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小说 > 中国现当代小说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 题号:2363482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虾神

肖婧

一只青虾,在水草上挂了一夜,微微动了动腿。个头太过硕大,以至于这根水草摇摇晃晃。一波水流涌过,水草显得更加细弱,它终于从水草上滑落下来,伸伸懒腰。

听到竹筏滑动的声音。

老昌站在竹筏的一端,额上刻着几道深深的纹路,头顶的头发已经稀疏。他手握一只竹篙,一篙又一篙,动作顺滑而流畅,塘面细密的水波随着竹篙张开又闭合。塘里的虾子们都很雀跃,因为老昌来了就意味着美食来了。

老昌媳妇半白的头发垂挂下,鼻尖上冒着细细的汗珠。她拿着料勺,将虾料划出一个又一个小圆弧,虾料落入塘水中,像下过一场小小的阵雨。虾子们在这小小的仪式中大快朵颐。

开始老昌是运虾料,后来承包虾塘,现在老昌养这片虾塘十多年了,水产批发生意做得很大。有人劝他也发些鱼蟹,老昌固执地摇摇头,我只发虾。

老昌养虾技术高超,他的虾病害少、个头足。周围养虾人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就过来请他,他围着别人家的虾塘转一圈,告诉虾塘主人办法,水也不喝一口就走。过些日子,虾塘主人常提着礼物过来感谢。岁月久了,当地的人们称呼老昌为虾神。

老昌日日守着虾塘,虾塘就是他的命。老昌接到被拐卖儿子的消息的时候,就会丢下他的命消失几天。且每次回来都是满身疲惫,像害了一场大病。老昌坐在虾塘边上咬牙,嘴里念念叨叨,汉子的眼泪重得像石头,掉到地上就是一个坑。

老昌很怪,本地水产商出高价收他的虾,他不同意,却愿意低价卖给外地的水产商。一塘又一塘虾被打捞上来,装箱运送出去。老昌拿出笔记本写下一个新的地名,然后叹一口气,悠悠说一句,又多了一个地方。水渍斑驳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地名。

这些日子,老昌和媳妇脸上的表情就像夏天的天空,时而阴云密布,时而晴空万里。傍晚,老昌端一盘虾,坐在塘边,对着夕阳发呆。余晖给老昌镀上一圈金边,此时此刻的他真像一尊入定的神。媳妇举着手机,急慌慌地跑来,大声喊着,老昌,老昌,找到人了,同意去做鉴定了。老昌腾一下站起来,身后的影子瞬间拉得老长。两个人急慌慌地离开,消失在红彤彤的晚霞里。

之后的日子,老昌和媳妇依旧在塘上喂虾。老昌的竹篙划得一点都不流畅,老昌媳妇的虾料再也划不出完美的圆弧,两个人似乎都心不在焉,一会儿老昌忘了撑篙,一会儿媳妇忘了撒料。更多时候两个人什么都不干,静静地坐在竹筏上,看着一塘阳光发呆。老昌媳妇轻轻重复着一句话,我能一直抓着儿子的手就好了。老昌回一句,你抓得再紧也没用,人贩子有的是招儿。

几个人出现在虾塘边,冲着塘上的竹筏喊,老昌,出结果了。

老昌一哆嗦,差点从竹筏上滚落下来,老昌媳妇一把抓住了他的胳膊。老昌站稳了,老昌媳妇手里的料勺掉到了水里,随着水波一荡一荡地飘。

老昌紧紧抓着鉴定结果,眼泪串串掉落,落在泥地上,像下了一场雨。

再收网捞虾的时候,老昌媳妇站在岸边,一手牵着一个孩子,苍老的手紧紧包裹着细嫩的手,牢牢抓着,生怕一个转身不见了。

老昌的竹筏上多了个年轻人,和老昌一样的脸盘儿。老昌的竹篙撑得有力。老昌手把手教年轻人如何收网。看着年轻人越来越娴熟的动作,老昌的泪又糊了眼圈,儿子,你小时候爱吃虾,家里穷,吃不起。后来我就专门养虾,我把虾发往全国各地,就是想着,不管你身在何处,让你吃上爸爸亲手养的虾。

年轻人收一网虾,说,爸,我一直记得你做的油酥虾的味道。

老昌将网上的虾一个个摘下来,继续说,我找到你了,我高兴呀!可还有爹妈找不着自己的孩子,以后我也跟着做志愿者。

虾塘波光粼粼,老昌的身影在水面上映成了一座山。我一下子认同了老昌虾神的称号。

(有删减)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A.老昌每次外出寻子“回来都是满身疲惫,像害了一场大病”,表明老昌饱受“希望而去、失望而归”的心理折磨。
B.坐在虾塘边对着夕阳发呆的老昌“真像一尊入定的神”,写安静下来的老昌陷入沉思,刻画出他对被拐卖儿子的极度思念。
C.在鉴定结果出来之前,老昌夫妇喂虾也心不在焉,老昌忘撑篙,媳妇忘撒料,表现出了老昌夫妇内心的失望和焦急地等待。
D.父子团聚,子承父业,其乐融融,故事的完美结尾不仅充分彰显了烙刻于心、融于血脉的骨肉亲情,同时升华了小说主题。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由虾写起,开头对虾进行细致描写,与下文写老昌高超的养虾技术和当地人对他的称呼相照应。
B.本文写老昌将虾低价卖给外地水产商,为后文儿子仍记得老昌做的油酥虾的味道作铺垫。
C.文中三处写老昌的眼泪,前两处均使用了夸张手法,分别是失望与痛苦之泪、激动与欣喜之泪。
D.本文两条线索同时推进,相辅相成,一条是老昌夫妇养虾,一条是老昌夫妇寻找被拐卖的儿子。
3.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塑造老昌这一形象的。
4.作者在结尾说:“我一下子认同了老昌虾神的称号。”除了养虾技术外,老昌还有哪些地方让作者认同?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知识点】 中国现当代小说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每次走到门口,同租三室一厅的几个人,都会习惯性地叹口气,在黑暗中摸索着将门打开,又重重地关上,似乎想要以此发泄对那一脸晦暗的廊灯的愤恨。其实,楼下的小卖部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灯泡,而且价格低廉到不过是坐一站公交车的价格,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有想起,在买泡面的时候,顺手捎带一个灯泡上来。

②父亲过来看我,走到门口,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说声稍等,便下了楼。不过是几分钟的工夫,他便拿了一个灯泡上来,一声不响地安好。然后,他轻轻一击掌,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我站在门口,看父亲脸上淡然的微笑,便说;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你一来,这灯就好了。

③父亲却扭过身来,正对着我,说: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不过是一块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感叹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手呢?

④我笑。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况且,这还是租来的房子,这走廊,也属于公共的区域,不只我们这一层,楼上的人也都要从此经过呢。

⑤父亲没吱声,只拿起身边的扫帚,边一层层地扫着楼梯上丢掉的烟头、纸屑、菜叶,边哼起他惯唱的京剧。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便停下来。将身子朝楼梯一侧,又朝来人笑着点一点头,表示让对方先行。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一眼,又微微地停一下,这才在父亲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那脚步的失措,看上去有些逃的意思。

⑥我在晚饭的时候,便抱怨他,说:何必对陌生人这样殷勤?他们指不定在心里觉得你有毛病呢。父亲呷下一口酒,道:我管不着别人心里怎么想,但我开心就可以啊,况且,我就不信你给别人微笑,他还能泼你一盆冷水不成?所谓寻开心,就是这样,你自己不去主动找,它还会自登家门?

⑦几日后,翻起账本,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当时他信誓旦旦,说三个月后肯定一分不少地全都打到我的账户里来,可是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话都没有。气愤之下,我抄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我不解,说:难道就让这笔钱白白地给他了不成?这样不守信用的人,你又何必跟他客气?父亲一声不响地拿过我的账本,将我记下的还款日期一栏的一道线勾掉,这才说:何时你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彼此坏了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地连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⑨我依然心里憋闷,说:可是我觉得这个人根本就是故意忘记的,我刚刚听说他借过别人的钱,每次别人一催,他就推说下个月还,结果是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丝毫要还的迹象。

⑩父亲依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茶,道: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丢了也没有关系,能够用钱测出一个人的深浅,并在以后的路上,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人,不是更好吗?况且,如果他不打算还你,你再怎样地催促,也是得不到这笔钱的,不如心中先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而他,则会在你的安静里,心里有小小的失落与不安。

⑪隔着十几年的光阴看过去,我第一次发觉,硕士毕业的我,从书本中得到的那些东西,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原来是如此的苍白且无力。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

(作者:安宁)

1.下列是对文中描写的父亲做的四件事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为公共走廊换灯泡B.父亲打扫公共楼梯
C.父亲主动对陌生人点头微笑D.父亲劝我用钱测试朋友的好坏
2.下列对文中⑤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拿起身边的扫帚,边一层层地扫着楼梯上丢掉的烟头,纸屑,菜叶”这句,是动作描写
B.“又朝来人笑着点一点头”包含神态描写
C.本段写出了父亲的热情和友善
D.“诧异”“慌乱”“匆匆”等词写出了路人因好人好事被人抢先做了而感到焦急不安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不应该只是一味地感叹世风日下,而应该去采取实际行动
B.人不要管别人怎么想,只要自己开心就好
C.朋友借钱,可以不必着急催还,给对方一些宽容
D.父亲虽然没有孩子读的书多,但他人生的经验智慧却值得孩子学习
4.这篇文章需要一个标题,下面标题中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A.瞬间B.慈父C.轻放D.释怀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呼兰河传(节选)

萧红

邻居家磨房里边住着冯歪嘴子。

那磨房的窗子临着我家的后园。我家的后园四周的墙根上,都种着倭瓜、西葫芦或是黄瓜等类会爬蔓子的植物;倭瓜爬上墙头了,在墙头上开起花来了,有的竟越过了高墙爬到街上去,向着大街开了一朵火黄的黄花。

因此那磨房的窗子上,也就爬满了那顶会爬蔓子的黄瓜了。黄瓜的小细蔓,细得像银丝似的,太阳一来了的时候,那小细蔓闪眼湛亮,那蔓梢干净得好像用黄蜡抽成的丝子,一棵黄瓜秧上伸出来无数的这样的丝子。丝蔓的尖顶每棵都是掉转头来向回卷曲着,好像是说它们虽然勇敢,大树,野草,墙头,窗,到处地乱爬,但到底它们也怀着恐惧的心理。

太阳一出来了,那些在夜里冷清清的丝蔓,一变而为温暖了。于是它们向前发展的速率更快了,好像眼看着那丝蔓就长了,就向前跑去了。因为种在磨房窗根下的黄瓜秧,一天爬上了窗台,两天爬上了窗根,等到第三天就在窗根上开花了。

再过几天,一不留心,那黄瓜梗经过了磨房的窗子,爬上房顶去了。

后来那黄瓜秧就像它们彼此招呼着似的、成群结队地就都一齐把那磨房的窗给蒙住了。

从此那磨房里边的磨馆就见不着天日了。磨房就有一张窗子,而今被黄瓜掩遮得风雨不透。从此那磨房里黑沉沉的,园里,园外,分成两个世界了。冯歪嘴子就被分到花园以外去了。

但是从外边看起来,那窗子实在好看,开花的开花,结果的结果。满窗是黄瓜了。

还有一棵倭瓜秧,也顺着磨房的窗子爬到房顶去了,就在房檐上结了一个大倭瓜。那倭瓜不像是从秧子上长出来的,好像是由人搬着坐在那屋瓦上晒太阳似的。实在好看。

夏天,我在后园玩的时候,冯歪嘴子就喊我,他向我要黄瓜。

我就摘了黄瓜,从窗子递进去。那窗子被黄瓜秧封闭得严密得很,冯歪嘴子用手扒开那满窗的叶子,从一条小缝中伸出手来把黄瓜拿进去。

有时候,他停止了打他的梆子。他问我,黄瓜长了多大了?西红柿红了没有?他与这后园只隔了一张窗子,就像关着多远似的。

祖父在园子里的时候,他和祖父谈话。他说拉着磨的小驴,驴蹄子坏了,一走一痴。祖父说请个兽医给它看看。冯歪嘴子说,看过了,也不见好。祖父问那驴吃的什么药?冯歪嘴子说是吃的黄瓜子拌高粱醋。

冯歪嘴子在窗里,祖父在窗外,祖父看不见冯歪嘴子,冯歪嘴子看不见祖父。

有的时候,祖父走远了,回屋去了,只剩下我一个人在磨房的墙根下边坐着玩,我听到了冯歪嘴子还说:

老太爷今年没下乡去看看哪!

有的时候,我听了这话,我故意的不出声,听听他往下还说什么。

有的时候,我心里觉得可笑,忍也不能忍住,我就跳了起来了,用手敲打着窗子,笑得我把窗上挂着的黄瓜都敲打掉了。而后我一溜烟地跑进屋去,把这情形告诉了祖父。祖父也一样和我似的,笑得不能停了,眼睛笑出眼泪来。但是总是说,不要笑啦,不要笑啦,看他听见。有的时候祖父竟把后门关起来再笑。祖父怕冯歪嘴子听见了不好意思。

秋天,大榆树的叶子黄了,墙头上的狗尾草干倒了,园里一天一天地荒凉起来了。

这时候冯歪嘴子的窗子也露出来了。因为那些纠缠缠的黄瓜秧也都蔫败了,舍弃了窗模而脱落下来了。

于是站在后因里就可看到冯歪嘴子,扒着窗子就可以看到在拉磨的小驴。那小驴竖着耳朵,戴着眼平。走了三五步就响一次鼻子,每一抬脚那只后腿就有点痛,每一停下来,小驴就用三条腿站着。

冯歪嘴子说小驴的一条腿坏了。

这窗子上的黄瓜秧一干掉了,磨房里的冯歪嘴子就天天可以看到的。

冯歪嘴子喝酒了,冯歪嘴子睡觉了,冯歪嘴子打柳子了,冯歪嘴子拉胡琴了,冯歪嘴子唱唱本了,冯歪嘴子摇风车了。只要一执着那窗台,就什么都可以看见的。

一到了秋天,新鲜粘米一下来的时候,冯歪嘴子就三天一拉磨,两天一粒粘糕。黄米粘糕,撒上大芸豆。一层黄,一层红,黄的金黄,红的通红。三个铜板一条,两个铜板一片的用刀切着卖。愿意加红糖的有红糖,愿意加白糖的有白糖。加了糖不另要钱。

冯歪嘴子推着单轮车在街上一走,小孩子们就在后边跟了一大帮,有的花钱买,有的围着看。

祖父最喜欢吃这粘糕,母亲也喜欢,而我更喜欢。母亲有时让老厨子去买,有的时候让我去买。

不过买了来是有数的,一人只能吃手掌那么大的一片,不准多吃,吃多了怕不能消化。祖父一边吃着,一边说够了够了,意思是怕我多吃。母亲吃完了也说够了,意思是怕我还要买。其实我真的觉得不够,觉得再吃两块也还不多呢!不过经别人这样一说,我也就没有什么办法了,也就不好意思喊着再去买,但是实在话是没有吃够的。

当我在大门外玩的时候推着单轮车的冯歪嘴子总是在那块粘糕上切下一片来送给我吃,于是我就接受了。

当我在院子里玩的时候,冯歪嘴子一喊着粘糕”“粘糕地从大墙外经过,我就爬上墙头去了。

因为西南角上的那段土墙,因为年久了出了一个,我就扒着那墙豁往外看着。果然冯歪嘴子推着粘糕的单轮车由远而近了。来到我的旁边,就问着:

要吃一片吗?

而我也不说吃,也不说不吃。但我也不从墙头上下来,还是若无其事地呆在那里。

冯歪嘴子把车子一停,于是切好一片粘糕送上来了。

1.简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
2.结合故事情节,概括“我”的形象。
3.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征。
2024-04-29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整体分析:《平凡的世界》节选展现了孙少平与田晓霞之间深厚的爱情,以及田晓霞英勇牺牲后的悲痛情景。通过孙少平的痛哭、田福军的哽咽和晓霞日记的回忆,小说深刻描绘了人物的情感世界,表现了爱情的纯真与伟大。田晓霞的牺牲精神和田福军的开明慈爱,进一步突显了人性的光辉。小说以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平凡人生活中的不平凡,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平凡的世界(节选)

路遥

开门的是个男青年。

少平一惊:这张脸太像晓霞了!

不过,他很快明白,这是晓霞她哥田晓晨。

你是少平吧?晓晨在客厅里问他。

他,点了点头。

我父亲在里边等你。晓晨指了指敞着门的卧室,便垂头不再言语了。

孙少平通过客厅,向里间那个门走去。

他在门口立住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小桌上那个带黑边的相框。晓霞头稍稍歪着,烂漫的笑容像春天的鲜花和夏日里明媚的太阳。那双美丽的眼睛欣喜地直望着他,似乎说:亲爱的人!你终于来了……

相框上揽结着一绺黑纱。旁边的玻璃瓶内插几朵白色的玫瑰。一位老人罗着腰坐在沙发上,似乎像失去知觉一般没有任何反应。这是晓霞的父亲。

孙少平无声地走到小桌前,双膝跪在地板上。他望着那张亲爱的笑脸,泪水汹涌地冲出了眼眶。

他扑倒在地板上,抱住桌腿,失声地痛哭起来。过去,现在,未来,生命中的全部痛苦都凝聚在了这一瞬间。人生最宝贵的一切就这样早早地结束了吗?

只有不尽的泪水祭奠那永不再复归的青春之恋……当孙少平的哭声变为呜咽时,田福军从沙发上站起来,静静地立了一会儿,说:我从晓霞的日记中知道了你,因此给你发了那封电报……”

他走过来,在他头发上抚摸了一下,然后搂着他的肩头,引他到旁边的沙发里坐下。他自己则走过去立在窗户前,背着他,望着窗外飘落的蒙蒙细雨,声音哽咽地说:她是个好孩子……我们都无法相信,她那样充满活力的生命却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她用自己的死换取了另一个更年幼的生命。我们都应该为她骄傲,也应该感到欣慰……”他说着,猛然转过身来,两眼含满泪水,不过,孩子,我自己更为欣慰的是,在她活着的时候,你曾给过她爱情的满足。我从她的日记里知道了这一点。是的,没有什么比这更能安慰我的痛苦了。孩子,我深深地感激你!

孙少平站起来,肃立在田福军面前。田福军用手帕抹去脸上的泪水,然后从桌子抽斗里拿出三个笔记本,交到少平手里,说:她留给我们的主要纪念就是十几本日记。这三本是记述你们之间感情的,就由你去保存。读她的日记,会感到她还和我们生活在一起

孙少平接过这三本彩色塑料皮日记本,随手打开了一本,那熟悉的、像男孩子一样刚健的字便跳入了眼帘——……酷暑已至,常去旁边的冶金学院游泳,晒得快成了黑炭头。时时想念我那掏炭的男人。这想念像甘甜的美酒一样令人沉醉。爱情对我虽是初见端倪,但已使我一洗尘泥,飘飘欲仙了。我放纵我的天性,相信爱情能给予人创造的力量。我为我的掏炭丈夫感到骄傲。是的,真正的爱情不应该是利己的,而应该是利他的,是心甘情愿地与爱人一起奋斗并不断地自我更新的过程……孙少平的视线被泪水模糊了。他合住日记本,似乎那些话不是他看见的,而是她俯在他耳边亲口说给他听的……当田福军搂着他的肩头来到客厅的时候,晓晨旁边又多了一位穿素淡衣服的姑娘——她不是晓晨的妻子就是他的未婚妻。他们要带他去吃饭。

但少平谢绝了。他说他已经吃过饭,现在就回他住宿的地方去。田福军让晓晨到值班室叫了一辆小车,把他送到了火车站附近的那个旅馆。回到旅馆后,少平立刻又决定当晚搬到黄原办事处住。他明天要赶回黄原。

他明天一定要赶回黄原!因为后天,就是晓霞和他约定在古塔山后面相会的日子。她已经离开了人世,但他还要和她如期地在那地方相会!

中午十二点刚过,他就走出旅社,从东关大桥拐到小南河那里,开始向古塔山走去——走向那个神圣的地方。

对孙少平来说,此行是在进行一次人生最为庄严的仪式。

他沿着弯曲的山路向上攀登。从山下到山上的这段路并不长。过去,他和晚霞常常用不了半个钟头,就立在古塔下面肩并肩眺望脚下的黄原城了。但现在这条路却是如此漫长,似乎那个目的地一直深埋在白云深处而不可企及。

他看了看手表,离一点四十五分还有一个小时;而他知道,再用不了二十分钟,就能走到那棵伤心树下。他要按她说的,准时走到那地方。是的,准时。他于是在亭子间的一块圆石上坐下来。

心脏开始狂跳起来——上了那个小土梁,就能看见那个小山湾了!

在这一瞬间,他甚至忘记了痛苦,无比的激动使他浑身颤栗不已。他似乎觉得,亲爱的晓霞正在那地方等着他。他满头大汗,浑身大汗,眼里噙着泪水,手里举着一束野花,心衰力竭地爬上了那个小土梁。

他在小土梁上呆住了。泪水静静地从脸颊上滑落下来。

他来到杜梨树下,把那束野花放在他们当年坐过的地方,此刻,表上的指针正指向两年前的那个时刻:一点四十五分。

(有删改)

【注】本文节选自《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第33章。田晓霞,省报记者,是省委副书记田福军之女,与矿工孙少平相爱。两人两年前曾约定在黄原城古塔山的杜梨树下再相会,但在约定日期的前几天,她主动前往报道洪灾情况,帮助疏散群众,奋勇救了一个小女孩,自己却被汹涌的洪水卷走,英勇牺牲。田福军得知女儿深爱着孙少平后,给孙发电报,让他来跟田晓霞做最后的告别。

1.下面对作家作品的介绍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路遥,陕西清涧人,中国当代文学家。曾任陕西作协主席。
B.路遥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人生》等,其中《人生》获茅盾文学奖。
C.《平凡的世界》 以1975年至1985年中国广阔的社会生活为背景,描写了黄土高原乡村和城镇发生的故事。通过孙、田、金三个家庭的命运遭际, 矛盾纷争,展示了中国农民的生活变迁和历史命运。
D.《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现实主义巨著,它所包蕴的社会历史主题与人生命运主题互相交织,互相渗透,并且相得益彰地构成了作品的思想艺术深度。
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来到田福军家中,看到田晓霞的遗像,孙少平泪水涌流,失声痛哭。照片上晓霞越显得青春美丽,纯真烂漫,就越凸显出少平内心的巨大痛苦。
B.田福军并没有因为与女儿相爱的孙少平是个矿工而轻视他,相反,他为少平给了女儿爱情的满足而感到欣慰和感激,可见田福军的开明与慈爱。
C.在少平心中,黄原城古塔山的杜梨树下是个神圣的地方,一点四十五分是个神圣的时刻,斯人已逝,赴约准时,作品的浪漫主义风格十分鲜明。
D.从作品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沉而热烈的情感,无论是写景状物还是描摹人的言行神貌,均笔下含情,真切深挚,令人动容感怀。
3.为什么“对孙少平来说,此行是在进行一次人生最为庄严的仪式”?请结合文本理解。
4.田晓霞有怎样的思想性格?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并分析。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