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 题号:23643938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疟疾威胁人类健康长达数千年。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来抗击疟疾。1969年,中医研究院任命我领导抗疟药研究工作。我带领由植物化学和药理学专业研究者组成的团队,开始从中草药中寻找并提取可能具有抗疟疗效的成分。

在第一阶段,我收集了2000余个方药,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从其中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在小白鼠身上测试抗疟效果,然而进展甚微。

研究的转折点出现在青蒿上,其提取物显示有一定的抗疟效果,然而,实验结果很难重复,而且似乎与文献记录相悖。

为了寻求答案,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最早提到青蒿治疗疟疾的记录,出现在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书中有这样的话: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我们使用通常的加热提取方式,也许恰恰破坏了青蒿的活性成分。因此考虑改为低温提取,以保存其抗疟有效成分。改变提取方式后,抗疟效果果然大幅度提升!

我们随后将青蒿提取物分为酸性和中性两大部分。在1971104日,我们成功得到了安全性高的中性提取物,并获得对感染疟疾的小白鼠和猴子百分之百的抗疟药效!我们终于找到了发现青蒿素抗疟疗效的突破口!

青蒿素是中医药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和植物化学的其他发现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相比,这绝不是中医药智慧的唯一果实。不仅植物药如此,中国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还发现,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中药砒霜,用于治疗白血病颇具疗效,已经成为治疗白血病的重要选择。对治疗失忆有效的石杉碱甲,也是从中草药“千层塔”中提取的,是我国用于治疗老年性精神障碍的一种临床用药。

然而,单一药物治疗某一特定疾病的现象在中医实践中非常少见。通常,中医师按中医理论和方法诊断病人症候,对症开出由多种中药按君臣佐使组成的处方,并随着病情的发展和症候的变化,随时调整处方的药味和剂量,以达到良好的疗效。这样的辨证施治疗法和有效方药的积累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从中药青蒿研发出抗疟药物青蒿素,仅是发掘中医药宝库的努力之一。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也受益于中医药学。中医的一个治则是活血化瘀,这一治则也适用于冠心病的术后维护。中药提取的芍药苷等被用于防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血管再狭窄,临床显示再狭窄率大幅降低。还有许多其他证据支持中医活血化瘀的临床疗效。

(摘编自屠呦呦《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有改动)

材料二:

青蒿素的发现者获得诺贝尔奖,是否意味着中药这个宝库可以挖掘出更多的“青蒿素”,走上现代化之路?事实上,从中药中寻找“下一个‘青蒿素’”的努力一直在持续。据悉,NI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此前就与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令板蓝根这种有2000多年应用历史的抗病毒中药,成为首个进入外国实验室接受药效研究的中草药。业内人士表示,中医正越来越为国际所承认,中药的现代化将推动中医的现代化。这一举措也成为中医药走向国际的推动力。

近年来,中药引起西方一些国家的重视。以植物药为例,西方有40家植物研究机构,500多个研究项目,在日本,许多汉方药企建立的研究机构从事汉方药物研究,建立了药材生产基地。美国NIH和艾滋病防治中心分别对300多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和有效成分研究,从植物药中寻找抗癌活性成分。

不过,中医药走向国际仍有不少障碍,中药研发能力严重不足是一大问题。我国对中药作用机理、物质基础以及新技术、新方法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缺乏统一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标准,我国药用资源丰富,药物植物有5000多种,但做过化学或药学研究的不超过20%,600多种中药中不少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药物,而国家食药监总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的《2014年度药品审评报告》显示,2014149个获批上市的新药中,中药有11个,占比只有7.38%。

而即使是中国人最早发现的原创新药青蒿素,由于缺乏国际视野和先进技术,我国反而沦为世界青蒿素原料生产供应地。浙江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对国内青蒿素产业形势痛心不已:“一条在原料的源头上中国有绝对控制优势的产业链,(中国)居然仍然还是廉价原料的供应国,至多只是制剂产品市场的配角和补充,连以做仿制药而闻名的印度在这个领域的影响力都远超中国。”

据报道,由于目前疟疾爆发地主要在非洲,以WHO(世界卫生组织)联合环球基金、比尔梅琳达等大基金采购为主,供应商则要通过WHOGMP(良好生产规范)认证,这一通道大多国内药企并未打通。不过,复星医药子公司桂林南药生产的青蒿琥酯通过WHOPQ(世界卫生组织药品预授权)认证,在国际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摘编自严慧芳《中药现代化,能否走青蒿素之路?》)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筛选抗疟药物过程中,科研人员查阅了文献资料,从中获取方向和灵感。
B.提取青蒿素要防止温度过高,以免破坏青蒿的活性成分,以保存其抗疟性。
C.青蒿素、砒霜、石杉碱甲、芍药苷等都属于从植物药材中提取的化学物质。
D.多项证据表明,中医活血化瘀理论和相关活血药物已经得到临床疗效验证。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屠呦呦研究团队具有植物化学和药理学方面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也熟悉我国的中草药和中医药典籍,最终成功研发出抗疟药物青蒿素。
B.中药挖掘出更多的类似于青蒿素的药物,将有助于中药现代化,而中药的现代化将推动中医的现代化,这一举措也会成为中医药走向国际的推动力。
C.我国对中药作用机理、物质基础以及新技术、新方法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这影响了中药的使用效果,减小了中药的国际影响力。
D.只有具备国际视野,采用先进技术,积极通过WHOGMP认证,我国研制的原创新药才有可能占领国际市场,获得较高利润。
3.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连花清瘟是一款基于古方研制的创新中药,经现代生物学技术检验,专家发现其有抑制SARS病毒的作用。
B.北大谢晓亮团队利用高通量单细胞测序技术在康复期病人血液中筛选到中和抗体,制成治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
C.广州医科大学通过研究,获得了蒲公英若干有效成分或组分,证明了蒲公英多靶点、多通路抗病毒的作用机制。
D.中国医学科学院研制的桑枝生物碱以桑树枝条为药材,经提取分离纯化而得。此药可用于型糖尿病治疗。
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
5.面对历史悠久的中药宝库,我们应该如何研发?请根据两则材料简要说明。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工匠精神,曾在古代中国人的生活中扎根生长。千百年来,华夏大国工匠们。用他们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令西方仰止的古代科技文明,由他们聚敛起来的工匠精神,也不断酝酿、发酵,直至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精神支柱之一。

无论在庙堂上还是江湖间,每一个时代那些巧思运筹的工匠们亦成为那个时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由他们生发出来的工匠精神亦成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韩非子《五》提到率先民构木为巢的有巢氏和钻燧取火的燧人氏,均是因为拥有了独门技艺而得以王天下。唐代后期的敦煌文献《二十五等人图并序》用了这样的文字来描述传统工匠:工人者,艺士也,非隐非仕,不农不商……虽无仕人之业,常有济世之能,此工人之妙矣。这是对能工者、善工者的歌颂,对工匠精神的至高认同。而在民间,工匠文化同样获得了广泛的认同与尊重、诸如良田百顷,不如薄艺在身”“技多不压身等说法不胜枚举,工匠文化渐成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出于这种朴素认知,民众愿意学手艺,愿意将手艺练得精益求精,潜移默化中也孕育了中国工匠独特的敬业精神。

随着工匠精神的蔚然成风,工匠精神的内涵和要义,也在历代人的推敲中逐渐显现出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是《诗经》里描述工匠制作骨器、象牙、玉石的字眼,至宋代,理学家朱熹对其进行了更高层次的阐述和提升,他说: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精益求精,这在现代语境中,被认为是工匠精神核心和精髓的表述,首次出现在历史文丛中。再后来,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赵翼在《瓯北诗话·七言律》中对其做了进一步的引申和阐述——盖事之出于人为者,大概日趋于新、精益求精,密益加密,本风会使然。待到民国时期,孙中山将其扩展到近代工业,概括提炼出精益求精精神,这成为当代技术道德的重要规范。

精益求精、心无旁骛地专注于手下世界的工匠精神,被不断内化、延伸至更广的领域。古人还将工匠精神延伸至文化创作领域,于是,就有了匠心独运的说法。此外,文化创作中无论是打磨”“勾画,还是描摹”“推敲,都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文化创造中的对位呈现。

《礼记·大学》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新时代语境下,从古老而朴素的文化源头重新出发,工匠精神正成为新的时代热词,而热度的背后是一场新的出发,工匠精神正返本开新,开创着全新的天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十五等人图并序》中对古代工匠进行了歌颂,把工匠放到了二十五等人的至高地位。
B.曾在古代中国人生活中扎根生长的“工匠精神”,至近现代已被淡化,时至今日又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C.民间文化很多,但工匠文化被广泛认同和尊重,成为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
D.朱熹对“工匠精神”进行了阐述和提高,认为凡人为之事,皆应精益求精。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既谈了“工匠精神”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又谈了它的内涵,还谈了它的延伸。
B.文章第一段概述“工匠精神”的成长发展,后文以时间为序,讲了“工匠精神”在不同时代的发展历程。
C.第二段先总说“工匠精神”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然后从“王天下”的有巢氏、燧人氏和民间工匠两个角度分别阐释。
D.第四段先讲了“工匠精神”可以延伸到其他领域,然后以文化领域为例进行阐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技多不压身”等朴素的认知是中国工匠形成敬业精神的一个先决条件。
B.赵翼、孙中山对“工匠精神”的阐述引申都超越了原本制作骨器、象牙、玉石的范畴。
C.“精益求精”“匠心独运”这两个词既是“工匠精神”的内涵,又是“工匠精神”延伸到其他领域的证明。
D.“工匠精神”是深藏于中华民族基因中的精神密码,这一密码目前正在经历一场热潮。
2024-09-12更新 | 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整体分析:这篇文章通过论述“得到”和“失去”在人生中的关系,强调了失去也是人生的正常现象。作者指出,人们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但实际上,失去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文章通过道理论证,提醒人们要有面对失去的心理准备和勇气,并在积极进取的同时保持一份内心的超脱。整体而言,文章逻辑清晰,观点明确,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启示意义。

【推荐2】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一般来说,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的。呱呱坠地,我们首先得到了生命。自此以后,我们不断地得到:从父母处得到衣食、玩具、爱和抚育,从社会得到职业的训练和文化的培养。长大成人以后,我们靠着自然的倾向和自己的努力继续得到:得到爱情、配偶和孩子,得到金钱、财产、名誉、地位,得到事业的成功和社会的承认,如此等等。

当然,有得必有失,我们在得到的过程中也确实不同程度地经历了失去。但是,我们比较容易把得到看做是应该的,正常的,把失去看做是不应该的,不正常的。所以,每有失去,仍不免感到委屈。所失愈多愈大,就愈委屈。我们暗暗下决心要重新获得,以补偿所失。在我们心中的蓝图上,人生之路仿佛是由一系列的获得勾画出来的,而失去则是必须涂抹掉的笔误。总之,不管失去是一种多么频繁的现象,我们对它反正不习惯。

道理本来很简单:失去也是人生的正常现象。整个人生是一个不断地得而复失的过程。就其最终结果看,失去反比得到更为本质。我们迟早要失去人生最宝贵的赠礼——生命,随之也就失去了在人生过程中得到的一切。有些失去看似偶然,例如天灾人祸造成的意外损失,但也是无所不包的人生的题中应有之义。人有旦夕祸福。既然生而为人,就得有承受旦夕祸福的精神准备和勇气,至于在社会上的挫折和失利,更是人生在世的寻常遭际了。由此可见,不习惯于失去。至少表明对人生尚欠觉悟。一个只求得到不肯失去的人,表面上似乎富于进取心,实际上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在遭到重大失去之后,一蹶不振。

人生一世,有得有失,习惯得到,也要习惯失去。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尽可以积极进取、但是内心深处一定要为自己保留一分超脱。有了这一分超脱,我们就能更加从容地品尝人生的各种滋味,其中也包括失去的滋味。

(选自周国平《守望的距离》,有删改)

1.对节选文字论述的观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失去也是人生的正常现象,我们要习惯失去。
B.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的。
C.整个人生是一个不断地得而复失的过程。
D.我们尽可以积极进取,但是内心深处一定要为自己保留一分超脱。
2.本文未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A.道理论证B.举例论证C.正反对比论证D.比喻论证
3.下列材料中,最契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史铁生因为意外失去了行走的能力,后又患尿毒症等疾病,但他终与命运和解,破茧而出,以流淌着静气和宽厚的作品温暖了世界。
B.大众审美幼态化,很多人通过医美手段营造“不老”形象。各视频平台的美颜功能也都是往“童颜化”发展。甚至有人整容成瘾,美颜成瘾。
C.袁隆平有感于饥荒年代饿死人的惨状,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D.某男子的宠物狗走丢,悬赏千万现金寻找,后来找到了狗,主人给了五千元感谢对方。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下面的文章选自汪曾祺的《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请在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的语言都是继承了前人,在前人语言的基础上演变、脱化出来的。很难找到一种语言,是前人完全没有讲过的。那样就会成为一种很奇怪的,别人无法懂得的语言。古人说无一字无来历,是有道理的,语言是一种文化积淀。语言的文化积淀越是深厚,语言的含蕴就越丰富。

……

语言的美,不在语言本身,不在字面上所表现的意思,而在语言暗示出多少东西,传达了多大的信息,即让读者感觉、想见的情景有多广阔。古人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是有道理的。

国内有一位评论家评论我的作品,说汪曾祺的语言很怪,拆开来每一句都是平平常常的话,放在一起,就有点味道。我想任何人的语言都是这样。每句话都是警句,那是会叫人受不了的。语言不是一句一句写出来,在一起的。语言不能像盖房子一样,一块砖一块砖,垒起来。那样就会成为堆砌语言的美不在一句一句的话,而在话与话之间的关系。包世臣论王羲之的字,说单看一个一个的字,并不怎么好看,但是字的各部分,字与字之间如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相关。中国人写字讲究行气。语言是处处相通,有内在联系的。语言像树,枝干树叶,汁液流转,一枝摇,百枝摇;它是的。

(选自《汪曾祺文集•文论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有改动)

1.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作者认可古人“无一字无来历”的说法,并借此引出“语言是一种文化积淀”的观点。
B.包世臣采用拟人手法评价王羲之的字。
C.文章表现了作者对中国文学语言现状的忧思。
D.作者认为文学艺术和书法艺术有共通之处。
2.请简要分析“语言的美不在一句一句的话,而在话与话之间的关系”这句话的内涵。
3.作者认为优秀的文学语言应当具有哪些特点?
4.本文的作者汪曾祺是中国著名作家,你知道他在小说创作领域有哪些成就吗?
2024-06-10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