整体分析:这段文字描绘了月光下荷塘的静谧美景,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将月光、荷叶、花朵、青雾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如梦似幻的意境。文字中透出淡淡的喜悦和宁静,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破折号的使用增加了语意的层次感,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整体上,这段文字展现了作者高超的写景技巧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②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③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④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⑤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⑥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下列对这段文字描写内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月光下的荷塘B.荷塘上的月色
C.月下荷塘的荷与树木D.在月下荷塘上的所见所闻
2.下列对这段文字所体现的作者情感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淡淡的忧愁B.淡淡的遗憾C.淡淡的衰伤D.淡淡的喜悦
3.下列对文中破折号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表递进B.表转折C.表解释D.表语意中断
4.下列各项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文中画线句子相同的一项是(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C.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D.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5.下列对这段文字描写景物的顺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先动后静B.由上而下C.从荷到树D.由光及影
2024-09-13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中职生对口高职考试模拟预测语文试题(四)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整体分析:本文以细腻的笔触,通过对美花、美目、美文的感受,阐述了“畏惧美丽”这一独特体验。作者将畏惧源于喜爱却超越喜爱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让读者深刻感受到美丽的威慑力与珍贵。首尾呼应,强化主题,引发人们对美丽应持敬畏之心的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篇富有感染力的散文佳作。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说得清自己是在哪天走向成熟的。因为打从那天起我开始畏惧美丽。

我会畏惧一朵美艳的鲜花。我会站在它面前呆呆地看上一个时辰,心中涌动着一股比爱深较妒淡的说不清道不明的热辣辣的感觉。美丽的花朵,对善良的心灵有着一种无可抗拒的威慑力。它召唤着你却不轻许你,谢绝了你却不惹恼你。它让你在它的光辉里沐浴,又让你染着它的清香一步一回头地离开。高尚的手永远是临花轻颤的手。摘走鲜花的人在倾覆美丽的同时也倾覆了自己。

我会畏惧一双美丽的眼睛。不管是同性的眼睛还是异性的眼睛,只要是用美丽注释的。美丽的眼睛照耀着我。那是一些令我即怯离又悔、不即不离不甘心的眼睛。在我贫瘠的记忆里,流失了那么多人的姓名,却存活着一双双美丽的眼睛。它们或默默凝睇或顾盼流转,一律真真切切地投在我温柔的心幕上——这时,也只有这时,我才有勇气与它们对视。

我会畏惧一篇精彩的文字。每每于墨香中翻开一本本新杂志,在目录上看到某个熟悉的名字(这名字往往是和一篇篇美文连在一起的),我总是不敢一下子找到相应的页码,生怕敏锐的心禁不起那美丽的惊吓和打击。我会把那不相干的文章慢慢读完,然后心里便开始发热发冷,发虚发酸,终于英勇地翻开那躲不过的页码,飞快浏览一遍,以便让畏惧稍稍减淡,之后,再回头来细细欣赏——那些勾魂摄魄的文字啊!它们是从一支什么样的笔下流出来的?它们的诞生是艰难还是顺利?这些,永远是我愿意猜测的问题。久久地走不出美文的枝枝杈杈丝丝脉脉,待到不得不收复自己的时候,我发现,我已是支离破碎。

这畏惧源于喜爱,却又超越了喜爱。喜爱里往往包含了一种不知深浅的亲昵与轻薄,而畏惧才是真正的怜惜和恭敬。“美丽”慷慨地点缀了我们短暂寂寞的人生,我们一俯首即可采撷到美丽,一回眸就能目睹美丽。美丽是这样无私地洗濯我们照耀我们拯救我们,我们怎能不小心翼翼地护爱着她呢?

畏惧美丽,是我最美丽的人生体验。

(选自张丽钧《畏惧美丽》,有改动)

1.请从第2、3、4自然段中各摘录一句最能表达作者对美丽“畏惧”感受的句子。
答:第2自然段:
3自然段:
4自然段:
2.作者通过欣赏美花、美目、美文来阐述自己的人生体验。请仿照下面对“美花”特点的概述,分别对“美目”“美文”予以说明。
美花:花是自然美的体现,“美花”是悦目之物。
美目:
美文:
3.首尾两段在写法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4.综观全文,作者为什么“畏惧美丽”?
2024-09-1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中职生对口高职模拟预测语文试题(七)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整体分析:这篇文章通过描写西藏阿里高原上红柳的生存环境和命运,展现了红柳顽强的生命力和高原生态的脆弱。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红柳在恶劣环境中的坚韧与美丽,同时通过“我”和司务长的对话,揭示了人类在生存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文章情感真挚,语言生动,既有对自然生命的赞美,也有对生态破坏的深切忧虑,发人深省。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30年前,我在西藏阿里当兵。

这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5000米,冰峰林立,雪原寂寥。不知是神灵的佑护还是大自然的疏忽,在荒漠的皱褶里,有时会不可思议地生存着一片红柳丛。它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这高原的精灵,是离太阳最近的绿树,百年才能长成小小的一蓬。到藏区巡回医疗,我骑马穿行于略带苍蓝色调的红柳丛中,曾以为它必与雪域永在。

一天,司务长布置任务——全体打柴去!

我以为自己听错了,高原之上,哪里有柴?!

原来是驱车上百公里,把红柳挖出来,当柴火烧。

我大惊,说,红柳挖了,高原上仅有的树不就绝了吗?

司务长回答,你要吃饭,对不对?饭要烧熟,对不对?烧熟要用柴火,对不对?柴火就是红柳,对不对?

我说,红柳不是柴火。它是活的,它有生命。做饭可以用汽油,可以用焦炭,为什么要用高原上唯一的绿色!

司务长说,拉一车汽油上山,路上就要耗掉两车汽油。焦炭运上来,一斤的价钱等于六斤白面。红柳是不要钱的,你算算这个账吧!

挖红柳的队伍,带着铁锨、镐头和斧头,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红柳通常都是长在沙丘上。一座结实的沙丘顶上,昂然立着一株红柳。它的根像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荒漠的皱褶”突出了红柳生长环境的恶劣,衬托了红柳顽强的生命力和它的珍贵。
B.“不可思议”表现了红柳顽强的生命力和生长的艰难,暗示了红柳在高原中的珍贵。
C.“微笑”一词表现了红柳面对“酷寒和缺氧”的恶劣环境,依然从容不迫、怡然自得的神态,说明红柳不畏恶劣的环境,生长得很轻松很容易。
D.“铁一样锈红的枝干”表现了红柳坚挺而硬韧的特点。
2.下列各项中,对“这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5000米,冰峰林立,雪原寂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冰峰林立,雪原寂寥”是红柳丛生长的环境。
B.这一句展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也为全文开拓了广阔的意境。
C.作者对红柳生长的环境感到遗憾。
D.从视角上看,白茫茫的一片无边无垠,给人以辽阔和雄壮的美感。
3.下列各项中,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拟人
B.做饭可以用汽油,可以用焦炭,为什么要用高原上唯一的绿色!——借喻
C.一座结实的沙丘顶上,昂然立着一株红柳。——拟人
D.它的根像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比喻
4.下列对司务长和“我”算账时,连用了几个“对不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文章将深刻的思想蕴涵在平常的叙述中,让人们在笑过之后再回味苦涩的眼泪和深深的无奈。
B.几个“对不对”写活了司务长说话时理直气壮的情态,文章的妙笔就在这 里。在平均海拔5000米的高原雪域挖掉那唯一能固住流沙给人们带来绿色的树,这无疑是一出惨痛的悲剧。
C.生存是人的第一要素,司务长的话也是正确的。
D.人类的可悲不仅在于人们亲手毁灭了这离太阳最近的绿树,破坏了生态环境,更在于他们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可悲。
5.下列对“离太阳最近的树”这一标题的含义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红柳生长在海拔5000米的高原上,因此“离太阳最近”。
B.红柳从太阳那里得到的光和热最多,因此蕴涵着伟大的力量,有顽强的生命力。
C.红柳很适应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因此成了高原上唯一的绿色,是“离太阳最近的树”。
D.红柳在高原上对抗着酷寒和缺氧的恶劣环境,因此成了高原上唯一的绿色。
2024-09-13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中职生对口高职模拟预测语文试题(七)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整体分析:这篇文章通过描写作者在船上眺望长江的所见所感,探讨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和精神力量。文章以长江三峡为象征,表达了人类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克服困难、开拓进取的精神。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引发对人类历史的深思,强调了历史的前进离不开那些勇于探索和创新的人。文章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类精神的礼赞,充满哲理和诗意。

8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我凭舷眺望,望着茫茫的江水。据科学家说,在洪荒时代,四川盆地本来是个内陆海。海水东注,撞击、啃噬着东边的大山,年深日久,终于凿开一条通道,就是三峡。这江水是在什么时候凿开三峡的呢?它的源头为什么总是无穷无尽,它的流动为什么总是无止无休,它的去处为什么总是不盈不溢呢?当它以摧山坼地之力凿开三峡洋洋东去之时,可曾想到后来竟变成那渺小的生物——人的胯下坐骑么?我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也许还要高远。人类的历史,对于我本来如同远在云天之上、不可端倪的飞鸟,此时忽如栖落在手指上,简直可以数一数它的翎毛。

②能使用工具的人类的出现,据说距今已有两三百万年。不要小看第一个使用石器的人,第一个燧木取火的人,第一个弯弓射箭的人,第一个跨上马背的人,他们越过了人类儿童时代一座又一座真正的三峡——不,他们的步履更为艰难,他们的业绩更为伟大。人类在漫漫的行程中,每一分钟都在向着难以数计的未知的领域进军,都有难以数计的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开拓道路。于是,历史昂然向前。

③行程是艰险的。历史在前进中,不免有挫折,有迂回,有后退,有失败。自然也就不免有清谈者,有酣睡者,有摇头者,有叹气者,有彷徨者,有哭泣者。但是他们不是历史的脊梁,他们像蛛丝一般无力,绊不住历史的脚步。

④千百年后,假如三峡无恙,也还会有人从此穿过。从千百年后看今天,也如同今天看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一样,在那时的人看来,完成我们今天从事的业绩,会跟玩积木一样轻而易举了。但是,他们不会嘲笑我们,他们会崇敬我们的精神。至于我这篇平凡的文字,那时是早已泯灭的了。然而,如果他们从考古的废墟上发现了它,我敢断定,他们会说:这个人,没有说谎。

⑤我凭舷眺望,江水滔滔,一泻千里,向东流去。天渐渐开阔,地渐渐平旷,忽然飘来几只沙鸥,雪片一样白,闪电一样快,在船头画了个圈儿,不见了。

⑥船已经穿过三峡,我感到了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悦。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2.第一第二段中加引号的“三峡”意思是否一样?请简要分析。
3.作者认为“历史昂然前进”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船已经穿过了三峡,我感到了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悦”中“曾经感到的”和“未曾感到的”喜悦分别指什么?
5.以上文段出自课文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2024-09-1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对口招生押题语文试题(七)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整体分析:茅盾的《风景谈》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北国五月清晨的独特风景。文章以小号兵和荷枪战士的形象为核心,描绘了他们在朝霞中的英姿,象征着民族精神的坚韧与崇高。作者巧妙地运用对比和映衬手法,将静态的自然风光与动态的人物形象结合,营造出庄重肃穆的氛围。结尾的议论深化了主题,揭示了风景背后的精神内涵,体现了“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特点。

9 . 阅读茅盾散文《风景谈》末段,回答问题。

最后一段回忆是五月的北国。清晨,窗纸微微透白,万籁俱静,嘹亮的喇叭声,破空而来。我忽然想起了白天在一本贴照簿上所见的第一张,银白色的背景前一个淡黑的侧影,一个号兵举起了喇叭在吹,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都表现在小号兵的挺直的胸膛和高高的眉棱上边。我赞美这摄影家的艺术,我回味着,我从当前的喇叭声中也听出了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来,于是我披衣出去,打算看一看。空气非常清冽,朝霞射住他,只觉得他的额角异常发亮,然而,使我惊叹叫出声来的,是离他不远有一位荷枪战士,面向着东方,严肃地站在那里,犹如雕像一般。晨风吹着喇叭的红绸子,只这是动的,战士枪尖的刺刀闪着寒光,在粉红的霞色中,只这是刚性的。我看得呆了,我仿佛看见了民族的精神化身而为他们两个。如果你也当它是风景,那便是真的风景,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

1.作者插入一段有关贴照簿上小号兵的描写,其作用是(     
A.贴照簿的小号兵形象是真有其事,这样的内容能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可信度。
B.体现出散文的特点;“形”的散,有利于丰富文章内容,突出“神”的聚——表现小号兵的形象。
C.用不同的时间,不同地点的两个号兵形象相互对照,为下文主题的揭示作了铺垫。
D.使山岗上小号兵形象更加真切、丰满、清晰。
2.对画线两句的写作方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红绸子的暖色与刺刀寒光的冷色互相映衬,表现两个战士的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警觉的形象。
B.用红绸子的动与刺刀的静互相映衬,显示出一种既生机蓬勃又庄重肃穆的气氛。
C.用吹喇叭的小号兵和荷枪的战士的两个形象互相对照显示感人的民族精神。
D.“我看得呆了”一句写人的震惊心理,从侧面描写了风景激动人心,显示了民族精神的感人力量。
3.对结尾一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指自然风光和两个战士的活动。
B.“伟大者”指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
C.前一个风景是指民族精神化身的两个战士的形象,用引号表示强调。
D.这节议论,不仅揭示了上节文字的深刻含义,而且和文章中其他议论段一起成为连接六个“画面”的线索。
4.“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特点,以这两节为例,指出它的“神”是什么?它的“形”主要指什么?“形”与“神”的结合点又是什么?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整体分析:这篇文章《窗是故乡明》通过作者姚琬昱的细腻笔触,描绘了窗户在人们生活中的意义和情感价值。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展现了窗户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分隔,更是情感和记忆的载体。文章首先从窗户作为文明的产物谈起,然后通过作者个人的童年记忆,描述了窗户与街道、季节、日常生活的联系。接着,作者通过自己的成长经历,探讨了窗户在个人成长和探索世界中的作用。最后,文章以对故乡窗户的深情回忆作为结尾,表达了对家的深切思念和对故乡的眷恋。这篇文章不仅仅是对窗户的描写,更是对家的思念、对故乡的眷恋、对成长和探索的反思。它唤起了人们对家的温馨记忆,以及对那些平凡却又充满情感价值的日常物件的珍视。通过窗户,我们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也可以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安全。这篇文章是对这种情感的深刻表达。

10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窗是故乡明

姚琬昱

①窗大概是人类文明的独特创造。古时大户人家的窗与庭院相和谐、与绿水竹树相掩映。诗人的窗则与山、与雪、与花相对。不过对于寻常人家,窗可能只是一件日常生活里稀松平常的物件。但是,当夜晚来到,窗的那头点起一盏盏灯时,这或明或暗的四方物,总能悄悄染上屋内的温馨或忧愁,落在熟悉它的人们的心尖上。

②小时候房间的窗临着城镇最普通的街道。狭窄的街道上会有叫卖米酒的人,喊声落进每家每户的窗子里。这时我就会踩上板凳,假装回应他的叫卖,在叫卖人闻声回头却不见人时,躲在窗后偷笑。等到春节前,街头的墙壁上会挂满一幅幅海报、一副副对联,迎着冬风招摇着发酵中的年味。

③大多数时候,窗像一道屏障,窗外无论电闪雷鸣抑或明媚晴朗,窗内都是温暖的家。每日傍晚拐进小巷,第一件事便是抬头看看家里的窗,若是亮灯,再多的心事也会先放下,觉得安稳起来。

④在还不能独自出远门的年纪,忙碌之余对着西边的窗户发呆,成为我日常的消遣。夕照时,太阳如一个橘红色的火球,给矮小的山镀上一层金。直至黑暗降临,太阳也渐渐粉白,落进山与楼房的背后去。而此时堆积在天际处的云线,对我是最有魔力的存在,它们弯弯曲曲让人不知是云还是远山。若是越过云、越过山,那边的人们正在做些什么呢?

⑤在电影《天堂电影院》中,艾弗多对多多说:一直待在这里,你会觉得这里就是世界,会相信世界一成不变。最后多多离开了西西里岛。那时候家乡的小镇不乏远行的人,或求职或求学,和全国各地的年轻人一样,踏上开往天南海北的火车,家乡的那一扇扇窗也渐渐消失在暗夜的车灯后。

⑥新旧世界的转变,对年轻人的冲击无疑最大。当我第一次面对不再有连绵雨水的干燥天气,行走在看不到河流的广阔大地时,我和身边的年轻人一样,感受到自我认知的渺小,便更不放弃任何一个向外探索的机会。透过车窗、旅馆的窗、宿舍的窗,我见到荒漠与大海、霓虹闪烁的街景、南腔北调带着异域故事的人群……每扇窗后的风景都各不相同,而我也看到自身世界的改变:饮食、口音、思维方式在不融间交叉磨合,在不同的窗边入乡随俗。在生命最富激情的这些年里,我每年往返故乡两次,时间短促,习惯在异乡的居住,故乡的窗也慢慢从生活中淡去。

⑦然而,有一日,我与朋友走过一片小区,在大风呼啸的季节里,万物被吹得浑身颤动、七零八落,唯有那些窗里亮起的灯光显得安宁。暖黄色的厨房、明晃晃的客厅、透露出书架与窗帘的房间,带着窗边的闲聊、做饭的油烟、房间里的吵闹……或明或暗、或冷或暖,仿佛重现了好久未见的最熟悉的风景。刹那间,家与故乡,突然从我尘封已久的记忆里迸发出来,常年坚毅的心境随之既热又暖,软化成记忆中的一江湖水、一抹流云

⑧大概与所经历的五光十色、天南地北的各式窗户相比,最能叩动心底的,还是那扇朴素平凡、带着家的温度的窗吧。

⑨在迁徙日益频繁的当下,往返于异乡与故乡之间似乎已成为现代人生命的常态。但无数奔波行旅的生命,终将抵达最熟悉的那片土地,望见那扇温暖明亮的窗。

(选自《人民日报》20182312版)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题目化用杜甫的诗句“月是故乡明”,具有丰富的内涵,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感情,总摄全篇。
B.第②段中,回忆“踩上板凳,假装回应”窗外“卖米酒的人”的叫卖情形,意在说明作者小时候的顽劣和现在的歉意。
C.作者引述《天堂电影院》中艾弗多对多多所说的话,委婉地阐明家是永恒的港湾,为后文抒发游子的思乡之情作了铺垫。
D.第⑥段中写道“我每年往返故乡两次,时间短促”,直接导致“故乡的窗也慢慢从生活中淡去”,从而使作者对故乡的情谊也一直淡忘着。
E.文中描绘了多幅与“窗”有关的、温馨而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真切地感受到作者蕴含其中的深沉情感。
2.试赏析第⑦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刹那间,家与故乡,突然从我尘封已久的记忆里迸发出来,常年坚毅的心境随之既热又暖,软化成记忆中的一江湖水、一抹流云。
3.“窗”对于作者来说,有哪些意义?请结合全文,分条概括说明。
4.第⑨段结尾句有什么作用?
5.本文在行文结构、材料选择方面有着怎样的特点?
2024-09-12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19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