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名著阅读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 题号:23646120

文言文阅读,完成各题。

天授元年,武三思用事,宰相皆下之。同凤阁鸾台三品韦方质有疾,三思往问之,方质据床不为礼。或谏之,方质曰:大丈夫安能曲事近戚以求苟免乎!寻为周兴等所构,流儋州,籍没其家。时法官竞为深酷,唯司刑丞徐有功、杜景俭独存平恕。有功,名弘敏,初为蒲州司法,以宽为治,不施敲扑。吏相约有犯徐司法杖者众共斥之迨官满不杖一人,职事亦修,累迁司刑丞。酷吏所诬构者,有功皆为直之,前后所活数十百家。尝廷争狱事,太后厉色诘之,左右为战栗,有功神色不挠,争之弥切。太后虽好杀,知有功正直,甚敬惮之。冬,十月,道州刺史李行褒兄弟为酷吏所陷,当,秋官郎中徐有功争不能得。秋官侍郎周兴奏有功故出反囚,当斩,太后虽不许,亦免有功官;然太后重有功,久之,复起为侍御史。有功伏地流涕固辞曰:臣闻鹿走山林而命悬庖厨,势使之然也。陛下以臣为法官,臣不敢枉陛下法,必死是官矣。太后固授之。长寿二年,德妃父孝谌为润州刺史,有奴妄为妖异以恐德妃母庞氏,庞氏惧,奴请夜祠祷解,因发其事。下监察御史龙门薛季昶按之,季昶诬奏,以为与德妃同祝诅。庞氏当斩,其子希瑊诣侍御史徐有功讼冤,有功牒所司停刑,上奏论之,以为无罪。太后召有功,曰:卿比按狱,失出何多?对曰:失出,人臣之小过;好生,圣人之大德。太后默然。由是庞氏得减死,与其三子皆流岭南,孝谌贬罗州司马,有功亦除名。万岁通天元年冬,太后思徐有功用法平,擢拜左台殿中侍御史,远近闻者无不相贺。鹿城主簿宗城潘好礼著论,称有功蹈道依仁,固守诚节,不以贵贱死生易其操履。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①太后:指武则天。②祝诅:做诅咒之事,即祈求神灵向某人降祸。之前曾有人诬告皇太子德妃窦氏行诅咒之事,以图不利于太后。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族,古代的一种残酷刑罚,即一人犯死罪而连及其父母妻子等整个家族被杀。
B.“固争不能得”与成语“固若金汤”中的“固”含义不同。
C.“雅重有功”与“察纳雅言”(诸葛亮《出师表》)中“雅”的意思完全相同。
D.岭南,又称岭外、岭表,一般是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以南的广大地区。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武三思执掌朝政时,韦方质瞧不起他,就在其看望自己的时候没有以礼相待,后来武三思指使周兴陷害他,结果被定罪,流放到了儋州。
B.当时法官们在执法方面竞相苛刻严酷,徐有功心存公平和宽恕,前前后后共救了数十上百家人,他还曾为案子的事在朝廷上争论。
C.徐有功在被任命为侍御史时坚决推辞,原因在于他知道自己是个严格执行法令的人,极有可能在这个官任上被处死,但太后没有答应其请求。
D.窦孝谌的家奴以妖异之事诱使庞氏夜里向神灵祈祷,趁机就诬告她。薛季昶诬奏说她与德妃一起祈求神灵降祸于太后,庞氏最后被流放岭南。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谏之,方质曰:“大丈夫安能曲事近戚以求苟免乎!”
(2)称有功蹈道依仁,固守诚节,不以贵贱死生易其操履。
【知识点】 名著阅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读书强记法

阮葵生

历城叶奕绳尝言强记之法云某性甚钝,每读一书,遇意所喜好,即割录之,录讫,乃诵十余遍,粘之壁间。每日必十余段,少亦六七段,掩卷即就壁间观所粘录,日三五次为常,务期精熟,一字不遗。粘壁既满,刀取第一日所粘者手笥,俟再读有所录,补粘其处,随收随补,岁无旷日。一年之内,约得三千段;数年之后,腹笥渐富。每见务为泛览者,略得影响而止,稍经时日,便成枵腹,不如余之约取而实得也叶有文采,善剧曲,济南人推为淹洽其所言真困学要诀。

予若读书不能记,当时所闻此法而不能用,年既衰暮,回忆旧所批览,已无只字。下笔窘索,徒有怅恨。见少年有志者辄述此语之,不惟自悔,亦冀此法不没人间也。

(选自《阮葵生集》,王泽强点校,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注释】①历城:古邑名,在今山东省济南市西。②倒:(zhá的异体字。③笥(si):盛东西的方形竹器。④影响:粗浅的印象。⑤枵(xiαo):空虚。⑥淹洽:指学问精深渊博。

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尝言强记之法。尝:曾经
B.录讫,乃朗诵十余遍。讫:完毕
C.掩卷即就壁间观所粘录。就:就是
D.粘壁既满。既:已经
2.作者写这篇短文的主要目的是(     
A.说明精读比泛读内容丰富得多。B.希望叶奕绳读书强记法不被淹没。
C.提倡读书要少而精,讲求实效。D.说明记忆比方法重要。
3.这篇短文的主要说明方法是(     
A.引用B.比喻
C.类比D.对比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俟再读有所录,补粘其处,随收随补,岁无旷日。
(2)下笔窘索,徒有怅恨。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②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③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2.“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这一句中的“此”所指代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3.上述语段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以对比,论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中的词或句子回答)
2024-06-10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褒禅山记

[宋]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实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1.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                      舍:筑舍定居
B.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窈然:深远
C.则其好游者不能                         穷:穷尽
D.则或其欲出者                                咎:责怪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通过对碑文的考察和探究,认为现在的褒禅山以前可能被人称作“花山”。
B.作者反思自己没能尽情享受到游览乐趣,其根本原因是太依赖外物的帮助。
C.作者认为做事情,“志”“力”“物”是成功的关键,三者缺一不可。
D.作者认为做学问要效法古人,一定要深入广泛探究,深思慎取方能有所收获。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中“志”最重要。
B.文章指出探求应尽“志”,即使不能到达险远、非常之境,也没有什么可后悔的。
C.作者赞美古人求思之深、之广的治学精神,借以批评当时浅尝辄止的浮泛不实的学风。
D.平坦并且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就会多,作者借此比喻如果以此态度去治学,其学问就难有深度和广度。
2024-05-08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