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常见类型 > 科普文章
题型: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 题号:2362541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变魔术的柔性屏

冯华

①一言不合就掰弯手机?这不是开玩笑,而是某知名厂商在自家的科技大会上向参观者展示的新科技——尚处于原型机阶段的柔性屏幕设备。其中一款是可折叠的变形手机,上网、看剧、收发邮件时,它是7英寸左右的平板电脑;要打电话时,只需轻轻对折就变成5英寸左右的智能手机。

②柔性屏是柔性显示屏幕的简称,是以塑料为基板,加上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材料构成的显示屏。传统的显示屏都是以玻璃作为基板材料,而柔性屏则是以塑料作为基板材料。玻璃是很难弯曲、折叠的,而塑料则可以任意对折弯曲。

③柔性屏可弯曲、可折叠,但在外观上与普通的玻璃屏幕几乎没有区别,只是拿在手里的感觉更加轻薄。据介绍,目前人们常用的电脑、彩电、手机显示屏大多采用的是液晶显示技术(LCD),液晶自身是不能发光的,因此需要背光源、偏光片、彩色滤光膜等繁重的零组件,屏幕的厚度很难降下来。与液晶显示技术不同,OLED显示技术实现了显示材料的自发光,所以依托OLED技术做成的柔性屏不再需要背光源、彩色滤光片等部件,加上这些显示材料本身就很轻薄,OLED显示屏要比LCD显示屏薄不少。

④柔性屏不仅在体积上更加轻薄,功耗上也低于原有器件,有助于提升设备的续航能力。同时对比度更高,在色彩亮度和清晰度上都有更优异的表现。柔性屏还能通过外力拉伸达到卷曲伸缩的效果,做到大小随意切换而不影响显示清晰度,此外,由于采用了塑料基板,柔性屏的耐用程度高于以往屏幕,能够降低设备意外损伤的概率。可弯曲、可折叠再加上低耗能的柔性屏,给了终端厂商巨大的想象空间,也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各种崭新的变化。

⑤未来我们的电脑可能会更轻薄、更便携。使用柔性屏的新型电脑,屏幕可以一键自动收卷,就像钢笔一样易于随身携带。

⑥未来我们的汽车空间可能会更宽敞。未来我们的家居生活可能会更智慧。柔性屏幕让显示无处不在,当屏幕贴在水杯上,每天喝水时联网的显示屏会报出你当天的健康数据……墙上的大彩电尺寸应该能够再大些,不想看时只需一按键,这面占据整面墙的彩电就卷成了一幅画轴。

(选自《人民日报》2017220日,有删改)

1.下列关于“柔性屏”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柔性屏在外观上与普通的玻璃屏幕几乎没有区别,拿在手里感觉更加轻薄。
B.柔性屏是以塑料作为基板,加上OLED显示材料构成的显示屏,性能上比玻璃更具柔性。
C.柔性屏由于采用了塑料基板,它的耐用程度高于以往屏幕,能够降低设备意外损伤的概率。
D.柔性屏可弯曲、可折叠、耗能低,它的投入使用已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各种崭新的变化。
2.下列对本文的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的标题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既点明说明对象又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章第③段中加点的词语“大多”,限制程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第⑤⑥段运用了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柔性屏让我们生活更智慧。
D.文章按照逻辑顺序,介绍柔性屏的材质、延展性、体积及在未来的应用等内容。
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尚处于原型机阶段的柔性屏设备是某知名厂商在自家的科技大会上展示的新科技。
B.柔性屏因为采用了塑料基板材料,所以柔性屏大小随意切换而不影响清晰度。
C.柔性屏不需要背光源、彩色滤光片等部件,是用显示材料很薄的OLED 技术做成的。
D.使用柔性屏的新型电脑,屏幕可以一键自动收卷,轻薄简便,方便我们携带出门。
【知识点】 科普文章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①纳米科学是研究在千万分之一米(10-7m)到10亿分之一米(10-9m)内,原子、分子和其他类型物质的运动和变化的学问。在这一尺度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操纵和加工被称为纳米技术。在20世纪内,人们花了很大的力气把大千世界内的各种物质的运动都还原到原子、分子的运动和性质这一层面上。但是,在人们企图将现代的科学技术再推进一步时,却遇到了极大的障碍,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在认识上存有盲区,或者说人类知识的大厦上存在一个裂缝。在这一裂缝的一边是以原子、分子为主体的微观世界,而在另一边是人类活动的宏观世界。两个世界之间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那样直接而简单的联结,而是存在一个过渡区——纳米世界。也就是说,几十个原子、分子或成千个原子、分子组合在一起时,表现出既不同于单个原子、分子的性质,也不同于大块物体的性质。有时这种组合被称为超分子人工分子以区别于正常的原子、分子。这种超分子往往具有人们意想不到的性质。但是,当这些超分子继续长大或以通常的方式聚集成大块材料时,原有的奇特性质又会失去,真像是一些长不大的孩子。另外,人们还发现在这一崭新的世界里,电子、原子运动的规律完全不同。譬如说,当我们把大规模集成电路中元件的数目继续增加,设想把元件中电极做到几个纳米粗细,几十个纳米长,就可以把芯片的运行速度和内存提高到几万倍。但实际上,这一方面很难用现在流行的技术来实现;另一方面,即使做成了这样的器件,电子在这样小的元件中运动的规律也不一样了,所有的芯片需要按照新的原理来设计。对这种由数量不多的电子、原子或分子组成的体系中新规律的认识和如何操纵或组合它们,成为当今纳米科学技术的主要问题之一。

②纳米材料是纳米科学技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现在可以用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的方法制备出只包含几百个或几千个原子、分子的颗粒。这些颗粒的尺寸只有几个纳米。如果按照一般的经验,原子与原子之间的距离为0.2纳米左右。可以估计出在尺寸1纳米的立方体颗粒中,立方颗粒的每一边上只能排列5个原子,总体可容纳125个原子,但是其中98个原子在表面上。众所周知,表面上的原子只受到来自内部一侧的原子的作用。因此,它们很容易与外界的气体、流体甚至固体的原子发生反应,也就是说十分活跃。实验中发现,如果将金属铜或铝做成几个纳米的颗粒,一遇到空气就会剧烈地燃烧,发生爆炸。有人认为用纳米颗粒的粉体做成火箭的固体燃料将会有更大的推力,可以用作新型火箭的固体燃料,也可用作烈性炸药。另外,用纳米金属颗粒作催化剂,可加快化学反应过程,大大地提高化工合成的产出率。

(节选自《走向未知的世界——纳米》)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段①的主要内容。
2.选段①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3.说说文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024-08-27更新 | 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它的实用范围极广泛,在企业管理和基本建设中,以及关系复杂的科研项目的组织与管理中,都可以应用。

怎样应用呢?主要是把工序安排好。

比如,想泡壶茶喝。当时的情况是:开水没有;水壶要洗,茶壶茶杯要洗;火已生了,茶叶也有了。怎么办?

办法甲:洗好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在等待水开的时间里,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等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乙:先做好一些准备工作,洗水壶,洗茶壶茶杯,拿茶叶;一切就绪,灌水烧水;坐待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丙:洗净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坐待水开;水开了之后,急急忙忙找茶叶,洗茶壶茶杯,泡茶喝。

哪一种办法省时间?我们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

这是小事,但这是引子,可以引出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有用的方法来。

水壶不洗,不能烧开水,因而洗水壶是烧开水的前提。没开水、没茶叶、不洗茶壶茶杯,就不能泡茶,因而这些又是泡茶的前提。它们的相互关系,可以用左边的箭头图来表示:

箭杆上的数字表示,这一行动所需要的时间,例如15表示从把水放在炉上到水开的时间是15分钟。

从这个图上可以一眼看出,办法甲总共要16分钟(而办法乙、丙需要20分钟)。如果要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应当主要抓烧开水这个环节,而不是抓拿茶叶等环节。同时,洗茶壶茶杯、拿茶叶总共不过4分钟,大可利用等水开的时间来做。

是的,这好像是废话,卑之无甚高论。有如走路要用两条腿走,吃饭要一口一口吃,这些道理谁都懂得。但稍有变化,临事而迷的情况,常常是存在的。在近代工业的错综复杂的工艺过程中,往往就不是像泡茶喝这么简单了。任务多了,几百几千,甚至有好几万个任务。关系多了,错综复杂,千头万绪,往往出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情况。由于一两个零件没完成,耽误了一台复杂机器的出厂时间。或往往因为抓的不是关键,连夜三班,急急忙忙,完成这一环节之后,还得等待旁的环节才能装配。

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或先或后,关系不大,而且同是一个人的活儿,因而可以合并成为

用数字表示任务,上面的图形可以写成为

①—洗水壶;②—烧开水;③—洗茶壶、茶杯,拿茶叶;④—泡茶

看来这是小题大做,但在工作环节太多的时候,这样做就非常必要了。

这里讲的主要是时间方面的事,但在具体生产实践中,还有其他方面的许多事。而我们利用这种方法来考虑问题,是不无裨益的。

1.请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回顾文中所列的三种烧水泡茶的方法,为什么办法甲最省时?
3.作者认为,如何在工作中应用统筹方法提高效率?
4.从早上起床到上学前共有25分钟,张伟同学要做以下几件事:叠被子(2分钟)、洗脸(3分钟)、刷牙(2分钟)、煮鸡蛋(10分钟)、吃早餐(10分钟)。请根据以上信息,运用统筹方法,为张伟同学画一幅箭头图,帮助他合理安排这段时间。
2024-06-10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什么会出现高温超导现象?这是物理学研究的重大课题。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姚星灿、陈宇翱等人基于强相互作用的均匀费米气体,首次观测到由多体配对产生的赝能隙,朝着理解高温超导机理迈出重要一步。28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了这项研究成果。

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卡末林·昂内斯发现,当温度下降到零下277摄氏度左右时,汞金属的电阻会降为零,这就是超导现象。如果能研制出室温下电阻为零的超级导体,将能显著改善人类的生产生活。

一百多年来,国际科学界不断推进对超导机理的研究。1957年提出的BCS理论,成功在微观层面解释了超导现象的为什么,提出理论的三位科学家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漫画家华君武先生曾画过一幅画,形象解释了低温下为何会发生超导现象。中科大教授姚星灿说,如果把电子比喻成只有一只翅膀的蜜蜂,在常温下它们无法克服阻力飞起来,但到了超导临界温度,它们就会双双结对拥有了两只翅膀,成群结队地朝一个方向飞去,不受阻力地形成电流,这就是低温超导现象。

但到了1986年,有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材料,在零下238摄氏度左右时就能产生超导效应:这种高温超导现象让BCS理论也难以解释。科学界提出假说,这种材料内部的电子在超导温度之上也会结对,只是会乱飞,电子流动仍然受阻。

BCS理论认为,这种结对有序飞行会产生能隙。而电子预配对假说则认为,结对但乱飞可以产生赝能隙。研究赝能隙的起源和性质,成为搞明白高温超导机理的关键问题之一。

经过4年多艰苦攻关,近期潘建伟团队研究赝能隙获重要进展。他们建立超冷锂——镝原子量子模拟平台,通过世界先进的均匀费米气体制备和大磁场稳定技术,成功实现超冷原子动量可分辨的微波谱学技术。在此基础上,系统测量不同温度下的幺正费米气体的单粒子谱函数,首次成功观测到赝能隙存在,为电子预配对假说提供了支持。

《自然》杂志多位审稿人认为,这项工作解决了一个长期存在的重要物理问题,是量子模拟研究的里程碑式进展。

科研人员介绍,人类已经利用超导技术开发出核磁共振、磁悬浮列车等产品,未来充分理解了高温超导机理,有望开发出更有价值的应用。

(选自新华网,作者徐海涛、陈诺,有删改)

1.下列关于超导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超导现象最早由荷兰物理学家卡末林·昂内斯在汞金属中发现。
B.BCS理论能够完全解释所有类型的超导现象,包括高温超导。
C.高温超导材料能在相对较高的温度下实现超导,但仍低于室温。
D.潘建伟团队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化对高温超导机理的理解。
2.文章引用华君武先生的漫画作为类比,其目的是(     
A.详述低温超导现象的具体实验过程。
B.便于读者形象理解低温超导原理。
C.对比低温超导与高温超导的区别。
D.强调BCS理论对于解释高温超导的重要性。
3.下列有关文章写作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文章采用严谨的科学论述方式,避免了使用修辞手法和列举生动的例子。
B.文章以时间顺序介绍了超导现象的历史沿革及最新研究进展。
C.文章关注于事实,并进行了详细描述,未提及超导技术的实际应用前景。
D.文章着重强调潘建伟团队的成果,即高温超导研究的终极解决方案。
2024-08-19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