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小说 > 中国现当代小说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 题号:2363209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儿子的旋律

徐平

儿子下班了,父亲紧张地数着儿子的脚步声。果然儿子“啪”地开了门,父亲默默地看着他。儿子没有看父亲,似乎点了个头,往自己卧室边走边脱外套。

收录机又响了。

儿子!①

两人面对面准备吃饭。儿子在撬午餐肉。父亲从儿子脸上看不出什么异常。

父亲一字一句:“我被免职了。明天宣布。”

儿子猛地扬起脸。父亲没有在这稍纵即逝的惊讶里看到别的什么。没有怜悯没有安慰也没有懊恼。儿子手不停:“你也需要休息了。”

父亲感到胸闷气短。他盯着儿子:儿子的手健美粗大,血管里青春在跃动。

儿子一声不吭。父亲没有说话也不再盯着儿子。他感到儿子匆匆搁筷,找衣服,又跨进卫生间。马上,水声“哗啦哗啦”,跟着儿子的歌声高高扬起,声音温存自信,旋律跳荡。

儿子!儿子!儿子!②

儿子你在想什么?你大了不再崇拜父亲,你越来越沉默,你不再抱怨父亲呆板僵化,不再为各种政治问题与父亲争论不休,也不再说父亲刚愎自用。儿子,你甚至看不起父亲。可父亲这样了你还是无动于衷吗?这就是这一代的冷漠理智?你匆匆吃饭洗澡是因为那打字员在等你去看歌剧?可是儿子,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需要你啊。我的官龄比你年龄还大一圈……

电视在播相声。父亲茫然四顾时才发现儿子并未出门,而是坐在他身后看书。父亲不由纳闷:打字员前天就订了票,还兴冲冲问他是否同去。

父亲彻夜来回踱步,儿子也辗转反侧。父亲老了,他的一切都老了。曾和父亲这一辈很协调的背景已走向薄暮黄昏。这是变幻莫测的时代,不是仅仅需要热血赤诚的岁月。

早上儿子起得很早,父亲晨练回来,儿子已准备好早餐。收录机照样开着,而且旋律明亮欢快。

父子俩依然沉默着洗漱用餐。儿子几次似乎要开口,父亲忐忑地期待着,儿子却什么也没有说。

父亲佝偻着进卧室更衣。儿子不知什么时候在身后捧着一套西装。

“穿这精神。——是去开宣布会吗?”儿子又拿过领带走到父亲眼前。父亲迟疑着。

“我给你打。”儿子看着父亲,温柔的手像父亲过世的妻子。父亲的心缩成一团。“行吗?”儿子侧侧身。

父亲和儿子一起看着穿衣镜。沉默着,父亲凝视着儿子的眼睛,儿子也凝视着父亲。儿子对着镜子:“一夜之间你衰老许多,”儿子声音低沉、温柔,“可我一直为你感到骄傲,为你一辈子正直无私,一辈子对信仰的忠诚。你尽力了。”

父亲心潮翻涌。肩头上儿子的手十分有力。他感到心中的自信像空气注入瘪气球一样迅速饱满地回归。

最后接送父亲的小汽车在笛笛呼唤,父亲走到门口又折回头:“昨晚干嘛不去找她?”

儿子沉默了一会儿说:“分手了。”

“因为……我下台了?”

“大概——但这没关系。”

儿子!儿子!儿子!③

父亲老泪闪烁。儿子把双手搭在父亲肩上,笑道:“结束,意味着新的开始。我很高兴不再有你的耀目光环笼罩我的光彩——你说呢?”

儿子!儿子!④你可以把收录机再开大点。

1.小说第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儿子!”这一独词感叹句在文中反复出现,表现了父亲不同的心情,请具体分析。
3.阅读全文分析,小说的题目“儿子的旋律”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4.小说结尾处,儿子笑着说“结束,意味着新的开始”,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小说中父子两人面对着生活挫折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和人生态度一样吗?最终谁影响了谁?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父亲老了,他的一切都老了”一句,说明在儿子眼中父亲不仅年龄老了,而且思想观念也守旧僵化,需要热血和赤诚的岁月已经过去了。
B.小说中写儿子捧着一套西服给父亲,并为父亲打领带,是对将出席免职宣布会的父亲的安慰、鼓励,希望父亲勇敢乐观地面对。
C.父亲的免职让儿子的女友提出了分手,给儿子带来了强大的心理冲击,也让儿子从看不起父亲逐渐理智成熟地认识父亲,从而尊敬父亲。
D.小说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塑造了一个正直、勇敢、热情、慈爱而又有些敏感的父亲形象。
E.小说用大量心理描写,成功地通过父亲的观察解读儿子的心理,反映了当今社会父子间渴望沟通的普遍现象。
【知识点】 中国现当代小说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迷路

(刘国芳)

我小时候迷过一次路。

那天我一个人在外面玩。我走了很远,来到了一条河堤上。但再远,我也认识回家的路,因为这地方我来过,大人带我来过几次,我知道回家的路:沿堤往回走,过一座桥后往左拐,就能走到我住的新大街。

这样熟的地方我当然不担心迷路。

在河堤上我没再走,就在河堤上玩。差不多是夏天了,美丽的蝴蝶从很远的地方飞来又飞往很美的地方,也有的蝴蝶不再飞往远处了,停下来。蝴蝶停下来的地方更美——那是美丽的花丛。与蝴蝶一起飞来的还有蜻蜓,它们飞在很高的天空,把天空装点得多彩多姿。这是一个很美的夏天,花红草绿,蝴蝶起舞,蜻蜓翩跹。

一个老人,在我玩着时走了来。近了,老人说:你知道新大街怎么走吗?

我看着老人,点点头,说:知道,往这边走,过了一座桥后往……”我应该告诉老人往左拐,但话要说出口时,我忽然想骗骗老人——我小时候是个很调皮的孩子,往人水缸里撒过尿,塞过人家的烟囱——这次,我骗起老人来,说:过了一座桥后往右拐。老人丝毫没有怀疑,老人谢过我,蹒跚着走去。

我在老人走远后笑起来,老人按我指点的方向走,一定会迷路。我在堤上玩了一阵,也要回家了。回家的路我认得:沿堤往回走,过一座桥后往左拐,就能回到家里。

我按上面的想法往回走。

很快我走到桥边了,又很快,我过了桥。桥那边两条路,往左拐就是回家的路,很快,我走上了这条路。但在这条路上走了一阵,我居然看见了老人,她慢慢吞吞地走在我的前面。见到老人,我立刻明白我走错了,我告诉过老人让她过了桥往右拐,这是骗她的,现在,我看见了老人,说明我跟老人走在同一个方向。

我不能跟着老人走。我转身往回走,走回到桥边时,我拐进了另一条路。

但在这条路上走了很久很久,我也没走到我住的新大街,而且越走越陌生,我不知道我走到哪里了,也不知道新大街在哪里。

我迷路了。

我后来嘤嘤地哭起来,我要回家,但不知道家在哪里。一个大人,过来问我哭什么,我告诉大人,我迷路了。大人让我别哭,然后慢慢诱导我,问我住在哪里。我还记得我住在新大街,我告诉了大人。大人听了,笑起来,大人说你走反了方向。说着大人牵着我,带我回家。

我回到家后又看见那个老人了,妈妈说那是我外婆。外婆也认出了我,她说你指给我的路是错的,你不认识路,你怎么能不迷路呢?我说外婆你怎么知道我指错了路。外婆说我过了桥又问了别人,人家告诉我往左边走。

我明白我为什么会迷路了。

1.读完小说,请补充完整情节的概括,每项不超过10字。
开端:“我”在河堤上玩
发展:______
高潮:______
结局:外婆说明原因,“我”明白自己为什么迷路。
2.文题“迷路”言简意深,一语双关,请你把它的两层意思告诉大家。
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通过“我”小时候的一个小故事,以小见大,揭示了出于自私和玩弄等不够阳光、健康的欲念害人,最终也会害己的道理。
B.本文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开头写“我”坚信自己认识回家的路,与后来“我”却迷了路形成对比等,使原本简单的故事情节显得起伏跌宕。
C.文中划线句子中“笑”,反映了“我”自私自利,品质败坏。
D.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手法来叙述,语言朴实无华,不事雕琢,读来真实可信,亲切自然。
2024-06-15更新 | 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卖蚯蚓的人

汪曾祺

我每天到玉渊潭散步。玉渊潭有很多钓鱼的人。钓鱼旺季常可以碰见一个卖蚯蚓的人。他慢慢蹬着一辆旧自行车,有时扶着车慢慢走。走一截,扬声吆唤:蚯蚓来——

有的钓鱼的就从水边走上堤岸,向他买。来买的掏出一毛钱,他就从一个原来装油漆的小铁桶里,用手抓出三十来条,放在一块旧报纸里,交过去。有人只买五分钱的,也有人要求再添几条。

添几条就添几条,一个这东西!蚯蚓这东西,泥里咕叽,原也难一条一条数得清,用北京话说,大概其就得了。

这人长得很敦实,五短身材,腹背都很宽厚,看起来是不会头疼脑热、感冒伤风的。衣服都是宽宽大大的,褪了色,而且带着泥渍,但都还整齐。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只看到风、太阳和尘土。只有他剃了头,刮了脸,才看到本来的肤色。新剃的头皮雪白,下边一张红脸,看起来就像一件旧铜器在盐酸水里刷洗一通,刚刚拿出来一样。

天天见面,熟了,我们碰到了总要点点头,招呼招呼,寒暄两句。有时他在钓鱼人多的岸上把车子停下来,我们就说会子话。我问他一天能卖多少钱。

一毛钱三十条,能卖多少!块数来钱,两块,闹好了能卖四块钱。

不少!

凑合吧。

您一直就卖蚯蚓?

不是!我原来在建筑工地上当壮工。退休了。退休金四十几块,不够花的。

我算了算,连退休金加卖蚯蚓的钱,有百十块钱,断定他一定爱喝两盅。我把手圈成一个酒杯形,问:喝两盅?

不喝。烟酒不动!

那他一个月的钱一个人花不完,大概还会贴补儿女一点。

我原先也不是卖蚯蚓的。我是挖药材的。后来药材公司不收购,才改了干这个。他指给我看,这是益母草,这是车前草,这是红苋草,这是地黄……这玉渊潭到处是钱!

您怎么会认药材的?是家传?是学的?

不是家传。有个街坊,他挖药材,我跟着他,用用心,就学会了。这北京城,饿不死人,你只要肯动弹,肯学!

我在玉渊潭散步,经常遇见的还有两位,一位姓乌,一位姓莫。乌先生在大学当讲师,莫先生是一个研究所的研究员。乌先生听我和卖蚯蚓的闲谈,问我:

你为什么对这样的人有兴趣?从价值哲学的观点来看,这样的人属于低级价值。

莫先生不同意乌先生的意见:不能这样说。他的存在就是他的价值,你不能否认他的存在。

他存在,但是充其量,他只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填充物。

就算是填充物,填充’就说明他存在的意义。你不能否认他也是社会结构的组成部分,哪怕是极不重要的一部分。就像自然界需要维持生态平衡一样,社会也需要有生态平衡。从某种意义说,这种人也是不可缺少的。

我们需要的是走在时代前面的人,呼啸着前进的、身上带电的人!而这样的人是历史的遗留物。这样的人生活在现在,和生活在汉代没有什么区别,——他长得就像一个汉俑。

我不得不承认,他对这个卖蚯蚓人的描绘是很准确且生动的。

乌先生接着说:他就像一具石磨。从出土的明器看,汉代石磨和现在没什么不同。现在已经是原子时代——

莫先生抢过话来,说:原子时代也容许有汉代石磨,石磨可以磨豆浆,你今天早上就喝了豆浆!

他们争执不下,转过来问我什么看法。

我说:我只是想了解了解他。我对所有的人都有兴趣,包括站在时代前列的人和这个汉俑一样的卖蚯蚓的人。这样的人在北京还不少。他们的成分大概可以说是城市贫民。捡破烂的、捞鱼虫的……我对他们都有兴趣;都想了解。我要了解他们吃什么和想什么。用你们的话说,是他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我是个写小说的人,对于人,我只想了解、欣赏,并对他进行描绘,我不想对任何人作出论断。对于这个世界,我所倾心的是现象。我不善于作抽象的思维。我对人,更多地注意的是他的审美意义。你们可以称我是一个生活现象的美食家。这个卖蚯蚓的粗壮的老人,骑着车,吆喝着蚯蚓——蚯蚓来!’不是一个丑的形象。——当然,我还觉得他是个善良的、有古风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他至少不是社会的蛀虫。

(选自《汪曾祺全集·小说卷》,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只看到风、太阳和尘土”,说明卖蚯蚓的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饱经风霜但是身体强健。
B.四十几块的退休金加上卖蚯蚓的钱,卖蚯蚓的人每月有百十块钱的收入,他自己花不完,每月都会贴补儿女一点。
C.乌先生认为卖蚯蚓的人“长得就像一个汉俑”,这个比喻形神兼备,既写出人的外貌特征,又评价了他存在的价值。
D.“这是益母草,这是车前草,这是红苋草,这是地黄……这玉渊潭到处是钱!”这句话表明卖蚯蚓的人既用心又会赚钱。
E.这篇文章平铺直叙,情节比较简单,波澜不大;主要通过语言塑造人物形象,人物语言个性鲜明,生活气息浓郁。
2.文中卖蚯蚓的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简析“我是一个生活现象的美食家”这句话的含义。
4.乌先生和莫先生对话的情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024-08-14更新 | 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香雪想快点跑过去,但脚为什么变得异常沉重?她站在枕木上,回头望着笔直的铁轨,铁轨在月亮的照耀下泛着清淡的光,它冷静地记载着香雪的路程。她忽然觉得心头一紧,不知怎么的就哭了起来,那是欢乐的泪水、满足的泪水。面对严峻而又温厚的大山,她心中升起一种从未有过的骄傲。她用手背抹净眼泪,拿下插在辫子里的那根草茎,然后举起铅笔盒,迎着对面的人群跑去。

山谷里突然爆发了姑娘们欢乐的呐喊。她们叫着香雪的名字,声音是那样奔放、热烈;她们笑着,笑得是那样不加掩饰,无所顾忌。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战栗了,它发出洪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哦,香雪!香雪!

(选自铁凝《哦,香雪》)

1.对香雪“举起铅笔盒,迎着对面的人群跑去”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表现了香雪的朋友们都很关心香雪是否得到铅笔盒,她要在第一时间将好消息告诉朋友们。
B.表现了香雪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
C.表现了香雪的强烈的自尊心,公社中学的同学们不会再嘲笑她了。
D.表现了香雪对铅笔盒的无比喜爱,她终于不畏艰难得到了她梦寐以求的铅笔盒了。
2.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辨析正确的一项是(     
A.“她用手背抹净眼泪,拿下插在辫子里的那根草茎”一句中的“草茎”是借代手法,代指香雪的农村女孩身份。
B.“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战栗了,它发出洪亮低沉的声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一句,“被感动得战栗”是拟人兼双关的修辞手法,一方面指姑娘们的声音在群山间回荡;另一方面暗指古老的大山终于慢慢被这现代文明唤醒,共同欢呼文明时代的到来。
C.“她们叫着香雪的名字,声音是那样奔放、热烈;她们笑着,笑得是那样不加掩饰,无所顾忌”一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D.“铁轨在月亮的照耀下泛着清淡的光,它冷静地记载着香雪的路程”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哦,香雪》塑造了一群天真、活泼、朴实的山村姑娘形象,她们对城市文明抱有好奇心,她们爱美、勤劳热情,同时对人真诚、心地善良。
B.选文语言清新淡雅,生动别致。
C.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
D.《哦,香雪》写的是一列火车经过小山村台儿沟时,带给以香雪为代表的一群山村少女的种种冲击,以此折射出受现代文明冲击的农村蹒跚前进的身影。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