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名著阅读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 题号:236378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可胜食也   谷:粮食的统称
B.数不入洿   洿:深
C.五亩之宅,之以桑   树:种植
D.之以孝悌之义   申:告诉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材木不可胜用/沛公之参乘樊哙者
B.斧斤时入山林/而秦武阳奉地图匣,次进
C.颁白者不负戴道路矣/以其无礼
D.申之以孝悌义/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3.对选文所表现出的作者思想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重点批评了梁惠王在荒年所采取的移民转粟的政策。
B.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描述了理想的社会生活图景。
C.孟子就梁惠王希望“寡人之民”“加多”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D.孟子委婉地针砭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还要寻找托辞的做法。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无   罪:归咎,归罪
B.兵刃既接,弃甲曳而走   兵:兵器、武器
C.罟不入洿池   数:多次
D.涂有饿莩而不知   发:指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5.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知识点】 名著阅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孔文举(孔融)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坐。元礼问曰:君与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孔子)与君先人伯阳(老子)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通,             前:上前
B.君与有何亲             仆:指自己
C.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       先人:祖先
D.是仆与君奕世为好也       通:串通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到(李元礼)府上拜访的都是才德出众的人和(李元礼的)亲戚。
B.向(李元礼)报告的门客都是才德出众的人和(李元礼的)亲戚。
C.向(李元礼)报告的才德出众的人都声称自己是(李元礼的)亲戚。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选自《六国论》,有删改)

1.下列句子中对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战不       善:好
B.霜露       暴:暴露
C.不能独       完:保全
D.暴秦之欲无       厌:厌恶
2.与“洎牧以谗诛”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赂者赂者丧B.秦攻取之外
C.有尺寸之地D.举予人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2024-03-30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求,尔何知?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晳后。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勇:                                伤:
2.(1)下列各句从句式角度看与其余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居则曰:“不吾知也。”                  B.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C.异乎三子者之撰                                D.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2)下列选项中“焉”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愿为小相焉
A.非曰能之,愿学焉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3.翻译文中画线的语句。
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2024-03-31更新 | 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