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6 道试题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下列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英雄无孙仲谋处                       觅:寻找
B.元嘉草草                                     草草:草率出兵
C.望犹记                                     中:中间
D.堪回首                                     可:哪里、怎么
2.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意为昔日的亭台和英雄的业绩已随之消逝、一去不返,表明宋朝当时破败不堪、近乎灭亡。
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引用了南朝宋武帝刘裕为恢复中原而大举北伐的典故,表现词人对英雄的怀念和渴望保卫国家的抱负。
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引用了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北伐失败的典故,暗讽当时有些人想利用北伐收买民心的乱象。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引用了赵王探问廉颇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抗金救国的迫切愿望但又报国无门的悲愤。
3.下列对诗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是一首婉约词,气势磅礴,意境深远,不同于缠绵悱恻、清丽婉转的豪放词。
B.本词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如将43年前的烽火场面和眼前的“神鸦社鼓”,廉颇和自己等做比较,鲜明突出,扩展了艺术感染力。
C.本词用典恰当,借古讽今,批判了当时统治阶级的无所作为,抒发了自己渴望保家卫国却壮志难酬的感慨。
D.词中自然景物的描写,为词人抒发情感营造了宏大苍凉的意境。
2024-06-15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实验中学三校生高三模拟(十七)语文试题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0.4) |
2 . 下面对这首古诗的赏析不恰当的是(     

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A.首联中,“五月”在内地属盛暑,而天山尚有“雪”,极写边地苦寒。
B.颈联写“金鼓”“抱鞍”,烘托出紧张气氛,军纪严肃可知。
C.前六句全写边塞之苦,暗寓边塞将士的反战情绪和思乡之情。
D.作者天才豪纵,作为律诗亦逸气凌云,独辟一境。
2024-06-15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枣庄市春季高考二模语文试题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0.4) |

3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破阵子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鹤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是(     
A.这首词以轻淡的笔触,描写了古代少女们春天生活的一个小小片段,展示在读者面前的却是一幅情趣盎然的图画。
B.词的上片写景。“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这两句既点明了季节,又写出了季节与景物的关系,行文轻快流丽,蕴含喜悦的情意。
C.下篇写人。从正面来描写斗草的活动,反映出少女身上显示的青春活力,充满着一种欢乐的气氛。
D.全词纯用白描,笔调活泼,风格朴实,形象生动,展示了少女纯洁无瑕的心灵。
2.上阕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请结合本词内容简要分析。
3.这首词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少女形象?
2024-06-14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大地学校高中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0.4) |

4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①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②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③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④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对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尘网”,喻污浊、黑暗的官场。B.“羁鸟”,以关在笼中的鸟自喻。
C.“故渊”,即篇末所说的自然。D.“樊笼”,指囚牢般的社会制度。
2.对文中诗句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小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气质性格,天性本来就只喜爱田园、山林。韵,这里指性格、气质。
B.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错误地落入官场的罗网里,一离开故园就是三十年(从陶渊明初仕为江州祭酒,到辞去彭泽令归隐,实际是十三年。诗人这里有意夸大,表现了对官场生活的极度厌倦)。
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关在笼中的鸟留恋原来飞翔栖息过的树林,池中的鱼思念以往自由生活过的深潭。
D.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在村南的野外开荒,我又能安守清贫回归故里。
3.结合全诗,写一写作者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表达的情感。
2024-06-14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大地学校高中部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1.下列对杜甫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李白合称“李杜”B.后人称他为“诗圣”
C.其诗被称为“诗史”D.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2.下列对这首诗的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诗人勾勒出一幅美妙的风景画,高耸的黄师塔,巍然屹立着;流动的江水,从塔前东流而去。塔,是静止的;江,是流动的。画面有动有静。
B.第二句写风和日丽,春光怡人,不觉困倦,且倚微风,以寄雅怀。诗人以一“倚”字,就将自己与大好春光融合为一,达到寓情于景,以景寄情的完美境界。
C.第三句写桃花一簇,深浅放红,然主人已逝,唯有寂寞相随耳。若诗人不寻花至此,则无人赏识。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D.第四句用了两个“爱”字,两个“红”字,表现诗人对花之美的欣悦,并以设问作结,不仅饶有兴味,而且由己及人,这就扩大了审美的范围,强化了美感。
2024-06-14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职业中专学校等两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词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这两首词虽然题目相同,但因为隔着几个世纪的距离,它们之间自然有了不少差异。请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感受到的梅花形象有何不同,作者借此表达的情感有何区别。
2.自古以来咏梅的作品不少,请回忆你读过的作品,再写两句有关梅的诗句。
2024-06-14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职语文会考卷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7 . 以下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下列四首诗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项是(     

塞鸿秋·浔阳即景

元·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

塞鸿一字来如线。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C.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024-06-14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职语文会考卷语文试题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①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注】①明妃:王昭君,名嫱(qiáng),汉元帝宫人。

1.对这首诗的诗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据《大清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
B.颔联只用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就写出了昭君为缓和民族关系,心甘情愿奔赴塞外的大义凛然的牺牲精神。
C.颈联进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元帝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而昭君虽骨留青冢,灵魂还会在月夜回到生长她的父母之邦。
D.尾联借千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题。
2.对这首诗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杜甫借咏昭君村古迹,怀念古人,同时抒写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感。
B.诗歌的第一联用一个“赴”字凸显出了三峡和荆门那种山连岭接、雄奇生动的走向和动势,《唐宋诗醇》评为“破空而来,势如天骥下坂,明珠走盘”。
C.清人朱瀚《杜诗解意》说:“‘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说得很对,一个“连”字写出了绵延不绝、奇伟壮阔的塞外之景。
D.这首诗自始至终不着半句抽象的议论,而昭君的悲剧形象,却在读者心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2024-06-14更新 | 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沙河市综合职教中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许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一共写了“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明月”五个意象,这些意象的共同特点是“美”,它们是良辰美景,作者写这些是为了表明自己对人生的厌倦,这是以美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
B.这里的“故国”指的是曾经的国家,作者曾是南唐国主,后主动投降成为阶下囚。
C.“朱颜改”三字,既可以理解为古国宫殿的颜色已经陈旧,也可以理解为旧时宫女的容貌已经衰老、憔悴,又可理解为原为故国君主的词人自己已经沦为“阶下囚”而憔悴不堪,更可以理解为国家易主,江山变色。
D.作者将春水拟作愁绪,运用了比拟的修辞,化抽象为具体,同时呼应了“春花”“东风”等点明季节的词语。
2.对这首诗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这首豪放词运用了设问和比喻等修辞手法,借景抒情,深刻表现了作者痛失家国的无限愁绪。
B.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作者亡国愁思贯穿始终。
C.末尾句于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有异曲同工之妙。
D.此词据传是李煜被毒死之前最后一首词,文学史视其为李煜的绝命词。
2024-06-14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沙河市综合职教中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桂花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1.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认为桂花不以色彩明艳悦人,情怀疏淡,踪迹偏远,唯芳香常留人间。
B.在词人眼中,桂花虽然没有美妙的浅碧、深红颜色,但仍是第一流的名花。
C.写梅花忌妒、菊花羞惭,是在衬托桂花这一中秋时节花中之冠的卓越形象。
D.词人认为屈原缺乏审美眼光,情思不足,不识桂花名贵气质,竟将桂花遗漏。
2.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是一首赞美桂花的咏物词。
B.“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三句运用了拟人、排比、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表达了词人喜爱、赞美桂花的思想感情。
C.咏物词一般以咏物抒情为主,绝少议论。但这首词一反传统,以议论入词,又托物抒怀。咏物不乏形象,议论也充满诗意,堪称别开生面。
D.这首词刻画了朴素低调的桂花形象,抒发了词人对桂花的赞美之情,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高洁自处的情操。
2024-06-14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沙河市综合职教中心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