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常见类型 > 时评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 题号:23624778

读《科学人文和而不同》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和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求真。

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是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体系,认识体系,是逻辑的,实证的、一元的,是独立于人的精神世界之外的。

人文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我们的活动越符合社会、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就越人文,就越善。所以,人文不仅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还是一个价值体系,伦理体系:因而人文不同于科学,人文往往是非逻辑的,非实证的、非一元的,是同人的精神世界密切相关的。

科学是求真,但科学不能保证其本身方向正确,这既包括研究方向,也包括研究成果应用的方向。20世纪科技的高度与迅速发展,不仅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福利,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众所周知的严重的负面影响。例如,采用基因技术,将人与黑猩猩进行某种杂交,肯定会出现一种新的生物,这种新的生物是否比人更聪明、更健康?这绝对是一个科学问题,但绝对不能进行,绝对比起克隆人还更反应该、反伦理,反人类,显然,科学需要人文导向,求真需要求善导向。

人文是求善,但人文不能保证其本身基础正确,可能事与愿违。应该是什么应该一定要合乎。据说,过去在我国某沙漠地区进行绿化,绿化自然应该;然而,当时并没有弄清沙漠下面水的情况,谁知该处水不多,树种下去,开始有水,蓬勃生长,一旦此水吸尽,树全死了,比绿化前还遭,沙漠下面的水都没有了。显然,人文需要科学奠基,求善需要求真奠基。

(1)科学与人文所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2)结合上下文回答: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关系。
【知识点】 时评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下面的文章是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请在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我所说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不二法门。

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至易明。所以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

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唯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劳,把他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

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倘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成果的盗贼。我们对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伐,万不能容赦的。有人说:我并不是不想找职业,无奈找不出来。我说:职业难找,原是现代全世界普遍现象,我也承认。这种现象应该如何救济,别是一个问题,今日不必讨论。但以中国现在情形论,找职业的机会,依然比别国多得多;一个精力充满的壮年人,倘若不是安心躲懒,我敢信他一定能得相当职业。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取何种态度。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接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了不适用了。唯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鹜,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作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唯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我从前看见一位法国学者著的书,比较英、法两国国民性,他说:到英国人公事房里头,只看见他们埋头执笔做他的事,到法国人公事房里头,只看见他们衔着烟卷像在那里出神;英国人走路,眼注地上,像用全副精神注在走路上,法国人走路,总是东张西望,像不把走路当一回事。这些话比较得是否确切,姑且不论;但很可以为敬业两个字下注脚。若果如他们所说,英国人便是敬,法国人便是不敬。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纷,乃凝于神。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的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做去,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地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得快乐,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的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今天所讲,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我盼望诸君和我同一受用。

(资料来源:夏晓虹:《敬业与乐业》,《梁启超文选下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

1.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引用孔子的话和百丈禅师的故事,是为了强调“敬业”的重要性。
B.本文的语言特点是多用口语,这样写有利于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C.文章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是为了强调仅有“发愤忘食”的“敬业”还不够,“乐以忘忧”的“乐业”才是人生的更高境界。
D.文中论述的“业”并不局限于一个人从事的职业,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
2.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别是什么?
3.请将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4.作者在第六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提出了哪些问题?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5.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在作者眼中“人类合理的生活”是怎样的。
2024-06-10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我怎样学习语言

二十多年前,我开始学习用白话写文章的时候,我犯了两个错儿:

一、以前用惯了文言,乍一用白话,我就像小孩子刚得到一件新玩艺儿那样,拼命的玩耍。那时候,我以为只要把白话中的俏皮话儿凑在一处,就可以成为好文章,并不考虑:那些俏皮话儿到底有什么作用,也不管它们是否被放在最合适的地方。

我想,在刚刚学习写作的人们里,可能有不少人也会犯我所犯过的毛病。在这儿谈一谈,也许是有好处的。

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期间,我才慢慢明白过来,原来语言的运用是要看事行事的。我们用什么话语,是决定于我们写什么的。比方说:我们今天要写一篇什么报告,我们就须用简单的,明确的,清楚的语言,不慌不忙,有条有理的去写。光说俏皮话,不会写成一篇好报告。反之,我们要写一篇小说,我们就该当用更活泼,更带情感的语言了。

假若我们是写小说或剧本中的对话,我们的语言便决定于描写的那一个人。我们的人物们有不同的性格,职业,文化水平等等,那么,他们的话语必定不能像由作家包办的,都用一个口气,一个调调儿说出来。作家必须先胸有成竹的知道了人物的一切,而后设身处地的写出人物的话语来。一个作家实在就是个全能的演员,能用一枝笔写出王二、张三与李四的语言,而且都写得恰如其人。对话就是人物的性格等等的自我介绍。

在小说中,除了对话,还有描写,叙述等等。这些,也要用适当的语言去配备,而不应信口开河的说下去。一篇作品须有个情调。情调是悲哀的,或是激壮的,我们的语言就须恰好足以配备这悲哀或激壮。比如说,我们若要传达悲情,我们就须选择些色彩不太强烈的字,声音不太响亮的字,造成稍长的句子,使大家读了,因语调的缓慢,文字的暗淡而感到悲哀。反之,我们若要传达慷慨激昂的情感,我们就须用明快强烈的语言。语言像一大堆砖瓦,必须由我们把它们细心地排列组织起来,才能成为一堵墙,或一间屋子。语言不可随便抓来就用上,而是经过我们的组织,使它能与思想感情发生骨肉相连的关系。

二、现在说我曾犯过的第二个错处。这个错儿恰好和第一个相反。第一个错儿,如上文所交代的,是撒开巴掌利用白话,而不知如何组织与如何控制。第二个错儿是赶到弄不转白话的时候,我就求救于文言。在二十多年前,我不单这样作了,而且给自己找出个道理来。我说:这样作,为是提高白话。好几年后,我才放弃了这个主张,因为我慢慢地明白过来:我的责任是用白话写出文艺作品,假若文言与白话搀夹在一道,忽而文,忽而白,便是我没有尽到责任。是的,有时候在白话中去找和文言中相同的字或词,是相当困难的;可是,这困难,只要不怕麻烦,并不是不能克服的。为白话服务,我们不应当怕麻烦。有了这个认识,我才尽力的避免借用文言,而积极的去运用白话。有时候,我找不到恰好相等于文言的白话,我就换一个说法,设法把事情说明白了。这样还不行,我才不得已的用一句文言——可是,在最近几年中,这个办法,在我的文字里,是越来越少了。这就是不单我的剧本和小说可以朗读,连我的报告性质的文字也都可以念出来就能被听懂的原因。

在最近的几年中,我也留神少用专名词。专名词是应该用的。可是,假若我能不用它,而还能够把事情说明白了,我就决定不用它。我是这么想:有些个专名词的含义是还不容易被广大群众完全了解的;那么,我若用了它们,而使大家只听见看见它们的声音与形象,并不明白到底它们是什么意思,岂不就耽误了事?那就不如避免它们,而另用几句普通话,人人能懂的话,说明白了事体。而且,想要这样说明事体,就必须用浅显的,生动的话,说起来自然亲切有味,使人爱听;这就增加了文艺的说服力量。有一次,我到一个中学里作报告。报告完了,学校一位先生对学生们说:他所讲的,我已经都给你们讲过了。可是,他比我讲得更透彻,更亲切,因为我给你们讲过一套文艺的术语与名词,而他却只说大白话——把术语与名词里的含蕴都很清楚地解释了的大白话!他给你们解决了许多问题,我呢,惭愧,却没能作到这样!是的,在最近几年中,我无论是写什么,我总希望能够充分的信赖大白话;即使是去说明较比高深一点的道理,我也不接二连三的用术语与名词。名词是死的,话是活的;用活的语言说明了道理,是比死名词的堆砌更多一些文艺性的。况且,要用普通话语代替了专名词,同时还能说出专名词的含义,就必须费许多心思,去想如何把普通话调动得和专名词一样的有用,而且比专名词更活泼,亲切。这么一来,可就把运用白话的本事提高了一步,慢慢的就会明白了什么叫作深入浅出——用顶通俗的话语去说很深的道理。

现在,我说一说,我怎样发现了自己的错儿,和怎样慢慢的去矫正它们。还是让我分条来说吧:一、从读文艺名著,我明白了一些运用语言的原则。头一个是:凡是有名的小说或剧本,其中的语言都像清鲜的流水似的,一句连着一句,一节跟着一节,没有随便乱扯的地方。这就告诉了我:文艺作品的结构穿插是有机的,像一个美好的生物似的;思想借着语言的表达力量就像血脉似的,贯串到这活东西的全体。因此,当一个作家运用语言的时候,必定非常用心,不使这里多一块,那里缺一块,而是好象用语言画出一幅匀整调谐,处处长短相宜,远近合适的美丽的画儿。这教我学会了:语言须服从作品的结构穿插,而不能乌烟瘴气地乱写。这也使我知道了删改自己的文字是多么要紧的事。我们写作,最容易犯的毛病是写得太多。谁也不能既写得多,而又句句妥当。所以,写完了一篇必须删改。不要溺爱自己的文字!说得多而冗一定不如说得少而精。一个写家的本领就在于能把思想感情和语言结合起来,而后很精炼地说出来。我们须狠心地删,不厌烦地改!改了再改,毫不留情!对自己宽大便是对读者不负责。字要改,句要改,连标点都要改。

阅读文艺名著,也教我明白了:世界上最好的著作差不多也就是文字清浅简练的著作。初学写作的人,往往以为用上许多形容词,新名词,典故,才能成为好文章。其实,真正的好文章是不随便用,甚至于干脆不用形容词和典故的。用些陈腐的形容词和典故是最易流于庸俗的。我们要自己去深思,不要借用偷用滥用一个词汇。真正美丽的人是不多施脂粉,不乱穿衣服的。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我不单不轻易用个形容词,就是然而所以什么的也能少用就少用,为是教文字结实有力。

二、为练习运用语言,我不断地学习各种文艺形式的写法。我写小说,也写剧本与快板。我不能把它们都写得很好,但是每一形式都给了我练习怎样运用语言的机会。一种形式有一种形式的语言,像话剧是以对话为主,快板是顺口溜的韵文等等。经过阅读别人的作品,和自己的练习,剧本就教给了我怎样写对话,快板教给我怎样运用口语,写成合辙押韵的通俗的诗。这样知道了不同的技巧,就增加了运用语言的知识与功力。我们写散文,最不容易把句子写得紧凑,总嫌拖泥带水。这,最好是去练习练习通俗韵文,因为通俗韵文的句子有一定的长短,句中有一定的音节,非花费许多时间不能写成个样子。这些时间,可是,并不白费;它会使我们明白如何翻过来掉过去的排列文字,调换文字。有了这番经验,再去写散文,我们就知道了怎么选字炼句,和一句话怎么能有许多的说法。还有:通俗韵文既要通俗,又是韵文,有时候句子里就不能硬放上专名词,以免破坏了通俗;也不能随便用很长的名词,以免破坏了韵文的音节。因此,我们就须躲开专名词与长的名词——像美国帝国主义等——而设法把它们的意思说出来。这是很有益处的。这教给我们怎样不倚赖专名词,而还能把话说明白了。作宣传的文字,似乎须有这点本领;否则满口名词,话既不活,效力就小。思想抓得紧,而话要说得活泼亲切,才是好的宣传文字。

三、这一项虽列在最后,但却是最要紧的。我们须从生活中学习语言。很显然的,假若我要描写农人,我们就须下乡。这并不是说,到了乡村,我只去记几句农民们爱说的话。那是没有多少用处的。我的首要的任务,是去看农人的生活。没有生活,就没有语言。

有人这样问过我:我住在北京,你也住在北京,你能巧妙的运用了北京话,我怎么不行呢?我的回答是:我能描写大杂院,因为我住过大杂院。我能描写洋车夫,因为我有许多朋友是以拉车为生的。我知道他们怎么活着,所以我会写出他们的语言。北京的一位车夫,也跟别的北京人一样,说著普通的北京话,像您喝茶啦?”“您上哪儿去?等等。若专从语言上找他的特点,我们便会失望,因为他的行话并不很多。假若我们只仗着泡蘑菇什么的几个词汇,去支持描写一位车夫,便嫌太单薄了。

明白了车夫的生活,才能发现车夫的品质,思想,与感情。这可就找到了语言的泉源。话是表现感情与传达思想的,所以大学教授的话与洋车夫的话不一样。从生活中找语言,语言就有了根;从字面上找语言,语言便成了点缀,不能一针见血地说到根儿上。话跟生活是分不开的。因此,学习语言也和体验生活是分不开的。

一个文艺作品里面的语言的好坏,不都在乎它是否用了一大堆词汇,和是否用了某一阶级,某一行业的话语,而在乎它的词汇与话语用得是地方不是。这就是说,比如一本描写工人的小说,其中工厂的术语和工人惯说的话都应有尽有,是不是这算一本好小说呢?未必!小说并不是工厂词典与工人语法大全。语言的成功,在一本文艺作品里,是要看在什么情节,时机之下,用了什么词汇与什么言语,而且都用得正确合适。怎能把它们都用得正确合适呢?还是那句话:得明白生活。一位工人发怒的时候,就唱起怒发冲冠来,自然不对路了;可是,教他气冲冲的说一大串工厂术语,也不对。我们必须了解这位发怒的工人的生活,我们才会形容他怎样生气,才会写出工人的气话。生活是最伟大的一部活语汇。

上述的一点经验,总起来就是:多念有名的文艺作品,多练习多种形式的文艺的写作,和多体验生活。这三项功夫,都对语言的运用大有帮助。

1.下列选项中,对作者观点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报告应采用简单、明确的语言。
B.作者鼓励人们尝试写作多种形式的文艺作品。
C.作者认为,仅靠收集北京人的口语,并不能写出北京人的特点。
D.作者反对在文艺作品中使用任何形式的术语。
2.作者是如何克服“忽而文,忽而白”的语言问题的?
3.作者认为,做到“深入浅出”是成功运用白话文写作的标准。请用自己的话解释文中“深入浅出”的内涵。
4.作者在文中提到“泡蘑菇”等北京车夫的“行话”。请问这些“行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2024-06-10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信息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枸杞拿铁、罗汉果美式咖啡、陈皮薄饼……近日,浙江省衢州市中医医院咖啡馆推出几款添加了中草药的咖啡和甜点,在网上引发热议。院方表示,此举既让顾客体验了美食,又传播了中医药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中医药文化包括天人合一、顺应四时、形神兼顾、阴阳平衡等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中医药文化早已融入中国人的血脉,融入百姓的饮食起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

振兴和发展中医药,必须正本清源、澄清事实,讲好中医药故事,传播中医药文化,展示中医药文化魅力,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中医药的价值和贡献。

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需要把握受众心理和传播规律,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解读中医药,增加中医药文化的趣味性,让中医药文化深入人心。例如,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写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茱萸是一味中药,到底是山茱萸还是吴茱萸呢?根据诗中描述,九月已经立秋,天气寒凉。吴茱萸是一味温里药,用于胃寒、脾胃虚寒等病症。而山茱萸是一味补虚药,主要是补肝肾、精血,用于精血不足等病症。由此推断,此处的茱萸是指吴茱萸。如果把这样的内容植入电视节目、网络游戏、知识竞赛之中,寓教于乐,很容易激发人们学习中医药的热情。比如,把中医药文化与流行音乐巧妙结合,让很多年轻人对中医药产生了浓厚兴趣。

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需要把中医文化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医不是抽象的理论和概念,而是源于丰富的临床和生活实践的。例如,《黄帝内经》云: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古人的健康长寿之道,包括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心态平和等理念。这与现代医学倡导的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互为印证。由此可见,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蕴藏着极高的生命智慧,是中华民族祖先留给子孙后代的珍贵遗产。学好用好中医药文化经典,对于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意义重大。

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需要从娃娃抓起,持续开展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教育,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让中医药文化在青少年的心中生根发芽。例如,我国组织编写了《中医药文化中小学生读本》,旨在让中小学生在整体观念、君臣佐使、辨证论治、阴阳五行、药食同源等中医思维的影响下,形成正确、客观、科学的中医药文化认知,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肩负起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的责任,使中医药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我们要自觉地传播中医药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摘编自白剑峰《让中医药文化更有魅力》)

材料二:阅读课文发展与超越”“中医药学的贡献两部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浙江省衢州市中医医院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医药文化,特意开办了咖啡馆,并在咖啡和甜点中加入了中草药,给顾客以新异的体验。
B.白剑峰认为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应该从将中医文化广泛应用于生活实践、持续开展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教育等几个方面入手。
C.复方用药是中医几千年来的主要用药形式,中医师为了达到良好的疗效,通常会随着病人病情和症候的发展变化调整药味和剂量。
D.中药提取的芍药苷等被用于防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血管再狭窄,效果显著,这是中医活血化瘀的临床疗效的证据之一。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关介绍中医药的电视节目若想激发人们学习中医药的热情,应寓教于乐,如推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并就诗中“茱萸”是何种茱萸设问。
B.古人的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心态平和等理念,与今人的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说法,虽字面不同,但本质上是一致的。
C.引导青少年阅读《中医药文化中小学生读本》,能够使他们形成关于中医药文化的正确、客观、科学的认知,从而渐渐产生民族文化自信。
D.生物力药理学要把中药的药效和血流的生物力学影响相结合,用于防病治病,这是中医药与现代科学研究相结合而进行创新的一个重要范例。
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的观点的一项是(     
A.中医药曾在抗击非典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此次抗击新冠疫情中,中医药防治疫情则“从参与者变成了主力军”,作用非凡。
B.《黄帝内经》:君药一味,臣药二味,佐药九味,为大方。君药一味,臣药三味,佐药五味,为中方。君药一味,臣药二味,为小方。
C.东汉末年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书中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D.湖南省举办了中医药健康科普宣讲大赛,它借助情景剧、喜剧、说唱等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充分彰显了中医药学的无穷魅力和智慧。
4.材料一在论证思路及论证方法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材料二的题目是《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为什么屠呦呦却介绍了许多非青蒿素的内容?这些内容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的指示有怎样的关系?
2024-05-12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