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名著阅读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 题号:23623479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后面问题

《屈原列传》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嚼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于治乱,于辞令   娴:擅长。B.平其功   伐:夸耀。
C.王怒而屈平   疏:疏远。D.道德之广崇   明:光明。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治乱条贯   ②上官大夫见而欲夺
B.①故忧愁幽思作《离骚》   ②信见疑,忠被谤
C.①竭忠尽智事其君   ③中述汤武,刺世事
D.①楚怀王左徒   ②怀王使屈原造宪令
3.下列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都是屈原写作《离骚》的原因的一项是(     
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
②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
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④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
⑤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
⑥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A.①②⑥B.③④⑥C.①③⑤D.①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当时朝廷内部邪恶不正的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派的人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屈原忧愁苦闷,作了《离骚》。
B.屈原在楚怀王面前称颂远古的帝喾,称道近古的齐桓公,称述中古的商汤、周武王,目的是讽刺楚国当世没有贤君。
C.屈原文笔简约,言辞含蓄,志趣高洁,品行端正,这些都表现在他的《离骚》当中,文如其人,志洁行廉是文约辞微的基础。
D.屈平正道直行,竭尽忠心和智慧来侍奉君王,却遭到小人离间,处境艰难,怨恨遂生,这是他写作《离骚》的内在原因。
【知识点】 名著阅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实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选自《游褒禅山记》)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游者亦不能穷也                    好:喜欢,爱好
B.则其又加少矣                       至:到达
C.后世之其传而莫能名者          谬:弄错
D.常在于险                              远:遥远的地方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是(     
A.力尚足以入                       悲夫古书不存
B.以其求思之深无不在也          今人有大功击之
C.始舍于                              然视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D.于是余有叹                           不入虎穴,得虎子
3.下列句子中,与“有志矣,不随以止也”句式相同的是(     
A.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B.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C.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D.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4.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是(     
A.第一自然段写华山洞的位置和命名缘由,为下文写游华山洞作交代,其中写华山洞命名缘由又与开头一句照应。
B.第二自然段中“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为后文借景抒情提供依据。
C.第三自然段中以“于是余有叹焉”一句承上启下。“叹”字承上文的“悔”字,领起下文全段,自然地转入议论。
D.第四自然段提出“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从具体到抽象,概括出研究事物必须去伪存真的道理。
2024-06-13更新 | 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唯倜傥非常之人       称:称道。
B.不可             胜:胜任。
C.空文以自见             垂:流传。
D.其成败兴坏之纪             稽:考证。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是(     
A.盖文王拘演《周易》       积善成德,神明自得
B.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       为之小
C.近自托无能之辞             青,取之于蓝,而青
D.退而论书策,舒其愤       作《师说》贻之
3.下列句子中,与“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句式相同的是(     
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D.古之人不余欺也
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在作者看来富贵顺达者难成大事,唯有历经磨难、卓越非常之人才能发愤而有所成就。
B.本文介绍《史记》的写作宗旨,是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C.即使受到残酷的刑罚,作者也毫无愠色,继续奋笔疾书,这种在逆境中忍辱图强的精神,实在是难能可贵。
D.作者身受“腐刑”却不以为辱,反而把它作为著书立说的动力。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勠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是(     
A.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随从
B.臣与将军勠力而攻秦                           勠力:合力
C.将军战河北                                        河北:今河北省
D.范增数项王                                        目:名词,眼睛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今者有小人言。   ②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
③得复见将军此。   ④因击沛公坐。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3.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A.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B.大王来何操?
C.不拘于时,学于余。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是(     
A.范增处事优柔寡断,使项王失去了杀沛公的大好时机。
B.项庄以舞剑为名意图刺杀沛公,可惜受到了项伯的阻碍而未能成功。
C.刘邦亲临鸿门赴会是为了向帮助过自己的项王表示感谢。
D.项王在鸿门宴请沛公,适逢沛公的生日,所以大臣纷纷上前祝寿。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