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8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拉巴比拉深入钻研了发明和设计轮椅、自行车的技术文献,钻研了陆上交通工具的设计原理,从这些研究中他发现,为什么对大多数动物来说没有轮子比有轮子更好,为什么人类只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使用轮子,有这样三方面的原因:

1)轮子在坚硬平整的路面上才有效。用工程技术的术语来说:滚动阻力随着路面变软或凸凹不平而增加。交通工具的自重越重,在软的路面上运行的效率就越低。人类发明的轮子依赖于人类自己铺设的道路,而自然界并没有为动物准备平整坚硬的轮子之路。

2)轮子常会遇到路面上的垂直障碍。骑自行车的人都熟悉从马路驶上人行道边沿的台阶时遇到的困难。这台阶就是一种垂直障碍。美国国家宇航总局在设计登月车时,曾花很大气力研究克服月球表面的垂直障碍问题。一般说来,车轮要爬上高度为轮子直径一半的垂直障碍是很困难的,而爬上高度与轮子直径相等的垂直障碍几乎不可能。自然界的垂直障碍物太多,动物依靠腿可以上爬下跳,甚至跃上山崖,跳过矮墙,攀上绝壁,而如果依靠轮子就无能为力了。

3)轮子还会遇到许多空间障碍,像树木、石块之类,都会阻挡轮子的滚动。

因此,在自然环境中,腿对于动物来说比轮子更优越。所以陆上动物始终没有进化出轮子那样的组织来。

那么,为什么生活在水中的鱼类没有进化出像螺旋桨那样的组织来呢?在自然界,其实也有有生命的螺旋桨,那就是一些微生物的鞭毛组织,鞭毛是一种尾丝,在显微镜下可以清楚地看到,有些细菌的尾丝像螺旋桨那样旋转,推动着细菌在水中前进。在生命世界,只有像细菌那样微小的生物才有类似螺旋桨的组织,较大型的水生动物没有这种组织,这是因为螺旋桨作为推进器,其效率并不是最高的。据测定,在水中,典型的由内燃机带动的螺旋桨推进器推进船舶,其能量转换率为60%;在天空中,高速飞行的飞机的螺旋桨推进器,能量转换率为80%;一架设计精巧的人力飞机的效率为88%,而相比起来,鲸、海豚和一些大型鱼类,依靠鳍和尾部推进的效率要高得多,可达96%—98%!这样问题就清楚了:鱼类不进化出螺旋桨来,因为它们自身的鳍和尾部比螺旋桨高明。倒应该反过来问:为什么船舶工程师们不向鲸和鱼类学习,设计像鱼类的鳍和尾部那样高效率的船舶推进器?

(选自周立明《动物身上会进化出轮子来吗?》)

1.对选文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是(     
A.“仅”强调了轮子对人类自己铺设的道路的依赖性。
B.“无能为力”说明了遇到路面有障碍时,轮子是无法通行的。
C.“有生命的螺旋桨”指的是一些微生物的鞭毛组织。
D.“据测定”一词强调了文中数据的科学性。
2.对选文使用的说明方法,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分类别、下定义B.摹状貌、举例子C.分类别、作比较D.列数字、打比方
3.下列对选文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交通工具的自重越轻,在软的路面上运行的效率就越低。
B.一般说来,车轮要爬上高度为轮子直径一半的垂直障碍是很困难的,而爬上高度与轮子直径相等的垂直障碍是不可能的。
C.腿对于动物来说比轮子更优越。
D.鱼类不进化出螺旋桨来,因为它们自身的鳍和尾部比螺旋桨高明。
4.鱼类没有进化出螺旋桨的问题与动物没有进化出轮子的问题实质相同,但表现不同。请概述选文对此问题的阐释。
2024-07-27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中等职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第二步工作叫掐丝,就是拿扁铜丝(横断面是长方形的)_____在铜胎表面上。这是一种非常精细的工作。掐丝工人心里有谱,不用在铜胎上打稿,就能自由自在地粘成图画。譬如粘一棵柳树吧,干和枝的每条线条该多长,该怎样弯曲,他们能把铜丝恰如其分地_____好____好,然后用钳子夹着,在极_____的白芨浆里蘸了一下,粘到铜胎上去。柳树的每个枝子上长着好些叶子,每片叶子两笔,像一个左括号和一个右括号,那太细小了,可是他们也要细磨细琢地粘上去。他们简直是在刺绣,__________________。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空白处的字,正确的一项是(     
A.粘                                       B.粘                                       
C.镶                                       D.镶                                       
2.文中后面横线上应填入的句子,恰当的一句是(     
A.只是用铜丝,而不用丝线、绒线,绣在铜胎上而不是绣在缎子上。
B.不是绣在缎子上而是绣在铜胎上,用的是铜丝而不是丝线、绒线。
C.不过是绣在铜胎上而不是绣在缎子上,用的是铜丝而不是丝线、绒线。
D.只是绣在铜胎上而不是绣在缎子上,用的不是丝线、绒线而是铜丝。
3.本段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下定义             比喻说明             举例子             分类别
B.下定义             举例子                    打比方             作比较
C.作比较             比喻说明             举例子             分类别
D.作比较             引用说明             下定义             分类别
4.对本段大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掐丝工人的技术十分精湛。
B.介绍粘一棵柳树的工艺过程。
C.说明掐丝是一种非常精细的工作。
D.介绍掐丝是制作景泰蓝的第二道工序。
2024-07-27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友爱职业技术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3 . 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①人类正面临着全球变暖的挑战。联合国的一份报告向我们描述了气候变化产生的灾难性后果:森林消失和沙漠扩大,将使非洲成为受影响最广的地区;热带流行的疟疾和寄生虫病将向北蔓延,使欧洲出现流行病;地中海地区由于严重缺水会半沙漠化,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荡然无存;在英国,肆虐的冬季风暴将变得司空见惯,东部的某些地方可能变得过于干旱而无法种植各类作物。另外,一些河流水量将大大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昔日绕道而行的台风将频频袭击日本,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城市淹没,山体滑坡,交通中断。而最为严重的影响,将是地球上数以百万计的人由于海岸线受侵蚀、海岸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

②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到20世纪末,地球平均气温将比现在升高3℃。这一预测是以近年来地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和温室效应为依据的。温室效应,在物理学上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而产生的保温效应。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它可以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使大气层保持一定的热能。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含量直接影响着地表气温,当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时,地表气温就相应升高。科学家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地球环境的演化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大气层的保温作用,全球气温将为—40℃,而现在全球平均气温为16℃。科学家们预言,人类如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到203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比1850年工业革命时增加一倍。

③导致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量越来越大,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增加。同时,雷击、虫害、砍伐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和森林破坏也使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绿色植物遭到破坏。所以,要控制全球变暖,必须改变能源结构,大力植树造林。有科学家指出,只有以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

④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我们必须树立全球共同性的大气环境观念,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爱护头顶上的这片蓝天。

1.根据原文,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最严重的一项是(     
A.河流水量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导致不少地区沙漠扩大,疾病流行。
B.肆虐的冬季风暴将变得司空见惯,一些地区会因为过于干旱而无法种植各类作物。
C.数以百万计的人因海岸线受侵蚀、海岸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
D.台风频频袭击,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城市淹没,山体滑坡,交通中断。
2.下列对“温室效应”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指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能够接受阳光的一定的密闭空间中所产生的一种保温效应。
B.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剧增以后,又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从而使地表气温相应升高的效应。
C.指在接受阳光的密闭空间中能够影响地表气温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地表气温相应升高的效应。
D.指大气层中主要的温室气体,通过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在特定密闭空间中产生的保温效应。
2024-07-27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职业中专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文,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低氧健身

①大凡喜好运动、热爱健康的人都知道,有氧健身”“有氧操等运动早已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种健身方式了。然而,如今又有些专家反其道而行之,建议应大力普及低氧健身。

②低氧健身,就是用人工的方法使健身房的氧气含量低于正常状态的一种健身方式,研究发现,低氧空气对人体具有良好的保健治疗作用,能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增强氧的运输和肝脏的解毒作用,提高运动员的训练能力等。有关专家说低氧健身的好处起码有两点。首先,人体处于低氧状态,这是对人体正常状态的一种挑战。人体为了适应低氧、低气压的生活环境,心率相应加快,心脏的排血量增多,血中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也随之增多,这使血液对氧的运输能力增强,血液扩散到人体组织的功能也必然随之加强。结果,人体对氧的利用率便会相应增加。还有,当健身者在低氧状态下锻炼时,肺的活动量变大,可以使动脉血管扩张,使全身的血液循环速度加快。因此,低氧条件下的健身与一般自然状态下的健身相比,有增加红细胞数量,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强化脑组织和肌肉对氧的利用等好处。其次,低氧能使人体内蓄积必要的二氧化碳,这对健康是十分有益的,因为人的生命是既要靠氧气也要靠二氧化碳来维持的。如果人体二氧化碳含量过低,就会引起体内气体失衡,造成酸多碱少的碱血症。这将会破坏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损害人的神经系统和免疫机能,最终导致丧失对疾病的自我防御能力。

③其实,低氧健身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在美国,低氧健身已成为一种最受欢迎的健身运动,许多以往习惯于户外运动的人都转到健身房对此进行经常性的锻炼。比如以前那些喜欢滑冰、爬山和乐于冒险的人,通常也到低氧健身房进行锻炼。另外,苏联医学专家还曾发明过缺氧疗法:让患者反复吸入只有10%氧含量的低氧空气,以启动人体缺氧自卫系统的潜能从而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目的。此法不仅对治疗心血管、呼吸及神经系统疾病均有明显疗效,同时还有缓解疼痛、消除疲劳等作用。

④看来,低氧挑战有氧似有不可逆转之势,现在的问题是,低氧健身必须要在人工特制的低氧健身房内进行,所以其价格自然会偏高。一般来讲,低氧运动的费用是普通健身的一倍左右。有关人士称,随着参加低氧健身人数的迅速增加和健身范围的不断扩大,低氧健身的成本摊薄,费用应该会下降。也许,这一天真的为期不远。

1.下列对“低氧健身”这一概念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用人工的方法使健身房的氧气含量低于正常状态的一种健身方式。
B.低氧空气对人体具有良好的保健治疗作用,如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增强氧的运输、肝脏的解毒作用和提高运动员的训练能力等。
C.人体处于“低氧状态”是对人体正常状态的一种挑战。
D.有些专家认为“有氧健身”“有氧操”等运动已经过时,建议应大力普及低氧健身。
2.文中划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A.下定义B.列数字C.打比方D.摹状貌
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如果人体二氧化碳含量过低,就会造成酸多碱少的碱血症,将会最终导致丧失对疾病的自我防御能力。
B.低氧健身在美国已成为一种最受欢迎的健身运动,许多以往习惯于户外运动的人都转到健身房进行经常性的锻炼。
C.前苏联医学专家发明过的“缺氧疗法”不仅对治疗心血管、呼吸及神经系统疾病均有明显疗效,同时还有缓解疼痛、消除疲劳等作用。
D.低氧健身很多时候要在人工特制的低氧健身房内进行,所以其价格自然会偏高,低氧运动的费用比普通健身高一倍左右。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参加低氧健身人数的迅速增加和健身范围的不断扩大,低氧健身将会因价格低廉而迅速普及。
B.低氧健身也必须使健身房的氧气含量既要低于正常状态,也要保持一定的含量,否则会危及健身者的健康。
C.前苏联医学专家发明过“缺氧疗法”,启动的是人体缺氧自卫系统的潜能,所以也是属于“低氧健身”的范围。
D.“低氧健身”挑战“有氧健身”似乎具有不可逆转之势,但是“有氧健身”也不会很快失去市场。
2024-07-27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职业教育中心2021—2022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语文期末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跟电视一样,收视率对中国的电视和广告行业而言,是个地地道道的舶来品,在中国的应用不过短短二十余年。由于这是一个全新的行业指标,因此不仅国内开展此类业务的经验还有待摸索和积累,而且对这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的专家和机构也少之又少。如此一来,在当前收视率已经被看作电视、广告行业的通行货币的情况下,促进收视率调查的公开、透明和公正,就显得尤为迫切。根据美国、英国等开展该项业务较早的国家的经验,要真正实现收视率调查的公正、可信,不仅需要收视率调查机构本身的科学方法和诚信态度,更需要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调控及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而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通过一组报道,让更多公众知道了收视率这个行业术语,了解了收视率调查的方法,未尝不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另一方面,在获得准确可信的收视率后,更为重要的恐怕是如何看待和使用收视率。说到底,收视率只是一个可供行业参考的数据,任何对其本身的攻击都只是欲加之罪,而如何将它用得科学、用得合理,却完全关乎从业人员的态度。

实际上,与收视率一样,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点击率、电影票房、图书销售量、剧院上座率等一系列数字,也越来越多地被提及,俨然将成为衡量文化产业各门类发展水平的唯一标准。殊不知,文化产品质量的优劣、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却远不是几个简单的数字就可以量化评估的。一味地追求与商业利益挂钩的数字效应,不仅不能反映产业发展的真实面貌,还难免使产业发展走向歧途。从这个意义上说,收视率造假事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不仅要警惕唯收视率是瞻,更要警惕整个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惟数字是瞻

1.1段意在阐述这样一种观点,即(     
A.现在我国亟需促进收视率调查的公开、透明和公正。
B.保证收视率公正可信的前提是了解收视率调查方法。
C.只有加强行业主管部门监控才能保证收视率的真实。
D.目前在收视率调查方面我国仍需借鉴英美等国经验。
2.关于收视率,下列与文本不符的一项是(     
A.收视率在我国是一个全新的行业指标。
B.对收视率的态度和使用比收视率调查更重要。
C.收视率调查的经验还有待进一步摸索和积累。
D.收视率只是一个可供行业参考的数据。
3.根据本文,合理而科学地使用收视率关键在于(     
A.收视率调查机构要公正可信。
B.行业的主管部门要加强监控。
C.行业专家和机构要深入研究。
D.行业的从业人员要端正态度。
4.3自然段旨在说明(     
A.简单的数字无法准确量化评估文化产品质量。
B.目前收视率造假的最大驱动力就是商业利益。
C.要警惕数字效应对文化产业产生的负面影响。
D.收视率与网络点击率、电影票房等本质相同。
2024-07-26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沙河市综合职教中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为什么近二十年沙尘暴减弱了

吴成来

①沙尘暴是指强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天气现象。我国北方是沙尘暴多发的地区之一,这与其所处的地理气候环境密切相关。我国北方,以及上游的蒙古国部分地区分布着广袤的沙漠和沙地,气候干旱少雨,植被稀少,每逢强风天气,易发生沙尘暴。特别是每年的春季,西伯利亚强冷空气入侵我国北方时,在冷空气前端的冷暖气流交汇处,风速极大,尘土被卷入空气中,进而随气流输送到下游,造成我国上空大范围区域受到沙尘的覆盖。21世纪初,我国北方的沙尘暴较为严重,但在经历几场强沙尘暴之后,近二十年开始明显减弱,即使偶有反复,减弱趋势也没有改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风速、植被覆盖、土壤干湿状况等发生了较大变化。

②近二十年,我国北方和蒙古国南部地区的风速呈减弱趋势,强风频次明显降低。强风对起沙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强风频次的减少会导致起沙量明显减小。除地表风速降低外,地表绿化面积大量增加,也是沙尘暴减弱的重要原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观测事实表明,我国沙尘源地区的植被覆盖显著增加,有效降低了裸土面积,保持和涵养了土壤水分。在下游的华北、华中及以南地区,植被覆盖也有明显增加,极大地减少了沙尘暴移动过程中沿途沙源和本地沙源带来的不利影响。沙尘暴减弱的第三大原因,是我国北方土壤总体变湿。近二十年,我国西北、内蒙古、华北、东北以及蒙古国的大部分地区,土壤湿度有增加趋势。据估算,2001年至2017年,沙尘源区的土壤湿度在16年间普遍增加了5%至30%。由于地表湿度增加,土壤中的水分增大了土壤粒子的黏合力,从而提高了土壤的抗风蚀能力,同时还间接地促进了植被生长,对风沙活动起到抑制作用,沙尘暴由此逐渐减弱。

③利用我国自主研发的起沙模型分析发现,地表风速减弱、植被覆盖增加和土壤变湿对沙尘暴减弱所做出的贡献分别为46%、30%、24%。风速、植被覆盖、土壤湿度是地球气候环境的重要组成因素,会受到整个气候系统演变的影响,因此气象要素变化才是近二十年沙尘暴减弱的主要原因。有研究表明,全球气温升高使得高低纬度间的温度梯度减小,从而导致风速减弱。同时,全球温度升高有利于植被生长,特别是在土壤湿度增加的情况下。另外,全球变暖可能使得东亚雨带北移,从而导致我国北方土壤变湿。这些都会影响我国北方的气候系统。

④综合来看,未来全球变暖和持续推进生态建设可能会促使我国北方沙尘暴活动继续减弱,但考虑气候系统的年代际周期变化特征,未来沙尘暴减弱趋势也有可能发生扭转。这种扭转是否会发生,什么时候发生,目前还没有研究结论,需要我们持续关注和深入分析。

(有删改)

(1)下列对我国北方沙尘暴产生原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北方和蒙古国的南部地区分布着大量的沙漠和沙地,起沙源面积比较大。
B.我国北方气候干旱少雨,土壤湿度低,土壤粒子黏合不足。
C.我国北方的强风卷起尘沙并将其输送到下游,使沿途地区的空气混浊,能见度低。
D.每到春季西伯利亚强冷空气快速入侵我国北方,地表温度急剧下降易导致沙尘暴。

(2)下列对我国北方近二十年沙尘暴减弱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北方和蒙古国南部地区风速减弱与强风频次降低导致起沙量减小。
B.我国北方的沙尘源区和下游地区的植被覆盖增加提升了防风固沙效果。
C.我国北方空气中的尘沙持续减少,水平能见度大于1公里的天数增多。
D.我国北方沙尘源地区土壤湿度大幅增加,对风沙活动起到了抑制作用。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表风速、植被覆盖和土壤湿度三因素中,地表风速对沙尘暴的强度影响最大。
B.整个气候系统的演变,促使我国北方的风速、植被覆盖和土壤湿度发生了改变。
C.由于气候系统具有年代际周期变化的特征,我国北方的沙尘暴在未来将会变强。
D.治理沙尘暴,既要遵循气候变化规律,也要通过增加植被覆盖等改善气候环境。
2024-07-24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职业教育中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回答各题。

极具权威性的美国科学杂志《今日心理学》近日刊登了一篇惊人的文章,文章指出,原先人们认为海产品对大脑最有益,多吃海产品可以提高人的智力,但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的结果却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研究发现,森林中的野果比如红莓苔子、黑莓果等对大脑的益处远远超过海产品,排在第一位;占据第二位的是蔬菜,其次才是鱼等海产品。

研究人员发现,红莓苔子之所以排在第一位,是因为其中含有大量能与自由氧离子发生相互作用的抗氧化剂。抗氧化剂的存在几乎破坏了对血管和心脏有极大破坏性的胆醇激素。黑莓果里面含有的抗氧化剂要相对少一些,但含有对视力和听力非常有益的成分。大叶子的红甜菜和圆白菜含有一种能把发展成帕金森氏综合症的酶破坏掉的物质。菠菜能够延缓神经系统的衰老,还可以防止认知能力出现问题。相比之下,鱼的作用就小多了,只有鲑鳟鱼、金枪鱼、沙丁鱼和鲱鱼含有能分解有害酶的脂肪酸,此外,这些鱼中还有大量大脑所需的磷。

俄罗斯医学科学院食品研究所教授波波夫也持这样的观点。他认为,野果不仅对大脑有益,对心脏也有好处。他们的研究发现,许多含有大量维生素C和蔗糖的蔬菜,对大脑的活动也特别有益。

但几乎所有的专家都认为,如果认为只吃了上述食品你就变得聪明了,那就大错特错了。这样的食品结构会引起营养的失衡,食品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巧克力可以提高智力。的确,巧克力中含有一些对大脑有益的物质。研究发现,每天吃50克巧克力可以延缓机体的衰老,但这里所指的是黑色的苦巧克力。那些非常甜的、含有奶制品的巧克力含有大量糖,过多食用这样的巧克力会产生许多不良问题,如糖尿病、肥胖症等。

食品专家指出,在日常饮食中,最重要的是保持一个良好习惯,每餐不能吃得太饱。饱满的午餐会降低大脑的活动能力,出现所谓的食困现象,但紧张的工作与低能量的饮食也是不相容的。因此,最合理的方法是多吃一些蔬菜、豆制品和液体,但不是啤酒和浓茶。

科学研究还发现,其实大脑最好的营养成分是葡萄糖,大脑细胞需要大量的葡萄糖。葡萄糖通常存在于谷物、土豆和豆角中,桃子、香蕉和梨中也含有丰富的葡萄糖。

研究人员指出,食品本身并不能提高智力。含有维生素B的食品,比如肉、鱼、花生等,可以帮助促进大脑思维的过程,消除疲劳。早晨吃上一个橙子可以一整天精神饱满。如果你不能利用这些食品恢复体质,还可以用合成维生素补充。但是要想开发智力,最好的方法是不断学习、读好书,与有文化有知识的人交流。

(1)下列对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的结果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蔬菜之所以排在鱼等海产品之前,是因为蔬菜比鱼等海产品含有更多的营养。
B.因为含有大量能与氧离子发生相互作用的抗氧化剂,所以红莓苔子对大脑的益处远远超过海产品。
C.黑莓果对心脏和血管的益处不及红莓苔子。
D.多吃大叶子的红甜菜和圆白菜,就能预防帕金森氏综合症的发生。

(2)文中提到多种食品均对大脑有益,下列表述不能准确说明其原因的一项是(     
A.红莓苔子、黑莓果都含有能破坏胆醇激素的抗氧化剂。
B.蔬菜中含有一种能把发展成帕金森氏综合症的酶破坏掉的物质。
C.鲑鳟鱼、金枪鱼、沙丁鱼和鲱鱼含有能分解有害酶的脂肪酸,此外,这些鱼中还有大量大脑所需的磷。
D.桃子、香蕉和梨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

(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巧克力中含有不少对大脑有益的物质。每天吃50克巧克力可以延缓机体的衰老。
B.根据美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多吃野果不仅对大脑有益,对心脏也有好处。
C.每餐不能吃得太饱,多吃低能量的食物,是日常饮食的良好习惯。
D.要想开发智力,关键还是要多吃野果之类的食物。

(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我们要少吃鱼等海产品而多吃野果。
B.过多食用巧克力会产生许多不良问题,如糖尿病、肥胖症等。
C.既要多吃野果、鱼等对大脑有益的食物,合理搭配饮食,又要不断学习、读好书,与有文化有知识的人交流,才能真正开发智力。
D.那些非常甜的、含有奶制品的巧克力根本不具有延缓机体衰老的功能。
2024-07-24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文学:人类生存的一种支撑

无论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是在我们的语文教育中,文学的价值都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估,尤其是在当前这个浮躁、喧嚣的消费社会中。以往,我们侧重强调的是文学的思想教育作用和宣传鼓动作用;现在,人们更看重的是文学的消遣和娱乐作用,甚至它的市场轰动效应。文学最内在、最深层的价值却被忽略了。在我看来,文学作为人类的精神创造活动,它还应当是人的生命存在的一种支撑,一种情感与精神的支撑。

从原始文化学的意义上讲,人类在其还不太会直立行走的时候就已经能够翩翩起舞,在其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已经能够唱歌,在其还不会写字的时候就已经能够绘画,在其还不会制定法律条文、撰写科学论文的时候就已经会创作故事和诗歌。因此我们可以断定:文学艺术,是人类生命进化史中的一个包容诸多的原点,一个出发点。而同时,这个原点又使它在人类生命活动史中永远占据一个顶点,一个精神的制高点。如俄国美术家瓦西里•康定斯基所说的:人类的精神生活可以用一个巨大的锐角三角形来表示,它缓慢地、几乎不为人们觉察地向前和向上运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三角形的顶端经常站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像贝多芬、德彪西、梅特林克、莫奈、马蒂斯、毕加索这样的伟大的艺术家,当然也包括像荷马、但丁、莎士比亚、歌德、托尔斯泰这样的诗人、小说家。

在人类生活与人类历史中的定位使文学艺术拥有了这样一些天性:既根植于大地,又仰望着天空;既是真实的生活,又是虚幻的想象;既是本能的喷涌,又是理性的张扬;既拥有肉体的丰厚,又拥有精神的空灵;既是对于往昔的追忆,又是对于未来的憧憬。它拒绝一切形式的人与自然的割裂、物质与精神的偏执、思维与本能的对立、本体与现象的拆解、理智与情感的剥离。它始终追求的是一种圆满、充盈的生命形式,一个真实、独特、富有创造活力的个体。人类的文学艺术活动,几乎就是地球生态系统中天地神人和谐相处、健康发育的一个楷模。

文学艺术可以作为一个时代的精神状况的象征——在艺术得不到人们的维护,同时又缺乏真正的精神食粮的时代,精神世界是衰微的。灵魂不断从高处跌落到三角形的底部,整个三角形显得死气沉沉,甚至倒退和下滑

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精神又是内在于每一个人的身心之中的——任何人,只要他把整个身心投入自己的艺术的内在宝库,都是通向天堂的精神金字塔的值得羡慕的建设者

文学艺术,并不只是一种职业、一门技能,在现实生活中,远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创作出成功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的,但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诗的心境和艺术的情致,以超越功利的、发自内心的、充满喜悦和感激的心态对待生活,这样的人即使一字不识,也仍然是一位艺术家,一位诗人。

诗意地栖居意味着独立自主、自得其乐、自我完善。文学艺术本质上是肯定,是祝福,是生存的神话,是人们的自我救治、自我保健。无论你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你能够走进这样一种人生境界,你的生命就是富足的、健康的、美好的,那么,你也就在精神上站稳了生存的出发点,同时也占据了生存的制高点。

1.对文学艺术拥有的“天性”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文学艺术仰望着天空,是虚幻的想象、理性的张扬,拥有精神的空灵。
B.文学艺术应该是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思维与本能、本体与现象、理智与情感的和谐统一。
C.文学艺术追求的是一个真实、独特、富有创造活力的个体。
D.文学艺术是地球生态系统中天地神人和谐相处、健康发育的模范。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学是人类的一种精神创造活动,因此,它应该支撑起人的生命、支撑起人的情感和精神。
B.文学艺术是人类生命活动史中的精神制高点,贝多芬、托尔斯泰等艺术家是这个制高点上的代表人物。
C.文学艺术既可以内在于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中,又可以反映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
D.只要每一个人都努力创作,那么,你就会在精神上站稳生存的出发点。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在当前这个浮躁、喧嚣的消费社会中,我们更应该重视和挖掘文学最内在、最深层的价值。
B.只有重视、维护文学艺术,我们的精神世界才能丰富起来,我们的时代才能有充盈的精神食粮。
C.艺术家、诗人并非专指能够创作出成功的艺术作品和文学作品的人。
D.只要创作出成功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就能诗意地栖居。
2024-07-23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中等专业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当人们组成社会时,他们面临各种不同的权衡取舍。典型的是在大炮与黄油之间的选择。我们把更多的钱用于国防,以保卫我们的海岸免受外国入侵(大炮)时,我们能用于提高国内生活水平的消费品(黄油)就少了。在现代社会里,同样重要的是清洁的环境和高收入水平之间的权衡取舍。要求企业减少污染的法律增加了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成本。由于成本高,结果这些企业赚的利润少了,支付的工资低了,收取的价格高了,或者结果是这三种结果的某种结合。因此,尽管污染管制给予我们的好处是更清洁的环境,以及由此带来的健康水平的提高,但其代价是企业所有者、 工人和消费者的收入减少了。

1.“大炮”与“黄油”分别指什么?
2.“‘大炮与黄油’之间的选择”指的是什么?它体现了经济学的哪个原理?
3.污染管制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同时会导致怎样的结果?为什么?
2024-07-23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高级技工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饺子

①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的食俗丰富多彩,在除夕夜,北方人要吃团圆饺子。

②饺子,在东周时称饼饵,据说因其外形似耳朵而得名。到了隋朝,颜之推在他的文集中这样说: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可见饺子还曾称馄饨。民间还把这种偃月形的食品称作粉角角子

③在新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的唐墓里,曾出土距今1300年唐代的饺子,出土时,一只饺子和四只馄饨一起放在一个木碗中,证实至少在唐代就已经有了像现在一样的饺子,并且饺子与馄饨已分为两个不同的品种,连我国边远地区都已食用。

④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把饺子称为扁食。在《帝京岁时纪胜》中就有扁食包细馅的记载。至今陕西一些地区仍把饺子称为扁食。

⑤清朝入关后,满族把饺子、糕点、馒头等统称为饽饽,把饺子称煮饽饽。人们如果形容一个不苟言笑的人,就说这个人是见了煮饽饽也不乐

⑥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可见这种可荤可素、营养全面的传统饮食,多么受到人们的钟爱,一直流传千年以上。尽管名称由饼饵角子”“扁食,人们对它的喜爱却从来不变,以致成了过年必备的饮食。按照民间的习俗,除夕夜的子时,要放鞭炮、吃饺子、辞旧迎新。由于除夕夜是二年相交于子时,寓意交子。后来就把交子时吃的这种美食谐音称饺子。从此,饺子不仅是美食,还蓄含了美妙的文化色彩。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__________
2.文中还提到了饺子的许多别称,请任意写出其中四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除了举例子之外,还采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主要是为了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中加点的“至少”一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5.根据文意,说说饺子蓄含了怎样的文化色彩?
2024-07-2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会昌中等专业学校职高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