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小说 > 古代白话小说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0 题号:23871721

阅读《明湖居听书》(节选),完成各题

①正在热闹哄哄的时节,只见那后台里,又出来了一位姑娘,年纪约十八九岁,装束与前一个毫无分别,瓜子脸儿,白净面皮,相貌不过中人以上之姿,只觉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半低着头出来,立在半桌后面,把梨花筒丁当了几声,煞是奇怪:只是两片顽铁,到他手里,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似的。又将鼓槌子轻轻的点了两下,方抬起头来,向台下一盼。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吊在地下都听得见响!

②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1.文段节选自刘鹗所著的“晚晴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______》。
2.对选文第一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小玉的出场主要使用了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B.“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写王小玉仪表秀雅。
C.运用恰当的修辞描绘王小玉的眼睛,活画出了她双眸神采照人,富于青春活力。
D.“就这一眼,满园子便鸦雀无声”这句话写出了观众对王小玉演唱的期待。
3.对“攀登泰山的景象……愈险愈奇”一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现出王小玉的演唱节节高起的特点。B.巧妙地以视觉形象来表现听觉感受。
C.此句运用了顶针的修辞手法。D.融情于景,更好的表现自然美和艺术美。
4.指出下面的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
(2)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
5.请结合文章内容,赏析第一段中的画线句。
【知识点】 古代白话小说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1)对王熙凤出场的描写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用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的方法。B.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先声夺人”的方法。
C.间接描写侧面烘托的方法。D.用语言、行动直接描写的方法。

(2)贾母戏谑地称王熙凤是“泼皮破落户儿”和“凤辣子”,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既说明王熙凤的泼辣性格,又表明贾母对她的婉转批评。
B.既说明王熙凤的厉害,又表明贾母对她的亲近。
C.既说明王熙凤的泼辣性格,又表明贾母对她的宠爱。
D.既说明王熙凤的泼辣的性格,又表明贾母对她的戏谑嘲讽。

(3)“气派”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     
A.指人的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B.指人的态度仪表
C.指人做事的魄力D.指人的精神与面色
2024-05-18更新 | 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时遇六月天气,炎暑正热

林冲初吃棒时,倒也无事。次后三两日间,天道盛热,棒疮却发。又是个新吃棒的人,路上一步挨一步,走不动。

董超道:他好不晓事!此去沧州二千里有余的路,你这样般走,几时得到。林冲道:小人在太尉府折了些便宜。前日方才吃棒,棒疮举发。这般炎热,上下只得担待一步。

薛霸道:你自慢慢的走,休听咭咕。董超一路上喃喃咄咄的口里埋冤叫苦,说道:却是老爷们晦气,撞着你这个魔头。

看看天色又晚,三个人投村中客店里来。

到得房内,两个公人放了棍棒,解下包裹。林冲也把包来解了。不等公人开口,去包裹取些碎银两,央店小二买些酒肉,氽些米来,安排盘馔,请两个防送公人坐了吃。

董超、薛霸又添酒来,把林冲灌的醉了,和枷倒在一边。薛霸去烧一锅百沸滚汤提将来,倾在脚盆内,叫道:林教头,你也洗了脚好睡。

林冲挣的起来,被枷碍了,曲身不得。

薛霸便道:我替你洗。

林冲忙道:使不得。

薛霸道:出路人那里计较的许多。

林冲不知是计,只顾伸下脚来。被薛霸只一按,按在滚汤里。

林冲叫一声:哎也!

急缩得起时,泡得脚面红肿了。……林冲看时,脚上满面都是潦浆泡。只得寻觅旧草鞋穿,那里去讨。没奈何只得把新鞋穿上。

叫店小二算过酒钱,两个公人带了林冲出店。却是五更天气。

林冲走不到三二里,脚上泡被新草鞋打破了,鲜血淋漓。正走不动,声唤不止。

薛霸骂道:走便快走,不走,便大棍搠将起来。林冲道:上下方便,小人岂敢怠慢,俄延程途。其实是脚疼走不动。

董超道:我扶着你走便了。搀着林冲,又行不动,只得又挨了四五里路。看看正走不动了,早望见前面烟笼雾锁,一座猛恶林子。 但见:枯蔓层层如雨脚,乔枝郁郁似云头。不知天日何年照,惟有冤魂不断愁 。这座猛恶林子,有名唤做野猪林。此是东京去沧州路上第一个险峻去处。

宋时这座林子内,但有些冤仇的,使用些钱与公人,带到这里,不知结果了多少好汉在此处。今日这两个公人带林冲奔入这林子里来。董超道:走了一五更,走不得十里路程,似此沧州怎的得到。

薛霸道:我也走不得了。且就林子里歇一歇。

三个人奔到里面,解下行李包裹,都搬在树根头。

林冲叫声呵也!靠着一株大树便倒了。

只见董超说道:行一步,等一步,倒走得我困倦起来。且睡一睡却行。放下水火棍,便倒在树边。略略闭得眼,从地下叫将起来。

林冲道:上下,做甚么?

董超、薛霸道:俺两个正要睡一睡,这里又无关锁,只怕你走了。我们放心不下,以此睡不稳。

林冲答道:小人是个好汉,官事既已吃了,一世也不走。董超道:那里信得你说。要我们心稳,须得缚一缚。

林冲道:上下要缚便缚。小人敢道怎地。

薛霸腰里解下索子来,把林冲连手带脚和枷,紧紧的绑在树上。两个跳将起来,转过身来,拿起水火棍,看着林冲说道:不是俺要结果你。自是前日来时,有那陆虞候传着高太尉钧旨,教我两个到这里结果你,立等金印回去回话。便多走的几日,也是死数。只今日就这里,倒作成我两个回去快些。休得要怨我弟兄两个。只是上司差遣,不由自己。你须精细着。明年今日,是你周年。我等已限定日期,亦要早回话。

林冲见说,泪如雨下,便道:上下,我与你二位往日无仇,近日无冤。你二位如何救得小人,生死不忘。

董超道:说什么闲话!救你不得。

薛霸便提起水火棍来,望着林冲脑袋上劈将来。

(节选自《水浒传》)

1.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中的豹子头林冲一生曲折辛酸,“林教头刺配沧州道”一节,写他受高太尉迫害,发配沧州,途经野猪林,险些被董超、薛霸杀害的故事。
B.环境描写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这句“时遇六月天气,炎暑正热”烘托了董超、薛霸急于杀害林冲,却又不得机会的焦躁和不安。
C.“此是东京去沧州路上第一个险峻去处……不知结果了多少好汉在此处。”这一句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暗示两个公人也想在这里杀害林冲。
D.本文情节环环相扣,例如林冲烫伤了双脚之后,董超故意拿出新草鞋让林冲穿,这个情节引出“林冲走不到二三里……声唤不止”,也就很自然地为后文两位公人野猪林休息这一情节埋下伏笔。
2.文中画横线的两处句子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3.文中的林冲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简要分析。
2024-07-26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却说周瑜送了玄德,回至寨中,……忽报曹操遣使送书至。瑜唤入。使者呈上书看时,封面上判云:汉大丞相付周都督开拆。瑜大怒,更不开看,将书扯碎,掷于地下,喝斩来使。肃曰:两国相争,不斩来使。瑜曰:斩使以示威!遂斩使者,将首级付从人持回。随令甘宁为先锋,韩当为左翼,蒋钦为右翼。瑜自部领诸将接应。来日四更造饭,五更开船,鸣鼓呐喊而进。

②却说曹操知周瑜毁书斩使,大怒,便唤蔡瑁、张允等一班荆州降将为前部,操自为后军,催督战船,到三江口。早见东吴船只,蔽江而来。为首一员大将,坐在船头上大呼曰:吾乃甘宁也!谁敢来与我决战?蔡瑁令弟蔡壎前进。两船将近,甘宁拈弓搭箭,望蔡壎射来,应弦而倒。宁驱船大进,万弩齐发。曹军不能抵当。右边蒋钦,左边韩当,直冲入曹军队中。曹军大半是青、徐之兵,素不习水战,大江面上,战船一摆,早立脚不住。甘宁等三路战船,纵横水面。周瑜又催船助战。曹军中箭着炮者,不计其数,从巳时直杀到未时。周瑜虽得利,只恐寡不敌众,遂下令鸣金收住船只。曹军败回。操登旱寨,再整军士,唤蔡瑁、张允责之曰:东吴兵少,反为所败,是汝等不用心耳!蔡瑁曰:荆州水军,久不操练;青、徐之军,又素不习水战。故尔致败。今当先立水寨,令青、徐军在中,荆州军在外,每日教习精熟,方可用之。操曰:汝既为水军都督,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于是张、蔡二人,自去训练水军。沿江一带分二十四座水门,以大船居于外为城郭,小船居于内,可通往来,至晚点上灯火,照得天心水面通红。旱寨三百余里,烟火不绝。

③却说周瑜得胜回寨,犒赏三军,一面差人到吴侯处报捷。当夜瑜登高观望,只见西边火光接天。左右告曰:此皆北军灯火之光也。瑜亦心惊。次日,瑜欲亲往探看曹军水寨,乃命收拾楼船一只,带着鼓乐,随行健将数员,各带强弓硬弩,一齐上船迤逦前进。至操寨边,瑜命下了碇石,楼船上鼓乐齐奏。瑜暗窥他水寨,大惊曰:此深得水军之妙也!问:水军都督是谁?左右曰:蔡瑁、张允。瑜思曰:二人久居江东,谙习水战,吾必设计先除此二人,然后可以破曹。正窥看间,早有曹军飞报曹操,说:周瑜偷看吾寨。操命纵船擒捉。瑜见水寨中旗号动,急教收起碇石,两边四下一齐轮转橹棹,望江面上如飞而去。比及曹寨中船出时,周瑜的楼船已离了十数里远,追之不及,回报曹操。

(选自罗贯中《群英会蒋干中计》)

1.下列对选文中周瑜所做事情归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怒斩曹操使者。
B.三江口小胜曹军。
C.亲往偷窥曹军水寨。
D.利用蒋干实施反间计。
2.下列对三江口水战在故事发展中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印证周瑜的有恃无恐。
B.说明曹操的青、徐之兵不习水战,抵挡不住周瑜的水军。
C.说明蒋干是关系到双方力量对比的关键人物。
D.导致蔡瑁、张允这两个熟悉水战的将领突出到重要位置。
3.下列对选文周瑜偷窥曹军水寨时“带着鼓乐”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赤壁之战”一节是“群英会”的前奏,在恶战来临之前堂堂一军统帅深入敌军营前侦察敌情,自是分外惊险,于此紧张中稍有舒缓,而周瑜“暗窥”之后“大惊”,使得人又不觉紧张起来。
B.选文展现周瑜不仅是一个勇敢善战、足智多谋的吴军统帅,而且还是一位风流儒雅、豪放不羁的少年英雄。
C.选文中周瑜观察敌情,也不忘“带着鼓乐”,确是风流儒雅者;且有大将风范,非大将风范者,大战在即,也绝无赏乐之心。
D.简短几句,却张弛有度,抓人心魄。由此看来,“鼓乐”之笔不仅表现了周瑜的风流儒雅,大将风范,而且掀起了行文的波澜,使情节曲折有变。
4.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蒋干志大才疏,自命不凡,他上当的主要原因是准备不足。
B.本文着重描写各个人物的言谈举止和音容笑貌,突出地刻画了周瑜、蒋干和曹操这三个人物。
C.本文周瑜和蒋干共寝一室一节,写得极为精彩。周瑜假呼,是明知其诈睡;“蒋干只妆睡着”,是不知其诈乎。周瑜之醉,醉却是醒;蒋干之醒,醒却是梦。一“醉”一“醒”,一智一愚,可见一斑。
D.本文历来为人所称道,是《三国演义》中极为精彩的一回,堪称“妙”。它妙在周瑜三次笑和三次大笑,妙在一封天衣无缝的书信,妙在周瑜梦中呼子翼,醒忘却呼子翼,妙在“听不真实”,可谓妙不可言。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