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常见类型 > 科普文章
题型:现代文阅读-信息类文本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 题号:23623836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垃圾食品,一般情况下是指高热量食品,这些食品很容易使人发胖,而营养素却不足。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其实在传统的中国饮食中,真正算作垃圾食品的并不多,而如今受到很多年轻消费者青睐的洋快餐却大多与垃圾食品挂钩。比如炸鸡、炸薯条、巧克力奶昔、培根芝士汉堡等,无一例外都是能量极高的食物。其实,洋快餐也并非洪水猛兽,正如许多营养专家所说,没有十全十美的食物,也没有一无是处的食物,关键在于如何食用。这一类快餐食品的缺点就在于能量含量极高,对于普通人来说远远超标,但对于日常能量消耗极大的人来说,却是一种很好的补充能量的食物。比如北京奥运会上力摘八金的菲尔普斯,每天都有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其能量消耗是非常惊人的,因此他的饮食必须以高能量膳食为主。对于他而言,这些快餐就不再是垃圾食品,反而成了宝贝。

(选自《让我告诉你,垃圾食品有多坏》,有删改)

【材料二】

记者就饮食习惯问题对某班50名中职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调查项目购买食品时的首要考虑常喝饮料类型
营养价值包装好看味道好纯净水果汁汽水可乐白开水
人数比例72%8%20%25%30%40%5%

1.对材料一中的加点词“洪水猛兽”的表达效果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洋快餐可能给人们身体健康带来的危害,提醒人们绝对不能吃这类食品。
B.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洋快餐给人们身体健康带来的严重危害,提醒人们杜绝这类食品。
C.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洋快餐可能给人们身体健康带来的危害,但并非一无是处,提醒人们对于这类食物,关键在于如何食用。
D.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洋快餐可能给人们身体健康带来的危害,所以人们还是可以吃这类食品的。
2.阅读材料二, 这些调查数据表明(        
A.中职生在购买食品时首选考虑味道好。
B.中职生常喝饮料类型是纯净水。
C.中职生在选择饮料方面还是比较合理的。
D.中职生在购买食品时首选考虑上还是比较科学的。
【知识点】 科普文章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植物造煤

①说到煤,地球人都不会感到陌生,这种被现代人称为化石能源的黑色石头所点燃的火焰,不知陪伴我们人类度过了多少寒冷的冬季,也正是靠了煤产生的动力,蒸汽轮船代替了帆船,火车代替了马车,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时代……

②煤是古代植物遗体在地层中历经亿万年的物理和化学作用形成的,可是当我们手持一块煤准备投入炉火中去燃烧时,根本无法想象它是出自一类什么植物的遗体。此时,它为我们传递的仅仅是来自成煤过程之前植物体经光合作用转化成的太阳能。但是地质古生物学家却能告诉我们这块煤的来历:煤层的地质年代、成煤植物的大致形态和种群的状况。他们所依据的并非科幻作品中由时空隧道提供的史前世界旅行见闻,而是实实在在的对煤层的科学探索找到的化石证据。

③广义来说,煤就是化石,但绝大多数已失去了原植物的形成特征。但在煤层中偶尔会例外地出现一些难以燃烧的球状物或块状物——煤核。它们中小的直径仅几厘米,大的直径可达几十厘米。有人根据它们的球形外表称其为煤球,但这种外表被钙质裹的煤球,却不能用来烧火做饭,矿工视其为采矿的拦路虎,称它为虎子石。然而,在古植物学家的眼里,煤核确是科学价值极高的化石材料。在其钙质的外壳内往往保存着十分完好的古植物茎干、繁殖器官等的立体形态,其微结构的分辨率可以达到细胞级甚至分子级,经过切片、酸浸解等特殊的手段,亿万年前煤的植物的细微结构便可呈现出来,其精确和完善程度与取自现代生活植物的切片相比不相上下。

④现在已知,从古生代到新生代第三纪的漫长的地质时期中,造煤过程不断发生,其中规模大、持续时间长、范围广泛的造煤运动,发生在距今3.5亿年至2.7亿年的古生代中后期,这一期间因此被称为碳红。参加碳红造煤的植物主要是沼泽森林的建群种,有高达三四十米的蕨类植物鳞木、印封木、卢木以及窝木、树蕨等,一些早期的裸子植物如种子蕨、种达树等也加入了这个阵营。

1.概括本文的说明内容。
2.1)第①段讲了什么内容?(2)说出第①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地质古生物学家凭什么推断煤是古代植物遗体在地层中历经亿万年的物理和化学作用形成的?
4.说出本文的说明顺序?
2024-07-31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2016212日,全世界的物理学界都沸腾了——百年前已经被预言的引力波,终于被探测到了。

②普通大众却很少有人知道,引力波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探测到它需要百年努力?它又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③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将引力解释为时空的弯曲。它的意思是,我们平时感知的空间貌似是平直的,但真实的情况中,却是像在哈哈镜里一样,是弯曲的。这种弯曲是物质造成的,质量越大,造成的弯曲就越大。我们可以把宇宙想象成一个蹦床,如果没有任何干扰,它是平坦的。但当有质量的物体出现时,比如一个鸡蛋,来游乐场的小孩子,或者是地球这样的庞然大物,它就会变得弯曲。这种弯曲,由于我们跟着蹦床一起弯曲了或弯曲太微小,我们完全感觉不到。但如果这个大质量物体发生变化——鸡蛋被吃了,小孩子蹦走了,或者地球爆炸了——蹦床就会开始震动,这种震动就是引力波。当然,跟着一起震动的我们也感觉不到它在震动。

④但物理学家可不这么想,他们急需感觉到震动,来证明自己确实读懂了宇宙。于是,他们发明了世界上最大和最贵的-圆规,或许很像,但他们把它叫做迈克耳逊干涉仪,或是LIGOLIGO两条腿每条都有4000米长。它的原理是什么?假设我们有两个短跑运动员,他们在任何情况下跑步速度都一样,那么,如果跑道因为引力波扰动,长度发生了变化-就像蹦床表面会因受力,在一个方向上拉伸一样,他们从LIGO的两条腿上跑回来的时间就会发生些微的差异。我们就知道,空间确实在震动。

⑤然而,这并不是那么简单的。第一,震动太小了,也许4000米只会发生0.000000000000000001米(我帮你数好了,这里应该有170)的变化。第二,我们不能让诸如跺脚、打喷嚏或是地震影响我们的观测,所以要用各种设备让两条腿稳定。同时,我们还要在很远的地方再建一个,如果两个都震动了,我们就知道这不是科研人员绝望情况下掀桌子引起的。

⑥这个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资助的项目前前后后已经花去了数十亿美元。对于大众来说,或许会怀疑花费这么多美元去探索引力波有何意义。听到这个消息,爱因斯坦当然会高兴,因为这证明了他不像普通人类的脑袋瓜又对了。不过,其他物理学家呢?对他们来说,这轻轻的一震,比《美人鱼》《星球大战》乃至人类史上所有的电影加起来都好看,因为它蕴含的剧情,是宇宙诞生的画面。我们从小都被告知一个最著名的猜想--宇宙是在一场爆炸中诞生的。这意味着,在时空的开始时,这个大蹦床有一次最剧烈的震动。引力波就能让我们还原这个震动--它是否存在,有多大规模等等。据科学家说,这次的引力波就是在距离我们超级远的地方,由我们看不到的超级大的黑洞的变化引起的。

(选自短文两篇《让物理学界沸腾的引力波》)

1.分析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作用。
(1)鸡蛋被吃了、小孩子蹦走了,或者地球爆炸了——蹦床就会开始震动,这种震动就是引力波。
(2)我们平时感知的空间貌似是平直的。
2.第⑤段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第②段能否删掉?为什么?请结合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加以分析。
2024-09-06更新 | 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信息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蝉的幼虫初次出现在地面上时,常常在附近徘徊,寻找适当的地点——一棵(     ),一丛(     ),一根(     ),或者一条(     )——蜕掉身上的皮。找到后,它就爬上去,用前爪牢牢地抓住,仰着头,让前爪成为固定不动的支撑点。于是它外层的皮开始由背上的中线慢慢裂开,里面露出了淡绿色的蝉体。随着蜕皮的进展,头先出来,接着是吸管和前爪,最后是翅膀与后爪。此时,除掉尾部,身体都已经出来了。然后,它会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身体在空中向后腾空,只留尾部一点固着在旧皮的鞘中。它翻转身体,使头部向下,将折皱的翼向外伸直、张开,接着又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用腰部的力量尽力将身体翻上来,恢复头朝上的正常姿势,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再把尾部从鞘中脱出。全部的过程大约需要半个小时,现在它已经完全自由了。在短时间内,这个刚得到自由的蝉,还不十分强壮。它那柔弱的身体,在还不具有足够的力气和漂亮的颜色以前,必须好好地沐浴空气和阳光。它只用前爪挂在已蜕下的皮上,在微风中轻轻摇摆。它依然很脆弱,依然是绿色的,直到慢慢地变成了棕色,它才同平常的蝉一样。假定它在早晨九点钟找到了树枝,大概到十二点半才会弃下它的皮飞去。那空壳仍挂在树枝上,有时竟能保持一两个月之久。

《蝉》

1.根据文意,选文第一段括号中应填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A.小荆棘   百里香   野草秆   灌木枝
B.小荆棘   灌木枝   百里香   野草秆
C.野草秆   百里香   灌木枝   小荆棘
D.野草秆   灌木枝   百里香   小荆棘
2.下列有关选文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一段主要是对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上的活动情形的观察。
B.选文第二、三、四段是集中写对蝉蜕皮情形的观察和刚脱壳的蝉的情形的观察。
C.所选文段在文中隶属于第一部分“蝉的地穴”,内容上重在介绍蝉的地穴的情况,不能表示对蝉的考察从地穴开始。
D.选文主要是对蝉的幼虫蜕皮情形的考察,按照事物发展顺序进行。内部层次可细化为三个层次,即首尾各为一层,中间两段为第二层。
3.根据原文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蝉的整个蜕壳的过程大约需要半个小时。
B.蝉从壳里蜕出来的时候身体是棕色的。
C.绿色的蝉可以同平常的蝉一样,弃下它的皮飞走了。
D.蝉蜕下来的壳很快就会消失不见了。
4.“下列对有关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蝉的幼虫初次出现在地面上时,常常在附近徘徊,寻找适当的地点。”本句中“徘徊”二字用得极妙,将蝉人格化,赋予它以人的情感与行为。
B.“它会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运用比喻手法来写蝉的离壳过程,将一般不为人知的科学现象表现得具体形象。
C.“它翻转身体,使头部向下,将折皱的翼向外伸直、张开。”本句以准确而形象的语言描写蝉脱壳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作者亲自观察得来的。
D.“它那柔弱的身体,在还不具有足够的力气和漂亮的颜色以前,必须好好地沐浴空气和阳光。”句中“必须”起着强调作用,强调“好好地沐浴空气和阳光”是从柔软到变色变硬的必要条件,也体现了作者态度的鲜明性。
2024-06-21更新 | 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