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散文 > 抒情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 题号:23706961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胡同文化》(节选)

①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老两口睡觉,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去一点。这是外地少有的,街道如是斜的,就特别标明是斜街,如烟袋斜街、杨梅竹斜街。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四合院是一个盒子。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远亲不如近邻街坊里道的,谁家有点事,婚丧嫁娶,都得一点份子,道个喜或道个恼,不这样就不合礼数。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除了有的街坊是棋友,一盘;有的是酒友,到大酒缸(过去山西人开的酒铺,都没有桌子,在酒缸上放一块规成圆形的厚板以代酒桌)喝两(大酒缸二两一杯,叫做一个);或是鸟友,不约而同,各晃着鸟笼,到天坛城根、玉渊潭去会鸟(会鸟是把鸟笼挂在一处,既可让鸟互相学叫,也可互相比赛),此外,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③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我认识一个在国子监当过差,伺候过陆润庠、王垿等祭酒的老人,他说:哪儿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五味神在北京。五味神是什么神?我至今考查不出来。但是北京人的大白菜文化却是可以理解的。

④北京人每个人一辈子吃的大白菜摞起来大概有北海白塔那么高。

⑤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他们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北京是民主运动的策源地,民国以来,常有学生运动。北京人管学生运动叫做闹学生。学生示威游行,叫做过学生。与他们无关。

⑥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安分守己,逆来顺受。老舍《茶馆》里的王利发说,我当了一辈子的顺民,是大部分北京市民的心态。

⑦我的小说《八月骄阳》里写到文化大革命,有这样一段对话:

还有个章法没有?我可是当了一辈子安善良民,从来奉公守法。这会儿,全乱了。我这眼前就跟下黄土’似的,简直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您多余操这份儿心。粮店还卖不卖棒子面?

卖!

还是的。有棒子面就行。……”

⑪我们楼里有个小伙子,为一点事,打了开电梯的小姑娘一个嘴巴。我们都很生气,怎么可以打一个女孩子呢!我跟两个上了岁数的老北京(他们是搬迁户,原来是住在胡同里的)说,大家应该主持正义,让小伙子当众向小姑娘认错,这二位同声说:叫他认错?门儿也没有!忍着吧!——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⑫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除了少数宅门还在那里挺着,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经很残破,有的地基柱础甚至已经下沉,只有多半截还露在地面上。有些四合院门外还保存已失原形的拴马桩、上马石,记录着失去的荣华。有打不上水来的井眼、磨圆了棱角的石头棋盘,供人凭吊。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也许像西安的虾蟆陵,南京的乌衣巷,还会保留一两个名目,使人怅望低徊。

再见吧,胡同。

一九九三年三月十五日

1.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王利发的顺民形象表现了北京市民的心态。
B.北京人逆来顺受,缺少刚正不屈的性格。
C.胡同文化是北京市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D.胡同文化已随着胡同的消失而消失。
E.北京大街、胡同都是方方正正的。
2.下面的描写分别反映了北京人的什么特点?
(1)“您多余操这份儿心。粮店还卖不卖棒子面?”“卖!”“还是的。有棒子面就行。……”
(2)“街坊里道”的,谁家有点事,婚丧嫁娶,都得“随”一点“份子”,道个喜或道个恼,不这样就不合“礼数”。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3)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
3.文中划线部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4.“四合院是一个盒子”一句话在文中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5.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流露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逐渐消失的胡同文化持什么态度?
6.作者认为,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请结合全文谈谈原因。
【知识点】 抒情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丁香结(节选)

①今年的丁香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树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②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③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见檐前积雪。……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④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妖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⑤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的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⑥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她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1.第①段划直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A.拟人     比喻B.拟人     排比C.比喻     排比D.比喻     夸张
2.第④段引用古人关于丁香结的诗句的作用是(     
A.欣赏古诗,赞美古人高超的写作技巧。
B.为了说明丁香不适合在雨中欣赏。
C.从另一角度展示了芭蕉的形象,用丁香反衬芭蕉在雨中更加美丽,为读者提供了展开丰富想象的天地。
D.从另一角度展示了丁香结的形象,丰富了丁香结的内涵,为读者提供了展开丰富想象的天地。
3.仔细阅读文章,从中找出丁香在形状、颜色、气味方面的特征。
4.写出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并简要分析。
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5.结合文章,说说作者为什么把丁香花喻为“丁香结”。
2024-04-21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想北平》节选文字,完成各小题。

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我知道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君士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地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虽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虽说巴黎的布置已比伦敦、罗马匀调得多,可是比起北平还差点儿。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连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气;不在有许多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与西山呢!

1.为什么作者说:“巴黎更近似北平”,但是“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地感到寂苦”?
2.第一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北平怎样的特点?
3.作者对北平是“想说而说不出口”的深深眷恋,那么你对你的家乡是什么样的感情呢?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在一所小学教室的墙壁上,贴着孩子们写自己家庭的作文。一个孩子写道:他的爸爸是工厂干部,妈妈是中学教师,他们很爱自己的孩子,星期天常常带他去山边玩,他有很多玩具,有自己的小人书库,他感到很幸福。但是妈妈对他管教很严,命令他放学必须直接回家,回家第一件事是用肥皂洗手。为此他感到非常不幸,恨自己的妈妈。

②每一匹新驹都不会喜欢给它套上羁绊的人。

③黎明,我常常被麻雀的叫声唤醒。日子久了,我发现它们总在日出前二十分钟开始鸣叫。冬天日出较晚,它们叫的也晚;夏天日出早,它们叫的也早。麻雀在日出前和日出后的叫声不同,日出前它们发出鸟、鸟、鸟的声音,日出后便改成喳、喳、喳的声音。我不知它们的叫法和太阳有什么关系。

④在山岗的小径上,我看到一只蚂蚁在拖蜣螂的尸体。蜣螂可能被人踩过,尸体已经变形。渗出的体液粘着两粒石子,使它更加沉重,蚂蚁紧紧咬住蜣螂,它用力扭动身躯想把蜣螂拖走。蜣螂微微摇晃,但丝毫没有向前移动。我看了很久,直到我离开时,这个可敬的勇士仍在不懈地努力。没有其他蚁来帮它。它似乎也没有回巢去请援军的想法。

⑤麦子是土地上最优美、最典雅、最令人动情的庄稼。麦田整整齐齐摆在辽阔的地上,仿佛一块块耀眼的黄金。麦田是五月最宝贵的财富,大地蓄积的精华。风吹麦田,麦田摇荡,麦浪把幸福送到外面的村庄。到了六月,农民抢在雷雨之前,把麦田搬走。

⑥在我窗外阳台的横栏上,落了两只麻雀,那里是一个阳光的海湾,温暖,平静、安全。这是两只老雀,世界知道它们为它哺育了多少雏鸟。两只麻雀蹲在辉煌的阳光里、一副丰衣足食的样子。它们眯着眼睛,脑袋转来转去,毫无顾忌。它们时而啼叫几声,声音朴实而亲切。它们的体态肥硕,羽毛蓬松,头缩进厚厚的脖颈里,就像冬天穿着羊皮袄的马车夫。

⑦下过雪许多天了,地表的阴面还残留着积雪。大地斑斑点点,仿佛一头在牧场垂首吃草的花斑母牛。

⑧积雪收缩,并非因为气温升高了,而是大地的体温在吸收它们。

(选自苇岸《大地上的事情》)

1.对“每一匹新驹都不会喜欢给它套上羁绊的人”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句话是对上面一段文字的总结。
B.作者以“新驹”比喻孩子们,揭示了人性的本质。
C.这句话是对“新驹”性情的解释,而选文这部分是对大地上孩子的描写,所以放在此处,略有不当。
D.“新驹”不喜欢给它套上羁绊的人,就像孩子不喜欢自己管教很严的家长一样。
2.选文第④段对蚂蚁搬运蜣螂的描写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蚂蚁倾尽全力一直去拖蜣螂的尸体,尸体却丝毫没有动弹,表达了作者对蚂蚁渺小无力的同情。
B.作者看了很久,这只蚂蚁“不懈地努力”着,这种动物界的行为让作者感到深深的震撼和钦佩。
C.作者说“没有其他蚁来帮它”;从侧面反映出,这只蚂蚁在蚁群中的关系之差。
D.作者看了很久,发现这只蚂蚁“似乎也没有回巢去请援军的想法”,足见动物界智力水平远远无法与人类相比,表达了作者对人类智慧的赞美。
3.对于选文中“海湾”一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海湾”是指“我”阳台对面的沙滩。
B.文中“海湾”是指“我”窗外的阳台。
C.文中“海湾”是指“我”屋檐下麻雀的窝。
D.文中“海湾”是指“我”充满阳光的房间。
4.下列关于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选文描写了蚂蚁、麻雀等大地上的事物的生活状态,进一步引出作者对动物应在自由、和谐的环境中生存的观念。
B.选文通过对大地上的容易被人群忽略的事物的细致描写,让读者每时每刻感受到生活的大地。
C.选文通过对大自然的描写,引起大家对大自然的关注,引发大家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呼吁大家保护自然。
D.选文从人类写到动物再写到植物,层次鲜明,将人类作为重点的描写对象,并放在首要地位,体现了作者对人类文明的尊重以及对自然界的和谐统一的追求。
2024-07-23更新 | 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