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名著阅读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0 题号:23640420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乙】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用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选自《列子·汤问》)

注:①鲍叔牙,姓鲍,名叔牙,别称鲍叔。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鲍叔终善   遇:对待B.管仲公子纠   事:侍奉
C.伯牙鼓琴   善:擅长D.初为霖雨之   操:操练
2.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管仲既用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B.吾属今为之虏矣
C.师不必贤于弟子D.夫晋,何厌之有
3.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B.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C.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D.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管仲家里很穷,所以他经常要去欺负鲍叔牙,可见管仲是个品德恶劣的人。
B.【甲】文鲍叔牙欣赏贤明能干的人,待人和善,后来他不计前嫌把管仲推荐给齐桓公。
C.【乙】文伯牙无论弹什么内容,钟子期总能听懂琴中的心意,体味其中的情趣。
D.【甲】【乙】两文都表达朋友之间心心相惜。甲文着重知人善用,乙文着重心意相通。
5.将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
【知识点】 名著阅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座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服衣冠,窥镜(照镜子)B.吾妻之美我者,我也(偏爱)
C.由此观之,王之甚矣(弊端)D.数月之后,时时而进(间或)
2.下列各句中,语气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B.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C.今齐地方/千里D.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的“之”字意思和用法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A.徐公不若君之美也B.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C.暮寝而思之D.燕、赵、韩、魏闻之
4.下列对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段第一段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
B.选段第二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
C.选段第二、三段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
D.选段的主旨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得出,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真相的道理。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1段开头交代游赏方式、时间、地点和人物:方式为“泛舟”,时间为“七月既望”,地点为“赤壁之下”,人物为“苏子与客”。
B.“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歌窈窕之章”几句先写景,后写事,把客观的景物和主观的言行错综着、交替着来写。
C.“少焉”以下写月出,由“出”而“徘徊”。“白露”二句是月出后所见,由水上而天空,由远而近。
D.第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从结构上看,这是文章的过渡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宋代文赋的代表作品,写于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时期,其间,作者曾先后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并写下两篇游记,本文是前一篇。
B.文章由夜游赤壁的情景写起,泛舟游览赤壁之乐溢于言表;后苏轼饮酒乐极,扣舷而歌;客人听洞箫和之,悲咽低回,这是他由乐转悲的根本原因。
C.第3段采用了主客问答的形式,流露出一些消极的思想;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云烟,何况我辈?客的回答尽显人生短暂无常的悲观情怀。
D.第4段以江水、明月为喻,阐发了“变”与“不变”的哲理。从中我们似乎又看到了虽然身处逆境却不甘沉沦,依旧乐观、豁达、超脱的苏轼。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B.凌万顷之茫然
C.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4.选出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     
A.不知东方之既白B.倚歌而和之
C.自其变者而观之D.取之无尽,用之不竭
5.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2024-05-12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孔文举(孔融)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坐。元礼问曰:君与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孔子)与君先人伯阳(老子)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通,             前:上前
B.君与有何亲             仆:指自己
C.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       先人:祖先
D.是仆与君奕世为好也       通:串通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到(李元礼)府上拜访的都是才德出众的人和(李元礼的)亲戚。
B.向(李元礼)报告的门客都是才德出众的人和(李元礼的)亲戚。
C.向(李元礼)报告的才德出众的人都声称自己是(李元礼的)亲戚。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