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常见类型 > 科普文章
题型: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0 题号:2397865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37℃36.5℃,人体为何越来越冷?

①学生时代,我们都在书本上学过一个生理知识:人的平均体温是37℃

②可是近年来,经历过无数次体温检测,我们发现,人的正常体温往往在36.5℃上下,而超过37℃会被认为是体温偏高。这是否说明了,人的平均体温在不断下降呢?

③事实上,科学界早已注意到这项变化。有学者认为,在过去的20年内,人的平均体温已经降到了36.6℃,体温在35.7℃~37.4℃都是正常的。也有学者研究了18602017年的人口腔温度数据,认为新的平均体温应是36.4℃。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的平均体温应是36.4℃~36.6℃

④回溯历史,37℃这个数据究竟是谁定下来的?

1851年,德国医生Carl Wunderlich出版了一本书,他在书里声称,自己曾接诊过2.5万名病人,为他们测量过上百万次体温。他把这些数据平均计算,得到的结果就是37℃。如今,不少学者猜测,这名德国医生的数据可能存在偏差。

⑥首先,在那个没有计算机的年代,这名医生是如何处理上万个数据,并计算出平均数的?这看起来不太合理。

⑦其次,当时测量体温普遍使用的是腋下测量法,需要病人把水银温度计夹在腋下1520分钟,而腋下出汗、刚运动完、情绪激动等因素都会影响测量结果。不同测量方式的正常体温范围,一般认为直肠温度最准确。

⑧另外,当年使用的水银温度计也不够精确。毕竟,在19世纪,测温技术还不够成熟。

⑨可见,37℃这个全球公认的平均体温,也许从一开始就是不可靠的。

⑩那么,说人体的平均温度在不断下降,是有科学依据的吗?

⑪为了研究这一点,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发现,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男性,体温普遍比19世纪的男性低约0.59℃,女性则低约0.32℃。计算下来,平均每十年人的体温就会下降约0.03℃。有趣的是,根据NASA的数据,地球在过去的一百年里,平均温度上升了约0.6℃。也就是说,地球在变热,人体却在变冷。

⑫至于人的平均体温为什么会下降,科学界有几个方面的推测。

⑬一是,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在下降。所谓代谢,就是人的身体为了维持各系统的正常运作,不断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而这个过程会产生热量。以往,由于卫生条件较差,人容易产生炎症,炎症会加快人的新陈代谢,导致体温升高。如今,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的炎症减少了,体温自然就下降了。

⑭二是,现在人们的生活更加恒温。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身体不再需要消耗太多的能量去调节体温,因此体温趋于稳定,同时体温也更低。

⑮三是,现代体温计的测量结果更准确。现在常用的是红外体温计和电子体温计。电子体温计的结果更加精确。

⑯体温虽然只是一个数字,却是我们认识人体、了解人体的一个基点。离提出37℃的德国医生所生活的19世纪,只过去了不到两百年,人的体温却实实在在地发生了变化。

⑰这说明,人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生活的环境、我们的身体、我们的温度,都在互相适应、不断调节,并处在动态变化之中。从生理上来说,我们已不是过去的自己。

(资源来源:《万物》杂志202299日)

1.根据文意,下列有关人的体温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的平均体温应是36.4℃~36.6℃。
B.人的平均体温是37℃是德国医生Carl Wunderlich在1851年提出的。
C.在所有测量正常体温范围的方式中,测量直肠温度最准确。
D.人体的平均温度在不断下降,是有科学依据的。
2.下列对人的平均体温下降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在下降,人的炎症减少了,体温就下降了。
B.现代人身体不再需要消耗太多的能量去调节体温,因此体温也更低。
C.与以前的水银温度计相比,现代体温计的测量结果更准确。
D.对于人的平均体温下降的原因,科学界已经有了几个明确的结论。
3.这篇文章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A.列数字B.下定义C.摹状貌D.分类别
【知识点】 科普文章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整体分析:这篇文章通过细致的描述和逻辑严密的分析,深入探讨了景泰蓝制作过程中掐丝工艺的必要性和科学依据。作者从美观、物理特性和工艺流程等多个角度,解释了为什么景泰蓝的图案多为繁笔线条画,并且在大面积色块中嵌入铜丝。文章不仅展示了景泰蓝制作的复杂性和精细度,还流露出对工匠技艺的深深敬佩,体现了对传统工艺的尊重和热爱。

【推荐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第二步工作叫掐丝,就是拿扁铜丝(横断面是长方形的)粘在铜胎表面上。这是一种非常精细的工作。掐丝工人心里有谱,不用在铜胎上打稿,就能自由自在地粘成图画。譬如粘一棵柳树吧,干和枝的每条线条该多长,该怎么弯曲,他们能把铜丝恰如其分地剪好曲好,然后用钳子夹着,在极稠的白芨浆里蘸,粘到铜胎上去。柳树的每个枝子上长着好些叶子,每片叶子两笔,像一个左括号和一个右括号,那太细小了,可是他们也要细磨细琢地粘上去。他们简直是在刺绣,不过是绣在铜胎上而不是绣在缎子上,用的是铜丝而不是丝线、绒线。 他们能自由地在铜胎上粘成山水、花鸟、人物种种图画,当然也能按照美术家的设计图样工作。反正他们对于铜丝好像画家对于笔下的线条,可以随意驱遣,到处合适。美术家和掐丝工人的合作,使景泰蓝器物推陈出新,博得多方面人士的爱好。

粘在铜胎上的图画全是线条画,而且一般是繁笔,没有疏疏朗朗只用少数几笔的。这里头有道理可说。景泰蓝要涂上色料,铜丝粘在上面,涂色料就有了界限。譬如柳条上的每片叶子由两条铜丝构成,绿色料就可以填在两条铜丝中间,不至于溢出来。其次,景泰蓝内里是铜胎,表面是涂上的色料,铜胎和色料,膨胀率不相同。要是色料的面积占得宽,烧过以后冷却的时候就会裂。还有,一件器物的表面要经过几道打磨的手续,打磨的时候着力重,容易使色料剥落。现在在表面粘上繁笔的铜丝图画,实际上就是把表面分成无数小块,小块面积小,无论热胀冷缩都比较细微,又比较禁得起外力,因而就不至于破裂、剥落。通常谈文艺有一句话,(甲)。咱们在这儿套用一下,是制作方法和物理决定了景泰蓝掐丝的形式。咱们看见有些景泰蓝上画的图案画,在图案画以外,或是红地,或是蓝地,只要占的面积相当宽,那里就嵌几条曲成图案形的铜丝。为什么一色中间还要嵌铜丝呢?无非使较宽的表面分成小块罢了。

(选自叶圣陶《景泰蓝的制作》)

1.文中甲处应填入的一句话是(     
A.主题制约内容B.内容决定形式
C.内容与形式统一D.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2.第二句的“道理”是指什么?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掐丝这道工序要把扁铜丝粘在铜胎表面上,为了美观而采用繁笔线条画。
B.铜丝粘在铜胎上,涂色料就有了界限,不至于溢出来。
C.铜胎和色料膨胀率不同。不让色料的面积占得宽,以免烧过以后冷却时破裂。
D.铜胎表面分成小块后,比较禁得起外力,打磨时不至于破裂、剥落。
3.对选文第二段的段意概括得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了在铜胎上粘上繁笔的线条画的作用。
B.说明了在铜胎上粘上繁笔的线条画的原因。
C.说明了在铜胎上粘上繁笔的线条画的经过。
D.说明了在铜胎上粘上繁笔的线条画的影响。
4.作者在对掐丝这道工序进行说明的时候,流露出对掐丝工人精湛技艺的钦佩之情。这种钦佩之情聚焦在掐丝工艺的哪几个方面?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幼年时只知道荔枝干、壳和肉都是棕褐色的。上了小学,老师讲授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读到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实在无法理解:荔枝哪里会是红色的,荔枝肉像冰雪那样洁白,不是更可怪吗?向老师提出疑问,老师也没有见过鲜荔枝,无法说明白,只好不了了之。假如是现在,老师纵然没有见过鲜荔枝,也可以找出科学的资料,给有点钻牛角尖的小学生解释明白吧。

白居易用比喻的笔法来描写荔枝的形态,的确也有不足之处。缯是丝织物,丝织物滑润,荔枝壳却是粗糙的。用果树学的术语来说,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像龟甲,特称龟裂片。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这叫做片峰。裂片大小疏密,片峰尖平,都因品种的不同而各异。

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生在树头,从远处当然看不清它壳面的构造,只有红色映入眼帘,因而把它比作绛囊”“红星”“珊瑚珠,都很逼真。至于整株树以至成片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色了。荔枝的成熟,广东是四月下旬到七月,福建是六月下旬到八月,都以七月为盛期,南州六月荔枝丹指的是阴历六月,正当阳历七月。荔枝也有淡红色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桂绿等。又有黄荔,淡黄色而略带淡红。

1.标题“南州六月荔枝丹”给我们提供了荔枝的几点信息?这一标题有何作用?
2.第二段介绍了有关荔枝的什么内容?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3.第三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024-08-25更新 | 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人是生物,要想健康地活着,必须保持体内的菌态平衡。人诞生后,各种细菌便相继光顾人体内,成为人体的终生伴侣。

须知,人体自身的细胞有百万亿个,而携带的微生物细胞是人体细胞的10倍。不要认为外来的生物是异己,它们可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正常微生物群与免疫和代谢在人体内遗传基因的控制下,构成了生命存在的三大支柱。它们参与人体的生理、生化、病理、药理、组胚、解剖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功能和结构的发生、发展及衰退的过程。

研究表明,正常微生物群直接参与集体的生物防御屏障结构。一是化学屏障。正常菌群代谢的产物乙酸、丙酸、乳酸活细菌素等活性物质,形成酸罩等化学屏障,抗拒致病菌入侵及伤害。二是生物屏障。生活在黏膜或皮肤上的正常菌群可形成一个具有个体特异性的生物膜样结构,菌群之间互相作用,彼此协调,相生相克,刺激皮肤黏膜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起到抑制过路菌或共生菌定植、占位、生长繁殖的作用。

综上所述,人是不能离开细菌的。然而,令人忧心的是,诸多不良因素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微生态的平衡与稳定,导致微生态失调。人们滥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不合理地使用现代化的检查,这些都会引起人体菌态失衡,危及健康。特别是抗生素的狂轰滥炸,看起来把细菌杀死了,但旧病未除,新病又起,令医生头痛,患者也遭殃。为此,科学家们提出了吃菌之说,研制了微生态调节剂——益生素。

生病后,让细菌治疗,这是当今的崭新疗法。抗生素之后的时代将是活菌时代,也即是益生素的时代。这是我国著名微生物学家魏曦教授1981年说的名言。

1.“它们可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句中“它们”指代的是(     
A.人体自身的细胞B.人体中的各种细胞
C.微生物细胞D.正常微生物群
2.对“正常微生物群直接参与集体的生物防御屏障结构”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常菌群代谢的活性物质,形成酸罩等化学屏障。
B.化学屏障抗拒细菌入侵及伤害,是机体的生物防御屏障的第一道防线。
C.菌群之间,只有相互作用,彼此协调,相生相克,刺激皮肤黏膜免疫系统,才能发挥生物屏障的作用。
D.生物屏障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是机体的生物防御屏障的第二道防线。
3.最后一段引用魏曦教授的名言,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体内微生态的平衡与稳定是人保持健康的前提。
B.人体离不开微生物细胞,它参与人体各方面功能和结构的整个过程。
C.人们使用抗生素、激素和现代化的检查,引起人体菌态失衡,危及健康。
D.人们要转变观念,生病后要从主要依赖于抗生素治疗转变为主要依赖益生素治疗。
4.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A.生命存在的三大支柱是正常微生物群、免疫和代谢。
B.在人体内的各种细菌是人体的终生“伴侣”,人体菌态失衡,意味着生命的消亡。
C.滥用抗生素,既杀死病菌,也会杀死其他有益的细菌。
D.抗生素之后的时代是活菌时代,而具有微生态调节作用的益生素,能起到防病疗病的效果。
2024-08-20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