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常见类型 > 科普文章
题型: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7 题号:24136199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人体干细胞

人类胚胎干细胞是人类胚胎发育早期囊胚中未分化的细胞。囊胚外表是一层扁平细胞,可发育成胚胎的支持组织如胎盘等;中心的腔称为囊胚腔,腔内侧有内细胞群。内细胞群在形成内、中、外三个胚层时开始分化,内胚层分化形成肝、肺和肠等,中胚层分化形成骨骼、血液和肌肉等,外胚层分化形成皮肤、眼睛和神经系统等。由于内细胞群能发育成完整的个体,因而这些细胞被认为具有全能性。

成人身上也有干细胞,主要分布于骨髓、血液、大脑、胰腺等处,比如骨髓和血液中就有造血干细胞。但是,这些成年干细胞非常稀少,较难分离和纯化。它们的作用基本上是确定的,例如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在体内环境下的使命就是分化成各种血液细胞。虽然近年来发现成年干细胞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例如在体外培养时,可通过改变条件让骨髓干细胞分化成神经细胞,但是目前还未发现成年干细胞能像胚胎干细胞那样具有分化出所有类型细胞的能力。同时,成年干细胞在体外难以扩增,而胚胎干细胞可以在体外扩增达三四百代。因此生物学家们普遍认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更有价值,美国生物学家戴利说:20世纪是药物治疗的时代,21世纪则是细胞治疗的时代。

目前,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一个重点是用来产生神经细胞,以修复受损伤的神经系统。美国霍普金斯大学一个实验室用病毒感染老鼠的脊髓神经,使之瘫痪,然后从人的胚胎组织分离出来干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注射到瘫痪老鼠的脊髓中。三个月后经过治疗的老鼠能蹒跚走路,而未经治疗的老鼠依然故我。解剖结果显示,这些来自人类胚胎的干细胞已经布满了老鼠的脊髓,并具有成熟的神经细胞的特征。

胚胎干细胞另一个研究重点是用于产生能分泌胰岛素的胰腺组织,再将这些胰腺组织移植到体内,以根治糖尿病。去年西班牙的研究者就将胰岛素基因转入小鼠的干细胞中,使之具有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再将这些干细胞植入患糖尿病的小鼠胰腺中,结果小鼠的糖尿病症状消失了。

胚胎干细胞还有多种可能的用途。不过,医学界的美梦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变成现实。胚胎干细胞分化的组织是否会在人体内无限度地增殖,甚至形成肿瘤,科学家必须小心提防,以免未得其利,先受其害。而分离干细胞必须杀死胚胎,这是否属于谋杀,也正在成为媒体和饭桌上争吵不休的话题。

1.下列对“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人类胚胎干细胞即人类胚胎发育早期囊胚外表的扁平细胞和囊胚腔内侧的内细胞群。
B.人类胚胎干细胞就是人类胚胎发育早期囊胚腔内侧的内细胞群。
C.人类胚胎干细胞是人类囊胚中可发育成胎盘、肝、肺、骨、皮肤等的全能性细胞。
D.人类胚胎干细胞不仅指人类囊胚中未分化的细胞,也指成人身上的成年干细胞。
2.文中生物学家认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更有价值”,下列不属于生物学家判断依据的一项是(     
A.成年干细胞主要分布于骨髓、血液、大脑、胰腺等处。
B.成年干细胞非常稀少,较难分离和纯化。
C.成年干细胞并不具有分化出所有类型细胞的能力。
D.成年干细胞在体外难以扩增到三四百代。
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干细胞都属于成人身上的成年干细胞。
B.成年干细胞在体内的分化方向是确定的,在体外培养时其分化方向则是不确定的。
C.所谓“细胞治疗的时代”,主要是指利用胚胎干细胞治疗疾病的时代。
D.利用胚胎干细胞产生能分泌胰岛素的胰腺组织以治疗糖尿病,已取得初步研究成果。
4.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已经证实,把胰岛素基因转入人类胚胎干细胞可以产生能分泌胰岛素的胰腺组织。
B.从人的胚胎组织分离出来的干细胞可以培养成为其他动物的多种组织细胞。
C.胚胎干细胞具有无限度增殖的危险,所以目前还没有条件在人体上进行移植。
D.胚胎干细胞研究在医学上有令人鼓舞的前景,但在社会伦理上却遇到了很大麻烦。
【知识点】 科普文章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基因污染——新世纪的忧患

基因污染是环保新概念。这个概念的形成和提出具有深远的意义,它反映了人类的预警意识,生物繁殖的本质是基因复制,而基因污染是在天然的生物物种基因中掺进了人工重组的基因。这些外来基因可随被污染生物的繁殖得到增殖,再随被污染生物的传播而发生扩散。因此基因污染是惟一一种可以不断增殖和扩散的污染,而且无法清除。除是非常特殊又非常危险的。

现在已推广的几十种基因工程作物在审批时都认真考虑过它们的安全性,但事实证明过去的认识有局限性,更缺乏长期的数据。为了争夺市场,各生物工程公司过早的向田间释放转基因作物,来不及充分考虑和进行对人体、特别是对环境长期影响的研究。发展中国家则寄希望于转基因食物能够解决所面临的粮荒问题。有人认为发达国家在企图利用发展中国家进行新作物的安全试验。

自从掌握了对生物基因进行手术的技能,人类就学会了被一些人斥之为任意篡改上帝作品的本领。这些作品已经不只是密封在实验室的试管内,它们早已散播在几千万公顷的土地上,那就是基因工作农业作物。的确,我们现在所有的传统栽培作物和家养动物,它们与原先的生物种类都已有很大的不同,基因都有所改造。从这个意义上讲,基因改造并非什么新鲜东西。人类的远祖从几千年前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开始,就不断地对作物和家畜、家禽进行基因改造,但这并不能说明基因工程农业生物与传统农业生物没有本质区别。传统农业生物通过染色体重组发生的基因交换基本上是按生物自身许可的规律进行,而基因工程作物或动物则是移植了人工设计和装配的与某些特定性状有关的基因,使它们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获得预期的新性状。基因工程生物还有一点非常特别,就是移植的基因可以来自任何生物,完全打破物种原有屏障职制性”“移植,这个过程在自然状态下是极少可能或根本不可能发生的,在自然状态下,西红柿绝对不会有鱼类的基因,玉米也绝对不会有萤火虫的基因。因此从生物安全性这一角度分析,基因工程生物与传统杂交生物是不能划等号的,而过去对基因工程食物所得出的实质等同性评价原则是不全面的。

地球现在已发现和未发现的生物物种有一千多万种,其各自独特的基因是在30亿年地球生命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天然的生物基因库是人类的巨大宝藏,也维系着人类自身的命运。令人担忧的是,我们现在还能守住这个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吗?

1.下列对“基因污染”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基因污染是唯一可不断增殖扩散且无法清除的污染。
B.基因污染是天然物种掺进人工重组基因而不断增殖扩散的污染。
C.基因污染是人类对环境的预警意识的环保新概念。
D.基因污染是在天然生物物种基因中掺进人工重组的基因。
2.下列不能成为基因污染原因的一项是(     
A.人类在发展基因工程作物时没有充分考虑对人体和环境可能产生的长期影响,此方面研究有很大的欠缺。
B.基因工程作物对生物作强制移植,完全打破了物种原有的屏障,破坏了生物原有的基因。
C.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进行新作物的安全实验,造成了基因污染。
D.各生物工程公司为了争夺市场,过早地向田间释放转基因作物。
3.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按生物自身许可的规律进行基因交换和强制性移植任何生物基因,是基因工程农业生物与传统农业生物的本质区别。
B.地球上的环境净土正在遭到污染,这种情况是令人担忧的。
C.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解决粮荒问题进行基因工程作物对人体和环境影响的试验,这已被广泛确认。
D.基因工程生物与传统杂交生物不能划等号,是因为基因工程食物与传统杂交食物没有实质等同性。
4.“任意篡改上帝作品”在文中的实际含义是(     
A.指撒播在土地上的基因工程农业作物。
B.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内,用科技手段改变了物种的性质和状态。
C.物种移植了人工设计和装配的某些与特定性状有关的基因而在短期内获得预期新性状。
D.人类从远古到今天,不断对作物和家畜、家禽进行基因改造,致使所有传统栽培作物和家养作物与原先的生物种类都已有很大不同。
2024-07-23更新 | 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电子计算机真是人类的伟大发明。在运算速度方面,它有着人所无法相比的优越性。最近我国制成的银河巨型计算机,每秒钟能进行10亿次运算,利用它可以解决那些要花费成千上万人的一生才能精确计算的极为复杂的问题。同时,也只有利用计算机才能控制各种快速运动的复杂系统。但是,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控制系统里,人仍然是最重要的环节,这是因为人体拥有一台世界上最完善的天然计算机——大脑。

人脑,大约只有1500克重,体积只有1500毫升左右,所需能量不到2.5瓦,但却有140亿到150亿个细胞,这个数目是全世界人口总数的3倍。目前,最好的电子计算机——巨型机比人脑要重上万倍,消耗的电能也要多上万倍,但它的记忆思考能力却远不及人脑,可靠性也比人脑差得多。

人脑有很强的记忆力,并且善于思考。人类在解决问题时,能够联想和回忆,能够一边思考旧问题,一边解答新问题;遇到出乎意料的情况时,人能够随机应变,妥善处理,电子计算就缺乏这种创造性思维。至于人脑能利用视、听、味、触等感觉器官的信息,综合地感知外界的复杂情况,作出相应的处理,是电子计算机所望尘莫及的。

(节选自戴君惕《人脑与电脑》)

1.举例说明文段中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
2.为什么说“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控制系统里,人仍然是最重要的环节”?
3.是电子计算机所望尘莫及的”中,加点的“更”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2024-07-17更新 | 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面小题。

你为什么会跟着别人打哈欠

①清晨地铁上,一个人打了个大大的哈欠,几秒钟后,对面的人也开始打哈欠。然后,哈欠像病毒一样,在整个车厢中此起彼伏,这就是生活中哈欠的传染现象——看到别人打哈欠,明明自己并不困,也会不由自主地跟着打起来。但究竟为什么打哈欠会传染呢?至今也还没有统一答案。

②最近,英国研究人员招募了36名成年志愿者,让这些人观看打哈欠的视频,要求一组人控制住不打哈欠,而对照组可以随意打哈欠。实验期间,研究人员持续记录志愿者打哈欠的次数,并用经颅磁刺激技术测量大脑运动皮质的兴奋程度。结果显示,人们被哈欠传染的倾向各不相同,大脑运动皮质的兴奋程度与打哈欠的迫切程度密切相关,通过人为刺激增强运动皮质兴奋程度,可以增强打哈欠的冲动。

③研究人员说,打哈欠的信号会自动触发大脑运动皮质的原始反射,被哈欠传染属于一种“模仿现象”,即不由自主地模仿他人的行为或语言、机械重复特定动作或语言。这种模仿特性也是原始人融入集体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模仿同样的动作来表达共同属性,就可以避免树敌。

④打哈欠不是人类的专利,猫、狗、鸟等动物都会打哈欠,但是打哈欠相互传染却只有在人类和大猩猩这样的高级灵长类动物之间才会发生。神经生物学家们发现,只有大脑皮层发达的脊椎动物,才有能力辩识哈欠,并且彼此传染,这是“大脑高级意识和智力”负责的事情,是很复杂的社会行为,因为他们能够了解同伴的想法,会为同类的痛苦而痛苦,快乐而快乐。因此会在“移情作用”的影响下把同伴打哈欠的行为反映到自己身上,从而产生“连锁反应”,跟着同伴重复同样的动作。

2007年,美国的一项研究观察了24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和25个正常的孩子观看打哈欠视频后的反应。结果显示5个正常的孩子在看完视频后更容易打哈欠,而患有自闭症的儿童却在看视频前后几乎没有任何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打哈欠传染与移情能力的关系,就好像是看见别人摔了一跤,你也会叫一声“哎哟”表示感同身受。所以,在沟通与社交上能力不足的人,很可能不太受到哈欠的传染,而这些人也往往不善于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⑧然而也有专家认为,打哈欠传染并不是移情,而是一种“情绪感染”。心理学家陈巍以观看影片《侏罗纪公园》为例阐述了情绪感染的特点:当霸王龙快要咬到主角的腿时,观众会下意识地将自己的腿往回缩。这表明观众似乎感觉威胁是针对他们的双腿,因此使他们相应地“开始产生行为”。

⑦陈巍介绍,情绪感染是对于他人情绪状态或需要的直觉反应,并不包含对情境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认知理解。即在当个体知觉到客观事物的状态时,一种特殊的自然反应便产生了:“打哈欠作为一种对他人状态的直觉反应,让人们体会到了其他人的感受,如压力、焦虑、无聊等。所以,确切来讲,打哈欠传染行为应该被视为情绪感染而不是移情”。

⑧此外,还有人指出,打哈欠传染是心理学中的马纳姆效应,即从众心理。其实人类一直都在寻找自己,但却常常迷失在自我当中,很容易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并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从众心理便是典型的证明。譬如与人交谈时,对方习惯性翘二郎腿,你平时不这么做,但看到别人这么做,也无意识地翘起二郎腿。打哈欠传染可能也是如此。

(选自20171117日《科技日报》,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下列不能解释“打哈欠会传染”的原因的一项是(     
A.是一种“模仿现象”,人们有意模仿别人打哈欠来表达共同属性,以融入集体。
B.受“移情作用”影响,人们把同伴打哈欠的行为反映到自己身上。
C.是一种“情绪感染”,即人们知觉到他人打哈欠的情绪状态时的直觉反应。
D.是一种“从众心理”,人们容易受到周围的影响,把他人打哈欠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
2.下列有关“打哈欠会传染”的观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大脑运动皮质的兴奋程度增强后,人们就控制不住,要打哈欠。
B.打哈欠传染不是高级灵长类动物所独有,很多动物都会这样。
C.打哈欠传染是复杂的社会行为,与“大脑高级意识和智力”有关。
D.沟通与社交能力不足的人,不善于替别人着想,就不太受到打哈欠的传染。
3.下列关于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用日常生活现象开头,引出“为什么打哈欠会传染”的话题,引起读者的兴趣。
B.⑤段中“一定程度”“很可能”“往往”等词语,体现了文章语言运用的严谨性。
C.文章善于举例说明,通俗易懂,如⑧段用“翘二郎腿”的例子来解释马纳姆效应。
D.文章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在沟通与社交上能力不足的原因。
2024-01-26更新 | 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