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散文 > 抒情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0 题号:23784491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能尝一尝这,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岐韵,倒来得正好。

北方的果树,到秋天,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帐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1.指出下列语句表述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A.北京陶然亭的名字取于白居易的诗句“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B.“见落叶而知岁之将暮”的意思是看见落叶就知道天要到傍晚了。
C.宋代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轼的《赤壁赋》都是写秋的名篇。
D.“秋士”古时是专指那些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
2.画线句“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文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作者以直抒胸臆的手法,愿意折去生命的三分之二去留住北国之秋,表达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挚爱。
B.“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作者认为秋的“悲凉”容易引发文人的颓废情绪,中国诗文中颂赞秋的文字特别多就是证明。
C.“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通过对不同的饮食物产的口感风味进行比较,说明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各有特色,各具风味。
D.“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把秋蝉比喻为蟋蟀、耗子,一方面说明秋蝉在北方数量极多,另一方面说明秋蝉的嘶叫不被人们喜爱。
4.请说说作者为何以“故都的秋”为题。
【知识点】 抒情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无雪

①故乡的冬天留给我童年与少年的,是关于寒冷与飘雪的记忆。

②向暮时节,天阴沉着脸,云被风追着跑得飞快,气温骤降到零下几度(摄氏)的时候,大人们抬头望一眼灰暗的天空,说是快要下雪了!

③不一会儿,先是窸窣的雨夹雪,那雨点伴随天然六角的晶体敲打着屋背的黑瓦,就如音乐家灵巧的手轻轻地划过琴键,丁丁东东。多少年过去了,这碎玉之声还萦回在我的耳际。夜里总是睡不稳,会几次三番爬出被窝拉开窗帘看一眼,外面是不是真的下雪了。雪,说不上是什么时候,在人不知不觉中斜刺里飘落了。屋外,清冷的月光下,没有人踏雪而行,用不着着急,像林冲那样,一步高,一步低,踉踉跄跄,捉脚不住,雪夜上梁山。路上无人,田野无人。只有被风追逐着的雪,上下旋转着,左右飞舞着,飘飘洒洒,疏疏密密,忽而转身腾空,忽而前展双臂,然后,一头扑向期待拥抱她的大地。我想象这是在灯光雪亮的舞台上,大自然正在上演一场优美的舞蹈,而雪的舞蹈是一种诗意的语言,关于天的辽远,关于风的吟唱,关于云的彩衣,关于雨的精魂……满心欢喜地躺回被窝,睡梦中又好像听见了,那纷至沓来的雪的脚步——走进我家的院子了,铺在你家的门槛外了,镶上他家的窗台了,漫过田间高高低低的小路了,平齐河边弯月似的石桥了……

④清晨推门,眼前一亮:昨夜隔壁瓦屋纸窗外的世界,一片洁白。昨日地上堆满落叶还显得一片狼藉的院子,现在被大雪所掩盖,像在上面盖了一块洁白的手巾;两株挺拔的枣树,威风凛凛地披挂着银色的甲胄,从四面八方伸出雪白的手臂,指向天空;小河结了厚冰,听不见流淌的声音,没有桥,也无须桥,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吸引着人一直走到对岸。河那边是田野,眺望与地平线相接的远处,也是覆盖了皑皑大雪的白线。那白雪是披在原野身上冬天的被子。在那里,大地也睡着了——这不是长眠,这似乎是它辛勤一年以来的第一次安睡。(梭罗《冬日漫步》)

⑤当我不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父亲的时候,关于雪的记忆也就逐渐淡漠了。孩子们却没有忘记童话里的白雪公主,向往冬天,向往寒冷,向往雪花飘飘的日子……可是冬天已经变得暖和了,没有寒冷,也没有雪。有几个冬日,天阴沉着脸,云被风追赶着跑得飞快,气温又骤然下降了,看样子是下雪的天气。还在上小学的儿子,迫不及待地问我:爸爸,什么时候下雪?我说:快了,这天准下雪!可是,雪,向往中的雪,孩子眼里的雪,被人千呼万唤着的雪,总是没有落下来。是啊,你的睫毛上和舌头上/没有落过甜雪花/怎能说懂得温柔/你没有审视过六角的雪花/你没有见过积雪成冰/没有听过夜半的冰裂/怎能说懂得创造、破坏和一尘不染的纯洁……(邵燕祥《雪》)雪,也是孩子们认识自然界、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一个经历。

⑥江南的冬天怎么不下雪了?我怎么回答?大气污染?森林减少?地球趋暖?四季不再分明?我回答不上。孩子长大了,长了知识,一切都会自己解答。

⑦但是,我也盼望雪,依然想念过去有雪的日子。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现在,我家里有酒,有火炉,独酌以外,也喜欢雪夜有人敲门,举杯共饮,作通宵长谈。如果还有兴致,明早酒醒,不妨雇一条小舟,一起往东湖看雪……什么时候,我们还能见到飘雪的日子?不是在回忆中,不是在梦中,而是凌晨推门,眼前一亮:银世界,玉乾坤,天与地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1.“故乡的冬天留给我童年与少年的,是关于寒冷与飘雪的记忆。”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第③段中,作者写了哪些“飘雪的记忆”?请分条概述。
3.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④自然段。
4.本文题为“江南无雪”,但文章前四个自然段却写了作者小时候有雪的日子,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意图。
5.文章表达了作者何种情感?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我们该如何和大自然相处。
2024-06-15更新 | 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整体分析:这篇文章通过描写西藏阿里高原上红柳的生存环境和命运,展现了红柳顽强的生命力和高原生态的脆弱。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红柳在恶劣环境中的坚韧与美丽,同时通过“我”和司务长的对话,揭示了人类在生存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文章情感真挚,语言生动,既有对自然生命的赞美,也有对生态破坏的深切忧虑,发人深省。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30年前,我在西藏阿里当兵。

这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5000米,冰峰林立,雪原寂寥。不知是神灵的佑护还是大自然的疏忽,在荒漠的皱褶里,有时会不可思议地生存着一片红柳丛。它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这高原的精灵,是离太阳最近的绿树,百年才能长成小小的一蓬。到藏区巡回医疗,我骑马穿行于略带苍蓝色调的红柳丛中,曾以为它必与雪域永在。

一天,司务长布置任务——全体打柴去!

我以为自己听错了,高原之上,哪里有柴?!

原来是驱车上百公里,把红柳挖出来,当柴火烧。

我大惊,说,红柳挖了,高原上仅有的树不就绝了吗?

司务长回答,你要吃饭,对不对?饭要烧熟,对不对?烧熟要用柴火,对不对?柴火就是红柳,对不对?

我说,红柳不是柴火。它是活的,它有生命。做饭可以用汽油,可以用焦炭,为什么要用高原上唯一的绿色!

司务长说,拉一车汽油上山,路上就要耗掉两车汽油。焦炭运上来,一斤的价钱等于六斤白面。红柳是不要钱的,你算算这个账吧!

挖红柳的队伍,带着铁锨、镐头和斧头,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红柳通常都是长在沙丘上。一座结实的沙丘顶上,昂然立着一株红柳。它的根像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荒漠的皱褶”突出了红柳生长环境的恶劣,衬托了红柳顽强的生命力和它的珍贵。
B.“不可思议”表现了红柳顽强的生命力和生长的艰难,暗示了红柳在高原中的珍贵。
C.“微笑”一词表现了红柳面对“酷寒和缺氧”的恶劣环境,依然从容不迫、怡然自得的神态,说明红柳不畏恶劣的环境,生长得很轻松很容易。
D.“铁一样锈红的枝干”表现了红柳坚挺而硬韧的特点。
2.下列各项中,对“这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5000米,冰峰林立,雪原寂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冰峰林立,雪原寂寥”是红柳丛生长的环境。
B.这一句展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也为全文开拓了广阔的意境。
C.作者对红柳生长的环境感到遗憾。
D.从视角上看,白茫茫的一片无边无垠,给人以辽阔和雄壮的美感。
3.下列各项中,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拟人
B.做饭可以用汽油,可以用焦炭,为什么要用高原上唯一的绿色!——借喻
C.一座结实的沙丘顶上,昂然立着一株红柳。——拟人
D.它的根像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比喻
4.下列对司务长和“我”算账时,连用了几个“对不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文章将深刻的思想蕴涵在平常的叙述中,让人们在笑过之后再回味苦涩的眼泪和深深的无奈。
B.几个“对不对”写活了司务长说话时理直气壮的情态,文章的妙笔就在这 里。在平均海拔5000米的高原雪域挖掉那唯一能固住流沙给人们带来绿色的树,这无疑是一出惨痛的悲剧。
C.生存是人的第一要素,司务长的话也是正确的。
D.人类的可悲不仅在于人们亲手毁灭了这离太阳最近的绿树,破坏了生态环境,更在于他们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可悲。
5.下列对“离太阳最近的树”这一标题的含义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红柳生长在海拔5000米的高原上,因此“离太阳最近”。
B.红柳从太阳那里得到的光和热最多,因此蕴涵着伟大的力量,有顽强的生命力。
C.红柳很适应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因此成了高原上唯一的绿色,是“离太阳最近的树”。
D.红柳在高原上对抗着酷寒和缺氧的恶劣环境,因此成了高原上唯一的绿色。
2024-09-13更新 | 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

徐迅

那是一块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冬天,父亲还坐在那里。低矮的屋檐,背后是红砖土墙。黑灰色的瓦片垂着耳朵,仿佛倾听着什么。父亲通常一个人不会说什么,只是静静地沐浴着阳光,取暖,像温顺的臣民承受浩荡的皇恩。我每次回家首先要打量的就是那个地方。喊一声父亲,父亲脸上立刻阳光灿烂,笑容如绽放在枝叶里的花朵般颤动。

一个人是会老的。皱纹宛如屋檐上生满绿锈的青苔,上面摇曳着荒草。老人头发花白,牙齿脱落,身边斜靠着一根锃亮的竹拐杖。那样子像是一部接近尾声的黑白电影里的旧镜头。阳光不老,新鲜的光束里尽情跳跃着生命的尘埃。但父亲不见了。如今,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空落落的,如我空落落的心。泪水爬出我的眼帘,阳光使它格外地晶莹,如针芒般的阳光深深刺伤着我。阳光无影无踪地裹走了父亲,又依然照亮那里,如泻地的一摊水银,成为我面前不会消逝的最坚硬的事物之一。

来!晒晒太阳!在乡村,尤其是冬天,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窝聚的老人们也最多。冬天里,阳光以一种最温暖、最明亮的姿态涂抹大地。树上尚有没凋零的叶片,通体金黄,兴奋得直打哆嗦。地上,一条狗蜷缩在阳光的被窝里,懒洋洋地,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或是让太阳烤干的牛粪。老人们开始在阳光里打捞着明灭的往事,交头接耳:谁家的猪养得最肥,谁家今年的收成很好,谁家的闺女腊月里要出嫁,谁家的小子又有出息了……他们大口大口饱食着阳光的盛宴,咀嚼阳光,毕毕剥剥,满嘴流油。通常,他们都以为这儿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人间的天堂。他们的笑声、叹息声、诉说声像是无数把叮当当的小榔锤,把阳光敲成了金子般的碎片,然后乐呵呵地捂在怀里,俨然一个个财主佬。

我想父亲,包括一些老人们,在他们人生的暮年喜欢坐在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倾诉,肯定隐藏着某种心灵的秘密:一定是额头皱纹里隐逸着的生命的苦涩需要在阳光下抚慰;内心经历太多,那阳光照耀不到的地方或许往事已经堆积得发霉,必须在阳光下曝晒一番;抑或身上流动缓慢的血液必须与阳光勾兑与打通,才会使他们更加舒展、坦荡、明媚。也可能他们想得更远,无边无际的黑正在向他们拥来,他们得赶紧拾掇起一些太阳的金枝,燃烧生命⋯⋯因为,不仅一颗晦涩的心需要阳光的照耀,一颗纯净的心,也同样需要阳光的映照。最后,阳光收拾走了许多谜底,父亲肉体生命的消逝就正如阳光的消逝一样。只是父亲永远不会知道,他的那块被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会成为他亲人们心中最大的疼痛——有几回,我发觉与我一道回家的儿子,眼睛朝那地方也怔怔地发愣,以前,他可是撒欢般地蹦跳着双脚扑向那里的。

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这是一位俄罗斯诗人的诗句。写这诗的巴尔蒙特这时仿佛就像一个婴儿,在春天里降生时一睁眼,就看到了温煦的阳光。他身上泛着金黄的绒毛。阳光照耀的日子,生活明净得一览无余,纤毫毕现:阳光进入土地所有事物的内部,使其发酵、膨胀、疯狂和生长。这些人们都可以看到,因此也体会出阳光本身充满的慈祥、温暖、仁爱和平静。

果然,在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又少了一张熟悉的面孔,又多了一副陌生而嘶哑的喉咙。我想,一个阳光铺就的舞台,父亲和他的乡亲裁剪着一块阳光的绸缎,然后紧紧地包裹住自己,就幸福地睡去了。

但丁说:我曾去过那阳光最多的地方,看到了回到人间的人无法也无力重述的事物。(《神曲·天堂》)仅仅默念着这一句,我的心绪在阳光下就显得一派苍茫。

1.本文题为“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请联系文章内容,谈谈你对“阳光”是怎么理解的。
2.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怎么理解其修辞手法?
3.结合文章第四段,用你自己的话说说“在阳光底下的倾诉,肯定隐藏着某种心灵上的秘密”中的“秘密”具体指什么?
4.美丽的阳光,醇厚的生命,作者在写阳光的永恒和明亮时,也写了生命的短暂和珍贵。请你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怀?
5.文章的结尾引用了但丁的诗句,请结合原文分析引文的含义和作用。
6.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温煦的阳光充满暖意,进入土地所有事物的内部,使其发酵、膨胀、疯狂和生长,正因为如此,在作者的笔下对阳光充满了虔诚和膜拜的敬意。
B.文章写老父亲坐在房前沐浴阳光,写老人窝聚在冬日里,甚至写一条狗蜷缩在阳光的被窝里,使文章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C.生命不应像流星,一个人的生命是一个流动的过程,如果你的生命里有阳光陪伴,你是幸福的;人生应该慢步欣赏享受阳光。
D.人生不如意事常十八九,不想八九,常想一二,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无异红日高照,生活的天空充满阳光。
E.本文以朴素的语言,真实的情感,细腻而生动地抒写了对父亲、对故乡的眷念思念,就像阳光一样挥之不去。阳光照得愈多,亲情乡情愈是浓烈。
2024-04-30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