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常见类型 > 政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0 题号:24319761

请根据课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1.第二段中:“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2.结合本文第三段,概括这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基础是什么。
3.第九段中:“只要我们仍然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只要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我们就能在经济战线上迅速地获得胜利。”这句话有什么表达效果?
4.第十三段中的“永垂不朽”一词,表达了毛泽东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5.“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有什么深刻内涵?
【知识点】 政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整体分析:《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一篇充满激情和力量的演讲,全面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刻总结了党和国家取得的伟大成就。文章通过大量历史事实和数据,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演讲中多次提到“人民”,强调了人民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核心地位,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文章运用了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激励人心,催人奋进。

【推荐1】请根据课文《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内容,完成下面各题。

1.下列选项中,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C.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D.新民主主义革命消灭了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2.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做了哪些努力?请用原文简要回答。
3.如何做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请用原文简要回答。
4.本文一共出现了86次“人民”,这表达出了什么?
5.请你思考: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应运而生”的?请用原文回答。
6.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7.本文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8.本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艺术效果?
9.本文多次出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有什么艺术效果?
10.请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你是如何理解“初心易得,始终难守”的。
11.“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该如何做,才能不负众望?
7日内更新 | 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这种态度下,就是对周围环境不作系统的周密的研究,单凭主观热情去工作,对于中国今天的面目若明若暗。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割断历史,只懂得希腊,不懂得中国,对于中国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在这种态度下,就是抽象地无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不是为了要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策略问题而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那里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而是为了单纯地学理论而去学理论。不是有的放矢,而是无的放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我们说: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为此目的,就要像马克思所说的详细地占有材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我们的许多人却是相反,不去这样做。其中许多人是做研究工作的,但是他们对于研究今天的中国和昨天的中国一概无兴趣,只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研究上。许多人是做实际工作的,他们也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往往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总之,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

(节选自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1.文段加点的“这种态度”是指什么态度?依据文段内容,与“这种态度”相对立的态度是什么态度?请简要概括。
2.下表是本文段论证思路(或角度)的结构表,请根据文段内容填写出三处空缺部分中的内容。

论证思路(或角度)论证内容
这种态度表现不作系统周密研究;_______;盲目研究马列主义理论
类型做研究工作的(或教条主义者);________
特点忽视客观实际,哗众取宠,华而不实,自以为是
危害害己害人害革命
_________我们的大敌,党性不纯

3.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论述“危害”时有怎样的论证效果?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2024-08-17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本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最早的《莱因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②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③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可以大胆地说:④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选自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对选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表述正确的是(     
A.“首先”说明科学理论和革命实践之间的先后关系。
B.“这样”指代上文马克思在革命理论上的贡献。
C.“一切”指的是资产者对他的诽谤和诅咒。
D.“回敬”指的是马克思对政敌的回击,文中具有讽刺意味。
2.对选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句①说明马克思的革命斗争精神是多数革命者所欠缺的。
B.句②意在表明马克思创立国际工人协会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C.句③表明马克思的逝世对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D.句④中“可能”“未必”表示不肯定的语气,说明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不谋私利。
3.联系全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课文开头时间写得非常详细具体,是因为马克思的逝世,给世界革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是为了突出这一时刻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影响。
B.课文的总纲部分,论马克思的贡献先说对于历史科学的贡献,再说对于革命的贡献,这样概说主次分明。
C.文中过渡句的运用使得文章结构紧密,层次清晰,论述精要,语意连贯,有极强的说服力。
D.课文综合运用了叙述、议论、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4.“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这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对表现马克思形象有什么作用?
2024-03-10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