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散文 > 抒情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0 题号:23688591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答题。

①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②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③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甲)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乙)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④从槐树叶底,朝东(丙)数着一丝一丝,(丁)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⑤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⑥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1)在下面所列的词语中,给文中空缺处甲、乙、丙、丁选择恰当的词:
甲:煮、泡、冲、烫
乙:听得、听见、细听、聆听
丙:漫、细、忙、点
丁:洒、射、漏、照
甲处
乙处
丙处
丁处
(2)②句中作者列举了五处饱含秋意的景观,但用笔极简,其原因是(  )
A.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都为人所写过,作者要另辟蹊径。
B.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不足表现作者的情感,仅以此衬托。
C.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一般人只是感觉得到却说不出来,故而一笔带过。

(3)作者从 _______________方面来描绘清晨在院中见到的景象,读来亲切感人。这是因为作者把个人的心情与故都的秋色自然地融合在一起,_________的眷恋,_________的落寞。
(4)④句中说:“自然而然地感觉到十分的秋意”,那么,⑤句中的评议是否多余?
(5)作者在⑥句中要求在“牵牛花”下还需有“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作为“陪衬”,是因为(  )
A.只有这样,才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秋天的气氛才会显得更加和谐。
B.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更加体会到秋的意蕴,理解作者无可奈何的心情。
C.只有这样,才能显出牵牛花昂扬的生命力,借以比喻作者不息的追求。
【知识点】 抒情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照见李庄

沈念

到达李庄的当夜,睡着了,又突然醒来。在大自然的声音中醒来。房子临江,是三层小楼建成的民宿。水流搬动着李庄的夜晚。水流制造的声音里,孱杂着虫鸣、鸟语、风声,间或蹦出几声青石板街面上的嗒嗒脚步和夜归人的嘤嘤私语,像是一支没了指挥的乐队,由着性情奏着李庄的小夜曲。演奏者的下酒菜不是当地特产白肉、白糕,而是明月、江风和往事。

朦胧中有光。漫天飞卷的光芒,时隐时现,为声音叩打着节拍。这些声音并没有让李庄变得喧闹,这些光也没有让李庄变得炫目,它们都是李庄寂静深沉的组成。

光是哪里来的?江面上有航标灯,曳曳微微地闪烁着,拖出一道道长影。水流到光的身旁,明显有了旋涡,有了湍流,像沙地上一个淘气的孩子画着一个个越来越小的圆环。江对岸有丛林掩映的房屋,屋里亮着一浮一沉的白光。偶有路过的货轮,船头有盏摇摆的灯,尾部发出低低的轰鸣,突突突地往斜里开去。这条行驶的斜线,也被那幢三层高的八角楼阁檐边的彩光照亮。

来得凑巧,次日正好撞上梁思成诞辰120周年纪念日。抗战时期,梁思成带着妻儿就住在李庄上坝村的张家大院。在那段战火纷飞的日子里,这位宗师藏进了李庄的寂静之中。它的寂静是天生的,长江在侧,逝者如斯夫,它的历史也有1400多年了,谁还有理由静不下来呢?梁思成定是深深喜欢李庄的,读过《中国建筑史》的人都会生发一种感觉,他的访古和研究、呈现和留存,有如江水远途跋涉、上升汇聚,有着与时间水乳交融的精神气息。它不是宏大的叙事,而是从细节处生长出来的精神自信,发出被风托起的羽毛般的光焰。

李庄有太多的细节,注定要成为时间的陈酿。走在这里,你的眼睛与耳朵必然要与之相遇。避不开的那段高光时期,从北京、上海、南京等地辗转迁徙的十多所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李庄,在李庄享受了一段寂静的时光。东岳庙是同济大学工学院,张家祠是中央博物院,祖师殿是同济大学医学院……我在这些庙宇、祠堂改建的旧址内,数念着那些名字:李济、傅斯年、陶孟和、吴定良、梁思成、林徽因、童第周……在李庄,只是生命中短暂的停留,他们的名字却永久地烙刻在这片土地之上。要知道,当年来一趟李庄不容易,重庆坐船,上水三天,下水两天,走陆路坐敞篷车,从昆明过来要费时两个星期,然而来李庄求学、研究的文人学者、师生曾多达一万余人。那么多人不顾辛劳辗转,怕也是有道光在前方引领吧。

坐落在李庄的这些旧址也都是发光体。有威严耸立的高墙,有不起眼的窄门小院,细察之下,都是典型的明清时期川南的民居、庙宇、殿堂,布局其间的石刻木雕活灵活现,有画龙点睛之美。可惜时间和维修的原因,李庄的九宫十八庙未能走全,这也给了我下次再来的理由。张家祠厅房有五十扇窗门,上面有一百只楠木精雕而成的仙鹤,这些窗门仿佛是一面面镜子,照见从江上飞过的白鹤。

穿街过巷,墙瓦斑驳,光影流动,有种错觉,擦肩而过的正是旧日时光里那些大名鼎鼎的文人、学者。一转身,他们就钻进某个宅院的屋里,埋首做着研究,间或抬头看天色暗下来,也看月光的清晖洒满院落枝头。六年的光阴,在被称为抗战文化中心的李庄,他们互相涵养,也互相成全。这一群人,是循光而至的人,也是散发光芒的人。我忽然间明白,时间在他们身上刻下李庄的记忆,李庄也从他们身上拾起焰火形状的光芒。

李庄让人产生好感的地方,既是这段珍贵的历史,也是在街巷随处遇见的日常生活。临街店面都是手艺人开的,经营着三白二黄一花的本地特色,极少见舶来的大路货。卖白肉的师傅刀工极好,大片肉切得仅一二毫米的厚度,吃法讲究,筷子一圈圈缠绕蘸上酱料,肥而不腻。白糕甜香糯软入口即化,有李庄五粮液美称的白酒香浓顺喉,黄粑色泽金黄齿间生香,就地取材的黄辣丁入汤味道鲜美,花生用中药香料浸泡之后口感香脆……特色之所在,都是十多道工序加工而成,从不偷工减料。街头巷尾的李庄人,来自异乡的学者名人,在各自的创造中也享用着生活的日常。人的膳食起居混淆了人的差异,生活给了不同的人同样的光芒。

定定地看着江,不时有光浮上水面。那些时光里的人们走了,又没有走。他们和李庄各自持守着大地的秩序,隔空对话。作家阿来说,那个特殊的时代,李庄保留了文化的种子,生根发芽,沉积多年,今天到了唤醒李庄,唤醒李庄故事和文化精神的最好时代。

虽是两日,却喜欢上了李庄的真实。李庄一千多年的历史,也许不曾变,像忘记生长的树,带着最真实的尘埃和亮光。我愿意一个人坐在江边,不动声色地看春夏秋冬、日月星辰。那些从大自然和记忆中的觅获,如一滴草尖上的朝露,照见山水,照见天空,让人瞬间丰富、阔大——因为有光。

在这里,李庄的光芒照见人,也是人的光芒照见李庄。

(1)作者是怎样表现李庄夜晚特点的?
(2)如何理解画线句子“那么多人不顾辛劳辗转,怕也是有道光在前方引领吧”中“光”的含义?
(3)为什么说坐落在李庄的旧址都是“发光体”?
(4)“李庄的真实”有哪几个方面的内涵?
2024-05-18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人说湖南近代人才辈出,缘于楚湘文化的熏。是的,楚湘大地是一片充满浪漫主义气质的文化沃土,孕育了丽多彩的楚湘文化。倘若你从湘江上游舟顺流而下,使人领略的不只是群山莽莽、江水滔滔、白帆点点、【鱼歌】阵阵,更使人强烈感到的是行进在一种浓浓的传统文化的沉郁围中,九嶷山美丽的传说,九山静绿泪花红,永远寄托着人们的期待;永州八记旧址,虽经【沧桑】,而风物犹存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的名句,道出了它在历史文化上的特殊地位;石鼓书院和岳麓书院的琅书声,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赞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读书报国的志向,像圣火一样永不熄灭;屈子祠畔年年龙舟竞发,穿越文化的【浩瀚】森林,上下求索,寻找智慧之树。济世之策;岳阳楼上先忧后乐的高尚情怀,使后来者无不为之倾倒……你看,湘江承和(     )着多么深厚的中华优秀文化,真乃一步一个【典籍】,一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谱写了中国历史教科书最丰富、最生动的书页。文化比经济更具有穿透力,经济虽说造就文化,但文化既造就历史奇迹,又造就未来的灿烂。湘江两岸的优秀儿女,在这浓郁的文化熏陶下,从(     )伊始,就有一种忧国忧民、报国救世的远大理想和人生追求,有一种无私奉献、奋斗不息、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无论是维新变法的仁人志士,辛亥革命的伟大英烈,还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他们的成长和成功都承袭着楚湘文化的血脉,又【迸发】出新的灿烂光辉。百多年间湘江流淌的历史胜迹,留给人们的不仅是梦幻般的神奇,更宝贵的是对爱国主义、奉献精神和民族自尊心的理解和(     )。恐怕这才正是湘江的永远的魅力所在。

当湘江的芬芳醉落西天晚霞的时候,我深情地望着那座书写着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的巨幅诗词墙。我反复追慕那          的壮志豪情,反复感念那          的恢弘气魄,反复体味那          的英勇精神。我深感橘子洲处处印着英雄伟人的足迹,不管什么时候来这里都可呼吸到英雄的气息,都会使人【心扉】产生剧烈的律动,获得一种感悟,一种奋进和升腾。

湘江北去,岁月静好,涛声依旧,它既流着昔日的陈,也必然奔涌着明天的畅想。

1.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A.熏táo             丽guīB.舟piān             围fēn
C.琅láng             zàiD.流tǎng             liàng
2.语段中加方括号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鱼歌             沧桑B.潇湘             浩瀚
C.典籍             抱负D.迸发              心扉
3.填入语段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沉淀             年青             弘扬B.积淀             年轻             传扬
C.积淀             年青             传扬D.积淀             年青             弘扬
4.语段中画波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人才辈出B.风物犹存C.忧国忧民D.岁月静好
5.将下列语句填入语段中画横线空白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②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③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①②D.③②①
6.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楚湘大地是一片充满浪漫主义气质的文化沃土,孕育了瑰丽多彩的楚湘文化。
B.文化比经济更具有穿透力,经济虽说造就文化,但文化既造就历史奇迹,又造就未来的灿烂。
C.当湘江的芬芳醉落西天晚霞的时候,我深情地望着那座书写着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的巨幅诗词墙。
D.它既流淌着昔日的陈酿,也必然奔涌着明天的畅想。
2024-09-04更新 | 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面小题。

地泉之灵

林 子

①十月。一场秋雨。

②天空像是打了蜡,蔚蓝而明亮。在群山怀抱之中的广西兴安,更加明朗开阔了。秋风的水袖把许多的浮华、喧嚣、缀饰静静扬弃。山舒缓,似清淡的水墨画卷中的留白;水吟唱,像秋日醉人的醇酒;云柔软,还原为儿时记忆中的手绢。是的,从钢筋水泥筑就的城市,到达山水之间的时候,心,也实现了一次飘然的出走。放下所有的牵绊,如同赴一场约会,读一册山,念一卷云,随风飘然,与云嬉戏。秋天,我们真该遗忘一回,站在山水之侧,尝试舒展开目光的翅膀,去品味秋天的空旷、寂寥、神秘。

③来到山裙水袂之间的兴安灵渠。突然有恍然如梦的感觉,突然生出乡愁的幽渺。想着清澈美丽的漓江水,是从灵渠流淌过来,再看享有世界奇观美称的灵渠之水,怎么看都像一部百读不厌的素书。绵延而凝重,巧思而奇绝,蕴含诸多世间奥义。她婉约,慢转,不骄不躁,不温不火,不愠不喜,用柳暗花明的故事,引你进入一种百转千回的境界。听任着心灵被水中的绿草牵系,在绿草萋萋的水湄着陆。突然想起白居易米泉之精的诗句,米泉,指的是酒。用米泉称酒,该是多么性感而陶醉!而酒不醉人人自醉。看到灵渠,心底突然冒出两个字:地泉!在历史的土壤和积淀中,万斛泉源,潺潺流淌。这是多么厚重而飘逸的精灵啊!

④回首过往,灵渠曾引导过诸多千帆望尽的舟船,也曾有过千百度众人追寻的风光;它滋养土地,济世济人达两千多年。今天,它安详得就像一位见惯世道兴衰而不惊不喜,安然避世于山野的隐者,从容淡泊于海阳山下,悠然独饮时光泡制的清清泉茗。更像一只大隐于市的鹤。是的,我也突然聊发白日狂,梦见一只千年白鹤,梦见一道激越灵巧的白翅凌空。这就是灵渠的魂魄呵,是两千年来直冲云霄的智慧和底气的聚舞。他连着地气,张望天空,一步步盈盈而蹈于泉脉和地脉之上,像佛陀地涌金莲,惹人惊叹而静思。这也是生活的诗,每一字每一句都从土里冒出来,弥漫开来,荡漾而去,导引着你一起去体认着那一份份宽阔、坦荡、从容和深邃。

⑤地泉之灵,使我感到股股泉眼在心底静静开凿,深深被这无与伦比的设计和灵思感动。开凿灵渠,古人先在湘江中用石堤筑成分水铧嘴和大小天平,把湘江隔断。在铧嘴前开南北两条水渠,北渠仍通湘江,南渠就是灵渠,和漓江相通。湘江上游,海阳河流来的水被铧嘴一分为二,分别流入南渠和北渠,这样就连接了湘江和漓江。灵渠选择在湘江和漓江相距很近的地段,这里水位相差不大,并且让运河路线迂回,降低河床比降,平缓水势,便于行船。于是,便有了美丽的相约与离别,有了亘古的传奇和现实。灵渠,婀娜蜿蜒于起伏的青山碧水,联姻湘江、漓江,沟通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滋养出一代又一代流光溢彩的繁华。

⑥灵渠的不朽,在于非常之。其中的每一块石料,每一道石缝,每一个细节,都是天衣无缝地配合与交结,才使枢纽的每一个环节都通灵般地经得起长期风雨的侵袭、流水的冲击,成为屹立两千多年的神灵。当然,灵渠能够保存到现在,除了它自身的坚固之外,显然还与一代代人对它的精心保护分不开。灵渠的,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魂灵。现代的灵渠,用依然不变的灵气和谐演绎着时光的走向、历史的延伸。面对灵渠,面对挥手指点江山的铧嘴,你可能会感慨,强大与弱小是没有绝对的界限的,堵与疏,急与缓,往往就是挥手之间的力量。很多的事,拐个弯或许就海阔天空,万里无云。很多时候,或许绕一下路,前方就一笑见天。此时,灵渠像明亮的眼,凝视着我们,教导着我们:把内心放在水中,慢慢清洗。淘洗多余的存储,让尘世的灵光照亮内心的圣洁和单纯。然后,再让心与心靠近,让心灵相通。我想,这也正是地泉千年不变的灵魂所系吧。

(选自《南方日报》20111130日,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内容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月。一场秋雨”简洁明了而意味深长地交代了时间,营造了清静神秘的氛围。
B.灵渠从漓江水流淌过来,在绿草萋萋的水湄着陆,给人一种厚重飘逸的感觉。
C.灵渠更像一只鹤,凝聚了两千年来直冲云霄的胆识,铸就了智慧和底气的魂魄。
D.当海阳河流来大水时,通过灵渠把洪水排泄到湘江故道,保证运河和行船的安全。
2.下列对课文内容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第②自然段写雨后秋景,突出兴安明朗开阔的特点,自然引出下文对兴安灵渠的观赏和描写。
B.第二自然段写作者心情,强调作者心情的放松和欣喜,为后文饱览灵渠的美景,回想灵渠的过往作铺垫。
C.第③段划线句子由短而长,结构简单整齐。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用“婉约”“不骄不躁”“引”等词语写出灵渠飘逸的特点,赋予灵渠鲜明的个性。
D.第④段划线句子运用比喻及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灵渠比喻成隐者,用“安然”“从容淡泊”等一连串的形容词生动形象地刻画出灵渠从容、淡泊、安详(宽阔、坦荡、从容)的特点。
3.请结合全文探究标题“地泉之灵”的意蕴和作用。
2024-08-12更新 | 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