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常见类型 > 科普文章
题型: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 题号:23642326

下面的文章选自赵云泽的《跨媒体传播基础教程》,请在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通常,文字、图片、音视频均可以作为独立的信息载体,但两种载体的配合使用,如文字和图片、文字和视频等,可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这与媒介叙事形式多元化的趋势相适应。搭配使用的要素一般以两到三种为宜,以免过度分散受众的注意力。同时,由于各种信息载体具有各自的特点,在配合使用时应恰到好处地进行调和。

……

文字素材和音频素材共同使用时,应考虑文字和音频各自的特性及其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若文字占据主要地位,则应当尽量突出文字,音频处于辅助地位,要避免喧宾夺主。反之,文字应尽量简洁,并同时交代音频素材的主要背景。若音频素材质量较差,而又必须采用时,要配上文字说明。

此外,音频素材还常以背景音乐的形式出现在媒介中,比如网站的背景音乐、电子杂志的背景音乐。在这里,音乐的选择要以所表现的文字、图片的气氛为根据。而在网站或电子杂志的音乐专题中,以展现音乐为主,其他元素的使用则应根据音乐的气氛来安排。

文字素材和视频素材的共同使用与文字和音频的搭配类似,都需要保证信息的相关性,并且视其地位决定版面组合。但是,视频素材较音频素材更具形象性和现场感。如果采用事先编辑好的视频新闻,那么文字的使用就不是必然的了。此时,为了辅助受众接收媒介信息,可以将视频的要点,特别是新闻人物对话、发言以文字的形式附在视频之后,也可以采用表现同一主题、不同内容的文字稿来形成专题的效果。

……

随着接收终端的改变,在不同的应用形态中,不同元素在内容上的丰富程度和相互间的使用配比方面也有所不同。网络视频这一应用形态在媒介构成要素上与传统视频并无实质区别,因此我们暂不讨论,其他四种应用形态我们将一一进行探讨。

其一,多媒体网页。

多媒体网页,顾名思义,是多种媒介元素共融的集合,可分为网络门户和网络新闻专题。

……网络门户的设计除了应遵从如前所述的设计原则,兼顾各媒介元素共同实现的页面效果,还应根据新闻价值、时效性等因素综合考虑不同内容的报道的页面位置分配,以及用来呈现它们的媒介元素。

与报纸的版面设计不同,网站的版式并不是每天更新。除非是网站整体结构改变的需要或网站发展思路调整,否则网站一般不进行改版。除了技术、制作成本与速度等因素外,这主要是考虑到网民容易形成稳定的网上阅读习惯,而且习惯一旦形成就会牢固维持。因此,设计多媒体网页时需要充分考虑受众的阅读习惯。

……

作为多媒体网页的另一种存在形式,网络新闻专题不仅是承载信息的空间,也是引导阅读的手段。好的版面,既要符合一定的审美要求,又要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方便阅读。这种以Web页面整合成的多媒体报道通常包括下列元素中的若干种。

文字消息:报道新闻的主要事实;

文字评论:用最有代表性的评论对新闻进行解读与评析,加深人们对新闻事实的认识;

新闻照片:加强人们对新闻的某个人物、某个场景或某个瞬间等的直观印象,补充文字新闻中没有出现的信息,烘托气氛,吸引人们的注意;

新闻图表:将文字新闻中的一些抽象概念或数字直观表现出来;

动画:模拟某些过程或现场,弥补由于第一手影像资料不足带来的缺憾;

音频:用当事人、目击者等的述说来证实新闻,或用新闻现场的音响素材增强现场感与感染力;

视频:提供全方位的直观感受,增强新闻的真实性;

互动手段:为受众点评、投票提供方便,吸引受众参与。

在实践中,一个多媒体报道单元采取的常见组合模式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然而,多媒体新闻报道并不意味着将多媒体手段简单拼凑在一起,而应该是用全新的思维方式来进行多媒体手段的整合。

其二,电子报纸。

新一代电子报纸在版面形态上与印刷报纸完全一致,这顺应了一些在印刷媒体时代成长起来的受众的阅读习惯。阅读电子报纸时,除了可以像印刷报纸一样翻页阅读外,还可以通过导航条进行快速翻页,并在页面的任何局部进行缩放。

……

与传统报纸、新闻网站相比,电子报纸尚处于边缘地位。在这种情况下,网站编辑还需要做大量功课改善电子报纸的编辑水平,一方面,汲取报纸编辑手法的长处,例如报纸在版面布局方面的丰富经验和技巧;另一方面,还要创造性地将网络浏览的优势融入其中,除了超链接和检索功能的应用,加紧研发多媒体融合技术在电子报纸版面中的实现途径。

……

其三,电子杂志。

与电子报纸不同,电子杂志多媒体手段的运用较为成熟,除了音频、视频外,也大量运用Flash动画技术,带来多种感官刺激,大大超越了印刷杂志所能提供的媒介体验。

然而,电子杂志在设计上还是大体遵循印刷杂志的设计原则。从版面编排的角度看,杂志设计是形象定位和外观设计的规范与统一,这是媒介产物的气质基础。杂志版面的设计要考虑统一与变化、对比与调和、条理与反复、动感与静态几个方面的关系。

其四,手机报。

与传统的大众传播相比,手机信息传播具有信息落点明确的特点。以手机为终端的信息内容设计,更加需要考虑到细分的受众需求。这一具有快餐式信息消费特点的传播手段,不仅要求信息内容高度聚焦、时效性强,而且要求媒介元素的组织形式做到精练、丰富、互动性强。

首先,精选”“精加工应该是手机短信新闻编辑的重要原则。特别是手机短信的容量有限,编辑时需要突出新闻的重点要素,使其与手机传播相吻合。在形式上,文字不宜过多,以标题新闻和导语新闻为宜。考虑到手机传播的图片目前在质量上还受到一定限制,图片应选取最具典型性的新闻图片,以增强新闻的真实感、现场感。

其次,为手机上网用户提供集成度更高、针对性更强的手机报服务。除了文字、图片等报道元素,积极开发音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报道形式。一方面可以依托报纸、网站等大众媒体拓展内容资源,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发适合新一代手机资讯服务的软件资源和终端设施……

(选自《跨媒体传播基础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有改动)

1.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好的版面既要符合一定的审美要求,又要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方便阅读。
B.多媒体新闻报道意味着将多媒体手段简单拼凑在一起。
C.与传统报纸、新闻网站相比,电子报纸尚处于边缘地位。
D.以手机为终端的信息内容设计,更加需要考虑到细分的受众需求。
2.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将文字、图片、音视频这几种要素全部搭配使用,才可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B.音频只能以背景音乐的形式出现在媒介中。
C.文字与视频同时使用时,要视其地位决定版面组合。
D.采用事先编辑好的视频新闻时,必须将新闻人物对话、发言以文字的形式附在视频之后。
3.通常,文字、图片、音视频均可以作为独立的信息载体,但多种载体的配合使用,可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那么,这些信息载体搭配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4.多媒体报道中,常用的媒介要素有几种?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5.选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知识点】 科普文章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整体分析:这篇文章通过生动的描写和详实的数据,展现了海洋的广阔与深邃。作者运用了对比、列数字等说明方法,使读者直观地感受到海洋在地球上的重要地位。文章不仅强调了海洋面积和深度的巨大,还通过具体的实例,如马利亚纳海沟和珠穆朗玛峰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海洋的深不可测。整体而言,文章结构清晰,语言简洁明了,既有科学性又具可读性,成功地引导读者对海洋产生敬畏之情。

【推荐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站在祖国的海滨,观赏一下海洋的景色吧。辽阔的海洋,无尽的碧波在荡漾,在金色的阳光下,像无数面银镜在闪闪发亮。海渐远,天渐低,海洋在远方和蓝天相接。

翻开世界地图,看一看地球的面貌吧。整个地球表面,海茫茫,水汪汪,世界大陆只是耸出海面的一些岛屿,一些群山。

海洋确实浩大。世界海洋的总面积有3.61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面积的71%。而世界陆地的面积只有1.49亿平方公里,大约占29%

海洋不仅很大,而且很深。海洋的平均深度是3800米。而世界大陆的平均海拔高度只有840米。如果地球表面没有高低,全部被海水包围,水深将有2440米。海洋最深的地方是太平洋的马利亚纳海沟,最大深度是11034米。我国西南边境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的山峰,它的海拔高度是8848米。

如果将珠穆朗玛峰移到马利亚纳海沟,峰顶距海面还有2000多米!

所以,地大不如海大,山高不如水深。

(节选自童裳亮《海洋与生命》)

1.请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2.文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3.文段使用了一系列相关数据,这对于说明事物有什么效果?
2024-09-13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绿色浅层地温能

①你听说过浅层地温能吗?它是蕴藏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一般小于200米)范围内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中,一般低于25℃的热能。浅层地温能的来源以太阳辐射为主,还有一小部分来自地心热量。

②我们的地球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巨大的热库,它的资源量非常丰富,其内部的总热能约为地球储存的全部煤炭所蕴含能量的1.7亿倍,具有经济价值的浅层地温能大约是现在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45万倍。据专家测算,我国地处北纬30°~42°的许多城市,地下近百米深度内,土壤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能量是目前国内发电装机容量的3750倍,地下水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能量也有2亿千瓦。

③浅层地温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这种能源的开发利用只需消耗少量的电能,就可以提取大量的能量,也不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等气体,对外界环境影响极小。由于浅层地温能资源无处不在,人们可以就近利用,就地取(排)热,为建筑物供暖或制冷,而地下水的水质、水量不发生任何变化。与传统能源相比,可节省大量运输、传输和存放成本。

④可见,浅层地温能具有众多的优点,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利用这种比人类体温还要低很多的能源呢?科技人员采用了热泵原理。热泵水泵类似。大家熟悉水泵吧,它是一种利用管道将水从低位抽到高位的机械,只不过热泵传递的是热能。我们居住的室内环境和地层土壤中的温度一般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温差。冬季时,我们利用热泵可以把地下的热能出来,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时,再把室内的热能出来,排放到地下储存起来。这样,可以通过自然和人工等补给方式,保持地温能量的动态平衡,使浅层地温能得以长期循环利用。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水都是传递热能的载体,被加热后以便用来储存热量。由于电流只是用来传热,而不是用来产生热,因此热泵只需消耗较少的能量便可以提供较多的能量,通常情况下热泵每消耗1000瓦的能量,就可以得到4000瓦以上的能量。

⑤浅层地温能在过去一直被人们忽视,但随着地球能源的大量消耗,能源危机日渐凸现,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将会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根据《百科知识》等有关资料综合编写而成)

1.结合文章内容,下列不属于“浅层地温能”的优点的是(     
A.浅层地温能资源量非常丰富。
B.浅层地温能具有经济价值。
C.浅层地温能可就近利用,成本低。
D.浅层地温能清洁无污染,可循环利用。
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是(     
A.浅层地温能的来源有太阳辐射和地心热量两种,主要来源是太阳辐射。
B.地球内部的总热能约为地球储存的全部煤炭所蕴含能量的1.7亿倍。
C.一般情况下,我们居住的室内环境和地层土壤中的温度具有一定的温差。
D.热泵每消耗1000瓦的能量,就可以得到4000瓦的能量。
3.根据文意,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浅层地温能是蕴藏在地表以下一般低于25℃的热能,距离地表越近它的储存量就越大。
B.浅层地温能是清洁无污染能源,它的使用基本不会对空气形成污染。
C.利用热泵,我们冬季就可以把地下的热能抽出来供给室内采暖,夏季再把室内热能取出来为室内降温。
D.随着能源危机的加重,以往被忽视的浅层地温能会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2024-09-04更新 | 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南州六月荔枝丹》,完成练习题。

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现经研究证实,温度保持在1℃5℃,可贮藏三十天左右。还应进一步设法延长贮藏期,以利于长途运输。因为荔枝不耐贮藏,古代宫廷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给人民造成许多痛苦。唐明皇为了宠幸杨贵妃,就干过这样的事。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对这件事的嘲讽。

荔枝花期是二月初到四月初,早晚随品种而不同。广东有双季荔枝,一年开花两次。又有四季荔枝,一年开花四次之多。花形小,绿白色或淡黄色,不耀眼。花分雌雄,仅极少数品种有完全花。雌雄花往往不同时开放,宜选择适当的品种混栽在一起,以增加授粉的机会。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但结实总在一百以下,所以有荔枝十花一子的谚语。荔枝花多,花期又长,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

1.白居易的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A.说明荔枝放不了五天。B.说明荔枝由外到内的变质过程。
C.说明当时无法贮藏荔枝。D.说明荔枝肉的娇嫩。
2.文中引用杜牧诗句是对唐明皇的嘲讽,同时起的作用是(     
A.说明封建统治者的腐败。B.说明封建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
C.赞颂长安的美景。D.进一步说明荔枝不耐贮藏,运输困难。
3.1自然段文字的大意是(     
A.古代宫廷想吃荔枝给人民造成极大痛苦。
B.荔枝不耐贮藏。
C.荔枝是非常娇贵的水果。
D.应进一步设法延长荔枝贮藏期。
4.2自然段文字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明。
2023-12-15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