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名著阅读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 题号:23630164

阅读《公输》选段,回答问题。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1.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和它的解释。
(1)子墨子九距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墨子之守圉有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公输盘诎,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公输盘不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公输盘攻械尽B.公输子
C.吾知子所以距我D.已持臣守圉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2)虽杀臣,不能绝也。
4.选文中,墨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说说你的理解。
【知识点】 名著阅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A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B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C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D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1.下列语句中,“于”字的用法与意义跟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B.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C.而君幸于赵王D.青,取之于蓝
2.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组是(     
A.而大声发于水上(倒装句)B.固一世之雄也(判断句)
C.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省略句)D.为国以礼,其言不让(判断句)
3.下列对划线句子的翻译不恰当的是(     
A.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
B.元丰七年的六月初九日,我自己从齐安坐船刚好到了临汝。
C.可是听到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来,噌吰地响着,像敲钟的声音连续不断。
D.事情没有亲眼看见,亲耳听见,却凭主观想象推断它有或者没有,可以吗?
4.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语言灵活畅达,变化多姿。
B.整篇文章叙议结合,表现了作者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
C.作者以“察──疑──结论”三步展开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
D.苏轼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冒险亲身探访,这种精神难能可贵。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吾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选自韩愈《师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师说》以之     贻:赠送
B.不耻相师                 师:老师
C.师之不传也久矣     道:风尚
D.其道也亦先乎吾     闻:懂得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古之学者必有师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吾从而师之D.闻道有先后
4.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翻译: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了,我看不出他们是明智的。
B.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翻译:喜好古文,六种技艺和传注都在学习,不受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拘束,跟我学习。
C.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翻译: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翻译: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呀!
2023-12-13更新 | 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合乎)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的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举例说明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天的我可以胜过昨天的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
B.荀子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认为礼仪道德和系统知识,可以靠后天习得,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C.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必须善假于物、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观点,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D.作者连续设喻,巧用对比,使文章形成了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语言节奏起伏,表现出荀子的谆谆劝学之情。
3.课文的第二自然段采用了什么样的说理方法?论证了什么问题?
4.举例说明文章的第四自然段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5.学习了《劝学》后,你受到了哪些启发?请就其中一点谈谈认识或体会。
2024-06-10更新 | 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