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基础模块 下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59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这种全国人民大团结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我们战胜了美国帝国主义所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在三年多的时间内,英勇的世界上少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胜了美国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所有的数百万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反攻和进攻。现在,数百万人民解放军的野战军已经打到接近台湾,广东,广西,贵州,四川和新疆的地区去了,中国人民的大多数已经获得了解放。在三年多的时间内,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援助人民解放军,反对了自己的敌人,取得了基本的胜利。在这个基础上,召开了今天的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之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因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宣布自己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自己的议程中将要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组织法,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组织法,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共同纲领,选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国委员会,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和国徽,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的所在地以及采取和世界大多数国家一样的年号。

(选自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1949年,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中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中国人民从此摆脱了“三座大山”的压迫。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三座大山”的一项是(     
A.封建主义B.官僚主义C.帝国主义D.官僚资本主义
2.对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基础,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战胜了美国帝国主义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
B.中国人民已经获得了全面解放。
C.我们战胜了美国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数百万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反攻和进攻。
D.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援助了解放军,反对了自己的敌人,取得了基本的胜利。
3.对选文第二段主要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基础。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民,获得人民的信任和拥护,进一步明确会议的任务。
4.下面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篇开幕词,先是历史回顾,道出了召开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必然性。
B.这是历史的伟大转折,缅怀先烈,既深感胜利来之不易,又有无比的信心,相信人民能够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C.这次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组织上和舆论上的准备
D.开幕词观点鲜明,态度坚决,充满着无比的自豪、无比的自信。
2024-08-01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中等职业学校(普通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我独自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生存,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1.本文出自鲁迅的小说集______,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_______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
     ):
3.请用四个“所字短语”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4.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先前:
现在:
无聊生者:
厌见者:
5.前三句的环境描写,在文中起哪些作用?
6.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什么?使用什么修辞?表达了作者怎样感情?
2024-08-01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职业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1.以上文段出自纪传体史书《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蔺相如止之
,不忍为之下
吾念之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2)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3)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024-08-01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职业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4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于是相如前进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有攻城野战之大功
D.明年复攻赵
2024-08-01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职业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她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这是在山村里所未曾知道的。

我想,你不如及早抵当。你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作你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

她当时并不回答什么话,但大约非常苦闷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早饭之后,她便到镇的西头的土地庙里去求捐门槛,庙祝起初执意不允许,直到她急得流泪,才勉强答应了。价目是大钱十二千。

她久已不和人们交口,因为阿毛的故事是早被大家厌弃了的;但自从和柳妈谈了天,似乎又即传扬开去,许多人都发生了新趣味,又来逗她说话了。至于题目,那自然是换了一个新样,专在她额上的伤疤。

祥林嫂,我问你:你那时怎么竟肯了?一个说。

唉,可惜,白撞了这一下。一个看着她的疤,应和道。

她大约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也知道是在嘲笑她,所以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她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默默的跑街,扫地,洗菜,淘米。快够一年,她才从四婶手里支取了历来积存的工钱,换算了十二元鹰洋,请假到镇的西头去。但不到一顿饭时候,她便回来,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

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

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淘米。

祥林嫂怎么这样了?倒不如那时不留她。四婶有时当面就这样说,似乎是警告她。

然而她总如此,全不见有伶俐起来的希望。他们于是想打发她走了,教她回到卫老婆子那里去。但当我还在鲁镇的时候,不过单是这样说;看现在的情状,可见后来终于实行了。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那我可知道。

(节选自鲁迅《祝福》)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
②然而她总如此,全不见有伶俐起来的希望。他们于是想打发她走了,教她回到卫老婆子那里去。
2.在文段中,作者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祥林嫂形象?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如何理解祥林嫂回来之后“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
4.就选文看,你认为祥林嫂的死有哪些因素?
2024-08-0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会昌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其无礼于晋                                               乱易整
B.使杞子、逢孙、杨孙戍                           是寡人过也
C.以无礼于晋                                               还也
D.朝济夕设版焉                                        因人之力敝之
2.从词类活用的角度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若不B.与郑人
C.若郑而有益于君D.烛之武退秦师
3.下列各句的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夫晋,何厌之有?
A.无礼于晋B.敢以烦执事C.以乱易整,不武D.时人莫之许也
2024-07-31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7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末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但是,谈话是总不投机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

第二天我起得很迟,午饭之后,出去看了几个本家和朋友;第三天也照样。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无论如何,我决计明天要走了。

况且,一想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那是下午,我到镇的东头访过一个朋友,走出来,就在河边遇见她;而且见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我就站住,豫备她来讨钱。

你回来了?她先这样问。

是的。

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我万料不到她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诧异的站着。

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我很悚然,一见她的眼钉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学校里遇到不及豫防的临时考,教师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时候,惶急得多了。对于魂灵的有无,我自己是向来毫不介意的;但在此刻,怎样回答她好呢?我在极短期的踌躇中,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人何必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恼,一为她起见,不如说有罢。

也许有罢,——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的说。

那么,也就有地狱了?

阿!地狱?我很吃惊,只得支吾者,地狱?——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

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

唉唉,见面不见面呢?……这时我已知道自己也还是完全一个愚人,什么踌躇,什么计画,都挡不住三句问,我即刻胆怯起来了,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我乘她不再紧接的问,迈开步便走,匆匆的逃回四叔的家中,心里很觉得不安逸。自己想,我这答话怕于她有些危险。她大约因为在别人的祝福时候,感到自身的寂寞了,然而会不会含有别的什么意思的呢?——或者是有了什么豫感了?倘有别的意思,又因此发生别的事,则我的答话委实该负若干的责任……。但随后也就自笑,觉得偶尔的事,本没有什么深意义,而我偏要细细推敲,正无怪教育家要说是生着神经病;而况明明说过说不清,已经推翻了答话的全局,即使发生什么事,于我也毫无关系了。

1.赏析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2.分析“四叔”在文中的形象。
3.祥林嫂为何要问魂灵和地狱?
4.小说中,故事的叙述者“我”对祥林嫂的不幸抱怎样的态度?这样的叙述视角有什么作用?
2024-07-31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会昌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周朴园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鲁侍萍       我姓鲁,老爷。

周朴园     喘出一口气,沉思地)侍萍,侍萍,对了。这个女孩子的尸首,说是有一个穷人见着埋了。你可以打听到她的坟在哪儿吗?

鲁侍萍     老爷问这些闲事干什么?

周朴园    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

鲁侍萍    亲戚?

周朴园    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鲁侍萍    哦,——那用不着了。

周朴园    怎么?

鲁侍萍    这个人现在还活着。

周朴园    (惊愕)什么?

鲁侍萍    她没有死。

周朴园    她还在?不会吧?我看见她河边上的衣服,里面有她的绝命书。

鲁侍萍    不过她被一个慈善的人救活了。

周朴园    哦,救活啦?

鲁侍萍    以后无锡的人是没见着地,以为她那夜晚死了。

周朴园    那么,她呢?

鲁侍萍    一个人在外乡活着。

周朴园    那个小孩呢?

鲁侍萍    也活着。

周朴园    (忽然立起)你是谁?

鲁侍萍    我是这儿四凤的妈,老爷。

周朴园    哦。

鲁侍萍    她现在老了,嫁给一个下等人,又生了个女孩,境况很不好。

周朴园    你知道她现在在哪儿?

鲁侍萍    我前几天还见着她!

周朴园    什么?她就在这儿?此地?

鲁侍萍    嗯,就在此地。

周朴园    哦!

鲁侍萍    老爷,你想见一见她吗?

周朴园    不,不。谢谢你。

鲁侍萍    她的命很苦。离开了周家,周家少爷就娶了一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她一个单身人,无亲无故,带着一个孩子在外乡,什么事都做:讨饭,缝衣服,当老妈子,在学校里伺候人。

周朴园    她为什么不再找到周家?

鲁侍萍    大概她是不愿意吧。为着她自己的孩子,她嫁过两次。

周朴园    嗯,以后她又嫁过两次。

鲁侍萍    嗯,都是很下等的人。她遇人都很不如意,老爷想帮一帮她吗?

周朴园    好,你先下去。让我想一想。

鲁侍萍    老爷,没有事了?(望着周朴园,眼泪要涌出)老爷,您那雨衣,我怎么说?

周朴园    你去告诉四凤,叫她把我樟木箱子里那件旧雨衣拿出来,顺便把那箱子里的几件旧衬衣也捡出来。

鲁侍萍    旧村衣?

周朴园    你告诉她在我那顶老的箱子里,纺绸的衬衣,没有领子的。

鲁侍萍    老爷那种绸衬衣不是一共有五件?您要哪一件?

周朴园    要哪一件?

鲁侍萍    不是有一件,在右袖襟上有个烧破的窟窿,后来用丝线绣成一朵梅花补上的?还有一件,——

周朴园      惊愕)梅花?

鲁侍萍    还有一件绸衬衣,左袖襟也绣着一朵梅花,旁边还绣着一个萍字,还有一件,——

周朴园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鲁侍萍    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

同朴园    哦,侍萍!(低声)怎么,是你?

鲁侍萍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    你——侍萍?(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

鲁侍萍    朴园,你找侍萍吗?侍萍在这儿。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1.舞台说明往往有言外之意,未尽之言,对文中划线的舞台说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喘出一口气,沉思地”表明周朴园在鲁侍萍平静的回答后如释重负,刚刚掀起的内心波澜趋于平静。
B.两个“惊愕”,前一个表明周朴园对鲁侍萍还活着的消息感到惊讶,后一个表明周朴园对眼前这个人知道衬衣梅花的细节感到惊讶,进而对侍萍的身份产生怀疑。
C.“忽然立起”表明周朴园得知鲁侍萍母子还活着时内心震惊,“徐徐立起”表明他由震惊慢慢恢复平静,用急切的语气表达了对重见侍萍的激动。
D.“望着朴园,眼泪要涌出”表明鲁侍萍此刻心理极其复杂,她没话找话,是想看看这个曾经与她相爱,又将她抛弃的人是否还能认出她,又怎样对待她。
2.文中“什么?她就在这儿?此地?”一连串的问句表现周朴园怎样的心理?
3.结合文段内容分析周朴园形象。
2024-07-31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会昌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古代诗词阅读 | 较难(0.4) |

9 . 阅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完成下面小题。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下列对加点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元嘉草草(轻率)B.赢得仓皇北(回头看)
C.烽火扬州(道路)D.舞歌台(建在高台上的木屋)
2.下列对这首词所用典故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江山依旧,而当年的英雄孙仲谋已无处寻觅了,具有慨叹之意。
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赞扬当年刘裕率军北伐的英雄气概,表达了自己的仰慕之情。
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借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失败,劝诫韩胄不要急于事功。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词人自比廉颇,写自己功绩显赫,壮心不已,表达了豪迈之情。
3.下列对这首词的鉴赏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由当地风光引出历史人物,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笔调沉雄凄婉,意境苍凉悲壮,寄寓了词人对国事的感慨和忧虑。
B.“可堪回首”一句一语千钧,不但使后面内容具有了深刻的政治意义,而且也表达出了词人忧时伤世的强烈感情。
C.词的结尾处,词人以廉颇自比,概括了自己一生的坎坷遭遇,又表现了词人有心杀敌报国,却力不从心的苦闷心情。
D.这首词用典虽多,却十分贴切,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借历史人物来表达情感,千百年来为人所传诵。
4.下列对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宋朝爱国词人。与苏轼生活在同—时期,且共为豪放派的代表。
B.辛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有《稼轩长短句》。
C.词必须有词牌和题目,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与词的内容关系不大,题目才与词的内容有关,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是题目。
D.宋词也有以婉约的手法抒写爱国壮志、时代感慨的,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其多用典,旨意朦胧,须读者去体味。
5.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元嘉:宋文帝刘裕的年号。
B.辛词题材广阔,内容丰富,不仅有慷慨激昂的爱国词,也有描写农村秀丽的风光,质朴的民俗的农村词。
C.公元450年,拓跋焘反击刘宋,兵锋南下,在长江北岸瓜步山上建立行宫,后称“佛狸祠”。
D.永遇乐,词牌名,双调一百零四字。
2024-07-31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会昌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10 . 下列选项中,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干枯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额角,又钉住她的眼。
B.我很悚然,一见她的眼钉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学校里遇到不及豫防的临时考,教师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时候,惶急得多了。
C.(祥林嫂)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
D.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
2024-07-31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会昌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