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名著阅读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0 题号:23643112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其强,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一璧之故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独畏廉将军哉?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节选自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以一璧之故,强秦之欢          逆:违背
B.吾念之                                      顾:回头
C.秦贪,其强,以空言求璧          负:凭借
D.相如虽                                      驽:无能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严大国之威修敬也。

A.空言求璧
B.戏弄臣
C.臣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D.且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在本文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臣观大王无意赵王城邑
B.乃辞固请
C.左右皆呼万岁
D.璧有瑕,请指示
4.下列对文段中画横线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
译文:相如于是拿着玉璧后退几步站立,依靠着柱子。
B.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译文:相如手持宝璧,斜视庭柱,想用玉璧撞击柱子。
C.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译文:通过宾客引领,来到蔺相如的门前请罪。
D.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译文:相如手持玉璧正视庭柱,想用玉璧撞击柱子。
【知识点】 名著阅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以上文段出自_________(时期)的__________(作者)写的一篇_______(文体),本文不仅文美,而且书法也美,被后世称为_________
2.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岁在                    所以游目怀
3.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列坐其          之于怀
4.翻译下列句子。
(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A.避(nì)            池(miǎn)     秦王不(yì)             (tǎn)
B.列(guàn)            贤(miào) 颈(wěn)(jǐng)   (nú)
C.衣褐(yí)(hè) 柱(kàn)   守(kè)                       可予(fǒu)
D.汤(huò)               诚(qián)   诈佯(zhà)(yáng)   (tǔ)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相如功大,为上卿     拜:授予官职
B.吾,不忍为之下     羞:羞耻
C.蔺相如止之曰     固:坚决
D.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卒:终于,最终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义和今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宣言曰,我见相如,必之。
B.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C.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D.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
4.下列对人物的分析,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是(     
A.廉颇炫耀自己的地位、战功,羞辱蔺相如,表现出他的居功自傲和等级观念。
B.蔺相如“称病”“避匿”,表现出他因曾是舍人而自卑,不敢面对廉颇的挑衅。
C.蔺相如对门客说的一番话表现出他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优秀品质。
D.廉颇“肉袒负荆”,登门谢罪,体现了他知错能改,以国事为重的可贵品质。
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廉颇蔺相如列传》,主要是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的叙述,歌颂了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维护团结的精神,以及廉颇勇于改过的可贵品质。
B.司马迁,西汉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不仅具有史学价值,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鲁迅评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完璧归赵”一节,在写蔺相如出使前,先借缪贤之口对其作出了介绍,这不仅从侧面表现出蔺相如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也为下文写蔺相如作了铺垫。
D.本文在表现人物时,不仅把人物放在矛盾冲突中,借人物自己的言行来刻画人物性格,而且还极力铺张,渲染烘托人物,使人物性格鲜明而又生动。
2024-06-19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过秦论》(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甯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耕织,修守战之具                                   务:务必。
B.惠文、武、昭襄故业,因遗策                 蒙:继承
C.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关而攻秦       叩:攻打
D.秦无亡矢遗镞之                                      费:耗费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B.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C.然而成败异变
D.然秦以区区之地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卷天下
A.连衡而斗诸侯B.括四海之意
C.割膏腴之地D.割地而赂秦
4.下面对这两段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用排比的句式,渲染了秦孝公统一天下的雄心。
B.商鞅辅佐秦孝公制定了正确的对内对外政策,于是秦国日益强大。
C.山东诸侯以合纵策略对抗秦国,作者从人才、土地、兵力和财务四个方面,突出显示了诸侯力量的雄厚。
D.九国最后被秦所败,争相割地,臣服于杂,合从解体。
5.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2024-07-22更新 | 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