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6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相信自己,永不言弃

庄涵淅

生活中,有很多年轻人在质疑,为什么我不是一个成功者?如何度过生活的低谷?许多人祈求有上帝或者贵人相助。事实上,能够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任何时候都要相信你自己的力量。

有一部外国电影叫《永不放弃》,里面有个情节很让人难忘。一位名叫泰勒的橄榄球教练,让一位名叫布洛克的队员蒙上眼睛背着72公斤的队友做50码的死亡爬行。在布洛克看来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平时他只能完成10码。过程如预期一样,布洛克几次想要放弃,他不断地质疑自己,不断地否定自己,但是泰勒在5分钟内给予布洛克高达102次的鼓励。最终布洛克发挥了自己的潜能,达到前所未有的巅峰。

其实,很多时候,困难远没有你想象的可怕,胜利也没有你想象的持久。输赢的定局,绝大部分取决于你相信什么。你相信自己可以成功,成功是早晚的事。如果你相信自己是失败者,那么你只能以一个失败者的身份生活。

张德芬在《遇到未知的自己》中曾经写道,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你看到的外部世界,就是你的内心世界。如果你是一个乐观的人,外部的世界就呈现积极。如果你内心悲观,看到的世界也是灰色的。

相信自己,无论在逆境还是顺境,首先尊重自己的内心。

我的一个朋友,和所有高考失利的孩子一样,在高考落榜后,无所适从。对前途甚至是人生都感到怀疑和迷茫。是继续复读?还是找工作?于是她和自己进行了一次深度谈话,内心的声音告诉她,求学才是她内心的渴望。于是,她报了高教自考。由于家里经济条件一般,所以她不得不选择半工半读。在考取专科的3年里,在一家不足10人的广告公司,挣着最低的薪水。白天上班,周末上课,晚上看书,把别人娱乐的时间全部用来看书和学习。3年的大专学习完成后,她通过面试进入了一家世界500强公司,从助理做起,主动承担大量工作,一天工作超过 12个小时,善待每位同事。正是她的勤奋和坚持,7年的时间,不仅从助理升到了管理层,也完成了本科学历。

是不是以为这个故事结束了?不,她选择去攻读国内一流的工商管理硕士,并在4500名的候选人中脱颖而出。面试的时候,考官问她:你没有很好的教育背景,却得到了不错的职位,除了努力工作,还有其他的因素吗?我们质疑你攻读工商管理硕士的初衷。她回答:我所取得的成绩源于自信和自我管理!另外是我对成功的渴求。我相信这是成功人士具备的素质。我相信没有一个考官会拒绝一个有理想有目标有计划并通过自己的努力从最底层走向管理层的候选人。

相信自己的力量,如果内心足够渴望成功,就会忽略生活中细枝末节的困难。再大的困难都仅仅是一个插曲,不会成为成功道路上的绊脚石。你可能没有泰勒这样的教练,在失利的时候为你加油呐喊;可能你和大部分人一样,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但是,这一切都不能阻止你朝梦想前行。

时间是最公平的秤,它给予每个人相同的时间,却因为每个人努力的程度不同而结果各异。相信自己,永不言弃,人生终将精彩!

(选自《人民日报》20147819版,有删改)

1.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
2.第6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A.举例论证B.对比论证C.比喻论证D.引用论证
3.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是怎样做到“相信自己,永不言弃”的。
2024-07-25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在劳动中把小我融入大我

张乃芳

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的劳动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意味着什么?德智体美之外,为什么还要强调?今年2月,华中农业大学发出倡议,号召全校返乡师生就地帮助春耕生产,把书本知识用在生产实践中,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广大青年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

可是现实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不少青少年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部分青年对劳动的理解出现偏差,渴望不劳而获、盲目消费。为了对症施治,劳动教育应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把个人成长与人民的需要、民族的振兴、时代的使命紧密联系在一起,志存高远、向阳成长,在劳动中真正把小我融入大我

青少年应该为自己埋下劳动教育的种子。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通过劳动教育,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能够体会到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认识到劳动不分贵贱,从而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能够历练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开展好劳动教育,教师、家长首先要认同劳动的价值,抱有对劳动的热爱,言行一致地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要引导大中小学生崇尚劳动价值,追求劳动创造尊重劳动主体,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成长为有理想信念、有过硬本领、有责任担当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而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要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数字时代,如何构建青年一代的核心劳动素养,涉及劳动精神、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劳动思维等多方面内容。在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中,要吸纳人工智能、数字技术、劳动规范等相关内容,为培养青年学生的创造性劳动能力做足准备。

(选自《光明日报》202043007版,有删改)

1.劳动教育要引导青少年树立______________,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综合育人价值。
2.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青少年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定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B.第②段画线句列举生活中的反面现象,引出要论述的问题——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C.劳动教育可以让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引导他们崇尚劳动价值、追求劳动创造。
D.青年一代的核心劳动素养包括劳动精神、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劳动思维等方面内容。
3.“青少年应该为自己埋下劳动教育的种子。”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少年要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劳动精神。
B.青少年要学习人工智能、数字技术、劳动规范,培养创造性劳动能力。
C.青少年要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D.青少年要崇尚劳动价值,追求劳动创造,尊重劳动主体。
2024-07-25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反对党八股(节选)》,按要求完成各题

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为什么要写那么长,又那么空空洞洞的呢?只有一种解释,就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因为长而空,群众见了就摇头,哪里还肯看下去呢?只好去欺负幼稚的人,在他们中间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去年六月二十二日,苏联进行那么大的反侵略战争,斯大林在七月三日发表了一篇演说,还只有我们《解放日报》一篇社论那样长,要是我们的老爷写起来,就不得了,起码得有几万字。现在是在战争时期,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短些,写得精粹些。延安虽然还没有战争,但军队天天在前方打仗,后方也唤工作忙,文章太长了,有谁来看呢?有些同志在前方也喜欢写长报告。他们辛辛苦苦地写了,送来了,其目的是要我们看的。            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吗?也不好。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但是主要的和首要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或者有人要说:《资本论》不是很长的么,那又怎么办?这是好办的,看下去就是了。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我们反对的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八股调,不是说任何东西都以短为好。战争时期固然需要短文章,但尤其需要有内容的文章。最不应该,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演说也是一样,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演说,是必须停止的。

1.根据上下文的联系,文中空格处应填入的最准确的一句话是(     
A.那我们就看下去。B.但是如何看呢?
C.可是这一目的如何达到呢?D.可是怎么敢看呢?
2.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运用“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作比喻,把“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党八股形象地、活灵活现地揭示出来了。
B.文段陈述“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接着分析批判“空话”的两种表现形态:第一是长而空,第二是短而空。
C.文段内容主要运用先破后立的论证方法,但在论述具体问题时,又具有各种不同的论证特点。
D.文段得出结论:战争时期固然需要短文章,但尤其需要有内容的文章,最不应该、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
3.指出这段内容运用的论证方法。
4.文中画“          ”的句子中“主要的”和“首先的”两个修饰语次序可否颠倒?为什么?
5.文中画“      ”的句子使用的论据类型是什么?有何作用?
2024-07-25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农民工就业难的冷思考

面对规模庞大的农民工失业群体以及前所未见的农民工提前返乡潮,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纷纷出台帮助农民工就业的援助政策。这些就业援助政策对于解决农民工返乡问题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些着眼于短期效应的政策对于破解困扰我国农民工就业的长期难题作用并不大,一些应急性就业援助政策甚至会在长期内造成我国农民工更大的就业难题。

我国的农民工群体之所以在本次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显得如此脆弱,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农民工的工作岗位建立在我国经济增长中最不确定的外部需求之上。长期以来,以外销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是吸引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载体。这种就业结构,造成农民工就业高度依赖国际经济环境,特别是欧美等发达经济体。

农民工的就业稳定取决于中国经济结构的抗风险能力的有效提升。因此,要从根本上稳定农民工的就业,就必须改变我国的过度依赖外部市场需求的经济结构,转向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市场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格局。各级政府还应引导农民工向第三产业转移,以分散外部经济冲击对农民工就业可能造成的影响。

农民就业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广大农民工的综合技能素质不高,就业面狭窄。当前,一些企业仍然存在熟练技术工人供给不足的问题,特别是一些需要较高工作技能与相对稳定人力资源供给的行业,其原因之一就是农村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矛盾。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推进农民工的技能培训,这对于提升农民工的综合业务素质、扩大农民工的就业范围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这只能提高农民工的基本技能,无法突破进入更高层次就业领域的限制。因此,对农民工的培训,至少还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加强对农民工就业观念和城市生活常识的教育,二是要加强对农民工进行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普及和法制观念教育。

在现有的户籍制度下,今天的农民工还没有完全地城市化,他们没有接受系统职业再教育的机会,同时也缺乏自己创业的基础和能力,在城市里失去工作机会之后,只能选择返乡。

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是我国农民工就业难成为社会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当前我国的农民工以在城乡间双向流动为主。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限于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主要特点是职业与身份相分离。

各级政府必须保证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平等就业。农民工输出地的政府,一方面要加快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尽可能将有关失业者的保障措施覆盖到农村。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探索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利益沟通和表达的就业机制,了解和平衡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把社会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缓解冲突的升级。

1.下列各项中,属于农民工易失业的原因的一项是 (     
A.农民工的工作岗位集中在以外销为主的出口加工业。
B.广大农民工的综合技能素质不高,就业面窄。
C.没有接受系统职业再教育的机会,缺乏创业的基础和能力。
D.在城市里失去工作机会之后,只能选择返乡。
2.下列各项中,属于应对农民工失业所采取的具体措施的一项是(     
A.着眼于长期效应,摒弃应急性的就业援救政策。
B.鼓励返乡农民工从事个体经营或创办私营企业。
C.推进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提升其综合业务素质。
D.加强对农民工就业观念和城市生活常识的教育。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一些应急性就业援助政策可能会在长期内造成我国农民工更大的就业难题。
B.改善国际经济环境,增加外部需求,才能从根本上稳定农民工就业。
C.我国的经济结构过度依赖外部市场需求,抗风险能力有待提高。
D.引导农民向第三产业转移,能分散外部经济冲击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
2024-07-24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安居职业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善良似乎是一个早就过了时的字眼。在生存竞争中,在阶级斗争中,在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中,利益原则与实力原则似乎早已就代替了道德原则。

②我们当然也知道某些情况下一味善良的不足恃。我们听过不少关于善良即愚蠢的寓言故事:东郭先生、农夫与蛇,善良的农夫与东郭先生是多么可笑呀。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你的对象是狼或者蛇,善良就是自取灭亡,善良就是死了活该,善良就是帮助恶狼或是毒蛇,善良就是白痴。

③但我们也不妨想一想,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当中,那些等待着向他们伸出善良的援助之手的冻僵者或是重伤者当中,有多大比例是毒蛇或者恶狼?我们还要问,宇宙万物中,有多大比例是毒蛇和恶狼?为了有限的毒蛇和恶狼而不惜将一切视为毒蛇和恶狼,不惜以对付毒蛇和恶狼的法则为自己的圭臬,请问这是一种什么疾病?

④我们还可以问一下,我们以对待毒蛇和恶狼的态度对待过的那些倒霉蛋当中又有多少人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当真的毒蛇和恶狼?如果说,面对毒蛇和恶狼而一味善良便是糊涂的农夫或东郭先生,那么面对并非毒蛇或恶狼的人却坚决以对待毒蛇或恶狼的态度对待之,我们成了什么呢?是不是我们自己有点向蛇或狼靠拢呢?

⑤然而人们还是喜欢善良,欢迎善良,向往善良。善良才有幸福,善良才能和平愉快地彼此相处,善良才能把精力集中在建设性的有意义的事情上,善良才能摆脱没完没了的恶斗与自我消耗,善良才能实现健康的起码是正常的局面,善良才能天下太平。

⑥这就是善良的力量。善良的力量就在于她是人的。她属于人,她属于历史属于文明属于理性属于科学。她属于更文明更高尚更发展得良好的人。她属于更文明更民主更发展更富强的社会。

⑦凶恶每战胜一次善良就把自己 了一次,因为它_____了自己的丑恶。善良每败于凶恶一次,就把自己 了一次,因为它__ 了自己的光明。

⑧善良也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远见,是一种自信,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以逸待劳的沉稳,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乐观。

⑨善良可以与天真也可以与成熟的超拔联系在一起。多数情况下善良之不为恶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善良的人不是不会自卫和抗争,只是不滥用这种正当防卫的权利罢了。往往是这样,小孩子是善良的,真正参透了人生与世界的强大的人也是善良的,而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最不善良。

1.节选语段出自当代作家王蒙写的《________》一文,他还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等,其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2019年,王蒙被授予“_______”的国家荣誉称号。
2.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1)圭(     )________
(2)超(     )________
3.把下列四个词语准确填写在文中画横线处。
宣告     弘扬     压缩     宣扬
4.在论证方式上,这是一篇典型的驳论文,课文开头竖起的错误靶子是 _____
5.认真阅读第④段,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要说的内容是什么。最后两个问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6.如何理解选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2024-07-24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中等职业学校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三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涉及15个省(区、市)的44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涵盖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黑茶、黄茶、再加工茶等传统制茶技艺和相关习俗……前不久,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至此,我国共有43 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

品茶品味品人生。不同的茶滋味相异,冲泡方式有别,但每一叶茶,都汲取着大自然的养分,积淀着精益创造,映照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茶之道,折射出中国与世界的相处之道,也给今人以启示。非遗是能够穿越历史、跨越国界的宝贵财富。我们相信,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必将助力茶文化保护传承、更好展示中国非遗保护成就,让更多的人知茶、爱茶,共品茶香茶韵,共享美好生活。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一位英国导演在参与拍摄讲述故事的纪录片后说:希望把我心中的茶叶王国介绍给世界。放眼神州,像茶文化一样的瑰宝,数不胜数。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以中国式浪漫惊艳世界。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多彩的非遗展演引人驻足,上海非遗客厅给人以独特体验。承载着中华文化基因的宝贵文化遗产,融通古今、连接中外,提升了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也为推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注入正能量。

非遗的魅力源自历史悠久,非遗的活力在于传承创新。不久前,《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通过迎来50周年,在纪念活动上,可持续发展、公众参与等概念被多次提及。时代变迁,如何精心守护传承文化遗产?中国申遗成果丰硕,亮眼之处,不只体现在数量增加、类型多元,为世界文化多样性贡献中国色彩,更在于以行践诺,为世界非遗保护提供了中国方案。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为例,为增强项目传承活力,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成立保护工作组,举办保护传承培训班,建立研学基地,让更多人都有机会成为茶文化传承者。如此,活起来的不单是技艺,更是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的历史记忆。

近年来,非遗热广受关注。数字赋能、科技助力,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升级;传统手艺跨界创新、碰撞灵感火花,非遗以现代、时尚的形象圈粉无数;传承人走进社区、走进校园,以更加多元的方式打开非遗。在人们真实具体的触摸感知中,非遗变得更有魅力。茶在中国种植制作历史悠久,品类繁多。从制茶技艺在口传身授中实现代际传承,为多民族实践所共享和珍视,到茶叶作为使者,通过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在世界各地广 泛传播……一杯茶,千年香,万里传,为文化多样性和文明创造力写下生动注脚。

(《人民日报》 张向阳   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我国共有43个传统制茶技艺和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
B.中国茶之道,让更多的人知茶、爱茶,助力于茶文化保护传承。
C.“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让更多人都有机会成为茶文化传承者。
D.承载着中华文化基因的宝贵文化遗产,提升了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中国申遗成果丰硕,不只为世界贡献“中国色彩”“中国方案”,更提升了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
B.像茶文化一样宝贵的文化遗产,即是中华民族的,又是属于世界的。
C.数字赋能、传统手艺跨界创新、传承人进社区等“非遗热”现象,实际上都是非遗传承和创新的体现。
D.“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的目的就是保护和传承茶文化。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A.品茶味人生
B.共品茶韵,共传茶香
C.传承“非遗”魅力
D.民族文化是世界瑰宝
2024-07-23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工程技师学院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3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总共不过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②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在不久将来就会使人感觉到。

③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④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⑤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甚至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

⑥这位科学巨匠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它的实际应用甚至还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但是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完全不同了。例如,他曾经密切地注意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发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注意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⑦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以某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参加赖有他才第一次意识到本身地位和要求,意识到本身解放条件的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这实际上就是他毕生的使命。斗争是他得心应手的事情。而他进行斗争的热烈、顽强和卓有成效,是很少见的。最早的《莱茵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229],《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是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作为这一切工作的完成——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别的什么也没有做,也可以拿这一成果引以自豪。

⑧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纷纷争先恐后地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只是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答复。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⑨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详细叙述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接着具体描写了马克思逝世时从容安详的神态,再用抒情的表达方式阐述马克思的逝世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B.第④段中“豁然开朗”与“在黑暗中摸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指导意义。
C.“一生中的两个发现”与“他研究的每一个领域”,从写作方法的角度看,是“点”与“面”“详”与“略”的关系。
D.第③段采用类比论证的方法,揭示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极言时间之短暂,对于马克思的突然逝世,亲友们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从而表达了深切的惋惜和遗憾。
B.作为革命家,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剩余价值的规律;作为思想家,马克思创办了报纸杂志,组织各种工人活动,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等成果。
C.“繁芜丛杂”的本义是丛生的杂草多而乱,这里比喻以前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对人类历史的解释,谬误百出,模糊杂乱。
D.恩格斯具有高度政治敏锐性,从政治的角度在马克思墓前发表演说,不仅高度赞扬马克思的丰功伟绩,同时也是在捍卫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捍卫和推动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
3.根据文中画线部分的内容概括马克思所从事的革命活动的特点。
4.在本文中,恩格斯用“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作为结尾。请根据全文内容,简要回答结尾句中“将”字的表达作用。
2024-07-23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中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七夕,即中国传统的情人节。媒体给予了相当热情的关注,商家也借此推出种种情侣消费,回归传统的热潮似乎在传统节日上找到了灵魂附体的感觉,人们也似乎感到了传统复苏的力量。然而,这是否就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兴盛?事情恐怕不是那么简单。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是近年来传统文化热的一个表现。和读经、穿汉服、讲国学、祭祖先等行为一样,过传统节日所涉及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存、延续和弘扬传统文化。尤其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之下,我们是谁的困惑越来越多,而答案的寻找离不开回归传统。虽然,在近代以来的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命运多舛既被当作封建社会的余孽而排斥,也被认作旧时代的象征而受清算。但是,传统文化作为人们确立自我定位和民族认同的资源,它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并不会轻易消散。因而,当下对传统节日的倡导,重点不在于恢复旧有的仪式,而在于发现其中蕴涵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等可以塑造思维、行为模式和确定身份的基因。正如人们所言,通过具体的传统文化形式去宣扬其内在精神,这是文化上的自信和自觉。

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都内含有一种尊重传统文化的心态。这不仅意味着人们对传统文化应有较好的认知和理解,而且必须承担起一定的责任。然而,现实中很多人把对某些具体文化形式的粗俗模仿当作尊重,甚至以尊重为名行谋利之实,破坏性极大。这几年,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种怪象:一方面,一些地方或是大兴祭祀活动,或是争夺历史文化名人、神话传说的产权,传统文化热得一塌糊涂;另一方面,历史文化遗产却频遭破坏,悲剧一次次上演。一边是煞有其事的保护,一边是毫无顾忌的破坏,传统文化在利益图谋和责任缺失的夹击下,处境并不令人乐观。此外,传统文化热带来的商机也可能使文化活动变成商业秀,成为商家包装的文化快餐,非但不能起到滋养的作用,反而坏了人们的胃口。因而,传统文化由冷到热,固然有可喜之处,但里面的陷阱也着实不少。如果没有纯正的尊重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态度,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通过七夕之类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转化历史文化传统,使之适合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这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这个过程不是一味呼吁回归传统或者抵御外来影响就能实现的,而恰恰是考验人们智慧和耐心的地方。

1.下列表述属于“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一项是 (     
A.很多人把对某些具体文化形式的粗俗模仿当作尊重,甚至以尊重为名行牟利之实,破坏性极大。
B.一些地方或是大兴祭祀活动,或是争夺历史文化名人、神话传说的“产权”,传统文化热得“一塌糊涂”。
C.应有尊重传统文化的心态。人们对传统文化不仅应有较好的认知和理解,还必须承担起一定的责任。
D.传统文化可图谋利益,传统文化热带来的商机使文化活动变成商业秀,成为商家包装的“文化快餐”。
2.以下不属于“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原因的一项是 (     
A.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之下。“我们是谁”的困惑越来越多,而答案的寻找离不开回归传统。
B.传统文化作为确立自我定位和民族认同的资源,其生命力和影响力不会轻易消散。
C.是近年来“传统文化热”的一个表现,这和媒体给予的热情关注和商家的包装有关。
D.在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命运多舛,曾被认作旧时代的“象征”受清算。
3.下列对“灵魂附体”一词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回归传统的热潮在传统节日上找到了传统复苏的力量,通过具体的传统文化形式去宣扬其内在精神。
B.发现了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等可以塑造思维、行为模式和确定身份的“基因”。
C.和读经、穿汉服、讲国学、祭祖先等行为一样,实现了在现代社会中保存、延续和弘扬传统文化。
D.通过“七夕”之类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转化历史文化传统,使之适合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2024-07-2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单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技能班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让创新成为走向未来的不竭动力。

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其重要特点是重大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加快。同以往历次科技革命相比,这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以指数级而非线性速度展开。面对重大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努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我国科技创新已步入以跟踪为主转向跟踪和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根本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瞄准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消费升级的方向、供给侧的短板、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统筹部署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命脉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

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一是激活“企业实验室”的创新功能。弘扬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家精神,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二是促进传统企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传统企业要积极同互联网接轨,以数字经济、智慧经济引领企业转型发展。三是推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互补创新。国有企业具有科研人员集中、研发能力较强等特点,应发挥国有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充分发挥民营企业机制灵活、市场嗅觉敏锐的优势,努力形成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分工合作、协力发展的互补创新格局。

奏好政府职能“退、放、进”三部曲。通过“退”,减少政府部门对创新资源的直接分配、对市场导向明确的创新活动的干预;注重“放”,凡是市场机制能够实现或社会组织能够替代的服务功能,政府部门都可以放手,大力发展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创新服务机构和组织;实现“进”,着力加强统筹协调和顶层设计,建立统一的资助平台、信息平台、监管平台。

提升科技创新的效率。一是促进成果转化。要促进科技进步同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实现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三级跳”。二是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深化高校和科研院所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三是强化创新激励。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加强知识产权开发利用和保护,加快建设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今中国重大颠覆性技术涌现,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加快,科技创新进入新的阶段。
B.我国科技创新已经进入新的阶段,总体上讲已跟上世界科技创新的步伐甚至领先。
C.如果解决了供给侧短板、社会发展瓶颈等问题,就一定能全面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D.不管是市场机制能够实现还是社会组织能够替代的服务功能,政府都要减少干预。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只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应对世界科技革命挑战。
B.突破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命脉的重大科技问题的关键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C.积极同互联网接轨是传统企业转型发展的唯一途径。
D.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有自己的优势,要充分发挥它们在创新机制中的作用,从而形成互补。
2024-07-2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中等职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培养自己的静能量

①云南省勐海县的贺开茶山上,有几个做茶的人。茶山听起来很美好,待起来可不好受:远离了都市的繁华,朋友圈就那么几个人,洗个澡、看个电影、吃顿料理都不太方便。虽说是为了创业,怎么得呆得住?有个做茶的年轻人杨景润这样回答: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26岁的崔亚蕾说得更简单:静下来就好了。

②静,就是潜下心来,保持安静。有些年轻人缺乏安静的耐心、一味追求高频率、快节奏的生活,一静下来就不习惯,觉得无聊。譬如酒和茶,他们更爱酒的热烈刺激,较少去品茶中滋味。遇事急躁,做事浮躁,还没想好要干什么,怎么干好,就急吼吼做方案拿计划,一旦遭遇挫折,又不知如何是好。又或者这山看着那山高,职业规划变了又变,跳槽成了家常便饭。有些年轻人想当然以为动比静好,外向者一定比内向者更容易成功。于是整日忙于交朋友,参加酒场聚会,钻研成功学,寻找成功的终南捷径,希望一蹴而就。

③静的好处很多。《大学》里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诸葛亮告诫过我们: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显然,安静也是一种能量,甚至是一种很强大的能量。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曾国藩给自己定了静坐日课:每天不管在家还是外出,总要独坐两小时。

④安静是一种能量,安静的人更自省,做事更专注,收获也会更大。云南省保山原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后自找苦吃,带领林场职工绿化荒山,20年造林5万多亩。来访的记者问他,那么艰苦怎么呆得住?老书记笑答,山上鸟语花香,清风阵阵,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活。应该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能忍受得住如此寂寥漫长的精神考验,并把它转化为郁郁葱葱的精神绿洲吧。

⑤培养静能量”,要学会追求安静。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安静并非招之即来,要想静下来,须下一番修炼功夫。让自己静下来的法子挺多,古人说唯读书可以变化气质,读读书,钓钓鱼,下下棋,练练书法,只要有心,无论哪种,久久为功形成习惯,心沉下去的境界就升上来了!

⑥培养静能量,还要学会享受安静,于安静中汲取养分。当你烦躁不安、百般无聊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想要什么,适合做什么;当你遭遇挫折、心灰意冷时,不妨静下来,想想初衷是什么,得到的算什么。

⑦培养静能量,当然不一定要去茶山等偏远的地方修行,只要心无旁骛,处处可以历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培养静能量,也不是搞得暮气沉沉,故作高深。青年像初升的太阳,自然是朝气蓬勃的。不过,于艳阳天里多一缕清风,想必不无裨益。

1.如何理解“安静是一种能量”这句话?
2.第⑤段中“树欲静而风不止”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3.联系全文,谈谈如何培养自己的“静能量”?
4.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中说有些年轻人认为外向者一定比内向者更容易成功,因而忙于追寻成功的“终南捷径”。究其原因,是他们的心静不下来。
B.作者善于运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等方法说理,事例典型,说理充分,特别是引用名人名言,既让读者信服,又增添了文采。
C.文章末尾“于艳阳天里多一缕清风,想必不无裨益”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强调了“静能量”对于朝气蓬勃的青年人的积极意义。
D.文章开头由几个年轻人精心做茶的事例引出话题,然后逐层论证,最后提出中心论点:“培养‘静能量’,也不是要搞得暮气沉沉,故作高深。”
2024-07-23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沙河市综合职教中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对口升学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