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名著阅读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 题号:23645258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廷,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汤镬,唯大王与群臣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使者蔺相如                              延请
B.至赵矣                                        名词作状语,从小路
C.臣请汤镬                                     完成
D.唯大王与群臣计议之                    通“熟”,仔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乃设九宾礼                 以勇气闻诸侯
B.秦强而赵弱                    若属皆为所虏
C.大王遣一介使至赵          不如因而厚遇
D.以吾一日长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
3.下列句子中,与“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人皆得以隶使之B.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C.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D.句读之不知
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蔺相如力陈归璧于赵的理由,表现出其能言善辩的外交才能。
B.蔺相如在秦廷痛斥秦王的行为,表现了他对敌斗争的大智大勇。
C.个性化的语言描写使蔺相如的形象更加生动,性格更加鲜明。
D.“相视而嘻”这一细节表明秦国君臣轻视蔺相如,只顾相互嘻哈玩笑。
【知识点】 名著阅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交戟之卫士欲不内             止:阻止,阻拦
B.卮酒安足             辞:推辞
C.杀人如不能             举:实行
D.备他盗出入与非常             非常:意外之事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拔剑撞而B.所以目骋怀
C.孔子郯子、苌弘、师襄、老聃D.辄数家之产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樊哙覆其盾             因击沛公坐,杀之
B.客何             不者,若属皆且所虏
C.项王按剑跽曰             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D.寿毕,请剑舞             籍何至此
4.下列加点词语在本文中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我白璧一双B.其怒
C.沛公则车骑D.持剑盾步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是(     
A.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随从
B.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戮力:合力
C.将军战河北                                        河北:今河北省
D.范增数项王                                        目:名词,眼睛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今者有小人       ②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
③得复见将军       ④因击沛公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3.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A.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B.大王来何操
C.不拘于时,学于余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下列对“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这句话的分析,正确的是(     
A.曹无伤向项羽密报刘邦“珍宝尽有之”,而范增却说刘邦“财物无所取”,项羽觉得曹无伤说了假话,于是借刘邦的刀杀曹无伤。
B.项羽为人磊落,厌恶反叛告密之人。
C.这是司马迁刻画项羽性格最深刻的一笔,写出了项羽直来直去、心口如一的个性。
D.项羽说这话未经深入思考,事后他很后悔。
2024-02-26更新 | 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五亩宅,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选自《寡人之于国也》

材料二: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选自《战国策‧齐策》

1.下列对加点实词含义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之以桑——根据上下文,可推断“树”在这里活用为动词。
B.谨庠序之教——根据相关语法知识推断,“庠序”是指古代地方学校。
C.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根据语境推断,前一个“使”是动词,后一个“使”为名词。
D.使者不——由“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可推断“说”为“讲说”“说话”之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五亩                                           ②蚓无爪牙
B.①七十者可食肉矣                           ②皆美于徐公
C.①勿夺                                           ②择善者而从之
D.①今不问王先问岁与民                    ②惑不从师
3.下列对文中句子句式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申之以孝悌之义”,是定语后置句,正常的语序应为“以孝悌之义申之”。
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介词结构“于道路”后置。
C.“未之有也”中代词宾语“之”应放到“有”的后面。
D.“何以有民”是一个宾语前置句,正常的语序为“以何有民”。
4.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断句或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
①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
②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
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③因此有放弃树根却去寻找树梢的人吗?
④哪里有舍弃主要的而问次要的问题的呢?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两则材料分别提到哪些治国方略,请列举。
2024-05-12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