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小说 > 中国现当代小说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 题号:23987141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官舱里

茅盾

忽然船上的茶房在太阳晒不到的一边舱外支起旧蓝布的遮阳来了。

就有一个柔软的声音:怎么晒不到的地方倒要遮阳?发言者是女性,二十岁不到。太阳落脚在她的颈脖上,这虽有颇厚的电烫头发给遮住,可是头发里好像有些小虫子爬着,她时时举手到耳后掠一下。她这一句话是对同伴说的,同伴是男性,不过二十岁模样。就要出塘’了,出了塘’这边有太阳。对面的一位老者解释着,顺手理一理灰黄的八字须。老者有一张颇为红润的脸,疏眉朗日,声音洪亮,加之顺手摸摸八字须,表示了他的身份和教养,这立刻在两位年青人的心里留下了蔼然可亲的印象。

啊!是,是。男的恭恭敬敬回答,尊姓?

黄。草头黄。

内河小火轮的官舱中,旅客们大都是有身份的,往往不像客舱里的朋友们,凳子还没坐热就前后左右攀谈过。

老先生自然是中装,蓝绸大褂,老式花样。老先生是吸烟的,他那枝旱烟管是湘妃竹的,红润如玉,白铜斗儿,象牙咬嘴,挂着一副白银的剔牙杖,不过盛旱烟的荷包却是外国人用来装板烟的橡皮袋儿。

老先生极健谈,现在他已经从今天天气哈哈转到了当天上海报上登的叶海生案审判的情形。

他的老伴,很清秀很文雅的眉目,一点不见老态。估量地总有五十岁,因为她的脚是地道的三寸金莲,而她的谈吐举止却叫人想到三十多岁年青时她大概是维新派

即使她穿一身时髦的衣服,着实也并不怪样,比她身边那位女青年自然些。那位女青年当然是又窄又长的旗袍,又硬又高的领子,三寸高跟皮鞋,面颊上涂着两团健康色,手指上是鲜红的蔻丹。

男青年是穿洋服的,两个假肩头实在太阔,又翘得太高了,叫人看着难受;一双尖头皮鞋太尖了,不输于那位老太太的小脚的鞋尖。他也吸烟,衔在他嘴里的是一枝五寸来长银镶头的电木烟嘴。

这样的两对越谈越投契了,不知怎样一来谈到文艺方面了。

女青年这时忽然低声说:巴金的《家》很好吧!”“唔!老先生喷出一口浓烟将脑袋一侧。

男青年赶快拿下他的太长的卷烟咬嘴,带点忸怩态度说明:新出的,一部哀情小说。”“哦!

老先生和老太太几乎同时叫了起来。也是家庭小说。那位女青年又低声说。

倒不曾看过巴金。那位老太太微微一笑,发表她的意见,哀情小说、家庭小说,不能不推《红楼梦》。于是她就研究起《红楼梦》来,特地对她丈夫说:凤姐和贾母斗的牌,大概就是麻将书上说凤姐放一张一饼’给贾母。一筒’北方人叫一饼’,不过她们是两个人就可以成局的。

老先生只顾一面喷着烟,一面摇着脑袋画圈子,末了,他把旱烟斗在舱板上笃笃地敲着,似乎斟酌了一番才说:恐怕牌是同样的牌,打法却不同。

这当儿船上的汽管叫了几声,官舱窗外移近来了一带石帮岸,岸上是一簇瓦房。船靠了埠,就有些人腿在官舱窗外走过,接着是三四位旅客涌进这官舱来,有黄布学生服的青年,也有满脸肥肉的商人,这小世界里现在热闹了许多,也复杂了许多。

船再开驶后,这官舱里依然还有风雅的谈吐,但最多而最响的声音是茧市米价,桐油涨得太猛。

黄布学生服的两位靠近舱门边,在争论沿河一带的南瓜棚到底有多少国防的意义。因为据说这些小小的连成一片的南瓜棚是奉命搭盖的,用意在万一对日战争这可以避免飞机下蛋,那就是防空

一九三六年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淡化了矛盾冲突,表面上写得很随意,实际上以小见大展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
B.小说通过对官舱里老少两对夫妻的肖像、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揭示出他们各自的生活状态。
C.小说集中笔墨叙写了老少两对夫妻的攀谈,直到文末才出现两位学生关于“南瓜棚”的“国防”意义的争论,点出时代背景,构思巧妙。
D.小说寓批判于叙写之中,特别是对官舱里的人们,给予了无情的嘲讽,因为他们大都是有“身份”的。
2.对于小说中的老少两对夫妻的相同特征的分析,错误的是(     
A.衣着讲究B.缺乏爱国情怀
C.附庸风雅D.对名著理解深刻
3.从小说内容能挖掘出的深刻的社会现状不包括(     
A.经济危机B.物价平稳C.动荡不安D.政府无能
【知识点】 中国现当代小说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白雪猪头

苏童

那天夜里我母亲带了一只崭新的假领子到小兵家去了。小兵的母亲是个聪明的女人,她说,张云兰也有四个孩子呢,你给她家的孩子做几条裤子嘛!为了孩子的肚子,你就别管你的面子了,你做好了裤子我给送去,保证你有好处,马上要过年了,这么和她僵下去,你还指望有什么好东西端给孩子们吃呀,张云兰那把刀是长眼睛的,你吃了她的亏都没地方去告她的状。女邻居把我母亲说动了心。母亲说,你替我捎个口信给张云兰,让她把料子拿来,以后她儿女的衣服我来做好了。

凡事都是趁热打铁的好,尤其在春节即将临近的时候。小兵的母亲第二天回家的时候带了一捆藏青色的布到我家来。此后的一个星期也许是我母亲一生中最忙碌的日子。张云兰提供的一捆布要求做五条长裤子,都是男裤,长短不一。时间紧迫,只好挑灯夜战,我们在睡梦中听见缝纫机应和着窗外的北风在歌唱,声音有时流畅,有时迟疑,有时热情奔放,有时哀怨不已。

我母亲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张云兰家的五条裤子。整个事情的结局却出乎意料,张云兰从肉铺调到东风卤菜店去了!早不调晚不调,她偏偏在我母亲做好了那五条裤子以后调走了!

我们对于春节菜肴所有美好的想象,最终像个肥皂泡似的破灭了。

除夕前那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雪。天色还早,其他人都没起床,我和我三哥计划在家门前堆雪人。我们在拉门栓的时候感觉到外面什么东西在轻轻撞着门,门打开了,有个裹红围巾穿男式工作棉袄的女人正站在我们家门前,女人的手里提着两只猪头,左手一只,右手一只,都是我们从来没见过的大猪头,更加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女人的围巾和棉袄上落满了一层白色的雪花,两只大猪头的耳朵和脑袋上也覆盖着白雪,看上去风尘仆仆。

她一身寒气地挤进门来,把两只猪头放在了地上,说,你妈妈等会儿起来,告诉她张云兰来过了。你们记不住我的名字也没有关系,她看见猪头就会知道,我来过了。

听我母亲说,张云兰家后来也搬走了,她不在肉铺工作,大家自然便慢慢地淡忘了她。我母亲和张云兰后来没有交成朋友,但她有一次在红星路的杂品店遇见了张云兰,她们都看中了一把芦花扫帚,两个人的手差点撞起来,后来又都退让,谁也不去拿。我母亲说她和张云兰在杂品店里见了面都很客气,两个人只顾说话,忘了扫帚的事情,结果那把质量上乘的芦花扫帚让别人捞去了。

(有删改)

(1)概括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
(2)联系上下文内容,赏析文中的划线句子。
我们在睡梦中听见缝纫机应和着窗外的北风在歌唱,声音有时流畅,有时迟疑,有时热情奔放,有时哀怨不已。
(3)“我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4)请说说本文为什么以“白雪猪头”为标题?
(5)有人认为把最后一段杂品店相遇的情节去掉更好,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由。
(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开头就写了母亲的尴尬处境,并且故意交代并不是没有猪头肉可买,这为下文她和张云兰起争执做了铺垫,也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母亲和张云兰争执时,周围绝大多数人不让母亲进入店铺检查张云兰是否自己私藏了猪头,都觉得母亲是无理取闹,选择站在张云兰一边。
C.母亲“用不着问小兵就知道个究竟了”,是因为她认出了那就是早上肉铺消失的猪头,这体现了作者在字里行间对母亲的聪明能干的赞美。
D.张云兰是个自私自利的人,可以看出她经常利用职务之便谋取利益。得知要调走了,就让“我母亲”为她赶制裤子。
E.小说表现了人们在物质极度匮乏的时期,因迫于生计,为人处世显得有些势利,但依然保有着人性的温暖。
2024-06-19更新 | 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曹婆婆的面

明前茶

①曹婆婆在菜场旁开的这家只有十平方米的小面馆,已经18年,她是安徽宁国人,与菜场上专卖西红柿和甜椒的王伯是老乡,两人都是四十八九岁时到南京来帮长子带新生儿,忐忑不安地来到陌生城市,从此没有离开过。

②王伯来了没两年,就嫌大城市家家户户家门紧闭,没有唠嗑的人,又闻不见泥土与菜蔬的气息,没意思,吵着要回宁国老家种菜。无奈之下,儿子替老爹在菜市场租了一个两米长的小摊位,鼓励他兑菜来卖。儿子又把老妈从老家接了来,让老爹可以换个手,有个伴。

③卖菜人守摊一天,往往出门前来不及吃饭,要等到下午一两点顾客稀疏,才能吃到第一顿饭。菜贩们饿坏了,也渴坏了,一大海碗汤面,稀里哗啦吃下去,人才能从累蔫了的状态中缓过来。王伯叫了一个月外面小餐馆的面,味精多,配料少,受不了,鼓励老乡曹婆婆出来开面馆,给菜贩们一碗壮壮实实,可以扛大半天的面吃。起先,曹婆婆还犹豫,她虽然下面手艺得到全家人的赞许,却从来没有做过生意。王伯指点她:摊位离不了人,菜场生意多数是送面上门,所以你的小面馆,门面可以租小点;卖菜的人,到了下午五点半就要出清陈货,准备上新货,你送面的时候留个电话,需要什么菜蔬,人家都半卖半送给你,这样降低成本,面馆肯定能赚钱。

④见曹婆婆不吱声,王伯又说:你回去思量思量哦,咱们若是没自己的事可忙,光忙儿孙的事,等到孙子大了、住校了,跟你没话说了,任你从前神气得像龙王三太子,也会跟被拔了筋一样没精神。

⑤曹婆婆被说愣了,想了两天,终于在离菜场只有十米远的地方,盘下店面开了个螺蛳壳大的小面馆,水牌上只有三种面:肉丝面、鸡蛋面、猪肝面,配菜每天都换,全看曹婆婆昨日傍晚在菜贩那里买到什么落市菜。买到菜秧,下菜秧面;买到青椒,下青椒面;买到瓠子和西红柿,下瓠子西红柿面;若是买到十来把豇豆,那得等上20天,才能吃到口舌生津的酸豇豆面。曹婆婆手巧,酸豇豆酸萝卜自己腌,豆瓣酱自己发酵自己炒,连小块皮肚都自己炸。顾客买了猪腿肉做绞肉,猪皮片下不要,肉贩子就送给曹婆婆,躲过她递钱过来的手,说:明儿我的面,加勺酸豇豆就成,压压这一案板的肉腥气。

曹婆婆的面,从不放味精、老抽、荤油,下得清清爽爽,面像美人的髻子一样松松绾起,一丝不乱。上面盖着一大勺浇头,热气腾腾。她店里的水牌旁边特意挂着一个小木牌,上面用毛笔字写着:烂糊面另嘱。意思是若是你点面的时候不说,面端上来一定刚刚断生,滚圆的面条咬开来,面芯子还是白的。曹婆婆有句口头禅:没有铁打的手脚和肠胃,做不了贩菜营生。她发现,菜贩子没有一碗面,是能一口气吃完的,往往划拉两口,不是要接待散客,就是要招呼附近饭店着急忙慌来补货的大客户。面稍微下软点,这一来一去就泡烂了,叫人毫无胃口。因此,汤醇,油滚,面有骨子,是曹婆婆百试百灵的口味。

面下出来,曹婆婆秒速放进一个双层篾篮,挎上,给菜贩们一一送到摊位上。菜贩们伸出皲裂的大手接过,笑道:闻见曹姐的面,才晓得饿。曹婆婆忽起顽皮心,回道:等明儿我关了门回乡下了,看你们吃什么!菜贩们都嘻嘻发笑,知道曹婆婆嘴硬心软,18年的牵肠挂肚,她放不下他们,他们也放不下她。这不,听说贩卖小龙虾的摊贩,忙了两个月都没赶上吃一碗龙虾面,曹婆婆得了空,立刻称了5斤小个头的青壳龙虾在处理,虾仁归虾仁,虾脑归虾脑,准备等会儿,趁那卖虾摊主穿校服的儿子回来了,就给那家人送面去。

⑧曹婆婆说:总要让那孩子知道,有人看重你爹娘这一夏的忙碌,惦记着他们。他们这会儿忙得又黑又瘦,只剩两只眼睛精光发亮,这种精神,那孩子也应该看得到吧。

1.下列对曹婆婆决定开面馆的原因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以炫耀自己手艺好。B.给菜贩们一碗壮实的面吃。
C.小门面,可以买落市菜,成本低,能赚钱。D.能让自己有事情忙。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运用了插叙交代了王伯在菜市场卖菜的缘由,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曹婆婆的出场做了铺垫。
B.第⑤段画线句子中“躲”字运用了动作描写,写出了肉贩子送猪皮给曹婆婆而不收钱的情景,表现了肉贩的热情、善良,正面表现出曹婆婆手艺好、人好、受欢迎。
C.第⑥段交代了曹婆婆下的面条清爽、美观,为下文曹婆婆送面时与菜贩子相互打趣的情节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D.第⑦段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了曹婆婆想得周到,关心菜贩。
3.对第⑥段画线句子的修辞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排比B.比喻C.夸张D.借代
4.对第⑧段中“这种精神”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种精神”指小贩们起早贪黑,拼命挣钱只是为了让孩子们过得更好的奉献精神。
B.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新精神,曹婆婆的面“汤醇,油滚,面有骨子,是曹婆婆百试百灵的口味”。
C.是劳动人民的吃苦精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卖菜人守摊一天,往往出门前来不及吃饭,要等到下午一两点顾客稀疏,才能吃到第一顿饭”。
D.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关怀,让人感受到人性的美好:曹婆婆与小贩们之间的互相关心。
2024-08-21更新 | 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兔儿爷

老舍

①祁老人开始往家中走。

②他想给小顺儿和妞子买两个兔儿爷。很快的他又转了念头——在这样的年月还给孩子们买玩艺儿?可是,当他还没十分打定主意的时候,摆摊子的人,一个三十多岁的瘦子,满脸含笑的叫住了他:老人家照顾照顾吧!由他脸上的笑容,和他声音的温柔,祁老人看出来,即使不买他的货物,而只和他闲扯一会儿,他也必定很高兴。祁老人可是没停住脚步,他没有心思买玩具或闲扯。瘦子赶过来一步:照顾照顾吧!便宜!听到便宜,几乎是本能的,老人停住了脚。瘦子的笑容更扩大了,假若刚才还带有不放心的意思,现在仿佛是已把心放下去。他笑着叹了口气,似乎是说:我可抓到了一位财神爷!

老人家,您坐一会儿,歇歇腿儿!瘦子把板凳拉过来,而且用袖子拂拭了一番。我告诉您,摆出来三天了,还没开过张,您看这年月怎办?货物都是一个夏天作好的,能够不拿出来卖吗?可是……”看老人已经坐下,他赶紧入了正题:得啦,你老人家拿我两个大的吧,准保赔着本儿卖!您要什么样子的?这一对,一个骑黑虎的,一个骑黄虎的,就很不错!玩艺作的真地道!

给两个小孩儿买,总得买一模一样的,省得争吵!祁老人觉得自己是被瘦子圈弄住了,不得不先用话搪塞一下。

有的是一样的呀,您挑吧!瘦子决定不放跑了这个老人。您看,是要两个黑虎的呢,还是来一对莲花座儿的?价钱都一样,我贱贱的卖!

我不要那么大的!孩子小,玩艺儿大,容易摔了!老人又把瘦子支回去,心中痛快了一点。

那么您就挑两个小的,得啦!瘦子决定要把这号生意作成。大的小的,价钱并差不多,因为小的工细,省了料可省不了工!他轻轻的拿起一个不到三寸高的小兔儿爷,放在手心上细细的端详:您看,活儿作得有多么细致!

⑧小兔儿的确作得细致:粉脸是那么光润,眉眼是那么清秀,就是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也没法不像小孩子那样的喜爱它。脸蛋上没有胭脂,而只在小三瓣嘴上画了一条细线,红的,上了油;两个细长白耳朵上淡淡的描着点浅红;这样,小兔儿的脸上就带出一种英俊的样子。它的上身穿着朱红的袍,从腰以下是翠绿的叶与粉红的花,每一个叶折与花瓣都精心的染上鲜明而匀调的彩色,使绿叶红花都闪闪欲动。

⑨祁老人的小眼睛发了光。但是,他晓得怎样控制自己。他不能被这个小泥东西诱惑住,而随便花钱。他会像悬崖勒马似的勒住他的钱——这是他成家立业的首要的原因。

我想,我还是挑两个不大不小的吧!他看出来,那些中溜儿的玩具,既不像大号的那么威武,也不像小号的那么玲珑,当然价钱也必合适一点。

11瘦子有点失望。可是,凭着他的北平小贩应有的修养,他把失望都严严的封在心里,不准走漏出半点味儿来。您爱哪样的就挑哪样的,反正都是小玩艺儿,没有好大的意思!

12讲好了价钱,祁老人又坐下了——非到无可如何的时候,他不愿意往外掏钱;钱在自己的口袋里是和把狗拴在屋里一样保险的。

13瘦子并不着急。他愿意有这么位老人坐在这里,给他作义务的广告牌。同时,交易成了,彼此便变成朋友,他对老人说出心中的话:

14要照这么下去,我这点手艺非绝了根儿不可!

15怎么?老人把要去摸钱袋的手又拿了出来。

16您看哪,今年我的货要是都卖不出去,明年我还傻瓜似的预备吗?不会!要是几年下去,这行手艺还不断了根?您想是不是?

17几年?老人的心中凉了一下。

18东三省……不是已经丢了好几年了吗?

19哼!老人的手有点发颤,相当快的掏出钱来,递给瘦子。哼!几年!我就入了土喽!说完,他几乎忘了拿那一对泥兔儿,就要走开,假若不是瘦子很小心的把它们递过来。

20几年!他一边走一边自己嘟囔着。口中嘟囔着这两个字,他心中的眼睛已经看到,他的棺材恐怕是要从有日本兵把守着的城门中抬出去,而他的子孙将要住在一个没有兔儿爷的北平;随着兔儿爷的消灭,许多许多可爱的,北平特有的东西,也必定绝了根!

21到了家中,他仿佛疲倦得已不能支持。把两个玩艺儿交给小顺儿的妈。

22太爷爷!小顺儿笑得连眉毛都挪了地方,你给买来的?

23太爷爷!妞子要表示感谢,而找不到话说。

24玩去吧!老人半闭着眼说:今年玩了,明年可……”

25他把后半句话咽回去了。

26明年怎样?明年买更大、更大、更大的吧?小顺儿问。

27大、大、大的吧?妞子跟着哥哥说。

28老人把眼闭严,没回出话来。

选自《四世同堂》,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平被占据后,百业萧条,这点从瘦子说“摆出来三天了,还没开过张,您看这年月怎办”可以看出。
B.文中写兔儿爷“粉脸是那么光润,眉眼是那么清秀”、妞子和小顺儿得到兔儿爷的欢乐,暗示了对美好事物和生活的永恒期盼。
C.“今年玩了,明年可……”,小说结尾处祁老人欲言又止,但他喜欢兔儿爷的心思却瞒不过天真、聪明的小顺儿和妞子。
D.小说写祁老人买兔儿爷的经过,反映了日寇破坏了北平的安定,给中国百姓带来了生活和精神上的痛苦。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描写小兔儿爷除了使用正面描写和细节描写之外,还使用了侧面烘托,比如“就是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也没法不像小孩子那样的喜爱它”。
B.小说综合运用语言、心理、外貌等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使祁老人、瘦子等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丰满,富有立体感。
C.小说写“祁老人觉得自己是被瘦子圈弄住了”“瘦子决定不放跑了这个老人”等,从侧面烘托出了一个不问国事、唯利是图的无良商人的形象。
D.小说将宏大主题微观表达,以北平普通市民生活为背景,营造出战争带来的凝重、窒闷的氛围,收到艺术化的效果。
3.祁老人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4-08-11更新 | 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