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0 题号:23626206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至于颐和园的长廊,可谓千篇一律之尤者也。然而正是那目之所及的无尽的重复,才给游人以那种只有它才能给人的特殊感受。大胆来个荒谬绝伦的设想:那八百米长廊的几百根柱子,几百根梁枋,一根方,一根圆,一根八角,一根六角……一根肥,一根瘦,一根曲,一根直……一根木,一根石,一根铜,一根钢筋混凝土……一根红,一根绿,一根黄,一根蓝……一根素净无饰,一根高浮盘龙,一根浅雕卷草,一根彩绘团花……这样千变万化地排列过去,那长廊将成何景象!

有人会问:那么走到长廊以前,乐寿堂临湖回廊墙上的花窗不是各具一格,千变万化的吗?是的。就回廊整体来说,这正是一个大同小异,大统一中的小变化的问题。既得花窗小异之谐趣,又无伤回廊大同之统一。②且先以这些花窗的小小变化,作为廊柱无尽重复的前奏,也是一种欲扬先抑的手法。

翻开一部世界建筑史,凡是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一条街道或者一个广场,往往都以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说是千篇一律,却又千变万化。③每一条街都是一轴手卷、一首乐曲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在城市面貌上起着重要作用。

十二年来,在全国各城市的建筑中,我们规划设计人员在这一点上做得还不能尽满人意。为了多快好省,我们做了大量标准设计,但是中自应包括艺术的一面,也就是百花齐放。我们有些住宅区的标准设计千篇一律到孩子哭着找不到家;④有些街道又一幢房子一个样式、一个风格,互不和谐;即使它们本身各自都很美观,放在一起就都损人且不利己千变万化到令人眼花缭乱。我们既要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又要避免杂乱无章,相互减色;既要和谐统一,全局完整,又要避免千篇一律,单调枯燥。这恼人的矛盾是建筑师们应该认真琢磨的问题。

(选自梁思成《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1.下列对“那长廊将成何景象”中的“景象”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单调枯燥B.井井有条
C.混乱不堪D.精美绝伦
2.下列对选文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句①指颐和园长廊无尽的重复能给游人以特殊的感受。
B.句②表明颐和园廊柱的“千篇一律”是为了更好地映衬乐寿堂临湖回廊墙上花窗的“千变万化”。
C.句③生动形象地说明街道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给人的美感。
D.句④中“‘损人’且不‘利己’”是指一些街道上的房子互不和谐,相互减色。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选文第一段中的20个“一根”以重复的方式强调了“方”“圆”“八角”“六角”……的所谓“千变万化”只能给人带来荒谬绝伦的感觉。
B.“‘千篇一律’到孩子哭着找不到家”“‘千变万化’到令人眼花缭乱”这两句话点明了当时城市建筑设计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C.建筑是一种时间持续的艺术创作,通过重复和变化而取得和谐统一。
D.选文结尾,作者以一个建筑大师的良知和责任,告诫建筑师们应该遵循艺术规律,为城市奉献更好的建筑艺术作品。
4.选文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A.比喻论证B.假设论证
C.举例论证D.因果论证
5.联系全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文章主要阐述艺术创作中重复和变化的问题。
B.建筑设计要努力做到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这也是由艺术规律决定的。
C.作者善于从不同类别的材料中筛选出具有共性的东西,并发现共同的规律,进而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D.文章开门见山地讲述了建筑领域中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关系,表达了作者对建筑审美的独到见解。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汉字“三美”与园林美

汉字的神圣性以及汉字思维的诗意性、体悟性与审美性等特点,使汉字成为中华园林不可或缺的美学元素。

汉字是形、音、意紧密相连的集合体,具有萧启宏《汉字世界》总结的“字形藏理、字音通意、同形同宗、同音通意”的规律,所以,鲁迅先生称汉字形音意为“三美”。

汉字首先是一个视觉符号,悦目是汉字独具的魅力。汉字,“因物构思”“博采众美”,充分摄取了自然美的精英,凝结着大自然的万象纷呈,积淀着造化神秀,吞吐着自然伟力。与“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中华园林艺术最高审美境界一致。

汉字书艺美与园林意境美互相依存、互渗互融,一笔一故事,一字一世界,如胶似膝,不分轩轾。南京随园之“随”,篆体字,顺从,任凭,反映了造园风格和园主人为人处世心态。

汉字属于表音性质的象形文字,也是负载着科学知识和文化观念的全息标志。语音含蕴着原初的文化信息,并与民族心理相联系,对先人的语音崇拜起着助推作用,形成一种特殊的听觉与心理反应模式、固定的联想取向。

园林中表达人类共同愿望时很多运用谐音取象。如“喜”用喜鹊登梅 (喜上眉梢) 表达。

园林中还常借助谐音将两个以上毫不相干的物象进行巧妙的组合建立起象征和被象征、符号形式和意义内涵以及彼此可以转换并能够相互说明的关系。如用鹿、鹤与大瓶组成“六合太平”、瓜和蝴蝶组合“瓜瓞连绵”、莲花和鱼组合“连年有余”。这类“谐音取象”以及同音近音的物象组成的意象,给情思一个载体,即诗的意象表达,成为情思的装饰、诗美的印证和一门渗透着汉民族智慧的艺术,如此,则使心造之虚境,化为诉至于人耳目之“实景”。而这些鲜活优美的“意象”出现在宅园中,寓瑞于日常生活,寓美于起居歌吟之中,如春风化雨,滋润着人们的心田。

汉字“三美”与园林中的山水、建筑、植物等共同构成中华园林隽永的艺术美、意境美和意象美,在世界园林史上不仅独树一帜,而且无与伦比。

1.下列不属于中“谐音取象”的一项是(     
A.“耦园”之“耦”,用“耒”与“禺”联合表示夫妇共耕之意境美,赋予其无穷魅力。
B.“禄”,升官发财,用“十鹿(食禄)图”、鸡冠花加铜镜加爵(加官加爵)等表达。
C.“寿禄有余”用鹿和鱼组合表示,“百年和合”用荷花和盒子、百合、万年青组合表示。
D.“财”多用“鱼”(余)表达,如三鲤共头(多利聚头)、击磐双鲤(吉庆双利)等。
2.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因为是形、音、意紧密相连的集合体,所以在中华园林美学元素之中不可或缺。
B.中华园林艺术“宛自天开”,汉字构字“博采众美”,二者之间最高审美境界是一致的。
C.谐音取象组成的意象,给了情思一个载体,使心造之虚境化为诉至于人耳目的“实景”。
D.汉字“三美”的融入,使得中华园林艺术之美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无与伦比。
2024-01-22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统民俗:立春的典故来源及相关民俗

①自秦以来,我国即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之始。这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虽然这和真正气候学意义上的春季还有很大差别。在气候学上讲,连续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为春季开始。在人们心中,春季天气转暖,万物复苏,到处生机勃勃,鸟儿从南归,春播耕种忙。

②立春又称打春开始的意思,每年24日或5日,当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古代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其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概括了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与气候关系的全过程。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相差悬殊,四立虽能反映黄河中下游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的具体气候意义却不显著,不能适用于全国各地。

③立春日,晚七时仰望星空,可见北斗七星的斗柄正指向东北,即方位角45度的地方,古人称为艮(八卦之一)的方向。旧俗立春日又称立春节,为民间传统节日。

④自周代起,立春日迎春,就是先民于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历代帝王和庶民都要参加。过去在每年的皇历上都有芒神图、春牛图,清末《点石斋画报》上的龟子报春”“铜鼓驱疫,都是当时过立春节日的重要内容。

⑤立春要祭春神、祭太岁。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矩,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设东堂迎春之事,说明祭句芒由来已久。立春前一日抬着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时祭太岁。太岁为值岁之神,坐守当年,主管当年之休咎,因此民间也多祭之。迎神时多举行大班鼓吹、抬阁、地戏、秧歌、打牛等活动。从乡村抬进城后,人们夹道聚观,争掷五谷,谓之看迎春。

⑥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

⑦《事物纪原》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后世历代封建统治者这一天都要举行鞭春之礼,意在鼓励农耕,发展生产。如立春恰逢正月初一,俗谓岁朝春,百年难遇,民间认为这一年的收成肯定好,有百年难遇岁朝春民谚。

⑧鞭春牛,又称鞭土牛。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成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鞭春牛的意义,不限于送寒气,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术意义。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各地年画中也普遍刻印春牛图,作为春节期间的吉祥图。

⑨立春必咬春,一个字,形象地画出了立春之日生动的食俗文化。咬春指的是立春日吃春饼、春盘、萝卜、五辛盘等节令食品,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

1.下列关于“立春”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自秦以来,我国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之始,这和真正气候学意义上的春季有很大差别。
B.在气候学上讲,连续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为春季开始。
C.我国各地气候相差悬殊,“四立”虽能反映黄河中下游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但“立”的具体气候意义不显著,所以“立春”等节气不能适用于全国各地。
D.立春又称“打春”,“立”是“开始”的意思,每年2月4日或5日,当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是(     
A.八卦之一的“艮”的方向,是可于立春这一天晚七时仰望北斗七星斗柄所正指的东北方,即方位角45度的地方。
B.如果立春恰逢正月初一,俗谓“岁朝春”,百年难遇,这一年的收成肯定好。
C.山东民间鞭春牛的意义,不再是送寒气,促春耕,而是有一定的巫术意义。
D.各地年画中全部刻印春牛图,作为春节期间的吉祥图。
3.下列各项对文章论证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第①段开篇点出论证中心,“立春”。
B.第二段论证“四立”时采用了引用论证。
C.举周代设东堂迎春之例,说明祭句芒由来已久。
D.文章采用层进式的论证结构介绍了立春的种种民俗。
2024-08-03更新 | 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工匠精神,曾在古代中国人的生活中扎根生长。千百年来,华夏大国工匠们。用他们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令西方仰止的古代科技文明,由他们聚敛起来的工匠精神,也不断酝酿、发酵,直至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精神支柱之一。

无论在庙堂上还是江湖间,每一个时代那些巧思运筹的工匠们亦成为那个时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由他们生发出来的工匠精神亦成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韩非子《五》提到率先民构木为巢的有巢氏和钻燧取火的燧人氏,均是因为拥有了独门技艺而得以王天下。唐代后期的敦煌文献《二十五等人图并序》用了这样的文字来描述传统工匠:工人者,艺士也,非隐非仕,不农不商……虽无仕人之业,常有济世之能,此工人之妙矣。这是对能工者、善工者的歌颂,对工匠精神的至高认同。而在民间,工匠文化同样获得了广泛的认同与尊重、诸如良田百顷,不如薄艺在身”“技多不压身等说法不胜枚举,工匠文化渐成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出于这种朴素认知,民众愿意学手艺,愿意将手艺练得精益求精,潜移默化中也孕育了中国工匠独特的敬业精神。

随着工匠精神的蔚然成风,工匠精神的内涵和要义,也在历代人的推敲中逐渐显现出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是《诗经》里描述工匠制作骨器、象牙、玉石的字眼,至宋代,理学家朱熹对其进行了更高层次的阐述和提升,他说: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精益求精,这在现代语境中,被认为是工匠精神核心和精髓的表述,首次出现在历史文丛中。再后来,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赵翼在《瓯北诗话·七言律》中对其做了进一步的引申和阐述——盖事之出于人为者,大概日趋于新、精益求精,密益加密,本风会使然。待到民国时期,孙中山将其扩展到近代工业,概括提炼出精益求精精神,这成为当代技术道德的重要规范。

精益求精、心无旁骛地专注于手下世界的工匠精神,被不断内化、延伸至更广的领域。古人还将工匠精神延伸至文化创作领域,于是,就有了匠心独运的说法。此外,文化创作中无论是打磨”“勾画,还是描摹”“推敲,都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文化创造中的对位呈现。

《礼记·大学》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新时代语境下,从古老而朴素的文化源头重新出发,工匠精神正成为新的时代热词,而热度的背后是一场新的出发,工匠精神正返本开新,开创着全新的天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十五等人图并序》中对古代工匠进行了歌颂,把工匠放到了二十五等人的至高地位。
B.曾在古代中国人生活中扎根生长的“工匠精神”,至近现代已被淡化,时至今日又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C.民间文化很多,但工匠文化被广泛认同和尊重,成为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
D.朱熹对“工匠精神”进行了阐述和提高,认为凡人为之事,皆应精益求精。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既谈了“工匠精神”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又谈了它的内涵,还谈了它的延伸。
B.文章第一段概述“工匠精神”的成长发展,后文以时间为序,讲了“工匠精神”在不同时代的发展历程。
C.第二段先总说“工匠精神”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然后从“王天下”的有巢氏、燧人氏和民间工匠两个角度分别阐释。
D.第四段先讲了“工匠精神”可以延伸到其他领域,然后以文化领域为例进行阐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技多不压身”等朴素的认知是中国工匠形成敬业精神的一个先决条件。
B.赵翼、孙中山对“工匠精神”的阐述引申都超越了原本制作骨器、象牙、玉石的范畴。
C.“精益求精”“匠心独运”这两个词既是“工匠精神”的内涵,又是“工匠精神”延伸到其他领域的证明。
D.“工匠精神”是深藏于中华民族基因中的精神密码,这一密码目前正在经历一场热潮。
2024-09-12更新 | 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