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 题号:2364222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内在动力,也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国文化丰富多彩、思想博大精深,其中“刚健有为”在中国文化基本思想体系中具有指导意义。

“刚健有为”思想源于孔子,到战国时期的《周易大传》已见成熟。《周易大传》提出来的“刚健有为”思想主要包括“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两个方面。“自强不息”也就是努力向上,绝不停止,同时有保持独立人格、不走极端、顺应变化潮流等引申义;“厚德载物”是指君子应效法大地博大宽厚的胸怀,包容各类人和事物,容纳不同意见,使之各遂其生。

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中的“刚健有为”思想,广泛地体现在艺术、文物、制度、风俗等方面。就文学人物形象而言,《列子·汤问》中每日挖山不止的愚公、鲁迅笔下“每日孳孳”的大禹,都体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他们是被鲁迅称为“中国脊梁”的无数英雄豪杰的写照,这些形象一直激励着中国人民奋勇直前。就文学艺术题材而言,从古至今无数骚人墨客所吟咏描绘的青松、翠竹、红梅、苍鹰、猛虎、雄狮、奔马之类,也都体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如果你到汉代民族英雄霍去病将军墓前看看那些雄浑粗犷的石刻,就会被汉代英勇豪迈的气概所折服;如果你舍得花一点时间读一读唐人悲壮慷慨的边塞诗,将不难懂得唐朝的繁荣昌盛是靠什么精神力量支持的。

厚德载物和自强不息一样,也是中国文学艺术的重要主题。北宋哲学家程颢说的“万物之生意最可观”,为中国以山水花鸟虫鱼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主题做了诠释。厚德载物精神见于制度、风俗的也很多。早在战国时期,就已有“仁民爱物”、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思想和制度。据文献记载,周代对各种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都有明确的限制规定,这叫“山虞泽衡,各有常禁”。这种限制措施的意图,据后世儒者解释,一是保证“万物阜丰,而财用不乏”;二是防止“物失其性”,即要使万物各遂其生。这种制度和思想见之于民间风俗,就是一种反对暴殄天物的习惯。汉唐时期,中华民族对少数民族和域外文化有浓厚的兴趣,并大力搜求,广泛吸收。从音乐到舞蹈,从科学到宗教,无不兼容并包,其气度之闳放、魄力之雄大确实令人赞叹。这是厚德载物精神在对待多元文化方面的表现。

《周易大传》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闳大的思想体系。这些思想在铸造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

(选自张岱年《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有删改)

1.对“刚健有为”思想的理解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是(     
A.兴于春秋,成熟于战国,贯穿于汉代、唐代等多个历史时期。
B.周代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限制,是这一思想在制度上的体现。
C.从其历史发展的脉络和内涵来看,它是一个闳大的思想体系。
D.对形成中国文化基本精神和推动中国文化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2.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引用程颢的话是为了证明以山水花鸟虫鱼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最生动、最可读。
B.“自强不息”着眼于人对自己的态度,强调努力向上、奋勇直前、顺应潮流。
C.“厚德载物”着眼于人对外界的态度,强调包容他人与万物,使之各遂其生。
D.《周易大传》提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并将二者有机结合。
3.下列对本文写作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了本文的观点。
B.第二段在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C.引经据典,事例丰富,语言厚重凝练。
D.采用立论方式,层层递进地展开论述。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面小题。

为什么时间不能倒流

①人们很早就发现了时间和空间的不同之处。空间有上下、前后、左右三个维度,人们可以在空间的每一个维度中随意地游走;时间则不同,时间只有一个维度,而且时间是有方向的。从日常生活的经验中就可以知道,我们都只能从过去到未来,而不能从未来回到过去。

②一直有人幻想,在时间里,我们要是也能够像是在空间里一样,可以随意旅行就好了。既可以从过去到未来,又可以从未来到过去。2020年有一部很火的科幻电影叫作《信条》,主题就是时间旅行。电影里还有一段情节是一个人回到了过去,遇见了过去的自己,结果自己和自己打了起来。

③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人真的可以进行时间旅行吗?

④以我们现在所掌握的科学理论来说,向未来这个方向的时间旅行是可能的,但是回到过去的时间旅行则做不到。在20世纪之前,人们对于时空的认识还比较简单,认为所谓的空间,就像是一个空空荡荡的大盒子,而时间就像是在空间的每个位置都挂着一个钟表,无论你处于什么状态,在空间的什么位置,看到钟表所指示的时间都是一致的。这种时空观,就是所谓的经典力学的时空观。

⑤但是到了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了狭义相对论。这个理论把我们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认识结合了起来,也就是说,我们在不同的运动状态下所感知的时间,读取的时间,都是不一样的。这也就是俗称的钟慢尺缩效应——比如说,一个人如果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离开地球几年时间,然后再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返回地球,那么对于这个人来说,时间只流逝了几年,而对于地球来说,时间则可能已经过去了几十年。

⑥可以说,通过相对快速的运动,这个人可以相比其他人更快地到达未来。虽然我们没有办法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动,但是我们每一次快速的运动,比如坐飞机,其实都相当于比其他人更快到达了未来,只不过这种时间旅行的效应太微弱,普通人根本察觉不到罢了。

⑦那么为什么没法进行回到过去的时间旅行呢?原因就在于,科学家们发现,我们时空中的时间是有方向的,从过去到未来——这就是人们俗称的时间箭头。从我们目前所掌握的科学理论来看,人没有办法逆转时间箭头的方向,只能是从过去到未来。时间究竟为什么有一个方向?关于这个问题,科学家们还不是很清楚,但是目前看来,有些人认为是一些物理学因素造成了时间单一的方向。比如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就在他的名著《时间简史》里提到了可能造成时间箭头存在的三个原因。第一,整个宇宙的发展是有一个方向的。我们的宇宙有一个开端,也就是在大约140亿年前发生的所谓宇宙大爆炸;整个宇宙从一个极其微小的尺度不断扩张,在大爆炸140亿年之后发展成为我们现在所能够观察到的宏大的宇宙,这个过程或许造成了时间具有单一的方向性。

⑧第二个原因,来自热力学。在热力学研究中,人们发现了一条规律,就是一个独立系统的混乱程度总是越来越大。用物理学的术语描述,就是熵值越来越大。简单地说,比如有一个没有人整理的房间,逐渐变得越来越乱,我们就可以说它的熵值越来越大,这也是具有方向性的。还有第三个原因,就是人的心理因素,人的感觉也是从过去到未来,当然这种感觉,可能正是由前两个因素所决定的。

⑨正是因为我们发现了时间箭头的存在,所以目前我们认为回到过去的时间旅行是不可能的。时光不能倒流。但是,时间究竟是什么?我们对于时间本质的研究,可以说才刚刚开始。时间和空间真正的关系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能够存在?关于这些问题,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选自《知识博览报》2023421日)

1.根据文章内容,下列不能说明“没法进行回到过去的时间旅行”一项是(     
A.利用“钟慢尺缩”效应,通过快速运动来实现时间旅行。
B.整个宇宙的发展过程可能造成了时间只能从过去到未来。
C.热力学角度看,一个独立系统的混乱程度总是越来越大。
D.依据目前所掌握的科学理论,人没有办法逆转时间箭头的方向。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史蒂芬·霍金在《时间简史》里提到了造成时间箭头存在有三个原因。
B.随着科技发展,我们可以回到过去,遇见过去的自己。
C.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我们可能实现向“未来”这个方向的时间旅行。
D.目前,科学家都认为一些物理学因素造成了时间有一个方向。
3.下列关于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文章用科幻电影里的情节,引出“时间旅行”的话题,引起读者的兴趣。
B.⑤段用对比论证来论述向“未来”这个方向的时间旅行是可能的。
C.⑧段举没有人整理的房间逐渐变得越来越乱的事例清晰解释了“熵值”越来越大现象。
D.文章用了“可能”“目前”“或许”等词语,体现了语言运用的严谨。
2024-01-31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整体分析:这篇文章探讨了人类语言媒介的发展历程,从口语时代的声波传递,到书面语的结绳记事、实物传信和图画刻符,再到有声媒体时代的电波化,最后进入互联网时代。文章强调了每个时代语言媒介的特点及其对人类交流的影响,指出了技术进步对语言传输的突破性贡献,并提出了网络时代对语言生活的新要求。整体来看,文章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展示了语言媒介演变的历史进程及其重要性。

【推荐2】请阅读课文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一、口语时代 

从获取有声语言到文字的产生出现书面语,这段时期是人类的口语时代。口语时代人类有各种伟大的进步,本文最关心三点:

其一,获得了语言符号。这种符号的强大在于具有切分、组合功能。句子可以切分为词语,词语可以依据语法组合成为新的句子。当然,词语也可以再行切分,句子也可以再行组合。这种切分、组合功能使语言具有非常神奇的功能,即用有限的符号表达无限的意义。

其二,把一般生理器官改造为口语器官。口语器官包括发音器官、听觉器官和大脑口语处理器官。发音器官主要由肺、气管、声带、咽腔、口腔、鼻腔以及唇、齿、舌、颚等构成,这些器官最初都不是为语言而生的,呼吸、咬嚼等是其第一功能,协同发出语音乃是第二功能。听觉器官的第一功能是听声音,第二功能是听语音。大脑的口语处理器官也是后来进化而成。

其三,创造了原生口语文化。口语时代的杰作是人类至今能够听到或读到的远古史诗,如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巴比伦的《吉尔伽美什》、印度的《罗摩衍那》及《江格尔》《玛纳斯》《格萨尔王传》等。

 二、文字及书面语 

为打破时间、空间对口语的限制,在结绳记事、实物传信、图画刻符等探索的基础上,人类最终在距今5500年前创制出了文字。有了文字就有了书面语,书面语的媒介物是光波,人类从此具有了声波和光波两种语言媒介物。文字及书面语的产生,特别是印刷术及报纸杂志的出现,对人类的进步影响巨大。

其一,产生了识字人这一文化群体。他们可以对书面语反复修改雕琢,使之成为经典。他们可以根据不同场合有意形成不同的语言风格,进而形成不同文体,使语言功能得到丰富发展。修饰文章的经验及文体风格的体验,可以作为知识传授,这便有了最初的语文教育。

其二,产生了书面文化。书面语可以将人类的经验远达八荒、遗传千代,人类的文化记忆不再仅凭口耳,历史由传说进入到有文字记载的信史阶段。特别是印刷术的出现,书籍复制的速度大大提升而成本大大下降,并催生了报纸及新闻、消息、社论、现代广告等各种新文体,识字人群体不断扩大,知识不再是少数人的垄断品,新闻可以及时影响大众。大量研究表明,书面语不仅改变了人类的文化传播方式和文化记忆方式,而且也改变了人类的叙事方式、认知方式乃至思维方式。

其三,人类拥有了声波、光波两种语言媒介物。语言生理器官除了原先的口语器官之外,又发展出书面语器官。书面语器官包括文字书写器官、文字识认器官及大脑书面语处理器官。书面语器官的语言功能也是第二功能,手、臂的第一功能不是写字,眼睛的第一功能不是读书。此外,大脑书面语处理器官与大脑口语处理器官应有密切关系,但是否它们就是一套处理器官、一套运作程序,还不太清楚。

书面语器官是通过教育来实现其语言功能的,如果忽略儿童学话的经历,口语器官的语言功能仿佛是天然的。而且,口语的使用只有生理器官就基本可以,而书面语的使用则需要有书写工具,需要制书、藏书、运书的物理条件及技艺,亦即需要物理上的语言装备。特别是印刷术出现以后,书写、阅读、印刷存运书籍的物理装备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三、电波与有声媒体 

电波把声波、光波这两种传统的语言媒介物电波化,有声媒体对语言功能进行了放大,并不断有新发展。有几点令人关注:

其一,语言的传输技术获得了突破性进展。有声媒体时代,语言传播更加便利,传播速度更加快捷,传播形式更加多样,传播人群更具针对性,传播幅员也更加辽远。特别是在标准语音的传播方面作用显著,标准音的社会普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其二,大幅度提升口语的功能。播音口语一般都有书面语支撑,但既不等同于书面语,也超越自然口语。随着各种节目的表达需要,播音口语会形成不同的文体(语体),比如正式的播音语体、主持人语体、体育解说语体等。有声媒体对播音、主持人的口才有新要求,对记者、编辑也有不同于平面媒体的新要求。

其三,有声媒体不需要个人再增加一套处理电波的生理器官,但需要添置收音机、电视机等语言物理装备。社会为有声媒体要增加许多新装备、新行业和新职业,如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建造,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传输与接收,以上所涉及的各种设备、人员等。就技术层面而言,语音处理技术获得巨大发展,处理语音的电子设备接踵而生,如留声机、录音机、麦克风、扩音机、电话机、电影、广播、电视等等。五千多年前,人类用文字技术打破了时空对口语的限制,而此时,人类又用电子技术打破了时空对口语的限制。

四、网络时代 

网络时代人类的语言生活要比网络媒体更加丰富多彩。有几点值得注意:

其一,语言交际的技术性越来越强。人类现在的交际更多的是面对计算机、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传统的人人交际模式使用范围正快速缩小,新兴的人机人交际模式正发展为主要交际模式。过好语言生活,个人需要较为复杂的语言配置,不仅要有两套语言生理器官,即处理声波的口语器官、处理光波的书面语器官,还要有一系列处理声、光、电 三波的语言物理装备。而社会,则需要拥有处理声、光、电三波的语言技术、语言物理产品及相关的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体系,还需要拥有与之相关的语言产业和语言职业。

其二,过好虚实两个空间的语言生活。网络不仅产生了网络媒体,不仅促生了人机人的交际模式,而且还为人类在现实空间之外建造了一个虚拟空间。虚拟空间的语言生活,使用的是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信息产品,如网页浏览、键盘输入、电子邮件、PPT制作、QQ、短信、微信等,写字的机会渐少,键盘打字、触屏写字及屏幕阅读逐渐成为新习惯。而网络新媒体的碎片化倾向和自媒体性质,也会影响到人类的语言使用习惯,且需要更高的判断信息真伪的能力。在互联网+的今天,在中国网民数量超过7亿的今天,虚拟空间的虚拟性已经极大减弱,虚实两个空间的重合度越来越高,形成了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新特点。过好虚拟语言生活,管好虚拟语言生活,是目前的重要课题。

其三,妥处信息边缘化问题。网络时代最大的不公平是信息获取的不公平,最大的危机是被信息边缘化。要关注农村、西部、民族地区的信息化发展,要关注离退休老人、家庭妇女,尽量减少不上网、不使用智能手机的群体。作为国家,不仅要保障公民的信息权力,加强公民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消弭信息鸿沟;而且还要努力发展网络,以保证国家不被互联网边缘化

1.下列选项中,对作者观点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人类在“口语时代”的语言媒介主要是声波。
B.结绳记事、实物传信和图画刻符属于书面语。
C.电波把声波、光波这两种传统语言媒介电波化。
D.人类以往创造的所有信息负载方式几乎都可以进入互联网。
2.人类在口语时代的语言成就有哪些?
3.请解释文中提到的“语言物理装备”。
4.在有声媒体时代,语言的传输技术获得突破性进展,表现在哪里?
5.网络时代对人类的语言生活提出哪些新的要求?
7日内更新 | 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青蒿素是中医药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和植物化学的其他发现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相比,从青蒿提取物到青蒿素的研发历程相当快速,然而,这绝不是中医药智慧的唯一果实。中国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还发现,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中药砒霜,用于治疗白血病颇具疗效,已经成为治疗白血病的重要选择。对治疗失忆有效的石杉碱甲,也是从中草药千层塔中提取的,是我国用于治疗老年性精神障碍的一种临床用药。

然而,单一药物治疗某一特定疾病的现象在中医实践中非常少见,复方用药才是中医几千年来的主要用药形式。通常,中医师按中医理论和方法诊断病人症候,对症开出由多种中药按君臣佐使组成的处方,并随着病情的发展和症候的变化,随时调整处方的药味和剂量,以达到良好的疗效。这样的辨证施治疗法和有效方药的积累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从中药青蒿研发出抗疟药物青蒿素,仅是发掘中医药宝库的努力之一。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也受益于中医药学。中医的一个治则是活血化瘀,这一治则也适用于冠心病的术后维护。中药提取的芍药苷等被用于防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血管再狭窄,临床显示再狭窄率大幅降低。还有许多其他证据支持中医活血化瘀的临床疗效。

和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一个新领域也正在发展,即所谓的生物力药理学,旨在将中药的药效和血流的生物力学影响相结合,用于防病治病。实验研究表明,保健运动可提高血流剪应力,再联合使用某些活血中药,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这里所举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贡献,不过沧海一粟。我的梦想是:在同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疾病的斗争中,中医药学进一步发挥威力,为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与福祉作出新贡献!

1.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青蒿提取物到快速研发青蒿素,这体现出了中医药的智慧。
B.中医大都采用复方用药来治疗病人疾病,而不会采用单一药物来治疗疾病。
C.有许多证据证明中医药学对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D.利用某些活血中药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达到防病治病的疗效。
2.下列对选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中药青蒿中研发出抗疟药物青蒿素,这是中医药学对人类健康的贡献。
B.中医师主要采用复方用药的形式,其处方由多种中药根据主次按一定比例组成。
C.中华民族之所以繁衍昌盛,是因为我们的中医采用了辨证施治疗法和有效方药的积累。
D.青蒿素的提取与研发再次证明,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保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从节选的文段来看,中国药学有哪些突出贡献?请分条概括归纳。
2024-08-14更新 | 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