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小说 > 中国现当代小说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0 题号:23979278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父子的母校

韦如辉

①父亲对儿子说起他的母校,腮边的胡渣儿都飞快地跳起了舞。

②父亲说,那操场,那教学楼,那梧桐树。父亲放下手中的锄头,夸张地打开自己的双臂,语无伦次地说,那个大啊!那家伙,那个高啊!那个美啊!

③儿子的思想,随着父亲夸张的动作,鸽子一样地飞向远方。

④父亲放下双臂,风摆树叶似的抖着右手又说,还有那教室,那家伙,开阔敞亮,窗明几净。父亲从嘴里喷发出的唾沫和浓重的烟草味,在阳光下的田野上肆无忌惮地游走。

⑤儿子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地看完父亲一连串的表演,最后才语气稚嫩地问,爸,你的母校真的那么好吗?儿子不是不相信父亲的话,实在是儿子没见过被父亲夸奖得如此美好的学校。

⑥父亲似乎不高兴,一脸愠色地拨弄了一下儿子的脑袋。儿子的脑袋,弹簧似的晃了晃。父亲语气凝重地说,你小子,我说的还能有假!

⑦儿子的梦里,就有了父亲的母校。有了那操场,那教室,那高楼,那梧桐树。

⑧父亲从村外一步三摇地走来。背上压着山一样大捆的柴草。

⑨眼看就要入冬了,父亲必须用这些柴草,认真地对付这个即将到来的寒冷冬天。

⑩儿子似乎很有眼色,每当喘着粗气的父亲将要蹲下放柴草的时候,儿子都会从柴草的底下扶上一把。儿子这一把的力气尽管很弱小。但的确能够减少父亲身体弯曲的痛苦。

父亲夸,好儿子!

儿子笑了笑,两颗俏皮的虎牙闪动在父亲的眼前。

有一天,儿子扶下父亲背上的最后一捆柴草。儿子请求,爸,带我去看一看你的母校,好吗?

对于儿子的请求,父亲觉得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父亲认真地吐一口烟雾,才对儿子说,真想去?

儿子努力地点了点头,嘴里坚定地说,想!

第二天,田地里的浓雾还没有淡下来的时候,父子俩就上路了。

父亲边走边对儿子说,我的母校在县城,离咱家可远了。得翻过两条河,再坐三个钟头的车才能到达啊。父亲说到最后一个字,诗人般抒发一串长音。

儿子想说,爸,别说了,您已经说过无数遍了。然而,儿子没有说,儿子怕父亲不高兴。怕父亲改变主意,怕父亲不带自己去他美丽的母校。

风吹到脸上,夹杂着雾气的潮湿,多少有点儿刺骨的感觉。

但儿子身上很快淌了汗,而且额上的汗珠已如小虫子似的爬来爬去。

父亲转过身来问,累吗?爸驮你一会儿。

儿子咬紧牙关说,不要!然后把胸脯挺得树一样直。

临近中午的时候,父子俩几经周折才到了县城。

县城真是个好地方,儿子从来没去过县城,儿子的好奇心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了。儿子从心眼里羡慕父亲,父亲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的母校能在县城,他能在县城里读书,真是了不起。

走到一块开阔地,父亲异常兴奋,眼睛里放射出万丈光芒。父亲说,看,这块,就是母校的操场,那家伙。父亲的语气里跳动着数以万计个惊喜的细胞。

儿子满眼惊奇,眼神随着操场的开阔地而延伸而翻腾而跳跃。

父亲用手一指,看,那个四层楼,就是我们的教室哩。我的班在三楼,最东头的那个门,看见了没有?

儿子当然看到了。儿子的眼睛里是一座巍然屹立的高楼。儿子心想,什么时候自己能到那教室里读一天的书,哪怕是一天也就心满意足了!

父亲嘴里还在说,信不信?那家伙!

从县城回来,儿子整夜做梦。儿子的梦,当然都与父亲的母校有关。

后来,儿子真到县城读书。父亲对儿子说,你读书的那个学校,就是我的母校,那家伙!

再后来,儿子考上了大学,儿子成了城里人。

儿子什么都清楚了。父亲没上过一天的学,父亲在城里根本就没有什么母校。父亲心里装的那几个字,还是从扫盲班拾来的。

那么父亲为什么称自己在城里有母校呢?为什么又把体委大厦和体委操场指鹿为马呢?儿子当然清楚,儿子清楚得眼睛里蓄满了泪水。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1年第11期)

1.依次填写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儿子明白了父亲其实没有“母校”。
2.⑧-⑫段与小说的核心内容“父子的母校”看似无关,实则联系紧密,请说明理由。
3.下列有关“父亲”的语言描写,有符合人物身份的,也有不符合的,试作分析。
①“那个大啊!那家伙,那个高啊!那个美啊!”
②“那教室,那家伙,开阔敞亮,窗明几净。”
③“信不信?那家伙!”
(符合)第 句。
(不符合)第 句。
4.小说中“父亲”这一人物形象很感人,请作具体分析。(写出两点)
【知识点】 中国现当代小说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纸王李

施泽会

纸王就是剪纸王,姓李,名宇。身体精干,个子中等,面容姣好,心灵手巧,眼睛传神,脚步如风。剪纸图画里这个人,骑着高头大马,一日千里,仿佛古战场上的将军,指挥千军万马,杀入敌阵,所向披靡。

前几年,他的剪纸艺术,被十里八乡称赞,远近闻名。

最近,他的剪纸艺术炉火纯青,上了各大报刊杂志,各大电视台。人出名了,本事大了,采访的人,邀请的人,就逐渐多起来。有人问纸王李,你什么时候开始剪纸艺术的?师傅是谁?纸王李就一五一十说起了自己的故事。

二十多年前,开始在深圳打工的时候,喜欢绘画的他,在工厂里担任设计工作,设计图纸里面的各种图案,各种色彩,都是非常经典之艺术作品,艺术渗透力非常强。因此就开始了自己的丰富想象,非常喜欢摆弄图画,何不复原图案的样子,就开始了自己剪纸艺术的梦想。自己揣摩,自己苦练剪纸艺术本领。

看似简单的图案,实则工序复杂,来不得半点的差错。一笔一划,一描一贴,都是精心制作,时间悠长久远。民间艺术的传承,来自大自然的馈赠,树木,花鸟,野兽,鱼虫,古建筑,现代建筑,古刹寺庙,现代智慧农业,现代化机械耕种,大棚蔬菜,各种英雄人物,革命烈士的肖像,文学家,艺术家,专家学者,古老的历代名人的肖像,本土民风淳朴的村落,大江大河,雄伟的高山,伟岸,激烈的土地革命战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各大多次边境作战,各种物件,乡村民俗,蔬菜,植物,动物,年画,窗花,花灯,移动的,静止的,食物,工具,农具,家具,等等都是创作的源泉。古老而现代的剪纸艺术都是无穷无尽的资源。之前凭借摄影艺术的蓝本,现在凭借自己头脑的想象完成一幅幅经典的剪纸艺术作品,已经成为自己心中的精品力作。

纸王李的剪纸艺术,成了一张故乡的艺术名片。各大展览馆里,各大节庆期间,展出的画卷里,都有纸王李的作品。

突然有一天,纸王李来到了各大校园,给学生传承剪纸艺术。学生的脸上笑容可掬。纸王李拿着纸和剪刀,面对面,点对点,手把手,给学生讲解剪纸艺术的基础知识和动作要领,各种艺术技巧。学生们也聚精会神地听,一边听一边跟着纸王李学习裁剪,一边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技巧要素。纸王李耐心细致给学生一一解答。一张纸,一幅画,一个人物肖像,一个精彩的瞬间,彰显了民间剪纸艺术的无穷魅力。

他徒儿众多,不存在把剪纸艺术手艺传承下去,就饿死了师父的古训。

纸王李是区民间艺术协会的负责人。传经送宝成了他一身的艺术追求。逢年过节,各大节庆活动都有他忙碌的身影。

完成一副经典的剪纸艺术需要多少时间?纸王李告诉大家,少则十天半月,多则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都有。艺术无止境,时间无限制,艺术就是生命,是生生不息的脉络,是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纸王李与外国洋人交流,与外国美女合影拍照,艺术不分国界,心照不宣,感情融合,传承中国剪纸艺术经典,进行国际剪纸文化艺术交流,一诺千金。

(选自中文小说网

1.请概括“纸王李”的人物形象。
2.结合文章,说说划线句的作用。
3.说说你家乡的传统文化,并阐述是否有必要传承传统文化的理由。
2024-07-27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麦子的理想

高火花

①大麦走在离家还有几百米的水泥路上,望见不远处的浅黄麦子在飒飒风中起舞。他想让自己开心起来,可是做不到。

②大学毕业,大麦用自己设计的产品拉投资创立公司到踏入正轨用了半年,而公司申请破产,却只用了一个半月。大麦想尽办法,全力挽回,可最终只落得睡桥洞的结局。回老家吧!当大麦做出这个决定时,他觉得心如刀割,痛得他坐在桥洞底下大哭。

③公司成立初期,大麦的事业风生水起,钱袋子胀鼓鼓的。大麦去村里接父亲。父亲跟他说,开公司也好,做生意也罢,就是诚信和实干。大麦一点儿也不想听这些老生常谈的道理,只一味催促父亲搬去城市的大房子里。父亲说大麦太浮躁。大麦急了,跟父亲吼,说父亲胆小怕事,成不了气候,只能当一辈子的农民。大麦还说,自己这一辈子都不可能再回村里。

④可大麦现在别无他法。他在高速路口拦下第三十辆货运卡车后,辗转两天两夜,才踩上曾经踏过的土地。

⑤大麦走进自家院门,心里预演着被父亲怒骂而自己绝不还口的情景。不料,父亲只是淡淡说了一句,回来了啊。大麦迟疑了一下,低着头钻进他那间屋。屋里的摆设还是他学生时期的样子,单人床、墙上的奖状、窗户下的五屉桌、搭着一条毛巾的椅子,一切都没变。父亲站在门外叫他,让他去洗澡。大麦说,好。

⑥大麦出了屋,径直走向厨房。父亲喊住他说,不用烧大锅水,南房有卫生间淋浴房。大麦怔住,吃惊地问,啥时候装的?父亲坐在小板凳上择苦苣菜,说,得有三四年了,建设新农村,家家都装了。大麦想,那几年正是公司最辉煌的时期。

⑦地里的麦子快熟了,浅黄变深。大麦跟着父亲走进田野,麦子的清香和泥土的甘甜混合在一起,氤氲在空气中。父亲望着一地麦子,意味深长地说,这麦子也是有理想的。望着父亲那张黝黑的脸,大麦在心里苦笑一声,麦子能有什么理想?它们的任务就是长出饱满麦粒,就跟这儿的农民一样,完成种麦割麦任务,周而复始,年年如此罢了。

父亲仿佛看穿了大麦的心思,在田垄上坐下来,取下草帽,卷了一个边,当蒲扇扇风。父亲边扇边说,麦子的理想不只是结出麦粒,还有面包甜点等。但,无论哪种理想,都得在田间地头吃一番苦。父亲说完重新戴上草帽,然后起身,说还得去看看另外几亩地。

⑨大麦没跟过去,只是缓缓坐下。一阵麦香袭来,沁人心脾,大麦顿感神清气爽,心中连日来的阴霾被一扫而光。麦香打开了记忆的阀门,将大麦拉进时间的旋涡。

⑩六七岁,他困惑半寸高的娇嫩麦苗何以要熬过寒冬成长?父亲说,这就是麦子的本质。他当时不理解。八九岁,他和一群调皮的同伴在麦地打滚疯玩,把麦苗弄得东倒西歪。父亲来了,他以为要遭受一顿打骂,不料父亲笑着说,被踩过的麦子会长得更结实。望着眼前的麦子,回味着父亲跟他说过的点点滴滴,包括刚说的麦子的理想,大麦的视线渐渐模糊了。

⑪一个星期后,大麦重新启程。当他跟父亲说要出去时,父亲话不多,只说,好。

⑫在大巴车上,大麦整理背包,从里面翻出一个信封,打开一看,有一张银行卡和一张信纸。父亲在信上说,卡的密码是大麦的生日,里面有三十万,都是这几年替大麦攒起来的,希望能帮助他重整旗鼓。信的最后还说,麦子的理想在它还是一粒种子时就有了。

⑬车窗外闪现着层层金黄麦浪,大麦的脸上露出坚毅的光芒。

(选自《小小说月刊》2022年第8期,有删改)

1.选文标题有什么含义?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第②段画线句子。
当大麦做出这个决定时,他觉得心如刀割,痛得他坐在桥洞底下大哭。
3.第⑧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父亲仿佛看穿了大麦的心思,在田垄上坐下来,取下草帽,卷了一个边,当蒲扇扇风。
4.第⑩段插叙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
5.从大麦身上,你能学习到什么?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与感悟,谈谈你的看法。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说谎的人

老舍

公事房的大钟走到八点三十二分,他迟到了两分钟。这是一个新的经验,十年来,他至迟是八点二十八分到,一向是八点半边的人。生命是习惯的积聚,新床使人睡不着觉。周文祥把自己丢失了,丢失在两分钟的外面,好似忽然走到荒凉的海边上。

他应当自动的先找经理去,别等着传唤。一个忠诚的人应当承认自己的错误,受申斥或惩罚是应该的。他立起来,想去见经理。

又站了一会儿,他得想好几句话。万一经理要问有什么理由呢?迟到的理由不但应当预备好,而且应当由自己先说出来,不必等经理问。有了:小春,我的男小孩——肚子疼,所以……他并且想到就手儿向经理请半天假,因为小春的肚子疼也许需要请个医生诊视一下。

他去见了经理,把预备好的言语都说了。正如他所期望的,经理并没有申斥他,只对他笑了笑。到底是诚实人!周文祥心里说。

那么,经理以为可以的话,我就请半天假,回家看看去!这又很得体而郑重,虽然不知道儿子究竟是否真害肚疼。

经理答应了。

周文祥走出公司来,心中有点茫然。即使是完全出于爱儿子,这个举动究竟似乎差点根据。但是一个诚实人做事是用不着想了再想的,回家看看去好了。

走到门口,小春正在门前的石墩上唱太阳出,上学去呢,脸色和嗓音都足以证明他在最近不曾犯过腹痛。

小春,周文祥叫,你肚子怎样了?

还一阵阵地疼,连唱歌都不敢大声地喊!小春把手按在肚脐那遛儿。

周文祥哼了一声。

见着了太太,他问:小春是真肚疼吗?

周太太一见丈夫回来,心中已有些不安,及至听到这个追问,更觉得自己是处于困难的地位。母亲的爱到底使他还想护着儿子,真的爱是无暇选取手段的,她还得说谎:你出去的时候,他真是肚子疼,疼得连颜色都转了,现在刚好一点!

那么就请个医生看看吧?周文祥为是证明他们母子都说谎,想起这个方法。虽然他觉得这个方法有点欠诚恳,可是仍然无损于他的真诚,因为他真想请医生去,假如太太也同意的话。

不必请到家里来了吧,太太想了想,你带他看看去好了。

他没想到太太会这么赞同给小春看病。他既然这么说了,好吧,医生不会给没病的孩子开方子,白去一趟便足以表示自己的真心爱子,同时暴露了母子们的虚伪,虽然周家的人会这样不诚实是使人痛心的。

他带着小春去找牛伯岩——六十多岁的老儒医,当然是可靠的。牛老医生闭着眼,把带着长指甲的手指放在小春腕上,诊了有十来分钟。

病不轻!牛伯岩摇着头说,开个方子试试吧,吃两剂以后再来诊一诊吧!说完他开着脉案,写得很慢,而字很多。

小春无事可做,把垫腕子的小布枕当作沙口袋,双手扔着玩。

给了诊金,周文祥拿起药方,谢了谢先生。带着小春出来,他不能决定,是去马上抓药呢,还是干脆置之不理呢?小春据他看,没有什么病。那么给他点药吃,正好是一种惩罚,看他以后还假装肚子疼不!可是,小春既然无病,而医生给开了药方,那么医生一定是在说谎。他要是拿着这个骗人的方子去抓药,就是他自己相信谎言,中了医生的诡计。小春说谎,太太说谎,医生说谎,只有自己诚实。他细想今天早晨所作过的那些事,所说过的那些话,也都无懈可击,因为所作所说的事都是凭着素日诚实的习惯而发的,没有任何不诚实的地方,只有自己能认识自己。

他把药方撕碎,扔在了路上。

(有删改)

1.细读文本,根据相关情节,说说周文祥为什么认为自己是个“不说谎的人”。
2.小说为什么以“不说谎的人”作为标题?
3.小说多处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方法,试举一例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4.小说生动地表现了老儒医牛伯岩的“不诚实”,对小说的主旨和情节有什么作用?
5.有人认为,生活中不得已撒个小谎,不是大事,老舍的小说有点“小题大做”了。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2024-08-19更新 | 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