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名著阅读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 题号:23627628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细谨:细枝末节
B.乃令张良留谢           谢:辞谢,告辞
C.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再拜:第二次拜
D.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督过:责备,监督责罚
2.下列各句与“沛公安在?”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故事与酒,你有吗?B.愿你不为岁月所累,活得更像自己。
C.弱水三千,我只取你一瓢。D.我等你,在桃花盛开的地方。
3.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①相四十里   ②沛公已
B.①沛公不杯杓   ②不枚举
C.①沛公   ②国则无忧民
D.①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   ②弃甲曳兵而
4.下列对选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选文叙述的事情属于刘邦、项羽为争夺霸主地位而在鸿门宴上展开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
B.“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一句说明项羽已经察觉到刘邦要逃跑。
C.刘邦“则置车骑,脱身独骑”,是因为当时情势危急;张良等大部分随从留下不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麻痹项羽。
D.刘邦之所以最终诛杀了曹无伤,是因为他在鸿门宴上得知曹无伤是内奸,把他“欲王关中”的政治野心向项羽告了密。
5.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本纪记述皇帝,世家记述诸侯王,列传记述各方面的著名人物。项羽虽没做过皇帝,但他打入咸阳,号令诸侯,因此司马迁把他列入本纪。
C.“秋毫无犯”“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等成语,均出自本文。
D.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6.翻译划线句子
(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2)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知识点】 名著阅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平公欲伐齐,使范昭往观焉。景公觞之,饮酒酣,范昭曰:请君之弃樽。公曰:酌寡人之樽,进之于客。范昭已饮,晏子曰:樽,更之。樽觯矣,范昭佯醉,不而起舞,谓太师曰:能为我调成周之乐乎?吾为子舞之。太师曰:其臣不习。范昭趋而出。

景公谓晏子曰:晋,大国也,使人来将观吾政,今子怒大国之使者,将奈何?晏子曰:夫范昭之为人也,非陋而不知礼也,且欲试吾君臣,故绝之也景公谓太师曰:子何以不为客调成周之乐乎?太师对曰:夫成周之乐,天子之乐也,调之,必人主舞之今范昭人臣,欲舞天子之乐,臣故不为也。

范昭归以报平公曰:齐未可伐也。臣欲试其君,而晏子识之;臣欲犯其礼,而太师知之。于是辍伐齐谋。

仲尼闻之曰:善哉!不出于尊俎之间,而折冲于千里之外,其晏子之谓也。而太师其焉。

(选自《晏子春秋•晋欲攻齐使人往观晏子以礼待而折其谋》)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樽,更之   撤除B.樽觯   准备好
C.而起舞   通“悦”,高兴D.而太师其   赞同
2.对下列语句中相关文言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公觞之”,“觞”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B.“夫成周之乐,天子之乐也”,是判断句。
C.“以报平公”,“以”之后省略了宾语。
D.“其晏子之谓也”,是宾语前置句。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太师认为,以范昭的身份地位,是没有资格为成周之乐配舞的。
B.齐景公在接待范昭的时候,并没有理解晏子和太师当时的做法。
C.范昭的计谋被晏子和太师识破,于是晋国放弃了攻打齐国的计划。
D.仲尼认为晏子不仅有治理好国家的能力,也有带兵打胜仗的能力。
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晋,大国也,使人来将观吾政,令子怒大国之使者,将奈何?
2)夫范昭之为人也,非陋而不知礼也,且欲试吾君臣,故绝之也。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任末好学勤记

任末年十四,学无常师,负笈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自照。观书有会意处,其衣裳,以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选自王嘉《拾遗记》)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无常师             常师:平常的老师
B.依林木之下             或:有时
C.其衣裳             题:写
D.以其事             记:记叙,记录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人不学,则何以成
A.夜则映星月B.学时习之
C.青,取之于蓝,青于蓝D.人无信,不知其可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
2024-05-07更新 | 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选自韩愈《师说》)

1.对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不耻相                    师:老师
B.作《师说》以       贻:赠送
C.其道也亦先乎吾       闻:懂得
D.师之不传也久矣       道:风尚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择师教之                                        耻学于师
B.师道不复,可知矣       欲人无惑也难矣
C.不拘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吾乎
D.其皆出于此                 吾前
3.下列对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
B.“师说”这个标题中,“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于议论文范畴。
C.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D.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古之学者必有师”,主要采用对比论证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2024-02-27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