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常见类型 > 科普文章
题型: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 题号:24321041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竺可桢 宛敏渭

①相传我国古代有两句诗说道:花如解语应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但现在看来,石头和花卉虽没有声音和语言,却有它们自己的一套结构组织来表达它们的本质。自然科学家的任务就在于了解这种本质,使石头和花卉能说出宇宙的秘密。正如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里所指出的那样,杏花开了,好像它传语农民赶快耕土;桃花开了,好像它暗示农民赶快种谷子。春末夏初布谷鸟来了,农民知道它讲的是什么话: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从这一角度看来,花香鸟语都是大自然的语言,重要的是我们要能体会这种暗示,明白这种传语,从而理解大自然,改造大自然。

②明末的学者黄宗羲说:诗人萃天地之清气,极造化之大观。以月、露、风、云、花、鸟为其性情,其景与意不可分也。月、露、风、云、花、鸟之在天地间,俄顷灭没,而诗人能结之不散。常人未尝不有月、露、风、云、花、鸟之咏,非其性情,极雕绘而不能亲也换言之,月、露、风、云、花、鸟乃是大自然的一种语言,从这种语言中可以了解到大自然的本质,即自然规律。而大诗人能掌握这类语言的含义,所以能编为诗歌而传之后世。

③唐白居易曾经写过一首咏芳草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人顾况看到这首诗,大为赏识。一经顾况的宣传,这首诗便被传诵开来。这四句古诗指出了物候学上两个重要规律:第一是芳草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第二是这循环是随气候转移的,春风一到,芳草就苏醒了。

④在温带的人们,经过一个寒冬以后,就希望春天的到来。但是,春天来临的指标是什么呢?这从许多唐宋诗人的诗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李白诗:东风已绿瀛洲草,紫殿红楼觉春好。王安石晚年住在江宁,有诗句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据南宋洪迈《容斋随笔》中指出:王荆公写这首诗时,原作春风又到江南岸,经推敲后,认为字不合意,改了几次才定下了绿字。李白、王安石他们在诗中统用绿字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到如今,在物候学上,花木抽青也还是春天重要指标之一。王安石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能说明物候是有区域性的。若把这首诗改成春风又绿河南岸,就很不恰当了。因为在大河以南开封、洛阳一带,春风带来的象征,黄沙比绿叶更有代表性。

⑤唐宋诗人对于候鸟,也给以极大注意。他们初春留心的是燕子,暮春、初夏在西南注意的是杜鹃,在华北、华东注意的是布谷。如杜甫晚年入川,对于杜鹃鸟的分布,在《杜鹃》诗中说得很清楚: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

⑥南宋诗人陆游,在七十六岁时作《初冬》诗:平生诗句领流光,绝爱初冬万瓦霜。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这证明陆游是留心物候的。他不但留心物候,还用以预告农时,如《鸟啼》诗可以说明这一点: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鸣鸦舅,苗稚忧草茂……陆游可称为能懂得大自然语言的诗人。

⑦我们从唐宋诗人所吟咏的物候,也可以看出物候是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的。换言之,物候在我国南方与北方不同,东部与西部不同,山地与平原不同,而且古代与今日不同。为了了解我国南北、东西、高下不同,古今时间不同而有物候的差异,必须与世界其他地区同时讨论,方能收相得益彰之效。

(有删改)

1.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物候”现象的是(     
A.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B.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
C.花香鸟语,草木抽青。
D.萃天地之清气,极造化之大观。
2.下列表述与原文文意相符的一项是(     
A.月、露、风、云、花、鸟乃是大自然的一种语言,但从这种语言中不可以了解到大自然的规律。
B.白居易咏芳草的诗指出了芳草的荣枯一年一度循环和循环不随气候转移的物候学规律。
C.李白、王安石他们在诗中统用“绿”字来象征春天的到来,但在今天的物候学上,花木抽青不再是春天的重要指标之一。
D.南宋诗人陆游,在七十六岁时作《初冬》一诗,其诗内容证明陆游是留心物候的。另外他还用《鸟啼》一诗预告农时。
3.文中画横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作者从唐宋大诗人的诗中发现了物候变化的哪些规律?
【知识点】 科普文章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粘在铜胎上的图画全是线条画,而且一般是繁笔,没有疏疏朗朗只用少数几笔的。这里头有道理可说(甲)景泰蓝要涂上色料,铜丝粘在上面,涂色料就有了界限。譬如柳条上的每片叶子由两条铜丝构成,绿色料就可以填在两条铜丝中间,不至于溢出来。其次,景泰蓝内里是铜胎,表面是涂上的色料,铜胎和色料,膨胀率不相同。要是色料的面积占得宽,烧过以后冷却的时候就会裂。还有,一件器物的表面要经过几道打磨的手续,打磨的时候着力重,容易使色料剥落。现在在表面粘上繁笔的铜丝图画,实际上就是把表面分成无数小块,小块面积小,无论热胀冷缩都比较细微,又比较禁得起外力,因而就不至于破裂、剥落。通常谈文艺有一句话,叫(乙)。咱们在这儿套用一下,是制作方法和物理决定了景泰蓝掐丝的形式。咱们看见有些景泰蓝上画的图案画,在图案画以外,或是红地,或是蓝地,只要占的面积相当宽,那里就嵌几条曲成图案形的铜丝。为什么一色中间还要嵌铜丝呢?无非使较宽的表面分成小块罢了。

(选自叶圣陶《小记十篇》,百花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

1.文中“(甲)”处应添加的标点是(     
A.句号B.冒号C.破折号D.逗号
2.文中“(乙)”处应填入的一句话是(     
A.主题制约内容B.内容决定形式
C.内容与形式统一D.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3.关于画线句,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掐丝这道工序要把扁铜丝粘在铜胎表面上,是为了美观便于出口。
B.铜丝粘在铜胎上,涂色料就有了界限,不至于溢出来。
C.铜胎和色料膨胀率不同,不让色料的面积占得宽,以免烧过以后冷却时破裂。
D.铜胎表面分成小块后,比较禁得起外力,打磨时不至于破裂、剥落。
4.对本段段意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了在铜胎上粘上繁笔的线条画的作用。
B.说明了在铜胎上粘上繁笔的线条画的原因。
C.说明了在铜胎上粘上繁笔的线条画的经过。
D.说明了在铜胎上粘上繁笔的线条画的影响。
2024-05-18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37℃36.5℃,人体为何越来越冷?

①学生时代,我们都在书本上学过一个生理知识:人的平均体温是37℃

②可是近年来,经历过无数次体温检测,我们发现,人的正常体温往往在36.5℃上下,而超过37℃会被认为是体温偏高。这是否说明了,人的平均体温在不断下降呢?

③事实上,科学界早已注意到这项变化。有学者认为,在过去的20年内,人的平均体温已经降到了36.6℃,体温在35.7℃~37.4℃都是正常的。也有学者研究了18602017年的人口腔温度数据,认为新的平均体温应是36.4℃。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的平均体温应是36.4℃~36.6℃

④回溯历史,37℃这个数据究竟是谁定下来的?

1851年,德国医生Carl Wunderlich出版了一本书,他在书里声称,自己曾接诊过2.5万名病人,为他们测量过上百万次体温。他把这些数据平均计算,得到的结果就是37℃。如今,不少学者猜测,这名德国医生的数据可能存在偏差。

⑥首先,在那个没有计算机的年代,这名医生是如何处理上万个数据,并计算出平均数的?这看起来不太合理。

⑦其次,当时测量体温普遍使用的是腋下测量法,需要病人把水银温度计夹在腋下1520分钟,而腋下出汗、刚运动完、情绪激动等因素都会影响测量结果。不同测量方式的正常体温范围,一般认为直肠温度最准确。

⑧另外,当年使用的水银温度计也不够精确。毕竟,在19世纪,测温技术还不够成熟。

⑨可见,37℃这个全球公认的平均体温,也许从一开始就是不可靠的。

⑩那么,说人体的平均温度在不断下降,是有科学依据的吗?

⑪为了研究这一点,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发现,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男性,体温普遍比19世纪的男性低约0.59℃,女性则低约0.32℃。计算下来,平均每十年人的体温就会下降约0.03℃。有趣的是,根据NASA的数据,地球在过去的一百年里,平均温度上升了约0.6℃。也就是说,地球在变热,人体却在变冷。

⑫至于人的平均体温为什么会下降,科学界有几个方面的推测。

⑬一是,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在下降。所谓代谢,就是人的身体为了维持各系统的正常运作,不断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而这个过程会产生热量。以往,由于卫生条件较差,人容易产生炎症,炎症会加快人的新陈代谢,导致体温升高。如今,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的炎症减少了,体温自然就下降了。

⑭二是,现在人们的生活更加恒温。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身体不再需要消耗太多的能量去调节体温,因此体温趋于稳定,同时体温也更低。

⑮三是,现代体温计的测量结果更准确。现在常用的是红外体温计和电子体温计。电子体温计的结果更加精确。

⑯体温虽然只是一个数字,却是我们认识人体、了解人体的一个基点。离提出37℃的德国医生所生活的19世纪,只过去了不到两百年,人的体温却实实在在地发生了变化。

⑰这说明,人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生活的环境、我们的身体、我们的温度,都在互相适应、不断调节,并处在动态变化之中。从生理上来说,我们已不是过去的自己。

(资源来源:《万物》杂志202299日)

1.根据文意,下列有关人的体温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的平均体温应是36.4℃~36.6℃。
B.人的平均体温是37℃是德国医生Carl Wunderlich在1851年提出的。
C.在所有测量正常体温范围的方式中,测量直肠温度最准确。
D.人体的平均温度在不断下降,是有科学依据的。
2.下列对人的平均体温下降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在下降,人的炎症减少了,体温就下降了。
B.现代人身体不再需要消耗太多的能量去调节体温,因此体温也更低。
C.与以前的水银温度计相比,现代体温计的测量结果更准确。
D.对于人的平均体温下降的原因,科学界已经有了几个明确的结论。
3.这篇文章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A.列数字B.下定义C.摹状貌D.分类别
2024-08-23更新 | 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变魔术的柔性屏

冯华

①一言不合就掰弯手机?这不是开玩笑,而是某知名厂商在自家的科技大会上向参观者展示的新科技——尚处于原型机阶段的柔性屏幕设备。其中一款是可折叠的变形手机,上网、看剧、收发邮件时,它是7英寸左右的平板电脑;要打电话时,只需轻轻对折就变成5英寸左右的智能手机。

②柔性屏是柔性显示屏幕的简称,是以塑料为基板,加上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材料构成的显示屏。传统的显示屏都是以玻璃作为基板材料,而柔性屏则是以塑料作为基板材料。玻璃是很难弯曲、折叠的,而塑料则可以任意对折弯曲。

③柔性屏可弯曲、可折叠,但在外观上与普通的玻璃屏幕几乎没有区别,只是拿在手里的感觉更加轻薄。据介绍,目前人们常用的电脑、彩电、手机显示屏大多采用的是液晶显示技术(LCD),液晶自身是不能发光的,因此需要背光源、偏光片、彩色滤光膜等繁重的零组件,屏幕的厚度很难降下来。与液晶显示技术不同,OLED显示技术实现了显示材料的自发光,所以依托OLED技术做成的柔性屏不再需要背光源、彩色滤光片等部件,加上这些显示材料本身就很轻薄,OLED显示屏要比LCD显示屏薄不少。

④柔性屏不仅在体积上更加轻薄,功耗上也低于原有器件,有助于提升设备的续航能力。同时对比度更高,在色彩亮度和清晰度上都有更优异的表现。柔性屏还能通过外力拉伸达到卷曲伸缩的效果,做到大小随意切换而不影响显示清晰度,此外,由于采用了塑料基板,柔性屏的耐用程度高于以往屏幕,能够降低设备意外损伤的概率。可弯曲、可折叠再加上低耗能的柔性屏,给了终端厂商巨大的想象空间,也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各种崭新的变化。

⑤未来我们的电脑可能会更轻薄、更便携。使用柔性屏的新型电脑,屏幕可以一键自动收卷,就像钢笔一样易于随身携带。

⑥未来我们的汽车空间可能会更宽敞。未来我们的家居生活可能会更智慧。柔性屏幕让显示无处不在,当屏幕贴在水杯上,每天喝水时联网的显示屏会报出你当天的健康数据……墙上的大彩电尺寸应该能够再大些,不想看时只需一按键,这面占据整面墙的彩电就卷成了一幅画轴。

(选自《人民日报》2017220日,有删改)

1.下列关于“柔性屏”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柔性屏在外观上与普通的玻璃屏幕几乎没有区别,拿在手里感觉更加轻薄。
B.柔性屏是以塑料作为基板,加上OLED显示材料构成的显示屏,性能上比玻璃更具柔性。
C.柔性屏由于采用了塑料基板,它的耐用程度高于以往屏幕,能够降低设备意外损伤的概率。
D.柔性屏可弯曲、可折叠、耗能低,它的投入使用已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各种崭新的变化。
2.下列对本文的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的标题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既点明说明对象又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章第③段中加点的词语“大多”,限制程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第⑤⑥段运用了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柔性屏让我们生活更智慧。
D.文章按照逻辑顺序,介绍柔性屏的材质、延展性、体积及在未来的应用等内容。
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尚处于原型机阶段的柔性屏设备是某知名厂商在自家的科技大会上展示的新科技。
B.柔性屏因为采用了塑料基板材料,所以柔性屏大小随意切换而不影响清晰度。
C.柔性屏不需要背光源、彩色滤光片等部件,是用显示材料很薄的OLED 技术做成的。
D.使用柔性屏的新型电脑,屏幕可以一键自动收卷,轻薄简便,方便我们携带出门。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