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散文 > 抒情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0 题号:2397363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丰子恺

①春是多么可爱的一个名词!自古以来的人都赞美它,希望它长在人间。诗人,特别是词客,对春爱慕尤深。试翻词选,差不多每一页上都可以找到一个春字。后人听惯了这种话,自然地随喜附和,即使实际上没有理解春的可爱的人,一说起春也会觉得欢喜。这一半是春这个字的音容所暗示的。春!你听,这个音读起来何等铿锵而惺忪可爱!这个字的形状何等齐整妥帖而具足对称的美!这么美的名字所隶属的时节,想起来一定很可爱。好比听见名叫丽华的女子,想来一定是个美人。然而实际上春不是那么可喜的一个时节。我积三十六年之经验,深知暮春以前的春天,生活上是很不愉快的。

②梅花带雪开了,说道是漏泄春的消息。但这完全是精神上的春,实际上雨雪霏霏,北风烈烈,与严冬何异?所谓迎春的人,也只是瑟缩地躲在房栊内,战栗地站在屋檐下。望望枯枝一般的梅花罢了!

③再迟个把月罢,就像现在:惊蛰已过,所谓春将半了。住在都会里的朋友想象此刻的乡村,足有画图一般美丽,连忙写信来催我写春的随笔。好像因为我偎傍着春,惹他们妒忌似的。其实我们住在乡村间的人,并没有感到快乐,却生受了种种的不舒服:寒暑表激烈地升降于三十六度至六十二度之间。一日之内,乍暖乍寒。暖起来可以想起都会里的冰激凌,寒起来几乎可见天然冰,饱尝了所谓料峭的滋味。天气又忽晴忽雨,偶一出门,干燥的鞋子往往拖泥带水归来。一春能有几番晴是真的;小楼一夜听春雨其实没有什么好听,单调得很,远不及你们都会里的无线电的花样繁多呢。春将半了,但它并没有给我们一点舒服,只教我们天天愁寒,愁暖,愁风,愁雨。正是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④春的景象,只有乍寒、乍暖、忽晴、忽雨是实际而明确的。此外虽有春的美景,但都隐约模糊,要仔细探寻,才可依稀仿佛地见到,这就是所谓寻春罢?有的说春在卖花声里,有的说春在梨花,又有的说红杏枝头春意闹,但这种景象在我们这枯寂的乡村里都不易见到。即使见到了,肉眼也不易认识。总之,春所带来的美,少而隐;春所带来的不快,多而确。诗人词客似乎也承认这一点,春寒、春困、春愁、春怨,不是诗词中的常谈么?不但现在如此,就是再过个把月,到了清明时节,也不见得一定春光明媚,令人极乐。倘又是落雨,路上的行人将要断魂呢。可知春徒美其名,在实际生活上是很不愉快的。实际,一年中最愉快的时节,是从暮春开始的。

⑤就气候上说,暮春以前虽然大体逐渐由寒向暖,但变化多端,始终是乍寒乍暖,最难将息的时候。到了暮春,方才冬天的影响完全消灭,而一路向暖。寒暑表上的水银爬到temperate上,正是气候最temperate的时节。就景色上说,春色不须寻找,有广大的绿野青山,慰人心目。古人词云:杜宇一声春去,树头无数青出。原来山要到春去的时候方才全青,而惹人注目。我觉得自然景色中,青草与白雪是最伟大的现象。造物者描写自然这幅大画图时,对于春红、秋艳,都只是略蘸些胭脂,轻描淡写。到了描写白雪与青草,他就毫不吝惜颜料,用刷子蘸了铅粉、藤黄和花青而大块地涂抹,使屋屋皆白、山山皆青。这仿佛是米派山水的点染法,又好像是Cezanne风景画的色的块,何等泼辣的画风!而草色青青,连天遍野,尤为和平可亲,大公无私的春色。花木有时被关闭在私人的庭园里,吃了园丁的私刑而献媚于绅士淑女之前。草则到处自生自长,不择贵贱高下。人都以为花是春的作品,其实春工不在花枝,而在于草。看花的能有几人?草则广泛地生长在大地的表面,普遍地受大众的欣赏。这种美景,是早春所见不到的。那时候山野中枯草遍地,满目憔悴之色,看了令人不快。必须到了暮春,枯草尽去,才有真的青山绿野的出现,而天地为之一新。一年好景,无过于此时。自然对人的恩宠,也以此时为最深厚了。

⑥讲求实利的西洋人,向来重视这季节,称之为May(五月)。May是一年中最愉快的时节,人间有种种的娱乐,即所谓Mayqueen(五月美人)、Maypole(五月彩柱)、Maygames(五月游艺)等。May这一个字,原是青春、盛年的意思。可知西洋人视一年中的五月,犹如人生中的青年,为最快乐、最幸福、最精彩的时期。这确是名副其实的。但东洋人的看法就与他们不同:东洋人称这时期为暮春,正是留春、送春、惜春、伤春,而感慨、悲叹、流泪的时候,全然说不到乐。东洋人之乐,乃在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新春,便是那忽睛、忽雨、乍暖、乍寒、最难将息的时候。这时候实际生活上虽然并不舒服。但默察花柳的萌动,静观天地的回春,在精神上是最愉快的。故西洋的May相当于东洋的。这两个字读起来声音都很好听,看起来样子都很美丽。不过May是物质的、实利的,而春是精神的、艺术的。东西洋文化的判别,在这里也可窥见。

1.简要赏析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
2.作者为什么在开头尽情描写“春”字音容的可爱?文中引用了“一春能有几番晴”“小楼一夜听春雨”“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等古诗词句,有何效果?
3.“漏泄”一词表达了人们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精神上的春”的意思是什么?联系全文加以说明。
4.作者深知暮春以前的春天,生活上是很不愉快的,一年中最愉快的时节,是从暮春开始的,作者分别从什么角度列举了哪些理由?
5.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篇幅写春徒有其名?最后一段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6.下列对文章的分析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人,特别是词客,对春爱慕尤深,而丰子恺先生是画家,所以嫌恶春天,因此,本文虽然描绘的是春天,字里行间却有金风黄叶的淡定和幽婉。
B.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叙是为行文提供依托,议是增进对实质的认识。
C.这篇散文思路明晰,结构严谨,先写春的名称的可爱,然后表达自己的感受,最后写了东洋人和西洋人对五月的不同看法及原因。
D.西洋人讲求实利,把五月视为最快乐、最幸福、最精彩的时期;东洋人讲求艺术,把五月叫作暮春,认为这是留春、送春、惜春、伤春的时候。全文的主旨即在表明东西洋文化的迥异。
E.从对春天的态度,读出东西方文化差异,由此说西方是物质的,东方是艺术的,未免牵强,却可窥见作者的品位和匠心。
【知识点】 抒情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秋收

张朝林

①“乡亲们,来村部集合,咱们收秋啦!”

②村部老槐树上的大喇叭里,响起了村支书山爹的声音。

③福爷是支部委员,听到大喇叭响,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打开房门,东方的晨曦,夹杂着柳树林里的鸟叫声一起扑面而来。福爷仰起头看天。朝霞打过来,落在门前的小河里,河中便有了金红色的波纹。

④简单收拾一番,福爷戴上草帽出了门。

⑤东西两丘夹南北平川,是家乡的地貌。一条由北向南的小河,从村前而过。小河岸边是垂柳,初秋下的柳树,变了颜色,绿中透黄。河西,沿堤排列的是新村的别墅群。别墅群后,一望无际的平田是甘蔗林。河东的沙土地,是蔬菜水果基地。甘蔗酿酒厂和蔬菜烘干厂就在河东平田中间。

⑥山爹领着村民们在河西剥甘蔗叶儿。

⑦河西的甘蔗林,长得一丈多高,粗壮的甘蔗被叶子包裹,秋风拂过,泛着绿波。甘蔗是不忙着收的,趁着刚刚来的秋天,是要晒的。剥开紧裹的叶儿,露出秆儿,让秆儿晒晒秋阳,吹吹秋风,落落秋霜,秆儿就更甜,汁水就更饱满,出糖率就更高。

⑧噗噗噗,一根根甘蔗叶儿被拽下。沙沙沙,拽下的甘蔗叶儿铺在地上,铺成绿油油的草原,铺成写给家乡的绿色诗篇。剥叶儿是力气活儿,粗中有细,需从根部剥向顶部,顶部留上五六片叶儿,得轻轻剥,慢慢撕。秆儿高的,还须踮起脚剥。秋阳高照,地如蒸笼,晶莹的汗水落入地上铺平的甘蔗叶儿里。

⑨小憩时,山爹挑几根粗壮的甘蔗扳倒,让大伙儿品秋。一截截秆儿,一咬,满唇白,再嚼,满口甜,乐得大伙儿的脸皱成一朵朵秋菊花,连声说:“好甜!”甘蔗是从南方引进的优良品种,乡亲们在家乡的土地上辛勤耕耘着。

⑩甘蔗叶儿剥好,田野空荡了。地面是一片平静的绿浪,林立的甘蔗仿佛在秋风里哗哗啦啦地笑。

⑪那边,福爷领着村民们在河东的蔬菜水果基地里收秋。

⑫一个个大棚被揭开,秋阳下的蔬菜水果基地,就是家乡的一幅浪漫的油彩画。一串串的圣女果,绿的、黄的、红的,坠在枝叶间,大自然把秋天的色彩都涂抹给了它们。一簇一簇的火龙果叶子,仿佛绿色的瀑布,点缀着白的、黄的花儿,一个个咧开红嘴唇憨笑的火龙果藏在其间。

辣椒园也不甘示弱,“朝天红”“线椒”“水果椒”挂在枝头。尖朝天、头向地的“朝天红”辣椒,一爪一爪地在枝头,闪烁着红晕,在秋风里起舞。“线椒”躲在枝叶中间,风吹来,摇来晃去。稀稀落落的几片叶子上,吊满一枚枚黄的、绿的、红的胖嘟嘟的“水果椒”。

⑭乡亲们头戴草帽,轻轻地摘“朝天红”,放进篮子里。掐“线椒”的,满把满把地揪,满把满把的汁儿,把手指都染绿了。摘“水果椒”的,一次只能攥住一棵,一揪,整个秧儿都摇晃。摘下的辣椒,趁着秋阳是要晾晒的,巧手的村姑村嫂,把各色辣椒摊在地上,拼成一个大大的“丰”字,献给秋日的蓝天。

⑮母亲最爱吃“朝天红”辣椒,总爱在自家的菜园里种上“朝天红”,炒菜、做汤都要放。母亲说,生活中不能没有辣味,日子里有了辣味,生活就齐全了。我们最爱吃母亲做的“朝天红”捣蒜泥,放入豆瓣酱和五香粉,用热油一泼,香味就被激发出来,蘸馍吃,辣到心底,也香到心底。

⑯秋风在吹,秋阳在照。蔬菜水果基地边是一片荷塘。莲蓬饱满了,一个个莲蓬垂着头,微风里密密匝匝,仿佛在向秋天致意。还没开败的几朵莲花,躲在田田的荷叶下,听水鸟在荷叶下唱歌,唱着秋天丰收的歌儿。

(选自《人民日报》20239月大地副刊)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⑤段介绍家乡的地貌,交代时节,是为了给后文河西、河东的丰收作铺垫。
B.河西别墅群后面的甘蔗是不忙着收的,因为晒后的甘蔗可以直接卖个好价钱。
C.通过文章,可知蔬菜水果基地里种满了圣女果、火龙果和各种各样的辣椒。
D.文章通过村落秋收的情景,为读者展示一幅热闹、温馨、充满生机的乡村画卷。
2.对以下句子赏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辣椒园也不甘示弱,“朝天红”“线椒”“水果椒”挂在枝头。
A.该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生动形象。
B.“不甘示弱”写出辣椒园里的辣椒争先恐后、力争丰收的情态。
C.“朝天红”“线椒”“水果椒”三个双引号表示突出强调。
D.该句充分展示人们丰收时极大的满足感。
3.文章第⑮段为何写我们一家爱吃“朝天红”辣椒,以下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写一家人喜欢辣椒各种各样的吃法,呼应上文辣椒园丰收的情景。
B.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表达出我们一家对辣椒的喜爱。
C.富有烟火气,展现秋收与村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D.表现了村民丰收的喜悦和生活的富足。
4.文章交代山爹和福爷的身份,有什么作用?以下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表达对乡村干部辛勤工作的赞美。
B.山爹和福爷是党和国家为人民服务的一个缩影。
C.让读者感受到秋收里村民的喜悦。
D.乡村的发展不需要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
2024-01-22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着这一段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大水法与观水法之间的大片空地,原来是两座大喷泉,想那水姿之美,已到了标准境界,所以以“法”为名。西行可见一座高大的废墟,上大下小,像是只剩了一截的、倒置的金字塔。悄立“塔”下,觉得人是这样渺小,天地是这样广阔,历史是这样悠久——

路旁的大石龟仍然无表情地蹲伏着。本该竖立在它背上的石碑躺倒在土坡旁。它也许很想驮着这碑,尽自己的责任吧。风在路另侧的小树林中呼啸,忽高忽低,如泣如诉,仿佛从废墟上飘来了“留——留——”的声音。

我诧异地回转身去看了。暮色四合,方外观的石块白得分明,几座大石叠在一起,露出一个空隙,像要对我开口讲话。告诉我这里经历的烛天的巨火么?告诉我时间在这里该怎样衡量吗?还是告诉我你的向往、你的期待?

风又从废墟上吹过,依然发出“留——留——”的声音。我忽然醒悟了。它是在召唤!召唤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废墟,不愿永久停泊。

然而我没有为这努力过吗?便在这大龟旁,我们几个人曾怎样热烈地争辩啊。那时的我们,是何等慷慨激昂,是何等地满怀热忱!(1和人类比较起来,个人的一生是小得多的概念了,每个人自有理由做出不同的解释。我只想,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吗?

2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寒鸦万点,驮着夕阳,掠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色的西天。在它们的翅膀底下,晚霞已到最艳丽的时刻。西山在朦胧中涂抹了一层娇红,轮廓渐渐清楚起来。那娇红中又透出一点蓝,显得十分凝重,正配得上空气中摸得着的寒意。

1.本文段出自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2.为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激昂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加点字词的注音和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蹲(cún): 两腿尽量弯曲,像坐的样子,但臀部不着地。
B.      墟():原有许多人家聚居而现在已荒废了的地方。
C.       渺(miào):微小,藐小。
D.      悟():了解、领会、觉醒。
4.有人对“废墟,不愿永久停泊”中的“废墟”有以下几种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     
A.指荒废了的地方。B.指圆明园。
C.指凝固的历史。D.指已荒废了的圆明园。
5.写景细腻、情景交融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下列是对选文最后一段写景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空中鸦噪与废墟之静对比,突出废墟的空旷、寂寥。
B.粉红色的西天与暗影下的废墟对比,既是写实景,又把人们的视线由地面引向透着美丽的夕阳的天空。
C.表达了作者对变革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的万千气象的向往和憧憬。
D.以鸦噪突出废墟的寒意,暗示作者心中对凝固的历史的寒意。
6.“风又从废墟上吹过,依然发出‘留——留——’的声音”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我没有为这努力过么?”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1)(2)处运用的表达方式分别是什么?
8.“风又从废墟上吹过,依然发出‘留——留——’的声音。我忽然醒悟了。它是在召唤!召唤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结合文章语境,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后再保留原意、使用同样的修辞手法,将这段话压缩为一句话。
9.如何理解第三段中的三个“告诉”?
2024-01-23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1.作者在第一段中依次写出了哪些景物?
2.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写出了本体的什么特点?
3.“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此句话有什么作用?
2024-08-15更新 | 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