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基础模块 下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63 道试题
应用文 | 适中(0.65) |
1 . 按要求完成写作。
你所在的班级近期举行了以“我眼中的人工智能”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以班委会的名义写一份活动总结。要求:文中不得透露真实的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150字左右。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职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选自苏轼《赤壁赋》)

1.作者泛舟夜游赤壁时怡然自乐,下列不属于欢乐之情原因的一项是(     
A.良辰:壬戌之秋,七月既望B.美景:清风、明月、江水、星空
C.赏心:任扁舟随意飘荡,如飞升仙境D.乐事: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2)歌而和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2)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4.“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八个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有何作用?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职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疟疾威胁人类健康长达数千年。20世纪50年代,由于疟原虫抗药性的出现,疟疾重新开始肆虐,消灭疟疾的国际努力遭受重挫。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来抗击疟疾。1969年,中医研究院任命我领导抗疟药研究工作。我带领由植物化学和药理学专业研究者组成的团队,开始从中草药中寻找并提取可能具有抗疟疗效的成分。

在第一阶段,我收集了2000余个方药,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从其中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在小白鼠身上测试抗疟效果,然而进展甚微。

研究的转折点出现在青蒿上,其提取物显示有一定的抗疟效果,然而,实验结果很难重复,而且似乎与文献记录相悖。

为了寻求答案,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最早提到青蒿治疗疟疾的记录,出现在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书中有这样的话:

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溃,绞取汁,尽服之。

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我们使用通常的加热提取方式,也许恰恰破坏了青蒿的活性成分。因此考虑改为低温提取,以保存其抗疟有效成分。改变提取方式后,抗疟效果果然大幅度提升!

我们随后将青蒿提取物分为酸性和中性两大部分。在1971104日,我们成功得到了安全性高的中性提取物,并获得对感染疟疾的小白鼠和猴子百分之百的抗疟药效!我们终于找到了发现青蒿素抗疟疗效的突破口!

(选自屠呦呦《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1.请用一个小标题概括选文的内容。
2.阅读选文,分析青蒿素是如何被发现的。
3.如果把选文中引用《肘后备急方》中的内容“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删掉好不好?为什么?
4.屠呦呦和她的团队数十年如一日,执着探索,最终发现青蒿素的治疟作用,拯救了成千上万的患者。联系选文体会科研工作者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职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默写出词中所缺的句子。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无边”和“不尽”两个词语在描写上有何巧妙之处?
3.请你理解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句中“悲”的内涵。
4.揣摩全词内容和意境,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扩展成60字左右的一段文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2024-07-22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职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瑜整衣冠,引从者数百,皆锦衣花帽,前后簇拥而出。蒋干引一青衣小童,昂然而来。瑜拜迎之。干曰:公瑾别来无恙!瑜曰: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耶?干愕然曰:吾久别足下,特来叙旧,奈何疑我作说客也?瑜笑曰:吾虽不及师旷之聪,闻弦歌而知雅意。干曰:足下待故人如此,便请告退。瑜笑而挽其臂曰:吾但恐兄为曹氏作说客耳。既无此心,何速去也?遂同入帐。叙礼毕,坐定,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须臾,文官武将,各穿锦衣,帐下偏裨将校,都披银铠:分两行而入。瑜都教相见毕,就列于两傍而坐。大张筵席,奏军中得胜之乐,轮换行酒。瑜告众官曰:此吾同窗契友也,虽从江北到此,却不是曹家说客。公等勿疑。遂解佩剑付太史慈曰:公可佩我剑作监酒:今日宴饮,但叙朋友交情;如有提起曹操与东吴军旅之事者,即斩之!太史慈应诺,按剑坐于席上。蒋干惊愕,不敢多言。周瑜曰:吾自领军以来,滴酒不饮。今日见了故人,又无疑忌,当饮一醉。说罢,大笑畅饮。座上觥筹交错。饮至半酣,瑜携干手,同步出帐外。左右军士,皆全装贯带,持戈执戟而立。瑜曰:吾之军士,颇雄壮否?干曰:真熊虎之士也!瑜又引干到帐后一望,粮草堆如山积。瑜曰:吾之粮草,颇足备否?干曰:兵精粮足,名不虚传!瑜佯醉大笑曰:想周瑜与子翼同学业时,不曾望有今日!干曰:以吾兄高才,实不为过!瑜执干手曰: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言罢大笑。蒋干面如土色。瑜复携干入帐,会诸将再饮;因指诸将曰:此皆江东之英杰。今日此会,可名群英会’。饮至天晚,点上灯烛,瑜自起舞剑作歌。歌曰: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歌罢,满座欢笑。至夜深,干辞曰:不胜酒力矣。瑜命撤席,诸将辞出。瑜曰:久不与子翼同榻,今宵抵足而眠。于是佯作大醉之状,携干入帐共寝。瑜和衣卧倒,呕吐狼藉。蒋干如何睡得着?伏枕听时,军中鼓打二更,起视,残灯尚明。看周瑜时,鼻息如雷。干见帐内桌上,堆着一卷文书,乃起床偷视之,却都是往来书信。内有一封,上写蔡瑁张允谨封。干大惊,暗读之,书略曰:

某等降曹,非图仕禄,迫于势耳。今已赚北军困于寨中,但得其便,即将操贼之首,献于麾下。早晚人到,便有关报。幸勿见疑。先此敬复。

干思曰:原来蔡瑁、张允结连东吴!……”遂将书暗藏于衣内。再欲检看他书时,床上周瑜翻身,干急灭灯就寝。瑜口内含糊曰:子翼,我数日之内,教你看操贼之首!干勉强应之。瑜又曰:子翼,且住!……教你看操贼之首!……”及干问之,瑜又睡着。干伏于床上,将近四更,只听得有人入帐唤曰:都督醒否?周瑜梦中做忽觉之状,故问那人曰:床上睡着何人?答曰:都督请子翼同寝,何故忘却?瑜懊悔曰:吾平日未尝饮醉;昨日醉后失事,不知可曾说甚言语?那人曰:江北有人到此。瑜喝:低声!便唤:子翼。蒋干只妆睡着。瑜潜出帐。干窃听之,只闻有人在外曰:张、蔡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后面言语颇低,听不真实。少顷,瑜入帐,又唤:子翼。蒋干只是不应,蒙头假睡。瑜亦解衣就寝。干寻思:周瑜是个精细人,天明寻书不见,必然害我。睡至五更,干起唤周瑜;瑜却睡着。干戴上巾帻,潜步出帐,唤了小童,径出辕门。军士问:先生那里去?干曰:吾在此恐误都督事,权且告别。军士亦不阻当。

(选自罗贯中《群英会蒋干中计》)

1.对选文第一段中画线句子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通过人物对话,暗示周瑜的胜利,曹操的失败。
B.通过人物对话,表现双方人物心理活动。
C.通过人物对话,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D.通过人物对话,揭示人物性格:周瑜,明察秋毫,心中有数,先声夺人,充满自信。蒋干:肤浅可笑,信心不足。
2.对选文第二段中画线句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A.在外有君臣间的义气,对内是骨肉情深。
B.表面上是君臣的名分,实际上彼此有骨肉一样的恩情。
C.在外面是君臣关系,在家中是亲戚关系。
D.外人看来是君臣关系,实际上有骨肉般的深情。
3.有关选文的理解,正确的是(     
A.文中写蒋干“昂然而来”的用意在于刻画蒋干气宇轩昂,充满自信。
B.蒋干“面如土色”是因为震惊于周瑜的决心,感到游说无望。
C.蒋干“惊愕,不敢多言”是因为见吴军实力强大,心中胆怯。
D.周瑜列出苏秦、张仪、陆贾、郦生,目的是为了赞美蒋干的口才。
4.联系课文,下列表述有误的是(     
A.课文节选自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三国演义》。
B.从情节上看,故事的结局是周瑜巧施反间计,蒋干中计。
C.课文善于用环境气氛来烘托人物形象。
D.课文以人物的言行、神态来表现他们的性格特点。
5.周瑜除了正面制止蒋干游说外,又是怎样设置圈套让蒋干盗走书信的?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职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第二步工作叫掐丝,就是拿扁铜丝(横断面是长方形的)粘在铜胎表面上。这是一种非常精细的工作。掐丝工人心里有谱,不用在铜胎上打稿,就能自由自在地粘成图画。譬如粘一棵柳树吧,干和枝的每条线条该多长,该怎么弯曲,他们能把铜丝恰如其分地剪好曲好,然后用钳子夹着,在极稠的白芨浆里蘸一下,粘到铜胎上去。柳树的每个枝子上长着好些叶子,每片叶子两笔,像一个左括号和一个右括号,那太细小了,可是他们也要细磨细琢地粘上去。他们简直是在刺绣,不过是绣在铜胎上而不是绣在缎子上,用的是铜丝而不是丝线、绒线。

他们能自由地在铜胎上粘成山水、花鸟、人物种种图画,当然也能按照美术家的设计图样工作。反正他们对于铜丝好像画家对于笔下的线条,可以随意驱遣,到处合适。美术家和掐丝工人的合作,使景泰蓝器物推陈出新,博得多方面人士的爱好。

粘在铜胎上的图画全是线条画,而且一般是繁笔,没有疏疏朗朗只用少数几笔的。这里头有道理可说。景泰蓝要涂上色料,铜丝粘在上面,涂色料就有了界限。譬如柳条上的每片叶子由两条铜丝构成,绿色料就可以填在两条铜丝中间,不至于溢出来。其次,景泰蓝内里是铜胎,表面是涂上的色料,铜胎和色料,膨胀率不相同。要是色料的面积占得宽,烧过以后冷却的时候就会裂。还有,一件器物的表面要经过几道打磨的手续,打磨的时候着力重,容易使色料剥落。现在在表面粘上繁笔的铜丝图画,实际上就是把表面分成无数小块,小块面积小,无论热胀冷缩都比较细微,又比较禁得起外力,因而就不至于破裂、剥落。通常谈文艺有一句话,叫内容决定形式。咱们在这儿套用一下,是制作方法和物理决定了景泰蓝掐丝的形式。咱们看见有些景泰蓝上面的图案画,在图案画以外,或是红地,或是蓝地,只要占的面积相当宽,那里就嵌几条曲成图案形的铜丝。为什么一色中间还要嵌铜丝呢?无非使较宽的表面分成小块罢了。

(选自叶圣陶《景泰蓝的制作》)

1.对选文第一段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是(     
A.作诠释   打比方   类比说明B.举例子   打比方   分类别
C.作比较   举例子   列数字D.摹状貌   举例子   类比说明
2.对选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是(     
A.“精细”表现了“掐丝”的难度,为写工人的技艺高超做铺垫。
B.“随意驱遣”在文中的意思是:工人们对铜丝能够任意安排,自由运用。
C.“疏疏朗朗”在文中反衬了粘在铜胎上的图画的复杂性。
D.“比较”在此强调了粘上繁笔的铜胎承受外力的范围。
3.对选文内容概括不正确的是(     
A.具体介绍了掐丝的操作工艺。
B.介绍了景泰蓝图样制作的两种形式。
C.说明了景泰蓝掐丝的形式是由制作方法决定的。
D.说明了景泰蓝制品上的图案为什么“是线条画,而且一般是繁笔”的科学道理。
4.对选文的说法,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选文强调了掐丝是一种非常精细的工作,并以粘一棵柳树为例,说明掐丝的步骤。
B.作者在对掐丝这道工序进行说明的时候,流露出对掐丝工人精湛技艺的赞美之情。
C.掐丝这道工序要把扁铜丝粘在铜胎表面上,为了美观而采用繁笔线条画。
D.选文将掐丝与刺绣相比,充分说明掐丝的精细,让我们对掐丝工序有了一个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职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7 .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阿呀,米呢?祥林嫂不是去淘米的么?”好一会,四婶这才惊叫起来。她大约有些饿,记得午饭了。
B.你结了婚,就搬了家,我以为这一辈子也见不着你了;谁知道我自己的孩子偏偏命定要跑到周家来,又做我从前在你们家里做过的事。
C.“问题就在这儿,”伊万·伊万内奇说:“我们住在城里,空气污浊,十分拥挤,写些无聊的文章,这一切岂不就是套子吗?”
D.原来这种制作方法开头的时候多用蓝色料,当时叫点蓝,就此叫开了。(我们苏州管银器上涂色料叫发蓝,大概是同样的理由)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职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其强,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一璧之故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独畏廉将军哉?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节选自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以一璧之故,强秦之欢          逆:违背
B.吾念之                                      顾:回头
C.秦贪,其强,以空言求璧          负:凭借
D.相如虽                                      驽:无能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严大国之威修敬也。

A.空言求璧
B.戏弄臣
C.臣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D.且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在本文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臣观大王无意赵王城邑
B.乃辞固请
C.左右皆呼万岁
D.璧有瑕,请指示
4.下列对文段中画横线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
译文:相如于是拿着玉璧后退几步站立,依靠着柱子。
B.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译文:相如手持宝璧,斜视庭柱,想用玉璧撞击柱子。
C.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译文:通过宾客引领,来到蔺相如的门前请罪。
D.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译文:相如手持玉璧正视庭柱,想用玉璧撞击柱子。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解全析)江西省2024 年“三校生”对口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以上文段选自______》,作者是_______(朝代)的_______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词开______一派。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举酒
(2)苏子愀然
(3)哀吾生之须臾
3.翻译句子。
(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长垣县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我的同事希腊文牧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您一定听说过他。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支起车篷。总之,这人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现实生活刺激他,惊吓他,老是闹得他六神不安。也许为了替自己的胆怯、自己对现实的憎恶辩护吧,他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事实上他所教的古代语言,对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使他借此躲避现实生活。

(节选自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儿。
②总之,这人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
2.别里科夫“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在表达上有怎样的作用?
3.怎么理解别里科夫“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这句话?
4.为什么说别里科夫所教的古代语言对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修水中等专业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段考三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