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届安徽省对口升学高三模拟测试语文试题(二)
安徽 高三 阶段练习 2024-07-22 4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基础、默写名篇名句、文学文化常识、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综合题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整个下午,整个晚上,漫天漫地都是那种东西,第二天情形完全一样,我感到诧异和震(hàn)。其实,小学的时候就知道有一类种子是靠风力、靠维播送的,但也只是知道一道测验题的答案而已。那几天真的看到了,满心所感到的是一种(zhé)服,一种无以名之的敬畏,我几乎是第一次遇见生命——虽然是植物的。我感到那云状的种子在我心底强烈地碰撞上什么东西,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也许在不分昼夜地飘散之余,只有一颗种子足以成树,但造物者乐于做这样         的壮举。我至今仍然常在沉思之际想起那一片柔媚的湖水,不知湖那群种子中有哪一颗种子成了小树。至少,我知道有一颗已经长成,那颗种子曾遇见了一片土地,在一个过客的心之峡谷里,绿叶成荫,教会她怎样敬畏生命。

(节选自张晓风《遇见》)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的汉字,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憾        B.撼        
C.撼        D.憾        
2.对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xiān        pànB.xiān             bàn
C.qiān        bànD.xiān             pàn
3.下列填入上文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触目惊心B.叹为观止C.惊心动魄D.惊世骇俗
2024-03-09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对口升学高三模拟测试语文试题(二)
语言文字运用-综合题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习近平(     )通令,给海军工程大学某研究所所长、教授肖飞记一等功。           

①他长期专注于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领域研究

②多项技术(     )国际领先水平

③被记一等功的这位海军教授可不简单

④争取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成果

4.依次填入上文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签订       达到B.签署   达到
C.签署       达成D.签订   达成
5.依次填入上文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A.①②③④B.③①④②
C.①②④③D.③①②④
2024-03-09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对口升学高三模拟测试语文试题(二)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如果有一天科技发展到人们乘宇宙飞船就像今天乘飞机一样方便的时候,银河就不再遥远,宇宙也就不再那么神秘了。
B.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们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镜头。
C.这次招聘,一半以上的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外资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
D.五一前夕,文化和旅游部发出紧急通知,各旅行社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2024-03-09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对口升学高三模拟测试语文试题(二)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7.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B.经过剧组全体成员一年的苦战,一部情节新,演员新,技术新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终于与观众见面了。
C.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一文有不少语句化用了古诗词,如“山如眉黛”,来自“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王观《卜算子》)
D.我乘坐上海——重庆特快,回到我那书斋( 自号《苦乐斋》),已是半夜了。
2024-03-09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对口升学高三模拟测试语文试题(二)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8. 下面是某杂志编辑部收到的一封读者来信的部分内容,其中有几处用词不当,对其修改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是一位退休的先生,长期以来自费订阅贵刊。我之所以如此,除了它内容丰富、知识性强之外,也有一点就是它格调高雅。因为贵刊今年第1期刊载的《烟酒与健康》一文不仅与你们一贯的风格明显不合,况且还有一些科学性错误,让我大感意外。

A.将“一位”改为“一个”。
B.将“先生”改为“医生”或其他职业性称谓。
C.“也有一点就是它格调高雅”中的“也”表达欠连贯,应将“也”改为“还”。
D.第三句中“因为”“况且”,语气过于肯定,不委婉,应将“因为”改为“不过”;但“况且”不用改。
2024-03-09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对口升学高三模拟测试语文试题(二)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9. 对下面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军队是祖国的长城,人民是军队的后盾。

A.对偶B.比喻C.排比D.借代
2024-03-09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对口升学高三模拟测试语文试题(二)

二、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 | 较易(0.85)
10. 下列诗句中,出自杜甫诗作的是(     
A.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B.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D.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2024-03-09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对口升学高三模拟测试语文试题(二)

三、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11.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三传”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三本古代作品的合称。
B.三皇五帝是指伏羲、燧人、神农,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C.五味俱全中的“五味”是指酸、甜、苦、辣、辛。
D.五音不全中的“五音”是指宫、商、角、徵、羽。
2024-03-09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对口升学高三模拟测试语文试题(二)

四、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容易(0.94)
12.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世称靖节先生,代表作有《饮酒》《归去来兮辞》《桃花庵歌》。
B.唐朝词写得最多、对后人影响最大的是温庭筠。其词大都收入《花间集》,内容多写闺情,风格浓艳。和温庭筠齐名的还有韦应物。
C.明代最著名的一个散文流派是“桐城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刘大櫆、姚鼐。他们都是安徽桐城人,该流派因此得名“桐城派”。
D.世界文学史上的四大吝啬鬼分别是夏洛克、阿巴贡、葛朗台和泼留希金。
2024-03-09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对口升学高三模拟测试语文试题(二)
名著阅读 | 容易(0.94)
13. “六经”比“五经”多出的一经是(     
A.《书》B.《礼》C.《易》D.《乐》
名著阅读 | 容易(0.94)
14. 下列作品与作家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骆驼祥子》——舒庆春B.《子夜》——巴金
C.《永别了,武器》——海明威D.《人间喜剧》——巴尔扎克
2024-03-09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对口升学高三模拟测试语文试题(二)

五、古代诗词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词阅读 | 适中(0.65)
15.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送人游吴

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出了苏州最大的特色是水。那儿人家的房屋都是临河而建城里水道纵横、渔船星数,水上的生活是当地人们最主要的生活。
B.颔联是诗人用工笔细描的手法营造出来的水乡美景。遍布的小桥,连接着生活的此岸和彼岸,小桥、流水构建的生活,有着令人心折的精致美,这样的美,别处寻无可寻。
C.颈联从流动的生活中彰显了苏州的美丽富庶。在中国古代只有经济发达的城市才会有夜市。莲藕是当地最具特色的水产,绫罗绸缎更是生活富足的象征。
D.这首送别诗通过想象描绘了吴地秀美的风光,毫无离别时的伤感情绪,笔致新颖可喜,仅在结尾处轻轻点出送别之意。
2024-03-09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对口升学高三模拟测试语文试题(二)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失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节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

16.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
B.梁君臣之首                                     函:名词活用为动词,用木匣子装
C.忧劳可以                                          兴:使动用法,使……兴盛
D.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举:拿
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A.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B.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C.满招损,谦得益。
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8.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请其矢,盛以锦囊
B.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C.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D.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19.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     
A.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译文:忧虑操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
B.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译文:还是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
C.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译文:一个人在夜间呼喊,叛乱的人便四方响应,(他)匆忙向东出逃。
D.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译文:你和他们不要忘记你的父亲的愿望!
2024-03-09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对口升学高三模拟测试语文试题(二)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今时代被称为大数据时代,“数据为王”。手握大数据的阿里巴巴等大数据公司,成为地方政府战略合作的目标;美国的非农指数、新房指数每次出炉都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成为各国的货币价格高低、货币政策的宽松程度、股市及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向等方面的重要参考资料。大数据是信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们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很多领域颠覆性变革的到来。譬如,大数据的应用能够帮助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领域对消费者的行为进行判断,进而优化产品的销售模式等。但是,大数据具有三大特性:一是全部数据,而不是随机采样;二是大体方向,而不是精确指导;三是相关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正因如此,面对同样一组大数据,不同的学者、经济学家、分析师可能做出完全不同的分析和判断。

相比大数据的难收集、难把握,生活中的精准小数据其实随手可得,而且很直观,不会让人产生错觉。茶农、果农记成本账,政府贴钱采集数据,也许正好说明精准小数据的珍贵。当前苏州茶农、果农的生产成本到底怎么样,是升了还是降了,升了或降了多少,政府该采取哪些政策,不能靠估计,而要靠拿出精准的小数据做依据。因此,市物价部门花钱请茶农、果农记录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投入、产品销售情况,开展农产品成本调查。此举表面上看,技术含量不高,实质上这样的实地采集,正好是现实社会最需要的,远比某些借晃眼的大数据推断出的结论要实在。身处大数据时代,要关注大数据,也要多关注身边精准的小数据。这样做的好处不少,譬如,笔者作为股民判断经济形势基本面,不会过分纠结于CPIPMIPPI,而是十分留意通往乡镇公路上的集装箱车辆多不多,老家的出租房租掉没有,租价是多少。因为前者不是自己能够看透的,而后者则很直观。

大数据时代,带领我们走向一个新的世界。但是,对于商业决策者而言,大数据不是灵丹妙药,能不能用好大数据,核心还在于使用者、使用环境和数据结构。大数据的挖掘不是黑箱,它需要思想,需要回归到人性,需要洞察,只有将大数据变成小数据,大数据的价值才真正地得以释放。

( 选自《中国信息化周报》2016年第12期,有删改)

[注释]①CPIConsumer Price Index)指消费者物价指数。②PMI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指采购经理指数。③PPIProducer Price Index)指生产价格指数。

20.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数据是海量的繁杂的数据库。
B.小数据是个体可统计的精确的数据。
C.大数据是小数据的汇聚,从大数据里面取出来的数据就是小数据。
D.大数据只有经过分析师的挖掘、决策者的正确决策才有价值。
2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大数据难收集、难把握,因而它的挖掘好比黑箱。
B.作者认为,掌握大数据比掌握小数据更有价值。
C.在大数据时代,凡事都要讲究大数据。
D.对于同一组大数据,不同的分析师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
22.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A.下定义B.作比较C.作诠释D.举例子
2024-03-09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对口升学高三模拟测试语文试题(二)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画家和他的孙女

王奎山

1 画家有一个六岁的孙女。六岁的孙女叫婷婷。婷婷也喜爱画画。

2 婷婷画了一棵树。

3 他说:“婷婷,你画的树不对。”

4 婷婷说:“怎么不对呢?”

5 他说:“树枝不对。”

6 婷婷说:“树枝怎么不对呢?”

7 他说:“树枝怎么能比树干还粗呢?”

8 婷婷说:“树枝怎么不能比树干粗呢?”

9 他说:“那就不是树了。”

10 婷婷说:“不是树你怎么说是树呢?”

11 他无话可说了。

12 婷婷画了一只小兔子。

13 他说:“婷婷,你画的小兔子不对。”

14 婷婷说:“怎么不对呢?”

15 他说:“兔子有红色的吗?”

16 婷婷说:“兔子怎么会没有红色的呢?”

17 他说:“你见过红色的兔子吗?”

18 婷婷说:“没见过的就没有吗?”

19 他说:“那就不是兔子了。”

20 婷婷说:“不是兔子你怎么说是兔子呢?”

21 他没话说了。

22 婷婷画了一匹马。

23 他说:“婷婷,你画的马不对。”

24 婷婷说:“怎么不对呢?”

25 他说:“马有翅膀吗?”

26 婷婷说:“马没有翅膀。”

27 他说:“那你为什么给马画了翅膀呢?”

28 婷婷说:“我想让马长出翅膀来。”

29 他说:“那就不是马了。”

30 婷婷说:“不是马你怎么说是马呢?”

31 他又没话说了。

32 婷婷还画了一只老母鸡。老母鸡下了一个蛋。那蛋比老母鸡还大。婷婷就拿那画去参加西班牙的一个国际儿童画展。结果,婷婷得了一等奖。

33 画家心里就犯嘀咕:“这洋人,怎么跟小孩儿没两样呢?”

23.对小说结尾“婷婷得了一等奖”情节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意在讽刺洋人不懂艺术。
B.意在赞美洋人对绘画的超前理解。
C.意在批评洋人愚弄中国孩子。
D.意在赞赏洋人尊重小孩子的独特想象力。
2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儿童看待生活中的万事万物有自己很特别的,一般成人较难理解的视角和感觉。
B.文中婷婷的爷爷用成人的视角思维去要求婷婷作画,所以他永远不可能理解婷婷的心灵世界。
C.文中婷婷的爷爷始终坚持用成年人看待生活的标准来要求婷婷,结果必定扼杀其创造性,扼杀民族创新性。
D.童心童趣对创作来说,是最宝贵的艺术灵感。
25.下列不属于婷婷性格品质的一项是(     
A.聪明B.天真
C.直率D.刁蛮
2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使用了“艺术重复”和“情节突转”的技巧,强调了作者想突出的写作内容,能给读者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B.初学写作,就要像婷婷作画那样,大胆写出自己对生活、对事物的感觉和体验。
C.每个人对世界的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从某个角度来说,是写作最宝贵的资源,写作喜悦的出现将孕育最宝贵的创作冲动。
D.一个教写作的老师,要尊重儿童的心灵世界和写作规律,不能扼杀他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的天性,否则不利于培养儿童创新性的写作人格。

八、应用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应用文 | 适中(0.65)
27. 下面的会议通知中,画线部分的内容或格式不正确的一项是(     )

通知

经研究决定,本周五下午第三节课后在学校第一阶梯教室召开校团委办公会

A

议,请各班级团支书按时参加会议。

此致

敬礼!

B

校团委

C

202398

D

2024-03-09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对口升学高三模拟测试语文试题(二)

九、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28. 学校开展“校园禁毒”宣传活动,下列不属于“校园禁毒”宣传标语的一项是(     
A.吸毒一口,掉入虎口
B.罂粟再美,美不过生命之花;诱惑再大,大不过幸福之家
C.防毒反毒,人人有责
D.现在吞云吐雾,以后病痛缠身
2024-03-09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对口升学高三模拟测试语文试题(二)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29. 某同学拟写一篇讴歌亲情的记叙文,下列不适合作为写作素材的一项是(     
A.小时候,爷爷顶着烈日,迎着狂风早晚接送我上学和放学。
B.妈妈总是天天鼓励我:我的孩子最棒,我的孩子最能干。
C.老师经常找我谈话,给我精神上的鼓励。
D.爸爸虽不善言谈,但总是给我买书、买文具。
2024-03-09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对口升学高三模拟测试语文试题(二)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30. 某同学拟写一篇标题为“谈创新”的议论文,下列不适合作为论据的一项是(     
A.郑板桥把画竹的技法渗透在书法中,创造了独特的“板桥体”。
B.爱因斯坦敢于冲破权威圣圈,锐意破坏了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论,创立了震惊世界的相对论。
C.马克思为写《资本论》,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和刊物,其中做过笔记的就有一千五百本以上。
D.袁隆平带领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团队对在迪拜热带沙漠试验种植的水稻进行测产,亩产超过500千克。

试卷分析

导出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基础、默写名篇名句、文学文化常识、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

试卷题型(共 19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10
名篇名句默写
1
名著阅读
3
古代诗词阅读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应用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基础
2
默写名篇名句
3
文学文化常识
4
古诗文阅读
5
名著阅读
6
现代文阅读
7
写作

细目表分析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30.65语句(语段)表达效果综合题
4-50.65准确、鲜明、生动综合题
60.65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结构混乱选择题
70.65标点符号  顿号  书名号选择题
80.65简明、连贯  得体选择题
90.65比喻选择题
110.85文学常识  文化常识选择题
280.65得体选择题
290.65准确、鲜明、生动  得体选择题
300.65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选择题
二、名篇名句默写
100.85默写名篇名句  文学常识
三、名著阅读
120.94文学常识
130.94文学常识
140.94文学常识
四、古代诗词阅读
150.65赠友送别  鉴赏情感主旨  鉴赏技巧
五、文言文阅读
16-190.65名著阅读
六、现代文阅读
20-220.65时评论述类文本阅读
23-260.4中国现当代小说文学类文本阅读
七、应用文
270.65应用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