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常见类型 > 科普文章
题型: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 题号:23675067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饺子

①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的食俗丰富多彩,在除夕夜,北方人要吃团圆饺子。

②饺子,在东周时称饼饵,据说因其外形似耳朵而得名。到了隋朝,颜之推在他的文集中这样说: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可见饺子还曾称馄饨。民间还把这种偃月形的食品称作粉角角子

③在新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的唐墓里,曾出土距今1300年唐代的饺子,出土时,一只饺子和四只馄饨一起放在一个木碗中,证实至少在唐代就已经有了像现在一样的饺子,并且饺子与馄饨已分为两个不同的品种,连我国边远地区都已食用。

④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把饺子称为扁食。在《帝京岁时纪胜》中就有扁食包细馅的记载。至今陕西一些地区仍把饺子称为扁食。

⑤清朝入关后,满族把饺子、糕点、馒头等统称为饽饽,把饺子称煮饽饽。人们如果形容一个不苟言笑的人,就说这个人是见了煮饽饽也不乐

⑥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可见这种可荤可素、营养全面的传统饮食,多么受到人们的钟爱,一直流传千年以上。尽管名称由饼饵角子”“扁食,人们对它的喜爱却从来不变,以致成了过年必备的饮食。按照民间的习俗,除夕夜的子时,要放鞭炮、吃饺子、辞旧迎新。由于除夕夜是二年相交于子时,寓意交子。后来就把交子时吃的这种美食谐音称饺子。从此,饺子不仅是美食,还蓄含了美妙的文化色彩。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__________
2.文中还提到了饺子的许多别称,请任意写出其中四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除了举例子之外,还采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主要是为了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中加点的“至少”一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5.根据文意,说说饺子蓄含了怎样的文化色彩?
【知识点】 科普文章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肥胖元凶:糖分or脂肪?

为什么我们身边有那么多人变得肥胖?这个问题似乎不难回答。世卫组织认为,肥胖及超重的根本原因是,能量摄入和消耗的不平衡。简单地讲,就是这些人吃得太多,运动太少,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按照这个解释,人体任何多余的热量,不管来源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还是脂肪,最终都会转化为体重。因此,肥胖的解决方法说到底还是——少吃,多运动。

另一种激素假说则将焦点集中在脂肪细胞的生理调节机制上。他们认为,体重上升的根源在于,日常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让体内胰岛素水平居高不下。富含碳水化合物和糖分的谷类食物的摄入使得血糖(葡萄糖)浓度上升,激活机体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以维持血糖的稳定,造成胰岛素抵抗。胰岛素还会发出信号,使脂肪细胞停止向机体供能,并可能促进脂肪的积聚。过去20年中,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一假说的观点或许是正确的。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和糖分的摄入,不仅是肥胖和2型糖尿病,甚至也是心脏病乃至癌症的重要诱发因素。所以,通过严格的实验,弄清楚碳水化合物和胰岛素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此类实验的最终目的在于准确找出诱发肥胖的环境因素,因此,最理想的情况应该是直接通过实验去寻找导致多余脂肪积聚的生理机制。但是,肥胖的产生过程往往需要数十年,人体在几个月中积累的脂肪量往往很少,很难检测得到。所以NuSI机构的研究人员逆向思考,打算第一步先通过减肥实验来检验不同假说,这样得出结论所需的时间就可以短很多。

在整个实验期间,16名超重和肥胖的受试者将会受到严格监控,各种实验设备会精确检测他们摄入的热量,以及消耗的能量。在实验的第一阶段,受试者得到的食物类似当今美国人的日常饮食——由50%的碳水化合物、35%的脂肪以及15%的蛋白质构成。而在第二阶段,食物所含热量不会改变,但食物结构则会完全不同。调整后,饮食中碳水化合物所占的比重非常低——仅有5%,而且是肉类、鱼类、家禽类、蛋类、奶酪、动植物油以及绿色蔬菜中天然携带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比重仍占热量摄入的15%。至于剩下80%的热量,则都由以上日常食物中所含的脂肪来补充。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实验的目的并不是测试上述饮食方式是否健康,是否可在日常生活中长期维持,而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手段,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降低受试者体内的胰岛素水平。

这个实验创造了非常理想的环境,可以很好地检验出哪一个肥胖假说是正确的。如果能量失衡假说成立,这些受试者在实验结束时体重将不会变化,因为他们摄入和消耗的热量始终会相互抵消。如此的话,目前比较流行的的看法将从理论上被证明,肥胖确实和摄入的热量直接相关,不管热量是来自脂肪、碳水化合物还是蛋白质,效果是一样的。如果食物结构会影响脂肪积聚,那在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受限的情况下,受试者体重和脂肪量都会下降,这将是对激素假说的强力支持,说明在胰岛素的作用下,与脂肪或蛋白质相比,碳水化合物更易使人发胖。

1.下列关于“我们身边有那么多人变得肥胖”的可能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吃得太多,运动太少,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导致能量摄入和消耗不平衡。
B.来源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多余热量,转化成了体重。
C.血糖浓度上升使得机体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以维持血糖的稳定,造成胰岛素抵抗。
D.脂肪细胞在胰岛素的信息干扰之下,停止向机体供能,并促进脂肪在身体内的积聚。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关于肥胖的解决方法,世卫组织和激素假说完全不同,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后者的观点是正确的。
B.研究人员对16名超重和肥胖的受试者摄入热量和消耗能量的监控实验,是为了证明世卫组织的观点是否成立。
C.和直接通过实验去寻找导致多余脂肪积聚的生理机制相比,弄清碳水化合物和胰岛素的影响的实验并非最理想的情况。
D.在实验的第二阶段,受试者饮食中碳水化合物所占比重很低,且都由肉鱼禽蛋、绿色蔬菜、动植物油等天然食物来提供。
3.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目前关于人们肥胖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能量失衡假说,一种是激素假说。
B.将碳水化合物和胰岛素的影响搞清楚,不仅有利于治疗肥胖,还能增加人们对于心脏病和癌症的发病机制的了解。
C.NuSI机构的研究人员为了更快地得出结论,所以他们逆向思考,打算第一步先通过减肥实验来检验不同假说。
D.肥胖的产生过程需要数十年,所以很难检测得到人体在几个月中积累的脂肪量。
2024-09-01更新 | 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我们俯瞰地球家园,蔚蓝的大海、绿色的森林,令人沉醉,但黄色的沙漠却不禁让人揪心。6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每年的这一天,荒漠化问题,都备受关注,被大家广泛谈起。

干旱,不仅仅是没有降雨,它往往是由土地退化和气候变化造成的。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癌症,是一种人为因素叠加自然因素造成的最严重的土地退化现象。

社会公众需要科学认识荒漠与荒漠化。有人说治沙就是消灭沙漠,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治沙讲究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姑且将沙漠分为原生沙漠人造沙漠两大类。原生沙漠是自然演变产生的,有的沙漠的形成年代高达数百万年,彼时人类还没有出现。对待天然沙漠,要字当先,目的是保护天然的荒漠生态系统,方式是建立多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如荒漠类型国家公园、国家沙漠公园、封禁保护区等。

人造沙漠则是人为的土地退化造成的,这部分才突出一个字,应该予以治理、修复。在治理的技术、模式方面,中国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白芨滩模式、右玉模式、柯柯牙模式、磴口模式、光伏治沙模式等享誉海内外。

此外,针对生态环境相对脆弱,荒漠化、沙化风险比较高的地区,如原生沙漠周边地区的绿洲、农田等,应注重一个字,即积极预防土地荒漠化和沙化。

不论是原生沙漠还是人造沙漠,对人类来说都有的价值,应该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原生沙漠可以成为开展自然教育、科普的基地,如巴丹吉林沙漠的高大沙山、库木塔格沙漠的雅丹和羽毛状沙丘、罗布泊的大耳朵等。人造沙漠可以在被有效治理后,综合开发利用,发展多种沙产业。

因此,在荒漠化防治实践时要做到四点:一是要科学认知荒漠和荒漠化,了解荒漠化发生的机制、荒漠形成演化的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二是要擦亮双眼,认真识别哪些是真治沙,哪些是假治沙,哪些是借治沙之名、行破坏生态借机敛财之实;三是要以当地的自然立地条件、天然的植被承载力为基准,实施近自然修复,恢复原貌和底色;四是要保护荒漠、爱护荒漠,为子孙后代留存一些干净的、纯洁的沙海。

(选自2023616日《科普时报》,有删改)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对“荒漠和荒漠化”相关知识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荒漠化,是一种人为和自然双重因素造成的最严重的土地退化现象。
B.沙漠只能分为“原生沙漠”和“人造沙漠”两大类。
C.原生沙漠是自然演变产生的,人造沙漠则是人工制造生成的。
D.原生沙漠和人造沙漠都有“用”的价值,应该大力开发利用。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治理沙漠要有科学的认识,要按自然规律办事。
B.“天然”沙漠的治理以保护为主,人造沙漠的治理要突出“治”字。
C.生态环境特别脆弱,荒漠化、沙化风险极高的地区,要积极预防土地荒漠化和沙化。
D.“荒漠化”治理的最终目标不是消灭荒漠。我们既要治理荒漠,也要保护、爱护荒漠。
3.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下定义B.举例子C.作比较D.打比方
2024-07-10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太阳再爆大耀斑,夸父一号卫星逐日成效如何?

据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发布的信息,北京时间2024223日634分,太阳爆发了第25太阳活动周迄今强度最大的耀斑--X6.3级大耀斑,这一耀斑强度也打破了自2017年以来的耀斑爆发纪录。

我国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夸父一号2022109日发射,经过近1年的在轨测试,20239月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管理,进入到在轨科学运行阶段。自卫星发射以来,已记录到大约500TB的原始太阳观测数据,其中蕴含着包括此次太阳大爆发各项物理信息在内的多种太阳数据,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夸父一号卫星目前状态如何?随着第25太阳活动周逐渐进入高峰,夸父一号将发挥什么作用?

夸父一号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甘为群介绍,第25太阳活动周预计在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进入极大期。当前,国际上有多颗太阳探测卫星在轨工作,夸父一号卫星全称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它的核心科学目标是一磁两暴,即太阳磁场,以及太阳上两类最剧烈的爆发现象--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搞清楚这三者间的联系,有助于认识太阳活动的形成和演化,对预报空间天气也将提供重要帮助。

今年1月1日至2月23日,太阳已经发生6个X级耀斑。其中,11日爆发了X5.0级耀斑,222日至23日连续爆发了3个X级耀斑,夸父一号较好地观测到了这些大的太阳爆发,卫星的观测能力和独特性在这些近期发生的太阳剧烈爆发的观测中得到充分展示----夸父一号上的硬X射线成像仪,提供了目前地球视角唯一的太阳硬X射线成像和像谱观测,其观测质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上的全日面成像仪提供了莱曼阿尔法波段唯一的全日面成像,白光望远镜、双波段日冕仪对耀斑及日冕物质抛射的观测也显现出观测波段和视场的独特性;全日面矢量磁像仪获得了耀斑区域视线方向上的高精度磁图。

夸父一号的三台载荷,既有组合优势,也各有各的特色和本领,它们对大耀斑所进行的丰富综合观测,为接下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极好的素材。

目前,基于夸父一号观测结果的研究正在深入展开,首批观测研究成果将以专刊形式发表在国际学术刊物上。

不同的太阳探测卫星有不同的使命。因此,多仪器联合观测非常重要。第25太阳活动周将进入极大期,科学家将借助夸父一号继续记录和研究更多的太阳爆发,同时结合国内外相关观测设备提供的多波段数据,希望能得到更多有意义的重要科学成果。

1.下列选项中对“夸父一号”的表述,正确的是(     
A.“夸父一号”2022年10月9日发射就进入到在轨科学运行并记录大量原始太阳观测数据。
B.硬X射线成像仪,是世界上唯一能提供太阳硬X射线成像和像谱观测的仪器。
C.“夸父一号”充分利用了世界各国先进的仪器观测太阳活动,可以直接得出很多有重要意义的数据。
D.“奇父一号”是我国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其全称是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是(     
A.“夸父一号”的三台载荷对大耀斑所进行的丰富综合观测,为接下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极好的素材。
B.国际上有多颗太阳探测卫星在轨工作,在第25太阳活动周极大期能得到更多有意义的重要科学成果。
C.搞清楚“一磁两暴”三者间的联系,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认识太阳活动以及预报天气。
D.“夸父一号”的观测研究成果都将以专刊形式发表在国际学术刊物上。
3.下列对文章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开篇用太阳耀斑的爆发引出“夸父一号”并介绍了其目前状态和发挥的作用。
B.本文结构紧凑,按照逻辑顺序说明了“夸父一号”工作原理和采集的数据,条理清晰。
C.文章采用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对太阳耀斑和卫星工作进行说明。
D.文中加点的“大约”“重要”“充分”等词语,体现了说明文严密准确的语言特点。
2024-07-22更新 | 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