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小说 > 中国现当代小说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2 题号:23643589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最后一个猎人

侯发山

①不久前,青龙山的人除了德富,一个个都下山了,有的搬到了镇里,有的迁到了城里。老伴临走那天,嘟囔着要他一起撒,说山里的猎物好比五六月下大雪,稀罕着呢,政府也有了政策……他脸一黑,打断老伴的话,说:我是猎人,不打猎干啥?德富的脾气倔,跟头犟驴似的。哼,你不走,狼非吃了你不可!老伴丢下这句话,便跟着儿子媳妇进城了。

②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个村的人也不例外,家家户户打猎的传统最早可追溯到爷爷辈。山上的动物并非取之不尽,寻不到猎物,村里人为了生存,便砍伐山上的树木,做成家具或原木出售。青龙山原先的植被遮天蔽日,钻到林子里迷路那是常有的事。等到政府有所察觉,从头到脚裹着严严实实外套的青龙山已经成了裸体

③政府收缴了猎枪,但德富有自己的一套捕猎方法。如下绳套,在猎物可能出没的地方铺设一根结实的绳索,一头固定在大石头上,一头挽个活套,一旦猎物的爪子踏入绳套,必被束缚,俗称下来;如设关子,用石头垒成一个鸡窝形状的建筑,里面拴一只活鸡或其他食物,只有一方留个门,倘若有猎物踏进门,石门会自动关闭,俗称皮子关。山里的动物除了老鹰、麻雀之类的飞禽外,四条腿的走兽不多见了,有时出去一天。连个兔子都捡不到,气得德富对着光秃秃的青龙山,对着整天阴沉着的老天哇哇大叫,满腹的气愤,委屈,还有无奈。

④这天晚上,是一个刚刚暴雨过后的夜晚,天气闷热闷热的。德富辗转反侧之后刚要进入梦乡,忽然听到嗷呜的狼叫声,悲怆,凄厉!这个久违的声音让德富一下子兴奋不已,五十多岁的人了,还是一个激灵从床上爬起来,习惯地去抽枕头下的猎枪,但什么也没有。他有点慌神,不敢去开门。从窗户看出去,趁着隐隐的月色,他认出是那只独眼狼!他不由得打了个颤,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十年前。

⑤那一天,德富的皮子关钻进去一头狼。他赶过去的时候,这头狼呜呜叫着,像是在哭泣。他从石缝里看到,这头狼只有一只眼睛,挺着大肚子——原来是一头怀孕的母狼!察觉到德富的气息,狼匍匐在地,呜呜得更伤心,完全没有了狼的野性和凶猛。那声音,那眼神,似乎在哀求德富。德富犹豫了许久,直到他发现母狼眼里淌出的泪,才一狠心,放走了它。

⑥真是狗改不了吃屎,狼改不了吃肉啊。这一刻,德富心里好后悔,若是当初结果了这头母狼,就不会有今天这个场面。怎么办?自己手里没有枪,德富有点慌神了,对着窗户大吼了两声:走!走!母狼不为所动,还在呜呜地叫着,瘆人,凄凉,似乎在诉说着什么。德富转身找到半块砖头,从窗口甩出去,母狼跳跃着躲避了一下,转身又对着德富的房子呜呜地叫着,铁了心要跟德富一决雌雄,你不出来,我就不走。这时候德富反倒不害怕了,因为母狼刚才躲闪的动作,暴露出它的弱点,灵敏性不如年轻的同类,一条腿也痛了。假如这头母狼不走,再引来其他的同类,糟糕的就是自己。不如趁现在还有点力气,冲出去拼个你死我活。想到这里,他拿起门后的一根棍子,把门打开了。

⑦母狼看到德富出来,转身跑了。德富本打算把它撵走就算了,谁知道,母狼跳跃着跑了几步,又折回身来挑衅似的呜呜叫着。德富的倔脾气又上来了,道路有些泥泞,他还是挥舞着棍子撵了过去。母狼见状,扭头就跑,跑了几步又转过头来,好像在看德富跟上来没有。若是没跟上来,便停下来;若是跟了上来,它就在前面跑……就这样,直到把德富引到另外一座山头。这时候,天已经渐渐放亮。难道母狼要把自己引入圈套,进而发起攻击?想到这里,德富不再追了,转身沿原路返回。到了村口那儿,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青龙山跟毁了容似的,坍塌了半边,把整个村子淹没了,包括他家的房子。

⑧德富到底没有进城,他留在了青龙山,改行当上了种树人。

(选自《小说月刊》,有删改)

1.小说围绕德富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结合文章内容,请简要概括德富的人物形象。
3.文章的第⑤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4.读了全文后,请联系文章内容说说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知识点】 中国现当代小说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下面的文章选自李蔚兰的《秀儿》,请在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秀是山里的姑娘,却总喜欢望着山外那座城出神。

以前她只是数数城里有几幢房子,而房子越来越多,形状也越来越多,就数也数不过来了。

晚上,天上的月亮升起来,那城里便会有许多星星亮起来。无月的日子,那星星密密叠叠,一闪一闪便和秀离得很近。随手捡起几颗,穿成串挂在脖子上,那一定是天下最美丽的项链。秀总爱这么痴痴地想。

那夜,月亮又圆又亮,而城里的星星却散散的、淡淡的,似乎有许多忧愁想和秀诉说,秀就越发感到城里是那么神秘、那么诱人。可惜,秀却生在了山里。每每此时,就有泪珠从秀的眼里滚落下来。

后来,秀听进城的人讲了城里的故事,说城里有比山还高的大楼,有比山里的野兔跑得还快的汽车,城里的有钱人都住在一按电钮就能上下的大厦里,尤其是听说城里的姑娘穿着很时髦,出门不走路,想到哪就到哪……听得秀的心里像爬了许多毛毛虫,痒痒的。一闭上眼,城里美极了,她仿佛已置身其中,用身体的每一个毛孔去吸收城里的气息,于是,秀强烈地产生了进城的念头。

秀攒钱,又攒钱,不为出嫁,只为进城。

秀果真进了城,城里也果真美,比她想象的还要美。高楼、大厦、宽街窄巷、红男绿女……令她眼花缭乱。她尽兴地在人流中穿梭,好快乐,好惬意,她觉得生活在城里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那日傍晚,很多城里人在街边坐着歇凉。秀走到他们跟前时,他们便看着秀,当中有人问:你是从哪里来的?

山里。秀说。

所有人的眼睛便亮起来。有人很自豪地说自己刚从山里回来,那清凉的山风吹着好舒服,简直是天然的避暑胜地,接着又有人谈起山村、绿草、夕阳,说那里有最好的风景、最好的空气。所有的话题一下子便很集中:山是老人的脸、是壮汉的背、是姑娘的花衬衫人们的情绪就越发激昂。末了,是个眼睛睁得大大的小姑娘出其不意地长叹一声:咳,我怎么就生在了城里!又望望秀,好羡慕的样子。

渐渐地,秀的情绪也被感染了,她便觉出自己的心在怦怦地跳。一瞬间,那再熟悉不过的山在秀的眼前定格成一幅十分陌生的图画,仿佛自己正从画卷中走来走去。

到底是山美,还是城美?秀想不明白。

(选自《〈读者•乡土人文版〉十年精华文丛》,甘肃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结合文章内容解释词语。
①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怦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对“秀”向往城里做了哪几层铺垫?
3.第十段中画线的句子表现出大山具有怎样的特点?
4.在第十一段中,“熟悉不过”与“陌生”是否矛盾?“熟悉”是指什么?“陌生”又是指什么?
5.文章最后一段写道:“到底是山美,还是城美?秀想不明白。”秀想不明白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结尾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024-06-04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侯发山

康家的生意越做越大,可是,康百万发现,康家的摊子大了,利润倒没怎么上升。难道是里面有人捣鬼?他通过调查,发现大相公以及各个行当的相公、账房先生及小相公,都是按照他的旨意在循规蹈矩地做事,并没有投机取巧,更没有吃里爬外。原因出在哪里呢?他愁肠百结,百思不得其解。

这天后晌,康百万信步来到了神都山下,想散散心,排解一下心中的郁闷。黄河黄,河面宽阔,像一幅闪光的黄绸;洛水清,水流平静,河面如清绒的地毯。如果说黄河有男子汉的粗犷,则洛河有女子的婉约。两条河交汇后,一黄一清界限分明,绵延数里后形成一个巨大的旋涡,经过一番激烈搏斗,最终洛河融进了黄河里。据说,伏羲创造的八卦图就是根据这一景象画出来的。黄河里走着不少大大小小的船只,船工的号子抑扬顿挫,此起彼伏……一个头戴草帽的老汉,站在河边的树下,拿着一个大舀子——漏水的勺子,一动不动地盯着水面。

康百万来到老汉身边,顺势坐在河岸上,观看老汉捞鱼。

老汉看了康百万一眼,没有说话,转眼盯着水面。

康百万瞅了瞅老汉身边的鱼篓,发现鱼篓里只有两条二斤左右的黄河鲤鱼,皱着眉头问道,大叔,您啥时候来的?

老汉说,大清早就来了。

康百万不禁惊讶地问,大叔,大半天您就弄到这两条啊?黄河里的鲤鱼不是也不少吗?

你是说我捞鱼的水平很臭吗?老汉似乎不高兴了。

康百万忙说,大叔,没有,我没有那个意思。

忽然,老汉猛地一甩胳膊,舀子划了一个优美的弧线,似乎瞬间完成了下水和出水的过程。一条鱼被舀子捞着了,这条鱼不小,有三斤多重。老汉把鱼丢进了鱼篓。

康百万发现了秘密所在,忽然笑了,快嘴快舌地说,大叔,您的舀子的洞太大了,只能捞到大鱼,一斤以下的小鱼都捞不到啊。

老汉气呼呼地说,如果舀子底部没有窟窿,想一网打尽,大鱼小鱼都不放过,怕是一条鱼也捞不到。

为什么?康百万顺嘴问道。

老汉说,有句古话叫做漏水的勺子才能舀到大鱼。这是为啥?因为漏水的那些孔,不但没有影响俺们捕鱼,反倒如渔网一般,减轻了水的冲击力,捕大鱼如探囊取物。

大叔,您说的好像有一些道理。可是,像您这种捞法啥时候才能把鱼篓捞满呀?康百万感到不可思议。

老汉瞪了康百万一眼,恶狠狠地说,我不稀罕小鱼!

康百万闹了个大红脸,不明白老汉为何会发这么大的火。

话不投机,好半天两人都没有说话。康百万觉得无趣,准备起身离去。

老汉瞄了康百万一眼,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康百万说,如果连小鱼也不放过,天长日久,河里还会有鱼吗?不留鱼,俺们渔民日后咋生活?后世子孙咋生存?赶尽杀绝那是自掘坟墓!

“……”康百万张嘴说不出话来。仔细琢磨老汉的话,不禁对老汉肃然起敬,他的话太有哲理了。

当天晚上,康百万失眠了。留鱼?留鱼?留余?康百万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心里一下子亮堂了,兴奋得差点叫起来。

不久后,康百万召集家族会议,大刀阔斧地改变经商策略,其中最主要一条就是,做生意只赚取利润的百分之六十,要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利益均衡,保持人与社会、自然各种关系的和谐,相伴相生,正常谋利,谋正当利,适可而止。他说,留余忌尽,忌盈忌满,福不可享尽,势不可使尽,心机不可用尽,留余不但是昌家之道,也是做人之则。随后,他让当朝文状元牛瑄雕刻留余匾挂在客厅,作为家训让后世子孙铭记。

此后,康家世世代代秉承留余思想,一直富裕了四百多年。

(原载《天池小小说》,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故事情节紧张激烈,布局谋篇的技巧纯熟,例如开头写康百万找不出生意利润无法提高的原因,巧设悬念,吸引了读者。
B.作者善用动作、神态等细节塑造人物形象,例如写康百万“忽然笑了,快嘴快舌地说”表现了他对老汉的不屑与嘲弄,为老汉生气做铺垫。
C.小说的语言应该与文章的内容相贴合,为内容服务,例如本文人物对话语言十分契合人物身份和性格,具有明显的生活化、个性化的特点。
D.作者擅长借故事说道理,虽然只叙述了一件平常无奇的小事,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哲思,在当代社会也颇有现实意义,让人读来深受启发。
E.文章结尾康百万悟出了做生意的道理,是一个喜剧式的结尾,这样的结尾符合阅读心理,让读者感到快乐。
2.文中第二自然段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本文标题“留余”有哪些深刻内涵?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4.康百万想要给后辈们写一封家书,现在请你结合文章内容代笔来写。要求书信内格式准确,字数不少于120字。
2024-08-24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虫子

陈永胜

小时候家里穷,没什么零花钱。好在村里三面环山,上学的路上扒拉扒拉石头,偶尔就能翻到土鳖子、蝎子之类的小虫子,这都是难得的宝贝。那时候蝎子三四十一斤,抓到一只大的就能卖几块钱,好几天的零花钱都不用愁了。

先从家里找一个旧的药瓶,在瓶盖上戳几个孔,再找一根筷子,从中间劈开,插上一根小竹签,一个夹子就做成了。蝎子会用尾巴上的钩子蜇人,用筷子保险点儿。当然我们是属于胆子大的那一批,都是直接用手去抓。

我是村里孩子中抓蝎子的高手,抓回来的蝎子我都放在一个盒子里养着,等贩子来了一起卖。攒了一星期,小盒子里已经有五只蝎子了。

这天小萝卜嚷嚷着要去我家看蝎子。小萝卜是张家寨的异姓人家,另一家就是我家。所以,虽然大家都不是很喜欢小萝卜,但我对他有莫名的好感。中午一放学,小萝卜就屁颠屁颠地跟在我后面。一到家,我就把蝎子拿给他看,他却很害怕,远远地躲在我身后。我抓起一只蝎子去吓他,他顿了一下后跑得老远。

没一会儿,母亲叫我去端碗准备吃饭,我就让小萝卜自己看。等我端着碗回来,小萝卜已经不见。估计也是回家吃午饭了。吃完了饭,我又去看蝎子,发现大的那只没了,把盒子翻了几遍还是没找到。我脸憋得通红,此时我认定是小萝卜偷走了我的蝎子,气得肚子都鼓起来了,立马出发去小萝卜家质问。

小萝卜正在吃饭。他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只有他和他奶奶在家。我直接就问:我的蝎子呢?

小萝卜停下筷子,茫然地看着我。

我的蝎子呢?我故意提高嗓门儿,企图让他奶奶听到。事实证明我的目的达到了。他奶奶放下碗筷,用尽可能大的声音喊道:你又偷人家东西了?

我没有。小萝卜站起来吼道。

没有什么废话,他奶奶立马找来扫把,追着他就打。小萝卜被打得满院子跑,一边跑一边喊。他奶奶又大吼一声,他终于不敢跑了,跪在了地上。代表着审判的扫把一下一下打下去,

起初我的心里非常解恨,似乎这一顿打已经抵消了我蝎子被偷的愤怒。这种感觉让我想起我在电视剧中看到的场景:我坐在明镜高悬的衙门之上,小萝卜就跪在下面,他奶奶正是衙役,正按照我的要求打他五十大板。随着他奶奶下手越来越重,小萝卜也哭得越来越厉害。他的嘴不知何时已经肿了起来,我心里开始不安。小萝卜似乎很怕蝎子,连看一眼都要站得远远的,他怎么有胆偷呢?我反问自己,于是我感到害怕,我害怕我诬陷了他,害怕他因此仇视我、孤立我。

不是他拿的,应该是我没注意弄丢了。我小声地说。

小萝卜的奶奶听到我这样说,手里的动作慢了下来。我的脸火辣辣的,一刻也待不下去了,飞快地跑回家,看着盒子里的蝎子,那只最大的确实是不在了。

这事之后,我很害怕小萝卜记恨我,害怕他把这件事告诉别人,让别人疏远我。出乎意料的是他并没有,他还像往常一样和我玩。只是他的嘴肿得很严重,听说后来还打了好几天的吊瓶。我就这样怀着愧疚和他一起度过了小学生活,我曾经觉得自己一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他不说,我也知道,这件事一定对他的心理造成了莫大的难以弥补的创伤。

好多年一晃过去。前些天同学聚会,这件事又重现心头。我本来是不想去的,但同学们一直盛情邀请,我最终还是参加了。

小萝卜现在活泼开朗,和小时候截然不同,在饭局上总能讲一些段子引得大家发笑。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小时候抓的那些虫子,他说:小时候都爱卖蝎子,就我爱吃,生着吃挺好吃的,咸咸的。有一次我又生吃蝎子,一下蜇到我下嘴唇,嘴唇肿得老大,俺奶带我打了好几天的吊瓶才好。

原来是这样!怪不得                                                      

大家都笑得合不拢嘴,只有我,心里那一堵巨大的由愧疚组成的石墙轰然倒塌,剩下的是无尽的愤怒与委屈。压在我身上十几年的事,他根本就不在意,并且都已经忘了吃的蝎子是哪儿来的了。

你吃的是我的蝎子。我最终还是没忍住,站起身尽可能平静地说道。

大家似乎看出来了我的不对劲儿。没等小萝卜说话,不知道从哪里传来一句:不就是只虫子吗,计较个啥?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标题“虫子”指的就是蝎子,它串联起全文的故事情节:逮虫子一看虫子一丢虫子一发现虫子被吃的真相。
B.“我”与小萝卜都是张家寨的异姓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排挤,因此“我”对他有着莫名的好感。
C.“我”拿蝎子给小萝卜看时,他“远远地躲在我身后”,这一情节为后文“我”认为他没偷蝎子的情节做了铺垫。
D.“我”“小声”地对小萝卜奶奶说是自己弄丢的这一细节,流露出“我”被小萝卜奶奶打人的阵势吓到的心理。
E.同学们为小萝卜童年被蝎子蜇肿嘴而发笑,却对“我的不对劲儿”不以为意,揭示出人们的冷漠。
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前些天同学聚会,这件事又重现心头。
3.小说最后的反转是有暗示的。请你结合小说中的暗示内容,在文中画横线的空白部分补写作者回想那些“暗示”的内心独白。注意:以“怪不得”开头,使用排比句式,体现出作者内心的愤怒,80字以内。
怪不得                                                            
4.班级开展对本小说结尾部分的探究活动,请你结合全文,完成以下两个任务。
(1)小说以“计较个啥?”作结,请你根据小说前文来推测“我”究竟计较的是啥,说说你的推测结果。
(2)班级公众号“阅读门道”栏目的定位是“在阅读中积累方法”。在编辑《特色结尾》这一期时,小嘉建议选编《虫子》这篇文章,并加上《〈虫子〉结尾评点》。请你代小嘉写一封短信推荐这篇文章,并阐述选编理由。(120字左右)
2024-06-13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