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古诗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知识 > 文言文翻译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 题号:2364618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自齐事秦昭王,官至上卿。骜子曰武,武子曰恬。始皇二十三年,蒙武为秦裨将军。蒙恬弟毅。

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是时蒙恬威振匈奴。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贤之。而亲近蒙毅,位至上卿,出则参乘,入则御前。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

赵高者,诸赵疏远属也。秦王闻高强力,通于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高即私事公子胡亥,喻之决狱。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

始皇三十七年冬,行出游会稽,至沙丘崩,秘之,群臣莫知。是时丞相李斯、公子胡亥、中车府令赵高常从。高雅得幸于胡亥,欲立之,又怨蒙毅法治之而不为已也,因有贼心,通与丞相李斯、公子胡亥阴谋,立胡亥为太子。

二世遣使者之阳周,令蒙恬曰:君之过多矣,而卿弟毅有大罪,法及内史。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今恬之宗,世无二心,而事卒如此,是必孽臣逆乱,内陵之道也。凡臣之言,非以求免于咎也,将以谏而死,愿陛下为万民思从道也。使者曰:臣受诏行法于将军,不敢以将军言闻于上也。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良久,徐曰: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万余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乃吞药自杀。

太史公曰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

(选自司马迁《史记·蒙恬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句子进行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史公曰/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
B.太史公曰/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
C.太史公曰/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
D.太史公曰/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
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内史             拜:授予官职
B.恬罪当死矣       固:本来,原本
C.高雅得于胡亥   幸:侥幸
D.出游会稽          行:巡视,巡察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今恬之宗,世无二心,而事卒如此,是必孽臣逆乱,内陵之道也。
【知识点】 文言文翻译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选自荀子《劝学》)

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运用了多个比喻,意在说明人经过一定的学习,本性就会发生变化,知识就会丰富,能力就会提高。
B.荀子告诉我们学习对于人的本性的改变有着决定的不可逆转的作用,如虽有槁暴的木轮也不能再变直了。
C.荀子告诉我们学习要既重视积累,也要做到坚持不懈,同时还要专心致志,就像“积土成山”一样。
D.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善于物也
(2)学不可以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4.根据文段,请概括作者认为学习的方法是什么?
2024-03-02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

既以非之,何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今若夫攻城野战,杀身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君之,则士众能为之。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韦以带剑,练帛之冠,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为之也。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昔越王勾践好士之勇,教驯其臣,私令人焚舟失火,试其士曰:‘越国之宝尽在此!’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士闻鼓音,破碎乱行,蹈火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越王击金而退之。”

是故子墨子言曰:“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苟君说之,则众能为之。况兼相爱、交相利,与此异矣!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焉?特士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选自《墨子•兼爱》,有删改)

【注】①“虽然”句:即使如此,它也是天下一件难办而迂阔的事。②牂(zāng)羊之裘:羊皮做的朴素衣服。③要:通“腰”。④胁息:屏气。⑤碎:通“萃”,军队行列。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贵必                           敖:通“傲”,傲视
B.若君                           说:通“悦”,喜欢
C.有黧黑之色                    朝:读“zhāo”,早晨
D.人亦从而                    恶:读“wù”,憎恶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是以仁者非                                        句读不知,惑之不解
B.何易之                                               至丹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C.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                    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D.蹈火死者左右百人有余                           有志与力,又不随以怠
3.把第I卷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若夫攻城野战,杀身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
(2)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士闻鼓音,破碎乱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越王击金而退之。
2024-02-27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是(     
A.善留侯张良                           素: 向来
B.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之: 到
C.君安与项伯有                       故: 缘故
D.秋毫不敢有所                      近: 接触、沾染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今人有大功击之               山东豪俊遂并起亡秦族矣
B.项伯杀人,臣活               率疲弊卒,将数百之众
C.具沛公言报项王               犹不能不之兴怀
D.长                                则无望民之多邻国也
3.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句:   欲呼张良与俱去
A.为之奈何
B.毋从俱死也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申之以孝悌之义
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项伯回到军营,把刘邦的话如数告诉项羽,并趁机为刘邦说情。项羽竟然答应了,刘邦也如愿了。
B.刘邦邀请项伯,又是敬酒,又是拉关系,用谎言为自己辩护,企图笼络住项伯,让项伯在范增面前为自己说些好话。
C.刘邦回答张良“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的问话时,说是有蠢小子唆使,实际上是他自己的想法。
D.项伯把项羽要攻打刘邦的机密泄露给了张良,这里,项伯本是为个人情谊,结果却坏了项羽的大事。
2024-03-29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