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小说 > 中国现当代小说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2 题号:23628542

阅读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捡烂纸的老头

汪曾祺

烤肉刘早就不卖烤肉了,不过虎坊桥一带的人都还叫它烤肉刘。这是一家平民化的回民馆子,地方不小,东西实惠,卖大锅菜。炒辣豆腐,炒豆角,炒蒜苗,炒洋白菜。比较贵一点是黄焖羊肉,也就是块儿来钱一小碗,在后面做得了,用脸盆端出来,倒在几个深深的铁罐里,下面用微火煨着,倒总是温和的。有时也卖小勺炒菜:大葱炮羊肉,干炸丸子,它似蜜……主食有米饭、馒头、芝麻烧饼、罗丝转;卖面条,浇炸酱、浇卤。夏天卖麻酱面。卖馅儿饼。烙饼的炉紧贴着门脸儿,一进门就听到饼铛里的油吱吱喳喳地响,饼香扑鼻,很诱人。

烤肉刘的买卖不错,一到饭口,尤其是中午,人总是满的。附近有几个小工厂,厂里没有食堂,烤肉刘就是他们的食堂。工人们都在壮年,能吃,馅饼至少得来五个(半斤),一瓶啤酒,二两白的。女工们则多半是拿一个饭盒来,买馅饼,或炒豆腐、花卷,带到车间里去吃。有一些退休的职工,不爱吃家里的饭,爱上烤肉刘来吃野食,爱吃什么要点儿什么。有一个文质彬彬的主儿,原来当会计,他每天都到烤肉刘这儿来。他和家里人说定,每天两块钱的挑费都扔在这儿。有一个煤站的副经理,现在也还参加劳动,手指甲缝都是黑的。他在烤肉刘吃了十来年了。他来了,没座位,服务员即刻从后面把他们自己坐的凳子搬出一张来,把他安排在一个旮旯里。有炮肉,他总是来一盘炮肉,仨烧饼,二两酒。给他炮的这一盘肉,够别人的两盘,因为烤肉刘指着他保证用煤。这些,都是老主顾。还有一些流动客人,有东北的,山西的,保定的,石家庄的。大包小包,五颜六色,男人用手指甲剔牙,女人敞开怀喂奶。

有一个人是每天必到的,午晚两餐,都在这里。这条街上的人都认识他,是个捡烂纸的。他穿得很破烂,总是一件油乎乎的烂棉袄,腰里系一根烂麻绳,没有衬衣。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好像是浅黄的。说不清有多大岁数,六十几?七十几?一嘴牙七长八短,残缺不全。你吃点儿软和的花卷、面条,不好么?不,他总是要三个烧饼,歪着脑袋努力地啃噬。烧饼吃完,站起身子,找一个别人用过的碗,自言自语(他可不在乎这个):跟他们寻一口面汤。喝了面汤:回见。没人理他,因为不知道他是向谁说的。

一天,他和几个小伙子一桌,一个小伙子看了他一眼,跟同伴小声说了句什么。他多了心:你说谁哪?小伙子没有理他,他放下烧饼,跑到店堂当间:出来!出来!这是要打架。北京人过去打架,都到当街去打,不在店铺里打,免得损坏人家的东西搅了人家的买卖。出来!出来!是叫阵,没人劝。压根儿就没人注意他。打架?这么个糟老头子?这老头可真是糟,从里糟到外。这几个小伙子,随便哪一个,出去一拳准把他揍趴下。小伙子们看看他,不理他。

这么个糟老头子想打架,是真的吗?他会打架吗?年轻的时候打过架吗?看样子,他没打过架,他哪里是耍胳膊的人哪!他这是干什么?虚张声势?也说不上,无声势可言。没有人把他当一回事。

没人理他,他悻悻地回到座位上,把没吃完的烧饼很费劲地啃完了。情绪已经平复下来——本来也没有多大情绪。跟他们寻口汤去。喝了两口面汤:回见!

有几天没看见捡烂纸的老头了,听煤站的副经理说,他死了。死后,在他的破席子底下发现了八千多块钱,一沓一沓,用麻筋捆得很整齐。

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

1.下列对这篇小说的分析和鉴赏,理解错误的两项是(     )(     
A.汪曾祺这篇小说符合他一贯的小说风格。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老师沈从文在教作文时,反复强调的一句话就是“要贴着人物来写”。汪曾祺自己解释这句话你必须站在人物的立场想,看到人物所看到的,想到人物所想到的,并且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等。
B.这篇小说主人公是一个捡烂纸的老头,这样的老人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有多少人倾注过自己的关注?这是汪曾祺对待底层劳动人民的态度,他是带着猎奇、淡漠的态度来对待捡烂纸的老人。
C.我们不知道这个老头经历了什么,他也肯定不是生下来就是捡烂纸的。人生的沧桑经历让他不得不以捡烂纸为生,但这并没有磨平他的棱角。他为人冲动,为了一点小事,竟然要和年轻人叫阵。
D.最后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并不重要。我们知道他努力工作,省吃俭用的省下这些钱,肯定有他自己的用处,他并没有“吃光花光,身体健康”。
E.这篇文章的主题可以概括为底层人民的光芒吧。他身上也体现着传统的劳动人民身上的特点,不舍得花钱,喜欢省钱等等。其实这一点上和杨绛写的《老王》有异曲同工之妙。
2.概括第三段所描写人物的形象特点。
3.作者在第四段中通过虚拟的旁观者来评说老头的行为,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4.本文开头两段不避其繁,结尾两段不避其简,作者为什么做这样的结构安排?
5.你认为作者刻画“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
【知识点】 中国现当代小说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竟有没有魂灵的?

也许有罢,——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的说。

那么,也就有地狱了?

阿!地狱?我很吃惊,只得支梧着,地狱?——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

那么,死掉的一家人,都能见面的?”

唉唉,见面不见面呢?……这时我已知道自己也还是完全一个愚人,什么踌躇,什么计画,都挡不住三句问。我即刻胆怯起来了,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然而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她不是鲁镇人。有一年的冬初,四叔家里要换女工,做中人的卫老婆子带她进来了,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卫老婆子叫她祥林嫂,说是自己母家的邻舍,死了当家人,所以出来做工了。四叔皱了皱眉,四婶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是在讨厌她是一个寡妇。但是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便不管四叔的皱眉,将她留下了。试工期内,她整天地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所以第三天就定局,每月工钱五百文。

(节选自鲁迅《祝福》)

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意思。
①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
②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
2.祥林嫂临死前提出“魂灵”“地狱”,这些说明了什么?
3.“我”的答话起了什么作用?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个什么样的人?
4.文段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2024-03-31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上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1.作者把月光下银白雪亮的席子比作“洁白的雪地”“洁白的云彩”,这样诗化的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包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2.“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给人怎样的美感?
3.上文写雾诉诸__________觉,写风诉诸__________觉,写荷香诉诸__________觉,多角度写景,所以美感更加丰富。
4.作者为什么把荷叶比作铜墙铁壁,把荷花箭比作哨兵?
2024-05-12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虫子

陈永胜

小时候家里穷,没什么零花钱。好在村里三面环山,上学的路上扒拉扒拉石头,偶尔就能翻到土鳖子、蝎子之类的小虫子,这都是难得的宝贝。那时候蝎子三四十一斤,抓到一只大的就能卖几块钱,好几天的零花钱都不用愁了。

先从家里找一个旧的药瓶,在瓶盖上戳几个孔,再找一根筷子,从中间劈开,插上一根小竹签,一个夹子就做成了。蝎子会用尾巴上的钩子蜇人,用筷子保险点儿。当然我们是属于胆子大的那一批,都是直接用手去抓。

我是村里孩子中抓蝎子的高手,抓回来的蝎子我都放在一个盒子里养着,等贩子来了一起卖。攒了一星期,小盒子里已经有五只蝎子了。

这天小萝卜嚷嚷着要去我家看蝎子。小萝卜是张家寨的异姓人家,另一家就是我家。所以,虽然大家都不是很喜欢小萝卜,但我对他有莫名的好感。中午一放学,小萝卜就屁颠屁颠地跟在我后面。一到家,我就把蝎子拿给他看,他却很害怕,远远地躲在我身后。我抓起一只蝎子去吓他,他顿了一下后跑得老远。

没一会儿,母亲叫我去端碗准备吃饭,我就让小萝卜自己看。等我端着碗回来,小萝卜已经不见。估计也是回家吃午饭了。吃完了饭,我又去看蝎子,发现大的那只没了,把盒子翻了几遍还是没找到。我脸憋得通红,此时我认定是小萝卜偷走了我的蝎子,气得肚子都鼓起来了,立马出发去小萝卜家质问。

小萝卜正在吃饭。他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只有他和他奶奶在家。我直接就问:我的蝎子呢?

小萝卜停下筷子,茫然地看着我。

我的蝎子呢?我故意提高嗓门儿,企图让他奶奶听到。事实证明我的目的达到了。他奶奶放下碗筷,用尽可能大的声音喊道:你又偷人家东西了?

我没有。小萝卜站起来吼道。

没有什么废话,他奶奶立马找来扫把,追着他就打。小萝卜被打得满院子跑,一边跑一边喊。他奶奶又大吼一声,他终于不敢跑了,跪在了地上。代表着审判的扫把一下一下打下去,

起初我的心里非常解恨,似乎这一顿打已经抵消了我蝎子被偷的愤怒。这种感觉让我想起我在电视剧中看到的场景:我坐在明镜高悬的衙门之上,小萝卜就跪在下面,他奶奶正是衙役,正按照我的要求打他五十大板。随着他奶奶下手越来越重,小萝卜也哭得越来越厉害。他的嘴不知何时已经肿了起来,我心里开始不安。小萝卜似乎很怕蝎子,连看一眼都要站得远远的,他怎么有胆偷呢?我反问自己,于是我感到害怕,我害怕我诬陷了他,害怕他因此仇视我、孤立我。

不是他拿的,应该是我没注意弄丢了。我小声地说。

小萝卜的奶奶听到我这样说,手里的动作慢了下来。我的脸火辣辣的,一刻也待不下去了,飞快地跑回家,看着盒子里的蝎子,那只最大的确实是不在了。

这事之后,我很害怕小萝卜记恨我,害怕他把这件事告诉别人,让别人疏远我。出乎意料的是他并没有,他还像往常一样和我玩。只是他的嘴肿得很严重,听说后来还打了好几天的吊瓶。我就这样怀着愧疚和他一起度过了小学生活,我曾经觉得自己一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他不说,我也知道,这件事一定对他的心理造成了莫大的难以弥补的创伤。

好多年一晃过去。前些天同学聚会,这件事又重现心头。我本来是不想去的,但同学们一直盛情邀请,我最终还是参加了。

小萝卜现在活泼开朗,和小时候截然不同,在饭局上总能讲一些段子引得大家发笑。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小时候抓的那些虫子,他说:小时候都爱卖蝎子,就我爱吃,生着吃挺好吃的,咸咸的。有一次我又生吃蝎子,一下蜇到我下嘴唇,嘴唇肿得老大,俺奶带我打了好几天的吊瓶才好。

原来是这样!怪不得                                                      

大家都笑得合不拢嘴,只有我,心里那一堵巨大的由愧疚组成的石墙轰然倒塌,剩下的是无尽的愤怒与委屈。压在我身上十几年的事,他根本就不在意,并且都已经忘了吃的蝎子是哪儿来的了。

你吃的是我的蝎子。我最终还是没忍住,站起身尽可能平静地说道。

大家似乎看出来了我的不对劲儿。没等小萝卜说话,不知道从哪里传来一句:不就是只虫子吗,计较个啥?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标题“虫子”指的就是蝎子,它串联起全文的故事情节:逮虫子一看虫子一丢虫子一发现虫子被吃的真相。
B.“我”与小萝卜都是张家寨的异姓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排挤,因此“我”对他有着莫名的好感。
C.“我”拿蝎子给小萝卜看时,他“远远地躲在我身后”,这一情节为后文“我”认为他没偷蝎子的情节做了铺垫。
D.“我”“小声”地对小萝卜奶奶说是自己弄丢的这一细节,流露出“我”被小萝卜奶奶打人的阵势吓到的心理。
E.同学们为小萝卜童年被蝎子蜇肿嘴而发笑,却对“我的不对劲儿”不以为意,揭示出人们的冷漠。
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前些天同学聚会,这件事又重现心头。
3.小说最后的反转是有暗示的。请你结合小说中的暗示内容,在文中画横线的空白部分补写作者回想那些“暗示”的内心独白。注意:以“怪不得”开头,使用排比句式,体现出作者内心的愤怒,80字以内。
怪不得                                                            
4.班级开展对本小说结尾部分的探究活动,请你结合全文,完成以下两个任务。
(1)小说以“计较个啥?”作结,请你根据小说前文来推测“我”究竟计较的是啥,说说你的推测结果。
(2)班级公众号“阅读门道”栏目的定位是“在阅读中积累方法”。在编辑《特色结尾》这一期时,小嘉建议选编《虫子》这篇文章,并加上《〈虫子〉结尾评点》。请你代小嘉写一封短信推荐这篇文章,并阐述选编理由。(120字左右)
2024-06-13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