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小说 > 中国现当代小说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2 题号:2407600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日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但是,谈话是总不投机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

第二天我起得很迟,午饭之后,出去看了几个本家和朋友;第三天也照样。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纹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我回到四叔的书房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1.解释以下词语。
1)寒暄
2)暂寓
2.“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并说说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3.文段中有两句话“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分析作者这么写的用意。
4.“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形象说明了什么?
5.第二段中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6.《四书衬》是清代骆培解说“四书”的一部书,“四书”是哪四部书?
7.选段出自课文选自______,选自______的小说集______
【知识点】 中国现当代小说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女兵十八岁

刘 泷

十八岁的女兵,是花儿一样的年龄。她和她一个来自东北辽西,一个来自江南水乡,同年入伍。她们是卫生员,在军区医院接受培训后,就进藏去边防的一个哨所巡诊。她们是随着一车进藏的老兵奔赴边防的。

十八岁,身着国防绿,就像亭亭玉立的一竿绿竹,窈窕,娟秀,青春。她们的到来,即刻让清一色男人的军营有了别样的温情与韵味。

其实,她们到基层来,是对哨所的支援,也是对自身的一次锻炼与考验。在离开军区医院时,一位首长语重心长地对她们二人说:米兰,梁菊,你们不要辜负花儿一样的名字和花儿一样的年华。要下去好好锻炼,虚心向老同志学习,增长知识和才干。一年后,我去哨所考核,你们谁进步快,就推荐谁来医院专门进修,以后就可以当医师,当专家,甚至还可以当教授呢!

米兰是江南人,梁菊是东北人,一个纤细,一个丰腴,名如其人。两人都知道,她们既是朝夕相处、风雨同舟的同龄战友,又是此消彼长、争先恐后的竞争对手。

米兰比梁菊大一些,也文静沉稳一些。梁菊比米兰小一些,但要比米兰活泼开朗一些。梁菊话多,她总是说:米兰姐姐,我们一定要好好表现,不能让别人说咱们比男兵差!米兰就说:梁菊妹妹放心,我们就是要成为万马军中的奇葩!

米兰知道,梁菊要比自己成长得快一些。是啊,这些老兵都像她们爸爸一样的年龄,可是大家都乖乖地听梁菊的。有老兵说,她是我们老兵的保护神,她手中的银针和红十字包里的药能保证每个老兵无病无灾地跨越世界屋脊。

米兰有些艳羡,但却没有嫉恨。

在死神面前,梁菊的无畏让大家包括米兰都肃然起敬,刮目相看。

巡逻途中,有位老兵猝然摔倒在雪地,瞳孔扩散,面色青紫,奄奄一息。在人们手足无措、焦急万分的关键时刻,梁菊赶上来抱住了老兵。因高山缺氧和维生素补充不足,老兵的脸色俨然衰败的蘑菇,黧黑、皲裂。梁菊毫不犹豫就为老兵做起了人工呼吸。待老兵有了一丝气息,她又迅疾拿出银针在他的嘴巴上、手指上和后颈处扎了下去。后来,在人们的搀扶下,老兵终于站了起来。

由于气候等原因作祟,战士们有时会患上严重的疟疾。一次,一位老兵发病,浑身发抖,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怪味扑鼻。战友们特意为他搭了帐篷,但却没有人能够坚持下来陪伴他。米兰在帐篷里坚持不到半小时就呕吐,折腾得小脸苍白、泪眼婆娑。梁菊说:不用你们啦,你们在外面打下手吧!就我自己来吧,算是陪护自己的父亲、自己的哥哥了!她戴着大口罩,为老兵擦脸、搓身子、接大小便、输液、服药,一直在帐篷里忙活了七天。待老兵可以从病床爬起来时,梁菊长出了一口气,来到久违的帐篷外面,她竟然像一片飘零的树叶一般栽倒了。

梁菊总是无忧无虑地在营房、哨所间穿梭。她唱歌时像快活的山雀,只有在下令让老兵吃药时,那稚气的脸才严肃得像个司令:不行,像牦牛一样的身体也得吃药!

一个寒冷的秋天,米兰和梁菊为守卫哨所的战友送药。一伙叛匪躲藏在哨所对面的高山上,双方在对峙着。行进中,蓦地听到上面的战友喊道:卧倒,子弹!在流弹咝咝的死亡气息中,米兰傻了,竟然怔怔地呆立在那里。梁菊高喊一声:米兰姐姐!就飞了过去,挡在了她的身边。

梁菊倒地了。米兰奋力去抱住她。梁菊喃喃地说:再有三天,我就满十八周岁了。她再没有一句话,只是脸上的笑容没有消失。那是她唱歌时的表情,是她和老兵逗乐时的神态。所有的欢乐都完美无缺,所有的痛楚都隐藏在光明的阴影里。

五十年过去了,梁菊就是带着这样的笑容一直孤零零地躺在昆仑山下。坟前的那块汉白玉墓碑在这里可以说绝无仅有。这是后来转业回江南当了市委书记的战友米兰在退休后专门为她而立的。那天立好墓碑,白发苍苍的女书记面对她的坟墓说:好妹妹,我已经老了,你还是那么年轻,永远的十八岁!   

(有删改)

1.文中说米兰、梁菊到基层也是对她们“自身的一次锻炼与考验”,“锻炼与考验”指的是什么?
2.对于梁菊的快速成长和优秀表现,米兰“有些艳羡,但却没有嫉恨”,试结合文中事例分析原因。
3.文中说梁菊“所有的欢乐都完美无缺,所有的痛楚都隐藏在光明的阴影里”,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小说内容多次强调“十八岁”,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5.我们身为新时代青年,年龄与梁菊相当,她身上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梁菊的故事,谈谈你的感悟。
2024-08-07更新 | 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下面的文章选自汪曾祺的《职业(二)》,请在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文林街一年四季,从早到晚,有各种吆喝叫卖的声音。街上的居民铺户、大人小孩、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小教堂的牧师,和这些叫卖的人自己,都听得很熟了。

有旧衣烂衫找来卖!

我一辈子也没有听见过这么脆的嗓子,就像一个牙口极好的人咬着一个脆萝卜似的。这是一个中年的女人,专收旧衣烂衫。她这一声真能喝得千门万户开,声音很高,拉得很长,一口气。她把字切成了——尤,破空而来,传得很远(她的声音能传半条街)。旧衣烂衫稍稍延长,字有余不尽:

——尤旧衣烂衫……找来卖……”

有人买贵州遵义板桥的化风丹……”

我从此人的吆喝中知道了一个一般地理书上所不载的地名:板桥,而且永远也忘不了,因为我每天要听好几次。板桥大概是一个镇吧,想来还不小。不过它之出名可能就因为出一种叫化风丹的东西。化风丹大概是一种药吧?这药是治什么病的?我无端地觉得这大概是治小儿惊风的。昆明这地方一年能销多少化风丹?我好像只看见这人走来走去,吆喝着,没有见有人买过他的化风丹。当然会有人买的,否则他吆喝干什么。这位贵州老乡,你想必是板桥的人了,你为什么总在昆明待着呢?你有时也回老家看看么?

黄昏以后,直至夜深,就有一个极其低沉苍老的声音,很悲凉地喊着:

壁虱药!蛇蚤药!

壁虱即臭虫。昆明的跳蚤也是真多。他这时候出来吆卖是有道理的。白天大家都忙着,不到快挨咬,或已经挨咬的时候,想不起买壁虱药、蛇蚤药。

有时有苗族的少女卖杨梅、卖玉麦粑粑。

卖杨梅——!

玉麦粑粑——!

她们都是苗家打扮,戴一个绣花小帽子,头发梳得光光的,衣服干干净净的,都长得很秀气。她们卖的杨梅很大,颜色红得发黑,叫作火炭梅,放在竹篮里,下面衬着新鲜的绿叶。玉麦粑粑是嫩玉米磨制成的粑粑(昆明人叫玉米为苞谷,苗人叫玉麦),下一点盐,蒸熟(蒸出后粑粑上还明显地保留着拍制时的手指印痕),包在玉米的嫩皮里,味道清香清香的。这些苗族女孩子把山里的夏天和初秋带到了昆明的街头了。

……

在这些耳熟的叫卖声中,还有一种,是:

椒盐饼子西洋糕!

椒盐饼子,名副其实:发面饼,里面和了一点椒盐,一边稍厚,一边稍薄,形状像一把老式的木梳,是在铛上烙出来的,有一点油性,颜色黄黄的。西洋糕即发糕,米面蒸成,状如莲蓬,大小亦如之,有一点淡淡的甜味。放的是糖精,不是糖。这东西和西洋可以说是毫无瓜葛,不知道何以命名曰西洋糕。这两种食品都不怎么诱人。淡而无味,虚泡不实。买椒盐饼子的多半是老头,他们穿着土布衣裳,喝着大叶清茶,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一边嚼着这种古式的点心,自得其乐。西洋糕则多是老太太叫住,买给她的小孙子吃。这玩意好消化,不伤人,下肚没多少东西。当然也有其他的人买了充饥,比如拉车的,赶马的马锅头……

卖椒盐饼子西洋糕的是一个孩子。他斜挎着一个腰圆形的扁浅木盆,饼子和糕分别放在木盆两侧,上面盖一层白布,白布上放一饼一糕作为幌子,从早到晚,穿街过巷,吆喝着

椒盐饼子西洋糕!

这孩子也就是十一二岁,如果上学,该是小学五六年级。但是他没有上过学。

我从侧面约略知道这孩子的身世。非常简单。他是个孤儿,父亲死得早。母亲给人家洗衣服。他还有个外婆,在大西门外摆一个茶摊卖茶,卖葵花子,他外婆还会给人刮痧、放血、拔罐子,这也能得一点钱。他长大了,得自己挣饭吃。母亲托人求了糕点铺的杨老板,他就做了糕点铺的小伙计。晚上发面,天一亮就起来烧火,帮师傅蒸糕、打饼,白天挎着木盆去卖。

椒盐饼子西洋糕!

这孩子是个小大人!他非常尽职,毫不贪玩。遇有唱花灯的、耍猴的、耍木脑壳戏的,他从不挤进人群去看,只是找一个有荫凉、引人注意的地方站着,高声吆喝:

椒盐饼子西洋糕!

每天下午,在华山西路、逼死坡前要过龙云的马。这些马每天由马夫牵到郊外去蹈,放了青,饮了水,再牵回来。他每天都是这时经过逼死坡(据说这是明建文帝被逼死的地方)他很爱看这些马。黑马、青马、枣红马。有一匹白马,真是一条龙,高腿狭面,长腰秀颈,雪白雪白……钉了蹄铁的马蹄踏在石板上,郭答郭答。他站在路边看不厌,但是他没有忘记吆喝:

椒盐饼子西洋糕!

饼子和糕卖给谁呢?卖给这些马吗?

他吆喝得很好听,有腔有调……

放了学的孩子(他们背着书包),也觉得他吆喝得好听,爱学他。但是他们把字眼改了,变成了:捏着鼻子——吹洋号。昆明人读字不走鼻音,饼子鼻子很相近。他在前面吆喝,孩子们在他身后模仿:捏着鼻子吹洋号!

这又不含什么恶意,他并不发急生气,爱学就学吧。这些上学的孩子比卖糕饼的孩子要小两三岁,他们大都吃过他的椒盐饼子西洋糕。他们长大了,还会想起这个捏着鼻子吹洋号,俨然这就是卖糕饼的小大人的名字。

这一天,上午十一点钟光景,我在一条巷子里看见他在前面走。这是一条很长的、僻静的巷子。穿过这条巷子,便是城墙,往左一拐,不远就是大西门了。我知道今天是他外婆的生日,他是上外婆家吃饭去的(外婆大概炖了肉)。他妈已经先去了。他跟杨老板请了几个小时的假,把卖剩的糕饼交回到柜上,才去。虽然只是背影,但看得出他新剃了头(这孩子长得不难看,大眼睛,样子挺聪明),换了一身干净衣裳。我第一次看到这孩子没有挎着浅盆,散着手走着,觉得很新鲜。他高高兴兴,大摇大摆地走着。忽然回过头来看看。他看到巷子里没有人(他没有看见我,我去看一个朋友,正在倚门站着),忽然大声地、清清楚楚地吆喝了一声:

捏着鼻子吹洋号!

(资料来源:汪曾祺:《职业(二)》,《汪曾祺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有改动)

1.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以多年前昆明街头的各种吆喝声开篇,既从听觉角度勾勒出一幅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昆明生活的风俗画,又为后文卖糕饼的孩子出场做铺垫。
B.本文描写了街头小贩吆喝卖东西的很多细节,看似与主要人物无关,实则字里行间传达出作者对社会贫富差距的猛烈抨击,升华了小说的主题。
C.作者满怀深情地描写了昆明的市井生活,既表达了对昆明生活的怀念,也体现了对底层劳动者艰辛生活的同情和关切。
D.小说语言生活气息浓厚,文风平淡质朴,没有大开大合的情节安排,却生动地写出了小人物的忧伤和他们高贵的人性。
2.请简要赏析“她们都是苗家打扮,戴一个绣花小帽子……这些苗族女孩子把山里的夏天和初秋带到了昆明的街头了”。
3.请概括“卖糕饼的孩子”的性格特征。
4.请分析画线句的作用。
5.有读者认为,这篇小说以“职业”为题范围太大了,改为“卖糕饼的孩子”更加贴切。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
2024-06-10更新 | 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祝福》节选,完成小题。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①一见面是寒暄,寒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但是谈话是总不投机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

第二天我起得很迟,午饭之后,出去看了几个本家和朋友;第三天也照样。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②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我回到四叔的书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

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

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简捷的说。

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

老了

死了?我的心突然紧缩,几乎跳起来,脸上大约也变了色,但他始终没有抬头,所以全不觉。我也就镇定了自己,接着问:什么时候死的?

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我说不清。

怎么死的?

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

然而我的惊惶却不过暂时的事,随着就觉得要来的事,已经过去,并不必仰仗我自己的说不清和他之所谓穷死的的宽慰,心地已经渐渐轻松;不过偶然之间,还似乎有些负疚。晚饭摆出来了,四叔俨然的陪着。我也还想打听些关于祥林嫂的消息,但知道他 虽然读过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而忌讳仍然极多,当临近祝福时候,是万不可提起死亡疾病之类的话的,倘不得已,就该用一种替代的隐语,可惜我又不知道, 因此屡次想问,而终于中止了。我从他俨然的脸色上,又忽而疑他正以为我不早不迟,偏要在这时候来打搅他,也是一个谬种,便立刻告诉他明天要离开鲁镇,进城去,趁早放宽了他的心。他也不很留。这样闷闷的吃完了一餐饭。

1.文章《祝福》的作者是___________,本文选自小说集___________
2.选文中“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老了。”这段对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
3.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什么修辞?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划线句子①: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
划线句子②: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的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
2024-06-14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