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8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

汤小小

那次回老家,在候车室里,我坐在一老一少两个男人对面,无意中,听到了他们的谈话。

年轻男子说:爸,别担心,医生说了,没事儿,这病能治。

原来是一对父子,看他们身边的包里放着一些药物,大概是父亲生了病,儿子带着他到城里的大医院诊治,这是要往家赶呢!

我不禁心生同情,多看了那父亲一眼。父亲年龄并不太大,五十岁左右的样子,只是脸色蜡黄,非常清瘦,看上去很虚弱。他穿着一件略显宽大的白衬衫,崭新的,与他黝黑的皮肤不太相称,大概是为了进城而新买的吧!旁边的儿子穿着讲究,看样子,应该在城里生了根发了芽。

听了儿子的话,父亲摇了摇头,低声说:我就说不来看,你偏让来,白花冤枉钱。自己身上的病我自己清楚,你们现在都出息了,我也没啥牵挂,就希望走得利索点,别拖累你们。

儿子没接腔,转过脸,有泪悄悄地滑落。他赶紧抬手擦掉,不让父亲看见。

我的心忽然有一点疼,看来,父亲的病并不像儿子说的那样轻松,或许,生离死别的悲伤已经在彼此心里蔓延。

两个人都没再说话。过了许久,父亲似乎累了,身体不由自主地靠在了儿子肩上,双目紧闭,看样子,已经进入了梦乡。

候车室里人来人往、嘈杂不堪,并不是睡觉的地方。儿子一手扶着父亲的腰,一只手轻轻地覆在父亲的耳朵上,试图为他抵挡一些噪音

只见儿子像一个放哨的战士,身体保持不动,眼睛却紧张地看向每一个从他们身边经过的人,目光里写满了乞求,似乎在说:嘘,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

同样的情景,我在另一家医院也遇到过。

那是一位八十岁的父亲,在两个女儿的搀扶下,到医院来体检。父亲真的已经老态龙钟,拄着根拐杖,目光呆滞。女儿扶他走他便走,女儿扶他坐他便坐,像一个听话的孩子。

看着别人投来的异样目光,女儿解释说:父亲年龄大了,又有老年痴呆,生活不能自理。即使父亲不认识我们,只要他健健康康地活着,我们也觉得是种安慰。

女儿说话时,父亲一直看着她,显然,他对孩子们极度依赖,就像孩子们小时候依赖他一样。等待无聊而又漫长。在长椅上坐了一会儿,父亲似乎累了,身体一斜,倒在女儿的肩头睡着了。

医院里并不太安静。女儿搂着父亲,不敢挪动身体,另一个女儿赶紧将一件外套披在父亲身上,刻意往上面拉了拉,盖住父亲的耳朵。

看着这一幕,所有的人都压低了声音,连医生也放轻了脚步。

我忽然感觉双眼酸涩。无论在嘈杂的候车室,还是在拥挤的火车上,亦或在排成长龙的医院里,从来都是孩子靠在父亲的肩头休息,什么时候,我们看到过年轻力壮的父亲在公众场合安心小憩?父亲从来都担当着保护者的角色,只有当他们病了、老了,再也无力保护孩子时,才会心无旁骛地小睡一会儿,缓解满身的疲惫。

当我们看见一位父亲靠在儿女的肩头睡觉,那一定是因为,他在这个世界的时日已经不多。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什么时候,当你看到一位睡着的父亲,一定不要吵,不要吵,让父亲安安静静地多睡一会儿。

(1)你从选文中读出了“儿子”与“女儿”的哪些共同品质?
(2)请赏析第⑨段画横线的句子。
儿子一手扶着父亲的腰,一只手轻轻地覆在父亲的耳朵上,试图为他抵挡一些噪音。
(3)细读选文⑰段,请说说为什么“我忽然感觉双眼酸涩”。
(4)选文有多处与文题“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相照应,请说说其表达作用。
(5)从选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感受。
2024-07-22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春季高考第四次模拟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2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安分守己,逆来顺受。老舍《茶馆》里的王利发说,我当了一辈子顺民,是大部分北京市民的心态。

我的小说《八月骄阳》里写到文化大革命,有这样一段对话:

还有个章法没有?我可是当了一辈子安善良民,从来事公守法,这会儿,全乱了。我这眼面前就跟下黄土’似的,简直的。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您多余操这份儿心。粮店还卖不买棒子面?

卖!

还是的。有棒子面就行。……”

我们楼里有个小伙子,为一点事,打了开电梯的小姑娘一个嘴巴。我们都很生气,怎么可以打一个女孩子呢!我跟两个上了岁数的老北京(他们是搬迁户,原来是住在胡同里的)说,大家应该主持正义,让小伙子当众向小姑娘认错,这二位同声说:叫他认错?门儿也没有!忍着吧!——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 ”“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材料二:

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也许像西安的虾蟆陵,南京的乌衣巷,还会保留一两个名目,使人怅望低徊。

再见吧,胡同。

(节选自汪曾祺《胡同文化》)

1.“还有个章法没有?我可是当了一辈子安善良民,从来事公守法,这会儿,全乱了。我这眼面前就跟‘下黄土’似的,简直的。分不清东西南北了。”“您多余操这份儿心。粮店还卖不买棒子面?”“卖!”“还是的。有棒子面就行。……”
对作者引用这段对话的目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这段对话来佐证前文自己所讲的胡同文化的内容。
B.通过这段对话表明北京人对待世事的心态。
C.证实胡同文化的精义。
D.说明北京人奢求不高,只要有棒子面吃就满足了。
2.“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精彩之处是(     
A.反映了北京文化的市民化特点。
B.传神地刻画了北京人“忍”的特点。
C.这是反语,讽刺了北京人死要面子。
D.道出了北京人的倔强。
3.对“北京人,真有你的”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奚落北京某些人逆来顺受的小市民心态。
B.讽刺了北京人的怀旧情绪。
C.称道“老北京”懂得生活,语言精辟。
D.赞叹北京某些用语的幽默,令人倾倒。
4.材料一中引述“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生活,用意是什么?
5.材料二中作者谈到看了照片后“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又说“这是无可奈何的事”,你怎么理解这些话的含义。
6.材料二“再见吧,胡同”一句,包含着作者对北京胡同或胡同文化怎样的态度?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景宁职业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我还记得第一次问老师这个词是什么意思的情景,当时我认识的字还不是很多。那天早晨,我在花园里摘了几朵刚刚开放的紫罗兰送给莎莉文老师,她高兴地想吻我的额头,可那时除了母亲外,我不习惯其他的任何人吻我。于是,莎莉文小姐就轻轻把我搂在怀里,在我手上拼写出我爱海伦几个字。

爱是什么?我不解地问。

她把我搂得更紧了,用手指着我的心告诉我:爱在这里。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心脏的跳动,可是对她的话我依然迷惑不解,因为当时除了那些具体的、能触摸到的东西外,对于抽象的东西我还无法理解。

我闻了闻她手里的紫罗兰,又是拼写又是打手势:爱是花的香味吗?

不是。莎莉文老师回答。

我感受到了温暖和煦的阳光正在照耀着我们,又想了想。

这是不是爱?我指着阳光射来的方向问,是太阳吗?

当时在我看来,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太阳更美好的东西了,它赐予人类温暖和光明,滋养着美丽的花草树木使其茁壮成长。可是莎莉文小姐仍然连连摇头,我既迷惑又失望,真是奇怪,老师竟然没有办法让我明白爱的含义,爱究竟是什么呢?

大约过了一两天,我坐在那里用细线串珠子玩,珠子大小不一,我摸索着按两个大的、三个小的次序把它们串起来,可总是出错,莎莉文老师在一旁耐心地为我纠正错误。最后,我发现有一大段明显串错了,于是,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冥思苦想,我到底怎样才能把这些珠子按次序串好呢。正在这时,莎莉文小姐用手轻轻地摸摸我的额头,然后拉过我的手,在上面用力地拼写出了这个单词。

刹那间,我如醍醐灌顶,突然明白了指的就是我用头脑思考问题的过程,这是我第一次领悟到抽象的概念。

我静静地坐了很久,不是想珠子的排列方式,而是在用刚刚意识到的思维方法来寻求的含义。那天,太阳一直躲到云层的后面,间或有阵阵细雨,可是顷刻间,太阳喷薄而出,发出耀眼的光芒。

我又问老师:爱是太阳吗?

爱有点像太阳出来之前天空中的云彩老师回答说。也许她意识到我仍然无法理解,便用更浅显直白的话继续解释说:你虽然无法摸到云彩,可是你能感觉到雨水;你也知道,在经过一整天酷热日晒后,花草树木和干旱的大地得到雨水的滋润是多么幸福的事啊。爱也是这样,虽然你不能触摸到,但是你能感受到爱带来的甜蜜和快乐,在爱的包围下,你才能快乐地成长,才会觉得幸福。

刹那间,我似乎有所领悟她说的话,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感觉到无数线条像雨丝一样穿梭连结在我和别人的心灵之间。

(节选自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当时在我看来,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太阳更美好的东西了,它赐予人类温暖和光明,滋养着美丽的花草树木使其茁壮成长
②于是,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冥思苦想,我到底怎样才能把这些珠子按次序串好呢。
2.简析文段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3.文段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4.归纳文段的大意。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修水中等专业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语文段考一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身旁的年轻人在自言自语。事隔30余年,我又在和年轻人辩论了。我不怪他们,怎能怪他们呢!我嗫嚅着,很不理直气壮。留下来吧!就因为是废墟,需要每一个你啊。

匹夫有责。年轻人是敏锐的,他清楚地说出我嗫嚅着的话。但是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更好地让每一个我尽责任?他微笑,笑容介于冷和苦之间。

③我忽然理直气壮起来:怎样’,不就是内容吗?

④他不答,他也停了说话,且看那瞬息万变的落照。迤逦行来,已到水边。水已成冰,冰中透出枝枝荷梗,枯梗上漾着绮辉。远山凹处,红日正沉,只照得天边山顶一片通红。岸边几株枯树,恰为夕阳做了画框。框外娇红的西山,这时却全呈黛青色,鲜嫩润泽,一派雨后初晴的模样,似与这黄昏全不相干,但也有浅淡的光,照在框外的冰上,使人想起月色的清冷。

⑤树旁乱草中窸窣有声,原来有人作画。他正在调色板上蘸着颜色,蘸了又擦,擦了又蘸,好像不知怎样才能把那奇异的色彩捕捉在纸上。

他不是画家。年轻人评论道,他只是爱这景色——

⑦前面高耸的断桥便是整个圆明园唯一的遗桥了。远望如一个乱石堆,近看则桥的格局宛在。桥背很高,桥面只剩了一小半,不过桥下水流如线,过水早不必登桥了。

我也许可以想一想,想一想这废墟的召唤。年轻人忽然微笑说,那笑容仍然介于冷和苦之间。

⑨我们仍望着落照。通红的火球消失了,剩下的远山显出一层层深浅不同的紫色。浓处如酒,淡处如梦。那不浓不淡处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萝,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我嗫嚅着,很不理直气壮。                  嗫嚅:
②树旁乱草中窸窣有声,原来有人作画。 窸窣:
2.选文第四段,主要的表达方式是什么?   
3.作者写“我”与年轻人对话的目的何在?
4.作者听到了“废墟的召唤”,但是年轻人却尚有疑惑,作者说“留下来吧!就因为是废墟,需要每一个你啊”“那‘怎样’,不就是内容么?”这表明了作者什么样的认识?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职业中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看青

中赋渔

由于担心有人或者小动物偷盗庄稼,小队长请了我爷爷去看青

中村大片的耕地,在半夏河的南岸。做活的人们,每天都要踩着吱呀作响的小木桥过去。一过小木桥,在左手的河岸边上,有一棵高大的刺槐。刺槐树的底下搭了一个小草棚,爷爷就住在这个棚子里。

棚子是我的木匠爷爷自己搭的。他用两排长长的树干,架成了字形的骨架,再在骨架两边的斜坡上铺上高粱秆和稻草。棚子里面的泥地上铺着麦秸,软软的,透着一股清香。奶奶又给他在麦秸上铺了一张草席,荞麦枕头也是专门从家里拿来的。看青这件事,爷爷也才做了一年。当时是因为什么事,跟奶奶赌气,正好小队长找人看青,他就去了,这样可以不住在家里,算是一个老人的离家出走。他去看青之后,庄稼既没有大的损失,也没有什么鸡飞狗跳。村里人都很满意,他自己得到了更多的尊重,也高兴,虽然与奶奶早已和好,但第二年还是继续住在野地里。

小满过后,爷爷把大槐树底下的棚子收拾好,背了铺盖住过去。我和奶奶就每天晚上来给他送饭。奶奶迈着小脚,拎着一只竹篮,里面是一盘菜,一碗饭,一只长嘴的白瓷茶壶和一只茶盏。我抱着一只竹壳的热水瓶,走在她旁边。家里的小黄狗也跟着过来了,一会儿跑到前面,一会儿跑到后面。

我们到了,如果正好爷爷到地里去巡视,我们就在桥头坐下来等。小黄狗的一声就跑没影了,它去找爷爷。

奶奶把碗、盘、茶盏从竹篮里拿出来,摆在桥板上,然后从长嘴的白瓷茶壶里倒出一盏茶。茶还没凉,小黄狗就又窜了回来,对着我们直摇尾巴。这时候,能听到爷爷轻轻一声咳嗽,不紧不慢地从庄稼地里走了出来。我朝他大喊;爷爷,今天有红辣椒。奶奶说要辣你,你怕不怕?

爷爷说:好,好。他走过来,拍拍我的头,靠着桥栏杆坐下来。他先要喝一盏茶,喝完了,看着河水定一定神,才拿起筷子吃饭。他吃饭很仔细,很认真,碗里从来不肯剩一个饭粒。

吃好了,奶奶把碗筷拿到桥下河水里去洗,洗碗的时候抬头问爷爷:不曾有事吧?爷爷掏出他的水烟壶,嘴里应道:不曾有事。有个人,我咳了一声就走了。”“不曾打照面吧?”“不曾打照面。我走得远了才咳的,不会难为情。

一般从田地里顺手牵羊捞点粮食回家的,都是妈妈们。她们知道爷爷就在附近,她们也知道爷爷看得到她们,所以下手并不过分。只要不过分,爷爷就不会过来。实在有不自觉的人,爷爷才会在远处咳一声,提醒她离开。

爷爷吧嗒”“吧嗒地吸起水烟,烟壶上的火星在他的呼吸间一明一灭,这在夏夜的河上是十分协调的。河面上到处都是萤火虫,一层薄薄的雾,贴着水面流动着,使得萤火虫的闪烁,一会儿迷蒙,一会儿清晰

1.为什么要叙述爷爷来“看青”的缘由?
2.我和奶奶去送饭,为什么还要写到跟我们一起去的小黄狗?
3.从哪些细节里能看到爷爷和奶奶相伴相知多年的默契?
4.分析结尾段划线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
5.爷爷“看青”有什么高超之处?对你有什么启发?
2024-07-22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4年春季高考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心田上的百合花

林清玄

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

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不是一株野草。

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唯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

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百合的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

公开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

偶尔也有飞过的蜂蝶鸟雀,它们也会劝百合不用那么努力开花:在这断崖边上,纵然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也不会有人来欣赏呀!

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

这时候,野草与蜂蝶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

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

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那里,被人称为百合谷地

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留言: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1.读完这篇文章,你认为百合花的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2.文中写到野草和蜂蝶,起什么作用?
3.“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你喜欢这样的表达方式吗?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4.“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你认为触动人们内心最根本的东西是什么?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安现代职业高中2021-2022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摇晃的世界

①我和三岁的儿子一起走在田间。这天的太阳光,照在哪里都有些毛茸茸的。

这是什么?他问。南瓜。我答。哈哈,他笑起来,南瓜,它是很难的瓜。这是什么?”“芥菜。”“芥菜,哈哈,他又笑,借来的菜。回到家里,桌子上放了一筐猕猴桃,他指着里面的毛果子:猕猴桃,这是迷路的猴子的桃。我看他又笑又跳地,把南瓜、芥菜和猕猴桃的这个世界摇来晃去,几乎颠翻,一时也恍惚了。在那么一阵,这个世界的坚固和稳当从我的感官里逐渐退去,取而代之的那么一点混沌和迷蒙,似曾相识的。我好像也微微地摇晃起来。

③那还是在什么时候哪——铁锅里的汤咕咚响着,妈妈抓一把粉丝,丢进汤里。我站在灶台边的方凳子上,不错眼地瞧着白色的粉丝簌萩而下,顷刻软软地跌在水里,多么奇妙。更奇妙是粉丝汤端出来了,外祖父一边夹起粉丝,一边说道:瞧,这粉丝有鼻头’。在我听来,这是多么难解的一个世界。我忍不住问,粉丝的鼻头在哪儿?外祖父用筷子挑起一根透明的粉丝,指着上面凸起的一小团白色,可不是像它的鼻头么!这普通的事物在我眼里立刻变得特殊起来……直到有一天,没有人告诉我,我却猛然地醒悟了,外祖父所说的鼻头,其实是别头,是越方言中对于一切纠结成团之物的指称,与我想象中的鼻头,实在相去甚远。一霎时,我从微微的迷醉中苏醒过来,摇晃的世界立定了。

④现在,我喝着开水。儿子说:开水,是打开的水。厨房里摆着新鲜的蔬菜,他说:蔬菜,是看书的菜。他指着薯片:这是老鼠数过的片。我的世界再一次经受着摇晃。

⑤我们一起读图画书。翻开封面,他说:瞧,封面,这是有风的面。一边说着,一边扇动硬装的封面。有风从我们脸上拂过去,故事里有稻草人,他从床上站起来,努力用头倒撑着身子,翘起一只脚来,说:倒——草人。马路上,一辆大巴开过去,他数到:大巴(八)车,大九车,大十车。

⑥我跟着他,学习重新观看这个世界的各种姿势。歪着头看,侧着身看,倒过来看,从手指头缝里往外看。我们经过一棵大树,他指着自己的脚、身体、头发,说:这是我的根、茎、叶。我们去湖边看小鱼,鱼少得很。他点着头,说:今天是少鱼日。我们一起念儿歌:谁会飞?鸟会飞。他说:不。毛巾会飞。猫会飞。狗会飞。人会飞。我会飞。我们谈做梦。我说,昨天晚上我没有做梦。他说:昨天我做了一个梦,是空的,里面什么也没有。哈,他是怎么想的。一个梦,打开来,是空的,比起什么也没有做,的确要有意思得多。

⑦有一天,朋友带给他一样礼物。我们一起拆开漂亮的包装盒。盒子里卧着一个漂亮的杯子。我把杯子擎起来:看,好漂亮的杯子!他却兴奋地探手到盒子里,捧出那里用来垫衬杯体的一大团揉得皱皱的细碎纸条-我都不记得是什么时候起,礼物盒里有了这样的碎纸团。看,好漂亮的稻子!他把稻子扬起来,看着它们落到地板上,再捡,再扬,高兴得咯咯笑:我喜欢这个礼物。我扬一扬手里的杯子,试图让他至少把礼物看完整些。不,他只忙着扬他的稻子,在客厅里跃跳、欢笑。

⑧我握着杯子,有些羡慕又有些落寞地站在边上。真的,是从什么时候起,我们把一个杯子的价值看得比一团碎纸更重要了呢?大约就是从我们的世界停止那种令人神迷的摇晃感开始吧真希望所有的孩子长大后,这种摇晃感也不立定

1.本文题目换成“儿子的世界”好不好?为什么?
2.第②段中的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3.本文注重通过细节来展现人物形象,以第⑤段画波浪线句为例,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
4.第⑧段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5.请在第③段省略号处,补写一段“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莘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许多俄国字本身就现出诗意,犹如宝石放射出神秘的闪光。

当然,我明白宝石的光泽,并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任何一个物理学家都能很容易地用光学法则来解释这种现象。

但是宝石的光彩仍旧引起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发出光彩的宝石里面,自身并没有光源——要摆脱这样的想法是有困难的。

许多宝石都是这样,甚至像海蓝宝石那样平凡的宝石也是一样。它的颜色简直说不上来,一时还找不出相当的字眼来说明这种颜色。

海蓝宝石照它的名字看来,是表现海浪颜色的石头。并不完全是这样。在它透明的深处有柔和的浅绿和碧蓝的色调。但宝石的总的特征在于它从内部灿烂地发出纯粹银色的(银色的,而不是白色的)闪光。

据说,如果仔细观察海蓝宝石,你就会看见一片静静的星星色的海水。

显然,就是海蓝宝石和其他一些宝石的这些色泽的特点,引起我们的神秘感。它们的美,我们总觉得是不可解的。

解释许多俄国字的诗的流露是比较容易的。显然,只有当文字表达那在我们看来是充满诗的内容的概念时,才是有诗意的。

(选自康·帕乌斯托夫斯基《小树林中的泉水》)

1.选文第一段将俄国文字比喻成宝石的用意是什么?
2.选文写宝石的光泽,为何要提到物理学家的解释?
3.选文用多种色彩表现海蓝宝石的色泽,目的是什么?
4.请你谈谈对选文最后一段的理解。
2024-07-22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2024年中职职教高考文化统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回家是一种感觉

在羁留异乡的日子,回家是一种感觉。

茫茫人海,鳞次栉比的楼群,无意间听到的一个声音,或是偶然间瞥见的没有别人注意到的情景,让我们停下勿忙的脚步,在灯火阑珊处,蓦然回首。

我们突然间感到很孤独,又突然间知道自己不是孤身一人,在这个纷繁的世界上,我们来去匆匆,却不会无影无踪。那一刻,我们是那么的不堪一击,又是那么的坚韧无比。

难以用语言表述的感觉,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那是一种没有来由的触动,既可以让人喜极而泣,又可以让人欲哭无泪。如果它能发出声音,那声音一定是微弱而固执的;如果它能行走,那步履一定是蹒跚而执著的。可是它无声无息,短暂的刺痛,还没有伤口,就被异乡的声音和风景抚平。

在他乡我们又有了另外一个家,漂亮的房子,富足的生活,想到自己曾背井离乡的时候,庆幸也许远远多于伤感。可是被我们淡化了甚至遗弃了的故乡,又注定会在某一天清晰无比。我们曾经用生命的第一声啼哭和稚拙的童音呼唤过的土地,又注定会在某一时刻穿透时间和空间,呼唤着我们回家。

于是,我们回家。背着沉甸甸的行囊,和已经疲惫的心,一起回家。无论我们早已功成名就,还是我们正在为生计奔波,当我们跨上回家的征途,我们会有着同样的冲动和期望。也许我们需要蜷缩在拥挤不堪的车厢里,也许我们要跋山涉水远渡重洋,只有在回家的那一天才发现,我们离开家已经走得太远。

我们回到了这里,我们和我们的祖先繁衍生息的地方。我们生在这里,却命中注定要离开这里,这是我们的幸运还是不幸?我们用心触摸这里的一切。在遥远的他乡,我们曾用音符去编织她;我们曾用泪水去打磨她。她的每条小路应该铺满红叶,燃烧着诗情画意;她的空气里应该弥漫着醉人的酒香,浸染着离愁别绪。我们本来可以自然而然地走到她的面前,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学会了刻意地寻求她、感受她。可是,朴素的土地没有那么多的乡愁,对于那些依旧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来说,他们甚至已经忘记了这里是他们的故乡。我们与我们的故乡之间,已经有了那么多格格不入的东西。在那么一天,一路风尘之后,倚在故乡的门槛边,也许会伤心地告诉自己:我离开了这里,再也无法回到这里。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轻轻的一声叹息,却沉重得让人无法喘息。

我们在茫然中再次告别故乡。没有太多的依依不舍,我们甚至已经巴望着尽快离开。我们还未实现的梦想,被我们留在了他乡,还有太多的人太多的事,等着我们归去。

可是,当车轮启动的时候,我们便开始筹划起下一轮回家的行程。回家的感觉,又不知不觉涌上心头。故乡的景色还近在眼前,我们不知道,我们是舍不得离开这里,还是在盼望着再次回到这里。我们回家,毕竟不仅仅是为了成全那种感觉。

什么时候,在对故乡的回忆里,夹杂了苦涩和痛楚,可是想起故乡时,我们还会有割舍不断的感动。也许在某一天,我们在故乡埋葬了最后一个亲人,我们不再有理由回到那里。可是在不经意间,我们还会拾起那种感觉。回家的感觉,细碎的、温暖的、潮湿的感觉,穿透了我们已经麻木而冷漠的心。回家不再是一种行为,它越来越虚化成为一种感觉。细腻而绵长的感觉,连缀着我们的一生一世。

我们回家,独自一人,或者带上我们浩浩荡荡的子孙。也许是在梦里,风雨飘零,我们又踏上了没有尽头的归途。

1.文中反复说“回家是一种感觉”,“我们回家毕竟不仅仅是为了成全那种感觉”,“我们还会拾起那种感觉”,又说“回家不再是一种行动”,请结合全文分析:
(1)反复说到的“那种感觉”指的是什么?
(2)“不仅仅是为了成全那种感觉”,还为了什么?(不超过10字)
2.第7自然段中说“我离开了这里,再也无法回到这里”,为什么?
3.文章是通过哪几层内容来表现回家“越来越虚化成为一种感觉”的?试用简洁的文字分层概括。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不像一般写乡情的文章那样去回忆故乡的生活场景;而是着重抒写了自己羁留异乡时,对故乡的一种刻骨铭心的复杂感情。
B.作者描绘了回家时所见的故乡景色,创造了诗情画意的境界,写出了对故乡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C.文章构思独特,虚实交融,反复抒写了对故乡矛盾而又缠绵悱恻的情思,有回肠荡气之感,使读者产生共鸣。
D.文章结尾处,作者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现代社会人们因追逐功利而迷失自己,变得冷漠的现象的讥讽,深化了主题。
E.本文语言优美典雅,含蓄蕴藉,化用古诗词贴切自然,富有抒情笔调的语句使文章韵味无穷。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怎样地行走

迟子建

①墙上的挂钟,曾是我童年最爱的一道风景。我对它有一种说不出的崇拜,因为它掌管着时间,我们的作息似乎都受着它的支配。到了指定的时间,我们得起床上学,得做课间操,得被父母吆喝着去睡觉。虽然说有的时候我们还没睡够不想起床,在户外的月光下还没有戏耍够不想回屋睡觉,都必须因为时间的关系而听从父母的吩咐。他们理直气壮呵斥我们的话与挂钟息息相关:都几点了,还不起床!要么就是:都几点了,还在外面疯玩,快睡觉去!这时候,我觉得挂钟就是一个拿着烟袋锅磕碰着我们脑门的狠心的老头,又凶又倔,真想把他给掀翻在地,让它永远不能再行走。在我的想象中,它就是一个看不见形影的家长,严厉而又古板。但有时候它也是温情的,在除夕夜里,它的每一声脚步都给我们带来快乐,我们可以在子时钟声敲响后得到梦寐以求的压岁钱,想着用这钱可以买糖果来甜甜自己的嘴,真想在雪地上畅快地打几个滚。

②我那时天真地以为时间是被一双神秘的大手放在挂钟里的。它每时每刻地行走着,走得不慌不忙,气定神凝,不会因为贪恋窗外鸟语花香的美景而放慢脚步,也不会因为北风肆虐大雪纷飞而加快脚步。它的脚,是世界上最能禁得起诱惑的脚,从来都是循着固定的轨迹行走。我喜欢听它前行的声音,总是一个节奏,好像一首温馨的摇篮曲。时间在挂钟里,与我们一同经历着风霜雨雪、潮涨潮落。

③我上初中以后,手表就比较普及了。我看见时间躲在一个小小的圆盘里,在手腕上跳舞。它跳得静悄悄的,不像墙上的挂钟那么清脆悦耳,滴答——滴答——的声音不绝于耳。手表里的时间给我一种鬼鬼祟祟的感觉,少了几分气势和威严,所以明明到了上课时间,我还会磨蹭一两分钟再进教室,手表里的时间也就因此显得有些落寞。

④后来,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了,时间栖身的地方就多了。项链坠可以隐藏着时间,台历上镶嵌着时间,玩具里放置着时间,至于电脑和手提电话,只要我们一打开它们,率先映入眼帘的就有时间。时间如果是一样到处闪烁着,它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显得匆匆了。

⑤十几年前的一天,我在北京第一次发现了时间的痕迹。我在梳头时发现一根白发,它在清晨的曙光中像一道明丽的雪线一样刺痛了我的眼睛。我知道时间其实一直在我的头发里行走,只不过这一次露出了痕迹而已。我还看见,时间在母亲的口腔里行走,她的牙齿脱落得越来越多。我明白时间让花朵绽放的时候,也会让人的眼角绽放出花朵——鱼尾纹。

⑥时间让一棵青春的小树越来越枝繁叶茂,让车轮的辐条越来越沾染上锈链,让一座老屋逐渐驼了背。时间好似变戏法的魔术师,突然让一个活生生的人瞬间消失在他们辛勤劳作过的土地上,我的祖父、外祖父和父亲,就让时间给无声地接走了,再也看不到他们的脚印,又能在黑冷的梦中见到他们依稀的身影。他们不在了,可时间还在,它总是持之以恒激情澎湃地行走着——在我们看不到的角落,在我们不经意走过的地方,在日月星辰中,在梦中。

⑦我终于明白挂钟上的时间和手表里的时间只是时间的一个表象而已,它存在于更丰富的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在行走,时间就会行走。我们和时间如同一对伴侣,相依相偎着,不朽的它会在我们不知不觉间,引领着我们一直走到地老天荒。

1.赏析开篇的句子“墙上的挂钟,曾是我童年最爱的一道风景”。
2.怎样理解“它在清晨的曙光中,像一道明丽的雪线一样刺痛了我的眼睛”在文中的含义?
3.文章是围绕人的成长与对时间的感受来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
4.文章描绘了“时间”的各种行走方式,请简要概括。
5.文章写到“不朽”的“时间”“会在我们不知不觉间,引领着我们一直走到地老天荒”请根据文意简要分析作者对“人”和“时间”关系的观点和态度。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职教高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