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 题号:2381977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至于颐和园的长廊,可谓千篇一律之尤者也。然而正是那目之所及的无尽的重复,才给游人以那种只有它才能给人的特殊感受。大胆来个荒谬绝伦的设想:那八百米长廊的几百根柱子,几百根梁枋,一根方,一根圆,一根八角,一根六角……;一根肥,一根瘦,一根曲,一根直……;一根木,一根石,一根铜,一根钢筋混凝土……;一根红,一根绿,一根黄,一根蓝……;一根素净无饰,一根高浮盘龙,一根浅雕卷草,一根彩绘团花……;这样千变万化地排列过去,那长廊将成何景象?

有人会问:那么走到长廊以前,乐寿堂临湖回廊墙上的花窗不是各具一格、千变万化的吗?是的。就回廊整体来说,这正是一个大同小异、大统一中的小变化的问题。既得花窗小异之谐趣,又无伤回廊大同之统一。且先以这些花窗的小小变化,作为廊柱无尽重复的前奏,也是一种欲扬先抑的手法。

(选自梁思成《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1.下列最能证明“颐和园的长廊,可谓千篇一律之尤者也”的一句是(     
A.目之所及的无尽的重复。
B.就回廊整体来说,这正是一个“大同小异”、大统一中的小变化的问题。
C.既得花窗“小异”之谐趣,又无伤回廊“大同”之统一。
D.在时间持续的同时,空间也持续地“流动”。
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列举了颐和园长廊的柱子来说明“千篇一律”带来的美感。
B.选文列举了颐和园长廊上的柱子来说明“千变万化”带来的美感。
C.选文肯定了乐寿堂临湖回廊上花窗的“千变万化”。
D.选文肯定了乐寿堂临湖回廊上花窗的“千篇一律”。
3.下列有关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至于表示另提一事。B.然而表示语意的转折。
C.文中省略号表示行文的省略。D.文中的引号都表示强调。
4.下列对文中采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排比   设问B.排比   夸张C.对偶   设问D.对偶   反问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至于颐和园的长廊,可谓千篇一律之尤者也。然而正是那目之所及的无尽的重复,才给游人以那种只有它才能给人的特殊感受。大胆来个荒谬绝伦的设想:那八百米长廊的几百根柱子,几百根梁枋,一根方,一根圆,一根八角,一根六角;一根肥,一根瘦,一根曲,一根直;一根木,一根石,一根铜,一根钢筋混凝土;一根红,一根绿,一根黄,一根蓝;一根素净无饰,一根高浮盘龙,一根浅雕卷草,一根彩绘团花……这样千变万化地排列过去,那长廊将成何景象!

有人会问:那么走到长廊以前,乐寿堂临湖回廊墙上的花窗不是各具一格,千变万化的吗?是的。就回廊整体来说,这正是一个大同小异,大统一中的小变化的问题。既得花窗小异之谐趣,又无伤回廊大同之统一。且先以这些花窗的小小变化,作为廊柱无尽重复的前奏,也是一种欲扬先抑的手法。

翻开一部世界建筑史,凡是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一条街道或者一个广场,往往都以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说是千篇一律,却又千变万化。每一条街都是一轴手卷、一首乐曲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在城市面貌上起着重要作用。

十二年来,在全国各城市的建筑中,我们规划设计人员在这一点上做得还不能尽满人意。为了多快好省,我们做了大量标准设计,但是中自应包括艺术的一面,也就是百花齐放。我们有些住宅区的标准设计千篇一律到孩子哭着找不到家;有些街道又一幢房子一个样式、一个风格,互不和谐;即使它们本身各自都很美观,放在一起就都损人且不利已千变万化到令人眼花缭乱。我们既要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又要避免杂乱无章,相互减色;既要和谐统一,全局完整,又要避免千篇一律,单调枯燥。这恼人的矛盾是建筑师们应该认真琢磨的问题。

(选自梁思成《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1段介绍了颐和园长廊的千篇一律给人的特殊感受。
B.第2段认为乐寿堂临湖回廊廊柱的重复是花窗变化的前奏。
C.第3段指出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在城市面貌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D.第4段认为建筑设计应当做到重复与变化的有机统一。
2.根据选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颐和园长廊的“千变万化”只能给人带来芜杂和“荒谬绝伦”的感觉。
B.乐寿堂临湖回廊的廊柱和花窗是重复和变化的和谐统一。
C.个体建筑物或群体建筑物往往都应注重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
D.作者批评了中国各地建筑或千篇一律或千变万化的标准设计。
3.下列对于选文词句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个“一根”在语言学上就给读者以厌烦感,从而阐明颐和园的长廊不能“千变万化”。
B.“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在城市面貌上起着重要作用”是对上文的概括。
C.“孩子哭着找不到家”这一浅显通俗的语言揭示了现代建筑千篇一律的特点,使现代建筑失去了实用性。
D.语言艺术也要讲究重复与变化的有机统一,选文每一段都可以看出作者语言讲究重复与变化的有机统一。
4.选文中哪一句话可以作为全文的中心论点?
5.体会选文画线句的妙处。
2024-02-02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咬文嚼字(节选)

朱光潜

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它的直指的意义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草”“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上,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个不同,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既是游离的,个别的,它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离。

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注]联想起来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不通;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了原文的妙处。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蕴藉。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丰富。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点铁成金。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

[注]小龙团:北宋时,一种以特殊工艺加工并用模具压制而成的饼状茶。作为茶中珍品,当时主要用于进贡皇家,朝野臣民罕得之。

1.本文划线的句子中,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
2.“科学的文字”和“文学的文字”各有什么特点?
3.根据第一自然段,总结“直指的意义”和“联想的意义”有何不同。
4.从“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到“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再到“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句子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为什么是“点铁成金”?
2024-08-29更新 | 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语段完成题目:

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仿佛以为知、好、乐是三层事,一层深一层;其实在文艺方面,第一难关是知,能知就能好,能好就能乐。知、好、乐三种心理活动融为一体,就是欣赏,而欣赏所凭的就是趣味。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大半由于在知上有欠缺。

有些人根本不知,当然不会感到趣味,看到任何好的作品都如蠢牛听琴,不起作用。这是精神上的残废。犯这种毛病的人失去大部分生命的意味。

有些人知得不正确,于是趣味低劣,缺乏鉴别力,只以需要刺激或麻醉,取恶劣作品疗饥过瘾,以为这就是欣赏文学。这是精神上的中毒,可以使整个的精神受腐化。

有些人知得不周全,趣味就难免窄狭,像上文所说的,被囿于某一派别的传统习尚,不能自拔。这是精神上的短视,坐井观天,诬天藐小

要诊治这三种流行的毛病,唯一的方剂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一切价值都由比较得来,生长在平原,你说一个小山坡最高,你可以受原谅,但是你错误。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天下也只是孔子所能见到的天下。要把山估计得准确,你必须把世界名山都游历过,测量过。研究文学也是如此,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纷歧,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这就是趣味)也就愈可靠。

1.给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
(1)于:(     )                            (2)诬天小:(     )
2.“这三种流行的毛病”指的是什么?在“知”方面的表现如何?导致这三种毛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三种毛病①是_________________表现为_______________
②是_________________表现为_______________
③是_________________表现为_______________
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上面文字的理解,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作者说明三种流行的毛病时,分三段排列,使行文变得疏朗。
B.说明三种流行的毛病只是说出病象,点明危害,并未举例详述。
C.知、好、乐都是精神领域的活动,是人生重要的组成部分。
D.这部分文字论述了研究才能获取新的趣味,作者从多个方面列举出自己的种种经验来论证。
4.作者引用“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旨在说明什么?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