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散文 > 抒情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 题号:2362559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那个时候,穿过三峡使用什么交通工具呢?记得我年轻的时候,见过南宋北派山水画家夏圭画的一个手卷《巴船下峡图》,画的虽是木船,却大得很,船舱是两层楼,篙工舵师有十几个。那长篙短篙拄在礁石上,巨浪狂扑,船舷攲侧,生死在毫发间的情景,至今想来还感到惊心动魄。夏圭画的是宋朝的船,由南宋上溯两千年左右的周秦时代,那时的船自然要简陋得多,也许只有原始的独木船了。用独木船穿过三峡,简直难以想象,可是那第一个人就是毫不含糊地这么做的。

再想下去。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绝然不是第一个。在他之前必定已有许多个,只是或者半路折回,或者中途遇险,没有走完三峡的全程而已。折回的和遇险的____为探明三峡的航道尽了力,_____也给后来者增加了精神负担。折回的要说:我试过了,是通不过的。遇险的自己不会说,别人___要说:还想冒险,不要命了吗?也还会有一些旁观的、嘲笑的、反对的,嘁嘁嚓嚓地发议论,____上前拉一把。____,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微微一笑,还是登上了独木船。

1.给文中的空白处填上关联词,下面最恰当的一项        ) 
A.都                   而且   于是B.都                 甚至     然而
C.却  并且        甚至     终于D.却     并且        而且     然而
2.第一段中说“用独木船穿过三峡,简直难以想象”,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是因为周秦时代可能只有原始的独木船。
B.这是因为周秦时代的船要比南宋时代的船简陋得多。
C.这句话说明在周秦时代一般的人很难穿过三峡。
D.这句话是说明在当时要穿过三峡简直是异想天开,完全不切实际。
3.第二段中说:“折回的和遇险的      为探明三峡的全程尽了力,      也给后来者增加了精神负担。”这里的“精神负担”具体指什么?请指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自己可能会像其他人一样再一次失败。
B.穿越三峡可能要以付出生命作为代价。
C.如果失败自己就不能流芳百世,永垂青史。
D.各种各样的舆论给自己带来的心理压力。
4.下列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由《巴船下峡图》,人们可以想象第一个过三峡的人穿越三峡的时候是多么的惊心动魄。
B.作者写《巴船下峡图》用的是描写的手法,主要目的是突出南宋时代比周秦时代条件好得多。
C.第二段中说:“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绝对不是第一个。”这里的两个“第一个”的内涵是相同的。
D.这两段的思路是由物质到精神,第一段强调客观条件的简陋,第二段突出主观上的拼搏,两部分的内容形成鲜明的对比。
5.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两段文字的主要意思。(不超过35字)
【知识点】 抒情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整体分析: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荷塘的美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文章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荷叶、荷花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置身其中。微风拂过,荷叶与花朵轻轻颤动,清香四溢,给人以宁静、清新的感受。整段文字充满诗意,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现了作者细腻的观察力和高超的写作技巧。

【推荐1】阅读朱自清《荷塘月色》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     )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     )的舞女的裙。(     )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1.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亭亭 田田 层层B.田田 亭亭 层层
C.层层 亭亭 田田D.田田 层层 亭亭
2.本段讲的主要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A.荷塘上的迷人景色B.荷塘上的月色
C.月光下的荷塘美景D.荷塘月色
3.把荷叶比作舞女的裙,荷叶给人的感受是(     
A.翠绿欲滴B.轻盈飘逸
C.高高耸立D.舒然展放
4.“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使用的修辞正确的一项是(     
A.比喻B.通感C.拟人D.夸张
5.这一节依次写了荷_______、荷_______、荷______、荷______和荷韵。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给生命配乐

有时候走在街上,总想哼一种调子。不管是什么调子,也不管跑调不跑调,就是很随便地哼,很投入地哼,哼着哼着,就发现原来那调子一直是和自己的脚步合拍的。哼着哼着,也就发现那调子原来也和自己的心跳声是合着拍的。

其实慢慢地发现,我们有时在干活的时候,有时在沉思的时候,有时在痛苦的时候,有时在快活的时候,总会有意无意地哼一哼。哼一种老调或者哼一种新调或者就顺着我们的心跳哼一种不是调的调。那调要是让别人听了实在难听极了,而我们那时觉得是那么动听。那是真的动听,是全身感到舒畅的动听。

那一刻就觉得天底下没有什么比那种调子更让人觉得动听的了。

而且我还发现一个人不管是烦恼的时候也好痛苦的时候也好,只要一哼起一种属于自己的调子,就会慢慢地变得开朗,眼前的路也就开阔起来。

我曾经好多次见过父亲一个人一边干着活,一边随意地哼着,父亲是一个木工,他一般戴着一顶很破的帽子,帽沿儿朝一边歪着,在帽子下面插着一支铅笔,他一边挥动凿子凿着木头,一边哼着调子。他在阳光下的影子显得十分生动。父亲的调子是那种很粗放的调子。我也曾经多次见过母亲一边收拾着家一边哼着,母亲哼得很细很细,被人听到了她就会不自然地笑笑。等人走了她就又开始哼了。其实那时我们的家是很困难的。父亲和母亲身上的担子也很重,可他们却会不时地哼出他们心底的旋律来,父亲和母亲都是这个世界上很一般的人,但在他们一边干活一边哼歌的时候,我觉得他们很美很美,他们是在从心底灿烂他们的人生,他们是在用心歌唱他们所正在过着的生活。

很多年后我一想到小时候见到的父亲和母亲一边哼着歌一边干活的情景就忍不住在心中感动不已。

很难想象一个能够很随意地从心底哼出歌的人会不热爱生活,会厌倦人世。

记得很小的时候。一个人天黑的时候要从一个很远的地方回家,因为路远,而且还要经过一块坟地,所以就很害怕。总感觉有什么东西就跟在自己的后面。于是在心里一遍一遍地说我是大人,好像是要告诉谁似的。但这一招并不起作用,因为自己的心里很清楚并不是一个大人。就哼起了歌,哼得很响,在黑夜的旷野里就只能听到自己的歌了。那一刻似乎自己真的大了,那段路也在不知不觉中就走完了。

在走那段路的时候,哼歌让我给自己创造了自信,使我从容地走过了一段本来就应该是很艰难的路。

我就想父亲和母亲在哼歌的时候是不是也在为自己创造自信呢?在繁杂的生活面前他们肯定也会感到压力和沉重。但哼着哼着,那些东西就显得很轻很轻了。我曾经问过他们,母亲没说话只是笑着,而父亲则是在沉思什么的样子,他们要回答的一切就在他们的笑容里和沉思着的眸子里了。

生活就是这样,父亲和母亲用他们心中的旋律使沉重的生活变得轻松起来了,倘若他们整日愁眉苦脸,很难想象我们当时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生活有时是一场大型交响乐,但生活有时又是很单纯的二胡独奏;生活有时是激越的,但大多数时间则是小河一样静静地流着。谁想让生活永远澎湃着激情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而流动着的生活更能让人品出生活的真味。也更能让人陶醉其中。

乐于给自己的生命配乐,起码说明我们还是很看重我们的生命,说明我们的生命还有值得我们为此而干下去的东西。我们也就会活得有滋有味。

而给自己的生命配了乐,我们的生命本身也就有了色彩,有了旋律,有了让我们走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人需要的又是什么呢?

(选自《散文选刊》2001年第四期)

1.第⑨段“在走那段路的时候……很艰难的路”,这段文字中的“路”具有哪两种双关含义?
2.文章末尾以问句“人需要的又是什么呢”收束,而实际上在文中已经有了答案,请将其概括出来。
3.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很善于描写人物,文中不仅写出了父母亲哼歌各自的特点,而且写自己走黑路回家,也十分传神,让人读了如临其境,感同身受。
B.文章第⑤段画线句中连用了五个“一边”,其中第三个“一边”出现在对父亲的肖像描写中,很传神地表现了“父亲”作为一个木工的职业形象;另外四个“一边”突出了父亲在劳动中自然而然地哼着“随意”的调子,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父亲对生活的热爱。
C.作者回忆自己小时候一个人走夜路的情景,是为了与前面写父母的情景形成对照,并为后面的议论作铺垫。
D.这篇散文融记事、写人于一体,熔议论、抒情为一炉,情感真挚,语言质朴。
2024-06-14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这故都的秋味。

②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③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1.文段③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来描绘清晨在院中见到的景象,读来亲切感人。这是因为作者把个人的心情与故都的秋色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2.北国之秋有怎样的特点?(用原文回答)
3.“混混沌沌”“半开、半醉”在文中指怎样的状态?
4.文中说“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那么,“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这句中的评议是否多余?为什么?
5.下列与文中意境最相吻合的诗(词)是(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
B.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圈,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C.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D.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辛弃疾《贺新郎》)
2024-08-16更新 | 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