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常见类型 > 科普文章
题型: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0 题号:24012742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1-13题。

人脑与电脑(节选)

电子计算机真是人类的伟大发明。在运算速度方面,它有着人所无法相比的优越性。最近我国研制成的银河巨型计算机,每秒钟能进行10亿次运算,利用它可以解决那些要花费成千上万人的一生才能精确计算的极为复杂的问题。同时,也只有利用计算机才能控制各种快速运动的复杂系统。但是,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控制系统里,人仍然是最重要的环节,这是因为人体拥有一台世界上最完善的天然计算机——大脑。

人脑,大约只有1500克重,体积只有1500毫升左右,所需能量不到25瓦,但却有140亿到150亿个细胞,这个数目是全世界人口总数的3倍。目前,最好的电子计算机——巨型机比人脑要重上万倍,消耗的电能也要多上万倍,但它的记忆思考能力却远不及人脑,可靠性也比人脑差得多。

人脑有很强的记忆力,并且善于思考。人类在解决问题时,能够联想和回忆,能够一边思索旧问题,一边解决新问题;遇到出乎意料的情况时,人能够随机应变,妥善处理,电子计算机就缺乏这种创造性思维。至于人脑能利用视、听、味、触等感觉器官的信息,综合地感知外界的复杂情况,作出相应的处理,更是电子计算机所____的。

1.这三段文字主要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A.电子计算机的起源。B.电子计算机的优越性。
C.电脑比人脑更重要。D.人脑的优越性。
2.上述文字主要运用了哪三种说明方法     
A.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B.列数字、举例子、分类别
C.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D.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
3.文章结尾处的横线上应填的成语是(     
A.望洋兴叹B.闻风丧胆C.望尘莫及D.无所不至
【知识点】 科普文章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食品保鲜

①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食品保鲜也是人类最古老的技术之一。近年来,一些新颖技术出现在食品生产、包装、保存、销售等各个环节,为食品的安全提供保障。

②食品的新鲜和纯正,对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③冷藏和冷冻也许是如今使用最广泛的食品保鲜方式。冷藏的目的是减缓细菌作用,这样食物就可以保存得更长久(可以保鲜约一周或两周,而不是只有半天)。而冷冻的目的是阻止一切细菌作用,因为细菌在冷冻条件下会丧失活性。

④冷藏和冷冻几乎适用于一切食品:肉类、水果、蔬菜和饮料等。一般而言,冷藏对食物的口感和质地并无影响。冷冻对大部分肉类的口感和质地没有影响,对蔬菜影响也非常小,但它却会完全改变水果的质地(果肉会变成糊状)。由于冷藏对食物几乎没有影响,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

⑤多种保鲜材料也被开发出来,投入应用很有效果。其中,使用比较普遍的是将矿物浓缩液渗进吸水纸袋中,再用这种纸袋包装蔬菜和水果。在运输过程中,蔬菜和水果可以从矿物浓缩液中得到营养补给。与此同时,科技人员还研制出一种高纯度磷酸钙与聚乙烯混合而成的薄膜。实践证明,磷酸钙能吸收乙烯和二氧化碳气体,抑制叶绿素的分解,起到保鲜的作用。

⑥现在,还有一种用于储藏水果、蔬菜的气调保鲜技术。这种技术被业界称为21世纪的新技术,亦可用于储藏中草药、粮食及其他需要定期储藏的食品。气调保鲜与一般保鲜的不同之处,在于通过调节果品蔬菜储藏室的环境温度、湿度、空气中氧含量和二氧化碳含量等四个参数,延长储藏期并保持果蔬的良好品质。例如,苹果在恒温保鲜库中可储藏10周,而在气调保鲜库可储藏28周,保藏时间要高出近2倍。苹果在恒温库会丧失水分,果实发软,而在气调库储藏后,无论是鲜度还是硬度,仍然如同刚入库状态。

⑦国外气调保鲜技术,现已达到规模性发展。意大利形成的果蔬产品产、供、销气调链,就很有代表性和说服力。他们在产地建气调储藏库,运输用气调车,销售有气调周转库,从而保证了市场果蔬商品丰满新鲜。这一技术在我国尚待推广和普及。

(有改动)

1.关于文章介绍的四种常规或新型的食品保鲜技术,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用渗透了矿物浓缩液的吸水纸袋保鲜
B.通过分解叶绿素进行保鲜
C.用混合了高纯度磷酸钙与聚乙烯的薄膜保鲜
D.气调保鲜
2.第⑥段运用的说明方法,不包括     
A.举例子B.作比较C.分类别D.列数字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气调保鲜技术被业界称为21世纪的新技术。
B.冷藏和冷冻或许是如今使用最广泛的食品保鲜方式。
C.我国气调保鲜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D.本文从保鲜材料和保鲜技术等方面介绍了一些为食品安全采取的措施。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去掉后对文意影响不大的一项是(     
A.意大利形成的果蔬产品产、供、销气调链,就有代表性和说服力。
B.冷冻对大部分肉类的口感和质地没有影响。
C.苹果在气调保鲜库可储藏28周,保鲜时间比恒温保鲜高出2倍。
D.冷藏和冷冻几乎适用于一切食品。
2024-05-08更新 | 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什么说好的暴雨总是不来?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时刻?

眼看窗外阴云密布,晦暗的天气似乎正在酝酿一场暴雨,这时候,你听到了电视里传来的暴雨预警,微微一笑,把早已准备好的雨具又放下了。暴雨预警,在你看来简直就是反向预言。天气预报每次都把气氛烘托到位,眼巴巴地等待一天,幻想中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场景却迟迟未到,暴雨的影子呢?为啥说好的暴雨,总是不来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暴雨是如何形成的。在太阳的照射下,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一定高度,遇冷变成小水滴,小水滴又组成了云。这些小水滴并不安分,而是在云里面不停冲撞,等到云无法承载它们的重量,它们就会从天上落下来,变成雨。但一场普通的雨想要变成暴雨,过程并不简单,它还需要满足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是丰富的水汽输送。暴雨是由水蒸气组成的。这些水蒸气就相当于小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某个地区大量集中,全部凑在一块儿,变成一场暴雨大兵团

其次则是快速的上升运动。根据测算,在水平尺度为100300km的中尺度系统中,空气上升速度可达到101cm/s,水蒸气像坐了电梯,迅速上升到高空指定地点。

另外,大气中的两种类型的对流在一起相互冲撞,积雨云和层状云共存,导致雨的结构不稳定,扰动对冲,变成暴雨。

还有地形也起着密切的作用。很多暴雨往往发生在山区。这是因为我国大尺度地形总体呈东低西高的态势,国内有大量的东西向山脉。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时,潮湿空气被地形抬起来,暴雨大多会在山脉东侧或南侧的迎风坡聚集。比如北京地处华北平原,北部是燕山山脉,西部是太行山脉,东南部是平原,夏季暴雨多次出现在西部和北部的山坡上。

针对暴雨量的不同,以及其可能造成的破坏及灾害的不同,我国目前会用暴雨预警信号将暴雨划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蓝、黄、橙、红。如果预报员判定12小时内降雨量将在50毫米以上,或者已经出现了50毫米以上的降雨,就会发布蓝色预警。如果6小时,甚至3小时内,降雨量达到50毫米以上,就会发布黄色及橙色预警。如果3小时内降雨量达到100毫米,或者已经出现100毫米以上的持续降雨,就要立即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提醒公众和有关部门采取防范措施,避免灾害发生。

特大暴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会导致洪涝灾害和水土流失。在山区和乡村地区,容易导致山洪、堤防溃决和农作物被淹;在排水系统不好的城市,也容易出现内涝、交通瘫痪,甚至造成人身安全危害和财产损失。所以,对暴面的预警,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为什么暴雨预警有时候会让你感觉不准呢?

首先是人们的主观感受存在差异。我们之前说了,发布暴雨预警,一定要看在一段时间内的累计降水。有些短期强降水,虽然雨量很大,但持续时间不长,只有几分钟,甚至都达不到大雨量级。有时候雨下得平缓,累计雨量大,但感受不深,你会以为自己遇到了假的暴雨。

另外,暴雨预警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难题,比你想象的要难很多。暴雨是一种不同时间尺度、不同空间尺度相互作用所出现的一种复杂的气象。如果想要暴雨预警准确,就需要对有关暴雨的各方面条件和资料进行全方位分析。常规高空观测系统对中小尺度的观测不充分,暴雨就像是有人在天空朝地面泼一盆水,水不会均匀地落在地面上,有些地方更湿,有些地方更干,想知道每个点被打湿的程度,难度很大。目前我国预测暴雨使用的数值模式时空分辨率越来越高。GRAPES全球数值预报体系甚至已经成为国之重器。

虽然自然总是充满了不可测性,但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我们一定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对不测风云

(摘编自2022815日《科普中国》,有改动)

1.下列对暴雨形成因素的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要有丰富的水。
B.空气的缓慢上升运动。
C.大气中的对流在一起相互冲撞,积雨云和层状云可能共存。
D.地形起着密切的作用。
2.下列对上文内容的分析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暴雨预警蓝、黄、橙、红四个等级是只根据暴雨雨量大小来分的。
B.蓝色预警雨量最小,是最低等级,不值得太过重视。
C.因为人们主观感受存在差异,暴雨预警本身也是难题,所以暴雨预警有时候会让我们感觉不准。
D.目前我国预测暴雨使用的数值模式时空分辨率越来越高,预报准确率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2024-07-23更新 | 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电台通过天线向四面八方发出无线电波,这些电波一部分沿着地面传播叫地波,另一部分向天空发去叫天波。地波在传播过程中受到地面物的吸收,能量逐渐减弱,波长越短,这种衰减越快,所以地波传播的距离是不远的。正好电离层有反射无线电短波的特性,天波在电离层和地面之间进行多次反射,能将无线电短波传向远方,实现了远距离通讯。但是波长过短则会穿透电离层,射向宇宙空间,不再反射到地面。电离层所能反射的最高频率叫临界频率。

正因为电离层主要是太阳辐射引起的,所以太阳活动对电离层影响特别大。早上、中午、傍晚、子夜,太阳的照射不同,电离层的结构也不相同。每当太阳上黑子增多和有耀斑、日珥等现象时,太阳的微粒流突然增大,电离层的结构发生变化,称为电离层爆炸或电离层骚扰。所以当太阳表面发生爆炸时,会向周围的空间抛射出大量的原子与电子,这些原子与电子以高速度射到地球上的电离层,扰乱电离层,在这种情况下,临界频率也随之迅速变化,造成通讯混乱,严重时天波全部通过电离层,短波通讯中断。

1.对电台“实现远距离通讯”理解正确的是(     
A.是电台通过天线向四面八方发出的无线电波。
B.因为地波在传播过程中,受到地面物的吸收,能量逐渐减弱,所传播的距离不远,主要靠天波实现远距离传播。
C.天波在电离层和地面之间进行反射,能将无线电波传向远方。
D.电离层有反射无线电波这一特性,天波在电离层和地面之间进行多次反射,将无线电波传向远方。
2.对“电离层和太阳辐射的关系”理解不正确的是(     
A.每当太阳上出现耀斑、日珥、黑子增多时,太阳的微粒流突然增大,电离层的结构发生变化,就出现电离层爆炸或电离层骚扰。
B.因为主要是太阳辐射引起的,因而电离层受太阳活动影响特别大。
C.太阳对早上、中午、傍晚、子夜的照射不同,电离层的结构也不相同。
D.太阳上黑子增多和有耀斑、日珥等现象时,太阳的微粒流突然增大,电离层的结构发生变化,就出现电离层爆炸或电离层骚扰。
3.对“短波通讯中断的原因”,理解正确的是(     
A.波长过短会穿透电离层,射向宇宙空间,不再反射到地面。
B.太阳表面发生爆炸时,大量的原子和电子向周围空间抛射,使天波全部透过电离层。
C.当太阳表面发生爆炸时,向周围放射出大量的原子和电子,这些原子和电子高速度射到地球的电离层。
D.太阳表面发生爆炸时,向周围放射出大量的原子和电子,这些原子和电子高速度射到地球的电离层,使临界频率发生迅速变化。
2024-08-05更新 | 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